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搜索文档
气象护航安全 场景激活产业|2025空天信息大会低空气象产业发展与低空场景创新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财富在线· 2025-07-11 17:17
空天信息大会概况 - 2025年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举办 主题为"空天一体 星云共生" 吸引政府、学界、产业界等逾3000人参会 [2] - 同期举办"低空气象产业发展与低空场景创新应用分论坛" 聚焦"气象护航安全 场景激活产业" 汇聚300余位专家与企业代表 [2] 低空经济政策与战略 -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低空气象产业同步进入黄金发展期 [4] - 需强化政策协同 推动气象观测标准、服务规范与国家低空管理政策深度融合 同时激发市场活力 引导资本进入精准预报、风险评估等蓝海领域 [4] - 中科星图提出"一体两翼"战略新格局 低空气象将形成继地面、卫星观测网后的第三大观测圈层 面临更高分辨率、更临近时间等技术挑战 [5] 低空气象技术创新 - 重点推进对流近中性边界层湍流理论、"湿"对流演变机理研究 构建低空航空器气象适航论证标准 [10] - 合肥已布设20套边界层观测设备 共享3套垂直观测设备 构建低空气象观测站网 [12][13] - 中央气象台构建"3+2"体系架构 打造全空域覆盖的低空气象保障服务体系 [16] - 海洋气象需解决风切变、海雾等风险 结合5G、无人机技术推动海洋领域应用 [17][18] - 采用AI大模型实现百米/米级分辨率监测预报 通过街区级大涡模拟技术为物流等场景提供精细化服务 [19] 低空场景应用实践 - 天信·低空气象服务平台为飞行提供三维监测、航线预警等服务 实现从技术赋能到场景落地 [20] - 低空智联网平台实现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26] - 智慧水利低空监测平台应用于工程险情预警 提升水安全管理效能 [27] - 人工消雾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机载大气探测设备应用于航空安全保障等场景 [31] - 低空应急系统实现日常巡检到战时响应的无缝切换 支持立体化应急救援 [32] - 低空智航平台在林草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34] - 能源行业构建"低空+管道"三维监控网 覆盖风险巡检、泄漏检测等场景 [35][38] - 机场风切变监测系统采用测风激光雷达技术 已在珠海机场应用 [39] 产业成果展示 - 专题展展出天信·低空气象服务平台、低空+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激光测风雷达等核心产品 [42] - 论坛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凝聚共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中科星图将协同产业链开拓新蓝海 [44]
会员动态 | 象辑科技、云深处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18
象辑科技 - 公司成功完成D轮融资 由蓝图创投投资 融资将用于新能源与农业领域的战略深耕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气象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精准预报技术研发 致力于将气象数据转化为驱动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 云深处科技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 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 多家机构跟投 老股东继续加持 [3][4]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 场景应用与拓展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巩固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加快人形机器人 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4] - 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精益生产 全球销售与专业服务 在电力巡检 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 [5] - 公司致力于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边界 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已成长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新锐力量 [5]
中国气象经济前景如何?许小峰:规模已超2000亿元,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极具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3:13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1] - 博览会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设立气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服务两大核心板块 [4] - 博览会旨在贯通产学研用 加速成果转化 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4] 气象经济行业现状 - 气象经济是与天气 气候 气候变化相关联的全部人类经济活动的总称 包括生活 生产 流通 消费等环节的收益与付出 [4] - 当前中国气象经济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 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4] - 气象经济在低空经济 新能源 大健康 文旅等领域仍有较大挖掘空间 [4] 细分领域应用 - 航空气象保障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 需要高精度气象探测与预报预警能力 [4] - 博览会期间将举办"航空气象·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推动产业融合 [4] - 气象服务已成为保障景区安全运营 激活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 [5] - 气象数据将在智慧管理 产品设计中拓展应用场景 转化为消费创新动能 [5] 行业合作与发展 -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将深化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合作 联合开展气象旅游研究及标准制定 [5]
美政策调整加剧体系风险 金价3300多空决战
金投网· 2025-07-07 14:17
