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新价量相关性因子绩效月报20250731-20250801
东吴证券· 2025-08-01 16:3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新价量相关性RPV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划分价量四象限,利用月度IC均值甄别价量相关性因子的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结合日内与隔夜信息叠加,加入成交量信息构建因子[6] - **具体构建过程**: 1. 从基准因子CCV(日频CPV)中发现换手率序列增强收盘价序列的反转效应 2. 为日内价量相关性找到最佳代表CCOIV,为隔夜价量相关性找到最佳代表COV 3. 日内价量相关性加强反转效应,隔夜价量相关性通过时间维度"错配"加强动量效应 4. 将两类信息协调叠加,最终合成RPV因子[6] - **因子评价**:因子在A股市场表现优异,兼具新颖性和实战效果[6] 2. **因子名称:聪明版日频价量相关性SRV因子** - **构建思路**:改进传统价量相关性因子,通过拆分日内交易时段并识别"聪明"交易时段(知情交易集中时段),结合优化后的隔夜价量相关性构建[6] - **具体构建过程**: 1. 将日内涨跌拆分为上午和下午涨跌 2. 计算分钟级"聪明"指标,选取下午时段中"聪明"指标最大的20%(24分钟)作为知情交易集中时段 3. 使用下午"聪明"换手率与下午涨跌的相关系数作为日内价量相关性 4. 对隔夜价量相关性,将换手率替换为昨日最后半小时换手率(知情交易比例更高) 5. 将优化后的日内和隔夜价量相关性因子结合,合成SRV因子[6] - **因子评价**:相比RPV因子具有更优的风险收益特征,最大回撤控制更佳[6] 因子回测效果 1. **新价量相关性RPV因子** - 测试区间:2014年1月-2025年7月(全市场A股剔除北交所) - 年化收益率:14.44% - 年化波动率:7.71% - 信息比率(IR):1.87 - 月度胜率:72.46% - 最大回撤:10.63%[7][10] - 2025年7月表现: - 多头组合收益率:5.18% - 空头组合收益率:5.58% - 多空对冲收益率:-0.39%[10] 2. **聪明版日频价量相关性SRV因子** - 测试区间:2014年1月-2025年7月(全市场A股剔除北交所) - 年化收益率:17.15% - 年化波动率:6.49% - 信息比率(IR):2.64 - 月度胜率:74.64% - 最大回撤:3.74%[7][10] - 2025年7月表现: - 多头组合收益率:5.66% - 空头组合收益率:5.81% - 多空对冲收益率:-0.15%[10] 补充说明 - RPV因子在2014/01/01-2023/08/31回测期内,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16.29%,IR为2.41[6] - SRV因子在同期的RankICIR为-4.26,年化收益18.91%,IR达3.07,月度胜率80%,最大回撤仅3.11%[6]
学海拾珠系列之二百四十三:基于贝塔质量的多空因子策略(BABB)
华安证券· 2025-07-30 16:39
核心观点 - 创新性提出"做空坏贝塔"(BABB)因子,区分"好"与"坏"贝塔改进传统"做空贝塔"(BAB)策略 [2][19] - BABB 因子年化收益 15%、夏普比率 1.09,优于 BAB 因子(11.4%、1.01),六因子回归 alpha 达 75bps 是 BAB 两倍 [5] 引言 - Frazzini 和 Pedersen(2014)提出 BAB 因子,利用低贝塔异象,因投资者融资约束使高贝塔资产溢价、低贝塔资产折价 [16] - 市场贝塔由现金流或折现率冲击驱动,ICAPM 中股票回报率由"坏"和"好"贝塔决定 [18] - 提出 BABB 因子,采用贝塔与"坏"贝塔双重排序构建,理论上能提升 BAB 因子盈利能力 [19] - 回测显示 BABB 表现优异,夏普比率较 BAB 提升约 800 个基点,扣除交易成本后仍收益与阿尔法更高 [20][21] 好贝塔、坏贝塔 测算的理论基础 - 结合 Campbell 和 Shiller 对数线性化框架与 Campbell 的 VAR 方法,将股票收益方差分解为现金流与折现率信息 [23] - 基于 ICAPM 推导出风险价格近似解析解,随机贴现因子单期分解可表示为信息函数 [23] - 定义现金流贝塔("坏"贝塔)和折现率贝塔("好"贝塔),且满足贝塔等于二者之和 [27][30] 计量方法 - 用一阶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描述经济系统,提取现金流与折现率消息 [31] - 选择股票市场超额收益、期限利差、周期调整市盈率、小盘股价值利差四个状态变量,有三方面动机 [33][35] - 展示折现率与现金流消息时间序列,用于计算"好"和"坏"贝塔,为构建 BABB 因子做准备 [38] BABB 因子策略 BABB 因子构建与表现 - BAB 因子做多低贝塔资产、做空高贝塔资产,通过调整组合杠杆实现市场中性对冲 [40] - BABB 因子构建前提是高"坏"贝塔资产易受现金流消息冲击,策略使低贝塔组合远离"坏"贝塔,做空高"坏"贝塔高贝塔组合 [47] - 构建 3×3 等权双重排序组合对比 BABB 与 BAB 因子,BABB 年化平均收益率 15.0%、波动率 13.8%,夏普比率 1.09 高于 BAB [48][51] - BAB 和 BABB 因子夏普比率至少是五因子的两倍,但风险也显著更高 [53] - 因子收益对 Fama - French 五因子 + 动量因子回归,BABB 收益解释力 11%低于 BAB 的 25%,但 alpha 明显更高 [59] - BABB 六因子回归 alpha 系数是 BAB 两倍,市场因子对解释 BABB 收益不相关,BABB 更偏向小盘股 [64][65] 稳健性检验 不同贝塔计算方法 - BAB 策略构建依赖个股贝塔计算方法和估计稳定性,Frazzini 和 Pedersen 方法存在偏差 [66] - 采用六种替代方法重新估计个股贝塔重构 BABB 策略,五种情况下 BABB 夏普比率高于 BAB [66] 杠杆与交易成本 - BABB 与 BAB 类似通过加降杠杆实现市场中性,BABB 杠杆水平与 BAB 无显著差异 [72] - BABB 交易成本显著高于 BAB,多头组合近两倍、空头组合高出约 50%,但历史收益仍优于 BAB 且阿尔法更高 [75] 总结 - 提出新型 BABB 因子,通过贝塔与坏贝塔双重排序实现目标 [78] - 实证表明 BABB 较 BAB 有改进效果,提供更高夏普比率和更显著阿尔法收益 [78]
