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硬软协同筑壁垒,AI串联双赛道增长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30 12:03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开盘价135港元,盘中一度上涨49.47%,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2] - 2025年前5个月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4%,延续了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的强劲态势 [2] - 公司近12个月营收为27.50亿元,按此计算的市销率估值约为5.1倍,显著低于智能驾驶同行89.4倍和36.0倍的估值水平 [15]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域控制器是公司核心业务,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19.5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55.4%提升至76.6%,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5% [4] - 2024年公司域控制器出货量市占率达7.3%,稳居国内行业第三,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台 [4] - 公司高端域控制器平均单价从2022年的1382元提升至2024年的2141元,增长55%,2025年前5个月毛利率已回升至13.09% [4][15]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位居国内供应商第一,2025年1-5月其8295平台搭载量同比激增226.93% [4][15] - 公司注册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内智能座舱和网联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一,主导制定3项国家标准,两项核心技术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8] - 公司自主研发擎OS、擎Core、擎Cloud技术平台,构建覆盖芯片-系统-整车全链条的硬软协同底座 [9]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公司与保时捷达成深度合作,为其开发中国专属信息娱乐系统,这是保时捷董事会历史上首次选择两家中国供应商 [4] - 公司联合上海微电子、上海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等成立上海安智芯车规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形成车企需求+芯片设计+设备支撑的跨界协同实体 [8] - IPO引入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作为基石投资者,双方在舱驾一体芯片领域进行联合开发,募资净额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技术能力 [15]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2024-2029年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18.4%,行业从硬件堆砌进入效率竞争新阶段 [2] - 公司硬软云一体化技术能力可向机器人赛道延伸,其域控制器高可靠性和AI模型可复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交互 [3][10][11] - 公司与高通合作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该芯片AI性能较8295提升12倍,已获得某中国头部车企量产项目定点 [10]
新股首日 | 博泰车联(02889)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32.06%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9:32
智通财经APP获悉,博泰车联(02889)首挂上市,公告显示,每股定价102.23港元,共发行1043.69万股股 份,每手2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19亿港元。截至发稿,涨32.06%,报135港元,成交额1亿港元。 集团是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少数企业之一,领先大多数同类企业。与其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 应商主要侧重于硬件相比,集团通过提供软件、硬件及云端服务相结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实现差异 化,该模式使集团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博泰车联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 货量计,集团是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三大供应商,市场份额7.3%,仅次于市场 份额为21.7%及10.4%的参与者。 ...
千里科技,印奇的AI新阵地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21:24