国际黄金行情 - 国际黄金当前价格3310 02美元/盎司 下跌0 75% 最高触及3342 43美元/盎司 最低下探3304 99美元/盎司 短线偏向看跌走势 [1] - 黄金价格维持在20日均线3300美元上方整理 整体趋势仍偏多 RSI指数60上方显示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5] - 若守稳3300美元支撑位 有望试探3355美元阻力位 下方关键支撑在50日均线3260美元区域 当前回调属技术性修正 [5] 美国气象预警系统问题 - 特朗普政府时期NOAA裁撤近30%专业技术岗位 导致气象监测站点密度下降 水文数据建模精度降低 [3] - 此次德克萨斯州洪灾中NWS因人员设备短缺 未能及时将警报等级提升至"极端"级别 削弱预警系统作用 [3] - 联邦政府推行"灾害应对责任下沉"政策 要求各州承担80%应急响应费用 暴露出区域资源调配失衡问题 [3] 公共政策影响 - 联邦气象监测骨干网络投入缩减与地方应急能力形成此消彼长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转化为民生代价 [4] - 灾后评估显示预警延迟 救援协同不畅等问题 反映联邦制改革中权责划分失衡 [4]
【省气象局】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在陕西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02 06:31
会议概况 - 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总结2024年气象保障服务进展及《"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落实情况 [1] - 黄河流域9省(区)气象部门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文化铸魂等主题交流经验 [1] - 会议部署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保障和汛期服务工作 [1] 气象保障措施 - 陕西气象部门构建"13161"递进式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风险预警联动机制,强化防灾减灾防线 [1] - 建立国家级苹果、猕猴桃气象服务中心及"农业气象科技小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1] - 开展苹果花期防霜减灾试验和冰雹防御体系建设,雹灾冻害损失从20多亿元降至不足1亿元 [1] 未来规划 - 陕西省气象局将提升流域监测预报技术能力,深化与其他沿黄省份的业务融合 [2] - 会议发布《关于加强黄河流域气象部门党建交流协作的倡议》 [3] 参会机构 - 沿黄9省(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研究团队等受邀参会 [3] - 中国气象局、黄河流域9省(区)气象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陕西省相关厅局负责人出席 [3]
追星逐雾 气象游成新风尚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气象与文旅融合 - 气象与文旅深度融合正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引擎,拓宽旅游场景边界、丰富产品供给、提升目的地吸引力[1] - 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天气景观资源、气候环境资源和人文气象资源,具有极高观赏和利用价值,可直接转化为旅游生产力[2]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已分三批发布"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名单,涵盖云雾、彩虹、冰雪、星空等自然奇观,延伸出地域特色鲜明的新IP[3] 气象赋能特色旅游IP - 重庆利用"烟雨巴渝指数"预报未来3日雨雾情况,助力游客规划路线体验烟雨风情[3] - 福建平潭推出"蓝眼泪"气象条件预报,提供未来5天发生概率预测[3] - 吉林长白山开展天池开冰、可见度监测,破解"十次九不见"难题,预报云海出现概率[3] - 气象部门推动气候要素成为生产要素,打造"一地一特色"绿色发展模式,激活区域经济[3] 气候资源与农产品价值提升 - 咸丰白茶在19℃至23℃冷凉气候下形成独特品质,气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赋予其"特优"气候品质标签,提升市场竞争力[4] - 咸丰白茶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通过茶旅融合打造非遗展演、森林茶海等场景,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5] - 气象部门量化分析农产品生育期数据、关键气象因子,为创建区域品牌提供科学依据[5] 气象康养新业态发展 - 气象康养以气象资源、自然生态为依托,融合医疗、文旅等产业,配套康养设施提升健康管理水平[6] - 全国69%的县至少具备1种气象康养资源,气象部门确立11种特色气候康养资源分型,编制《气候康养资源评价技术规范》[6] - 浙江磐安建立气象医养中心实时监测负氧离子,贵州安顺发展避暑康养产业,河南嵩县打造"气象+全季康养"融合场景[7][8]
长江投资: 长江投资: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16
关于非标审计意见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主要涉及1.52亿元诉讼案件,占归母净资产的116% [1] - 诉讼案件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但不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4][5] - 案件最新进展:2025年6月16日法院裁定按原告撤回起诉处理,但同日又收到新案件应诉通知书,诉讼请求相同 [7] 关于车辆牌照资产减值 - 公司对200张"沪BH"货运牌照计提2010万元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从2830万元降至820万元 [11][12] - 减值原因:2024年电子通行证政策实施导致牌照需求下降,出租率从2022年95%降至2024年65% [14][15] - 评估采用收益法,预测未来5年业务量维持现有水平,折现率6.68% [16][17] 关于主营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41.19%,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4.01亿元(下降48.56%),毛利率转负至-0.48% [20] - 分业务看:国际货代服务收入2.82亿元(下降51.11%),汽车物流服务收入1.16亿元(下降42.69%),气象产品收入1.05亿元(增长33%) [22][23] - 季度收入波动大:Q1收入2.68亿元占全年53%,主要因海运光伏业务在Q1集中确认收入1.97亿元后逐步退出 [29] 行业环境变化 - 国际货代业务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航运行业内卷影响,公司主动收缩高风险业务 [24] - 汽车物流业务因两大客户终止合作导致收入下滑,固定成本占比高致毛利率转负 [26] - 气象产品业务受益于安徽国债项目中标,收入增长显著 [28]
加快挖掘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新路径
