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香港特首李家超:期待欧盟企业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7:32
在谈及香港的绿色发展进程时,他引述一系列数据称,自2014年碳达峰后,香港正稳步朝着2050年实现 碳中和的目标迈进。在绿色金融方面,去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及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 香港特首李家超:期待欧盟企业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 中新社香港6月23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3日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绿色发展新 引擎,希望欧盟公司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 6月23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绿色之道2025:加速变革"活动并致辞。(香港特区政府新闻 处供图) 李家超当日出席"绿色之道2025:加速变革"活动时致辞表示,欧盟长期以来是香港重要的商业伙伴,目 前有1640家欧盟企业扎根香港,双方在商业、教育、文化、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合作紧密,在应对气候变 化等议题上也有着共同目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他提到,不少欧盟企业在废物管理、循环利用等环保领域拥有专业技术和丰 ...
发展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2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1] - 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1] - 绿色金融当前聚焦电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以及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1] 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1.47万亿元 [1]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贷款余额8.13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4680亿元 [1] -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领域贷款余额4.81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4269亿元 [1] 绿色金融发展挑战 - 部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需求量大 具有准公益性质 短期内难以产生充足现金流 [2] - 需解决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优势互补问题 探索生态 经济 金融协同发展路径 [2]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 中国已确立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标准体系 环境信息披露 激励约束机制 产品与市场体系 国际合作 [2] -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助于界定相关活动 避免"洗绿"和"假转型"问题 [2] - 金融管理部门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落地和国际合作 [2]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 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 用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投入 [3] - 水库等长期项目可通过REITs等金融创新工具将稳定收益转化为投资回报 [3] - 需加强系统谋划 发挥财政 货币 产业政策组合效应 扩大碳交易市场 撬动耐心资本投入新能源体系建设 [3]
李云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加大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05
财富管理行业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支持外资机构加大布局 [2]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 远高于OECD国家约1/3的水平 [2][3] - 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 [2][3]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型 [3] - 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布局 [3]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中国老龄化加速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3] - 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7万亿元 占GDP的6% [6] -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三支柱起步晚但潜力大 [4] - 推动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扩大养老理财、储蓄、专属保险等试点 [4]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银发经济 完善养老政策机制 [5]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保险市场居全球前列 [6] - 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空间广阔 [6]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引入ESG评级等工具 [6] 科技金融与创新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 [7] - 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8]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获批设立AIC 总投资规模达400亿元 [8] - AIC牌照可优化企业杠杆结构 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8] 金融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 [9] - 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6] - 支持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 [6]
李云泽,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2:45
金融开放现状与成果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4][9]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占比近20%[4][10] -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促进贸易投资发展[4][10] 消费与金融市场潜力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汽车、手机、家电等实物消费量世界第一,服务消费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增长空间[4][12]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有独特优势[4][12]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家庭现金储蓄占比超50%(OECD国家约33%),财富管理需求多元化[14] 科技与绿色金融机遇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13]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全球第一,外资机构可参与科技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13]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外资机构引入ESG评级等工具[13] 养老与财富管理发展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潜力大[5][14] - 过去5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中国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5][14] - 外资机构可在养老理财、资产配置等领域布局,满足财富保值增值需求[5][14] 制度型开放与上海试点 - 金融监管总局将复制自贸区制度型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更多业务试点[15] - 上海将开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6][18] - 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18]
ESG热点周聚焦(6月第3期):SEBI发布可持续债券新框架
国信证券· 2025-06-15 19:27
核心观点 - 海外ESG领域通过企业合作、绿色金融投资、政府支持规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政府企业围绕ESG目标完善法规、自觉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内ESG领域近期主要聚焦能源结构改革,在政策推进、绿色金融、项目建设多方面发力,同时关注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学术前沿研究涉及ESG报告措辞与企业价值、ESG声誉风险与股票回报、气候变化与产业分配等方面[2]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SWEN Capital Partners募集蓝海基金;CDP发行基于区块链的绿色债券;RWE发行绿色混合债券[2][6] - 政策方面,CIF发起工业脱碳计划;EPA提出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欧盟可持续金融规则受关注;欧盟核能计划有投资需求[2][6] - 企业方面,Bain与Terralytiq达成战略合作;Adam Reutens - Tan出版ESG指南;印度推出ESG债券新法规;六家公共开发银行发起清洁海洋倡议2.0;Achilles推出Comply360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在实现2030年水资源积极目标方面取得53%进展;雀巢咖啡超越再生农业目标;三菱电机投资Archeda;Runwise筹集资金扩展AI驱动作系统;Lululemon签署回收材料协议;Broadridge与Novisto推出集成平台[2][6] - 能源方面,英国批准Sizewell C核电站;Proxima Fusion加速恒星聚变发电厂计划;Fervo Energy推进地热能项目;Amazon扩大核能合作;Meta和XGS Energy启动地热项目[2][6] 国内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动绿色建筑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有效衔接[2][16] - 政策方面,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等多方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意见,提出到2027年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2][16] -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自然资源部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发布[2][16] - 企业行为方面,Google在台湾投资水资源管理;Lightsource BP为台湾渔业太阳能项目提供资金[2][16] - 碳中和方面,嘉兴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通知[2][16] ESG学术前沿 - 2025年6月发表于《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的研究发现ESG报告中的模糊措辞与企业市场价值正相关,低质量信息披露可能误导投资者提升企业价值[2] - 2025年6月发表于《Global Finance Journal》的研究发现ESG声誉风险的增加与股票回报显著下降相关,主要通过降低投资者信心和加剧融资约束实现[2] - 2025年6月发表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低收入国家的农业专业化,降低贸易壁垒可显著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暴露[2]