公司品牌与战略转型 - 公司于9月28日发布英文品牌名"AFARI"及图形标识 品牌名首尾含"AI"体现对AI长期投入决心 [2] - 公司前身为力帆科技 2020年破产重整后于2022年由吉利控股绝对控股 2024年7月吉利将19.91%股份转让至印奇名下公司 同年10月印奇出任董事长 [2] - 2024年2月力帆股份更名为千里科技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转型 [2] 管理层与团队构成 - 董事长印奇为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 在AI领域创业超15年 [2] - 智驾团队由吉利、极氪工程化团队融合而成 规模接近2000人 被评价具有产业内不可复制性 [2][3] - 智驾业务由联席总裁王军与吉利控股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共同领导 [2] 智能驾驶业务布局 - 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出行Robotaxi三大场景 计划未来三年快速落地 [2] - 智驾方案覆盖L2+至L4级 包括Robotaxi整体解决方案 [2] - 采用视觉感知为核心+端到端大模型底层框架 目标将"含模量"提升至80%-90%行业标杆水平 [3] - 当前市面上多数智驾方案含模量不足50% 公司计划未来半年达到行业标准 [3] 技术合作与研发策略 - 不研发基础模型 与阶跃星辰战略协同 将垂直模型应用于软硬件生态 [3]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开发智能座舱Agent OS 构建大模型驱动的AI大脑 [4] - 计划打造统一操作系统 通过超级智能助手实现跨终端、跨场景服务 [4] 智能出行与国际化合作 - 与吉利合作研发Robotaxi专用车型 计划18个月内在全球10座城市部署超千辆/城开展规模化运营 [4] - 梅赛德斯-奔驰以13.39亿元受让公司3%股份 [4] - 出海成为智能驾驶方案核心战略方向 奔驰等海外用户纳入全球化服务视野 [5] 资本战略与产业定位 - 计划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 构建"A+H"双平台 定位国际化AI科技平台 [6] - 采用开放式合作策略 与全球OEM体系协同赋能智能驾驶方案 [6] - 作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大龙头之一 专注L2+-L4级解决方案提供商角色 [6] 财务表现与业务目标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 同比增长40.04% [6] - 2025年全年有信心突破百亿产值 2026年将成为检验AI创新业务规模化的关键年 [6]
西普尼涨1.9倍,紫金黄金国际涨51.7%,博泰车联涨近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0:21
新股暗盘交易表现 - 紫金黄金国际暗盘收盘价108.6港元较招股价71.59港元上涨37.01港元或51.7% 每手100股最高账面盈利3701港元 [1] - 西普尼暗盘收盘价85.65港元较招股价29.6港元上涨56.05港元或189.36% 每手100股最高账面盈利5605港元 [1] - 博泰车联暗盘收盘价132.6港元较招股价102.23港元上涨30.37港元或29.71% 每手20股最高账面盈利607.4港元 [1] 上市公司业务背景 - 紫金黄金国际为紫金矿业分拆的黄金业务主体 [1] - 西普尼主营业务为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的设计制造与品牌运营 [1] - 博泰车联定位为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1]
暗盘收盘丨西普尼涨1.9倍,紫金黄金国际涨51.7%,博泰车联涨近30%
新浪财经· 2025-09-29 19:36
新股暗盘交易表现 - 紫金黄金国际暗盘收报108.6港元,较招股价71.59港元上涨37.01港元或51.7%,每手100股最多账面盈利3701港元 [1] - 西普尼暗盘收报85.65港元,较招股价29.6港元上涨56.05港元或189.36%,每手100股最多账面盈利5605港元 [1] - 博泰车联暗盘收报132.6港元,较招股价102.23港元上涨30.37港元或29.71%,每手20股最多账面盈利607.4港元 [1] 公司业务背景 - 紫金黄金国际为紫金矿业分拆的黄金业务公司 [1] - 西普尼为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 [1] - 博泰车联为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1]
站台“千里”!李书福:“这是属于你的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8:51
【导读】千里科技再获吉利助力,李书福对印奇说:"这是属于你的时代"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继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之后,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也获得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公开认可。 "这是属于你的时代。"在9月28日晚间召开的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上,李书福只说了这一句话,就把剩下的发言时间留给了印奇。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拍摄 近年来,李书福持续推动吉利的多项产业与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而印奇、王兴兴分别是这两个新兴产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印奇生于1988年1月,此前参与创立"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2024年7月,印奇开始掌舵千里科技,主导后者向"AI+"的战略转型。 9月28日晚间,印奇代表千里科技发布"千里计划",完成了向AI战略转型的第一步。随即,印奇等千里科技高管接受中国基金报等媒体群访,回应了多个 热点问题。 回应对标华为引望 希望提供不一样的方案 随着印奇掌舵千里科技,结合千里科技自2025年初至今的多项动作来看,外界关注其是否对标华为引望。 "我们还是以AI作为核心基因和解决方案。"印奇回复中国基金报记者称,千里科技与华为引望在基因、能力上都很不一样,希望能提供不一 ...