科技日报· 2025-06-25 09:13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国家数据局联合各部门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加快挖掘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 [1]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规则尚待完善,发展路径有待探索 [1] - 国家数据局会同多部门部署开展"数据要素×"试点,破解行业内数据汇聚、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堵点、卡点、难点 [1] 气象数据应用 - 中国气象局向全社会开放5批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累计向130万多用户提供13PB气象数据 [2] - 气象数据支撑20余个行业和领域创新开发应用 [2] - 气象数据适用场景广、应用潜力大,与经济社会千行百业息息相关 [2] 文物数据建设 - 国家文物局累计汇聚文物数据总量超180TB [2] - 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收审155个数据集,数据量达3.8TB [2] - 稳步推进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国文物云)建设,持续扩大文物基础数据规模 [2] 资本市场数据应用 - 深圳证券交易所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风险数据共享,为行业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 [2] - 湖南股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借助区块链推动多维数据应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数据要素跨行业价值 - 数据要素正在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气象服务精度、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优化中医药诊疗体系等 [3] - 数据要素在千行百业释放特有的要素价值 [3]
“数据要素×”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华社· 2025-06-24 15:51
数据要素×行动成效 - 国家数据局介绍"数据要素×"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阶段性成效,挖掘出一批优秀数据开发利用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各行业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1] - 行动以试点建设为牵引,部署开展了金融服务、气象、中医药等领域"数据要素×"试点,加快破解行业内数据汇聚、流通、使用等环节堵点卡点难点 [1] - 发布两批共4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促进以数据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以数据助力行业焕新提质 [1] - 启动"数据要素×"大赛,去年吸引超过1.9万支队伍约10万人参赛,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高价值的数据开发利用项目 [1] 各行业数据要素应用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2] - 中国气象局构建覆盖全球、区域、局地的数据产品体系,向社会开放5批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累积向130多万用户提供13PB气象数据,支撑20余个行业和领域创新开发应用气象数据 [2] - 中国证监会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2] - 国家文物局持续扩大文物基础数据规模,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国家数据局将联合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从典型应用场景入手,加快挖掘更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 [2] - 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到相关试点、案例遴选及大赛活动中来,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
中国气象局:加大数据资源供给,先后开放100余种气象数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2:08
气象数据资源供给 - 中国气象局构建了覆盖全球、区域、局地的数据产品体系,向全社会开放5批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 [1] - 累计向130万多用户提供13PB气象数据,支撑20余个行业和领域创新开发气象数据 [1] - 启动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模型示范计划,公开发布12种气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14家大模型使用气象数据 [1] - 去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超过20%的获奖项目融合利用了气象数据 [1] 气象数据应用场景 -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中,广东省气象局"气象数据要素融合应用众创平台"荣获气象赛道一等奖 [2] - 中国气象局遴选两批23个"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深度融入12个行业领域 [2] - 典型案例包括重庆数字防汛、杭州城市韧性规划、四川地质灾害预警、宁波港航调度、广西蔗糖生产管理等 [2] - 重庆市沙坪坝区"数字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融合12个部门数据,提前6天预测涨水气象风险,提前1天预测洪峰过境时间及流量 [2] 气象数据安全流通与身份标识 - 中国气象局推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依托上海、广东、贵州、广西等试点省份探索众创利用、授权运营、数证管理、跨境流通 [2] - 推动"数据要素×"优秀案例中的新产品、新工具、新模式进入数据市场流通 [2] -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印发《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明确气象数据身份标识要求 [3] - 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证超过90万张,实现数据流通全生命周期监测和权益保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