牛市早报|李成钢:中美就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及日内瓦会谈共识达成框架
新浪财经· 2025-06-12 08:35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涨0.52%报3402.32点 科创50指数跌0.2%报980.93点 深证成指涨0.83%报10246.02点 创业板指涨1.21%报2061.87点 [1]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下跌 标普500指数跌0.27% 纳指跌0.5% 道指微幅下跌 通胀数据好于预期引发美联储降息预期但核心通胀率仍高于2%目标 [1] -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17美元至68.15美元/桶涨幅4.88%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90美元至69.77美元/桶涨幅4.34% [1]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 双方就落实元首共识达成原则一致 取得新进展 [2]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 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重申相向而行维护对话成果 [2] - 双方团队沟通专业理性深入坦诚 达成落实元首通话共识的框架 将向各自领导人汇报 [3] 国际贸易与政策 - 中方回应巴拿马运河港口出售案 反对经济胁迫 尊重巴拿马运河主权和中立地位 [4] - 国家认监委部署汽车领域CCC认证试点 支持检测机构国际化建设 应对海外合规挑战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全球第一 [5] 产业与金融政策 - 工信部等拟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服务200家企业 孵化400个产品 聚焦生物制药等领域 [6] - 上海九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绿色金融 扩大绿色贷款规模 完善产融协同机制 建设绿色项目库 [7] - 亚投行第十届年会6月在北京召开 预计100个国家3500名嘉宾参会 [7] 金融市场动态 -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4.2万亿元创单月新高 1年期利率从1.7932%降至1.6868% 央行1万亿元逆回购缓解流动性紧张 [8] - 泡泡玛特因IP热度扩充产能应对需求激增 管理层称供应链压力巨大 [8] 经济数据 - 美国5月CPI同比涨2.4%低于预期的2.5% 核心CPI同比涨2.8%低于预期的2.9% 环比CPI涨0.1%低于预期的0.2% [9]
40万亿+,创纪录
和讯网· 2025-06-09 22:28
政策动态 - 2025年前五个月绿色金融政策密集出台,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上海构建"1+N+X"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江苏推出"1+N+N"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覆盖八大高碳行业 [2] - 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涵盖7大类112项低碳技术,证监会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路径 [2][15] - 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绿色资产的高度认可 [2][69] 市场数据 - 2025年前5个月国内新发绿色债券236只,发行规模达4110.26亿元,其中5月发行56只规模607.57亿元,票面利率集中在1.67%~3.30% [3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18.11万亿元)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8.13万亿元)领跑 [36][37] - 全国碳市场1-5月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274.02万吨,成交额17.51亿元,5月综合价格较上月下跌4.20% [42] 产品创新 - 浩吉铁路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双流域"三贴标债券,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1.79%,资金投向黄河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 [62] - 农发行首创"孪生绿债"机制,南方电网与华能澜沧江同步发行普通债券与绿色债券对比市场定价偏好 [55][58] - 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境外债规模17.2亿美元,资金专项用于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61] 国际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绿色金融多项共识,将在可持续信息披露、转型金融等领域建立新工作小组 [65]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30年建成国家统一披露准则体系 [27] - 香港金管局举办2025绿色金融科技比赛聚焦碳市场分析、可持续投资等五大主题 [72] 指数表现 - 国金绿色金融100指数5月上涨0.59%,成交量303.58亿股成交额5811.74亿元,显示市场流动性良好 [74] - 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5月微涨0.17%,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77]
15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信达证券· 2025-06-08 08:25
15 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 场化配置改革 [Table_Industry] ESG 周报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06 月 07 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e_ReportType] 行业周报 [Table_StockAndRank] ESG 投资评级 —— 上次评级 —— [Table_Author] [左前明 Table_Author] 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 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郭雪 环保联席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5030002 邮 箱:guoxue @cindasc.com 吴柏莹 环保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4100001 邮 箱:wuboying@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 B座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15 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 ...
双碳科技与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活动在上海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21:45
6月5日,以"杨浦新算法,科技再循环"为主题的"双碳"科技与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活动在上海新国际博览 中心举行,来自产学研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双碳"科技与循环经济协同创新展开深度研讨,共绘绿 色发展新蓝图。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绿色低碳产业链链长李颖表示,历经二十年的探索,杨浦成功实现了 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当前杨浦已经按下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加速键, 2030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开端,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凝结出 更多应用硕果,合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以《碳足迹壁垒:欧盟之盾与中国之矛》为题,剖析了欧盟碳边境调整机 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提出中国企业需以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应对"碳足迹壁垒",锻造国际竞争新优 势。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发表《绿色技术点亮城市未来: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演讲,提出以 绿色技术交易为纽带,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城市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为低碳城市建设注入科技动 能。 签约仪式环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聘任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为2025年度招商合作伙 伴,旨 ...
中叶私募:绿色金融政策,企业融资的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06 15:10
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拓宽融资渠道 - 金融机构开发专门绿色信贷产品 针对环保 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企业 提供更便捷贷款流程和更宽松贷款条件 [1] - 绿色债券凭借市场吸引力以较低利率发行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优化债务结构 [1] - 绿色基金汇聚投资者资金专门投向绿色产业 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1] - 绿色保险为绿色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增强企业融资信用基础 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 [1] 降低融资成本 - 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实施降低贷款利率 减免手续费等措施 直接减少企业利息支出和融资费用 [3] - 政府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压力 [3] - 绿色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以优惠条件提供资金支持 形成融资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3] 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 企业为获得绿色金融支持 主动加大节能减排 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 [4] - 高污染 高能耗企业探索清洁生产技术 减少污染物排放 实现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 [4] - 社会资金从高污染 高能耗产业向绿色产业流动 推动新能源 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4] - 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环境污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