对话星纪魅族CEO黄质潘:旗舰手机坚持一年一迭代,留在牌桌上就有机会|财之道
新浪科技· 2025-09-26 09:44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魅族22正式发布,起售价为2999元,但公司在分摊渠道费用和营销成本后,销售硬件仍处于亏损状态[2][3] - 新品原计划在618期间发布,但推迟原因包括公司业务调整以及研发团队在6.3英寸机身上平衡设计、影像、续航和性能的挑战[2] - 公司战略重心向Flyme Auto和Flyme AIOS体验延伸,但手机作为核心终端设备被保留,以避免脱离主流市场和用户[3] - 公司提出"归航"主题,旨在回归初心、产品和用户,目标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打造个性化产品实现手机业务在三年左右自负盈亏[3][12] 手机产品线规划 - 数字系列旗舰将坚持一年一迭代,下一代产品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目标每年5月发布以赶上618大促[4][5][6] - Note系列专注于"好用耐用"的性价比定位和长周期使用体验,并将持续更新[4][9] - 公司正在探索全新形态的模块化手机产品,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布,但暂时不会进入折叠屏领域,因投入约为直板旗舰机的2.5倍且返修率行业普遍超过20%[4][11] - 公司强调不盲目追求参数竞争,而是聚焦综合体验优化和特色功能延续,如小窗模式、mBack按键等[8][10] Flyme Auto业务发展 - Flyme Auto目前已覆盖吉利银河、领克等品牌共28款车型,用户数量突破150万[5][16] - 在吉利体系内,目标三年实现500万搭载量,外部合作车型目标50万,并正在开发Flyme Auto国际版[5][17] - 公司认为国内同时具备手机、系统、汽车三大板块并能深度整合的仅有华为、小米和魅族[5][16] - 现阶段Flyme Auto在吉利体系内投入产出已打正,没有直接向用户收费的计划,商业模式依赖用户规模积累后自然浮现[15][17] 智能眼镜与协同生态 - 智能眼镜业务仍在投入期,年亏损不少,公司正探索其与车机的联动,如替代HUD或作为舱内娱乐屏延伸,但需技术突破[5][20][22] - 新款AI眼镜重量仅39克,续航约5小时,注重佩戴舒适度和工业设计,曾实现年销几十万台,为国内品牌第一,但规模相对手机仍小[22][23] - 公司采用模块化管理,Auto团队与Flyme OS团队部分交叉但基本独立,手机业务每年只推一款旗舰以合理分配资源[18] - 手表业务国内暂未重点布局,因电池技术限制长待机,公司认为5-10年内手机仍是主入口,未来身份认证技术进步或可减少对额外设备依赖[19]
博泰车联:智驾赛道龙头开启资本新征程,四大核心价值点燃投资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12
博泰车联(2889.HK)即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完成从技术龙头到公众公司的关键跃升。此 次上市不仅标志着公司深耕智能座舱赛道的成果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更意味着其"软件+硬件+云端"一 体化模式将获得更广阔的资本赋能,公司将进一步加速高端产品研发、全球化布局及产业链整合,为投 资者打开长期价值增长通道。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从本土到全球,博泰车联的合作版图持续扩张。按2024年销量计,中国前五大OEM中有三家采用其智 能座舱解决方案;高端市场优势尤为突出,搭载8295芯片的定点数量领先同行。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 与欧洲某全球豪华车企的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海外市场的突破将带来持续收入增长。财务表现印证成 长逻辑:2022-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同比再 增34.4%至7.54亿元。其中,域控制器作为核心收入引擎,收入从6.74亿元飙升至19.59亿元,年复合增 长率70.5%,占总营收比例从55.4%提升至76.6%,带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突破95%。 估值潜力:D轮估值跃升,港股定价锚定未来 此次港股上市,博泰车联以 ...
路畅科技:智能座舱领域的产品正在起步阶段,主要供应国内外部分品牌车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8:46
公司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领域产品处于起步阶段 [1] - 主要供应国内外部分品牌车厂 [1] 市场地位 - 未披露具体市场占有率数据 [1]
冲刺“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获众多明星机构追捧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0:52
港股招股详情 - 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招股价为102.23港元/股,招股期为9月23日至9月25日,预计9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1] - 引入三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66亿港元,占发行规模超40% [1] - 上市前完成8轮融资,融资总额达42.9亿元,D轮融资后估值达88.72亿元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采用“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模式 [2] - 业务覆盖超过50个汽车品牌的逾200款车型,包括20家中国OEM、6家合资OEM及3家国际OEM [2] - 按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计,在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2] 战略合作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是开源鸿蒙工作委员会创始成员,并获得专利交叉授权 [3] - 公司是少数提供基于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3] - 公司与华为合作获得了基于鸿蒙国产操作系统的国家级重大专项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2亿元、14.9亿元、2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9% [3]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5亿元、2.8亿元、5.4亿元 [3] - 2025年前5个月收入达7.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亏损2.2亿元,同比下降1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