机器学习因子选股月报(2025年8月)-20250730
西南证券· 2025-07-30 13:4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GAN_GRU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挖掘量价时序特征并生成选股因子[4][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输入**:使用18个量价特征(如收盘价、成交量、换手率等),采样形状为40*18(过去40天的特征)[17][18] 2. **GAN部分**: - 生成器(G):采用LSTM结构,输入原始量价时序特征(40×18),输出生成的特征(40×18)[33][37] - 判别器(D):采用CNN结构,通过卷积层处理二维量价时序特征,输出真假概率[33][35] - 损失函数: - 生成器损失:$$L_{G}\,=\,-\mathbb{E}_{z\sim P_{z}(z)}[\log(D(G(z)))]$$[24] - 判别器损失:$$L_{D}=-\mathbb{E}_{x\sim P_{d a t a}(x)}[\log\!D(x)]-\mathbb{E}_{z\sim P_{z}(z)}[\log(1-D(G(z)))]$$[27] 3. **GRU部分**:两层GRU(128,128)提取时序特征,后接MLP(256,64,64)输出预测收益pRet作为因子[22] 4. **训练方式**:半年滚动训练,每半年更新模型参数,训练集与验证集比例80%:20%[18] - **模型评价**:通过对抗训练提升特征生成能力,保留时序特性,适配金融数据的高噪声和非线性特点[33][37] 2. **因子名称:GAN_GRU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GAN_GRU模型输出的预测收益pRet作为选股因子,经行业市值中性化+标准化处理[22][4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模型输出的pRet截面排序,取前10%股票构成多头组合[46] 2. 因子值计算:$$Factor_{GAN\_GRU} = pRet_{标准化} + 行业市值中性化残差$$[2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GAN_GRU模型** - IC均值:11.43% | ICIR:0.89 | 年化超额收益率:24.86%[41][42] - 年化收益率:38.52% | 最大回撤率:27.29% | 信息比率(IR):1.62[42] 2. **GAN_GRU因子(行业表现)** - 当期IC最高行业:家用电器(27.00%)、非银金融(23.08%)[42] - 近一年IC均值最高行业:公用事业(14.43%)、商贸零售(13.33%)[42] - 多头组合超额收益:纺织服饰(5.19%)、公用事业(3.62%)[2][43]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GAN_GRU衍生行业因子** - **构建思路**:在申万一级行业内部分层测试GAN_GRU因子表现,生成行业特异性选股信号[42][43] - **具体构建过程**: 1. 按行业分组计算因子IC和多头组合超额收益[42] 2. 行业中性化处理:$$Factor_{行业} = Factor_{原始} - \beta_{行业} \times Industry_{哑变量}$$[2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GAN_GRU衍生行业因子** - 全A股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4.86% | 换手率:0.82[42] - 近一年IC均值:10.97% | 最新一期IC:9.27%[41][42] 2. **行业多头组合** - 近一年月均超额收益:家用电器(5.44%)、建筑材料(4.70%)[2][43] - 全行业跑赢基准比例:30个行业中21个跑赢(70%)[43] --- 其他关键点 - **数据预处理**:量价特征在时序上去极值+标准化,个股截面标准化[18] - **超参数**:batch_size=截面股票数,优化器Adam,学习率1e-4,损失函数IC[18] - **最新多头组合**:裕同科技、青山纸业等(2025年8月前十个股)[5][48]
风格Smartbeta组合跟踪周报(2025.07.21-2025.07.25)-2025072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9:4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价值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值风格因子构建高beta弹性的Smart beta组合[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国证价值指数成分股中筛选价值因子(如低市盈率、市净率)得分最高的50只股票,等权重配置[8] 2. **模型名称:价值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在价值风格基础上兼顾长期稳健超额收益目标[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结合价值因子与风险控制指标(如波动率、流动性),从国证价值指数中优选50只股票并动态调仓[8] 3. **模型名称:成长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成长风格因子(如营收增长率、ROE)构建高弹性组合[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国证成长指数中选取成长因子得分前50的股票,等权重配置[8] 4. **模型名称:成长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平衡成长性与风险控制[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成长因子基础上引入波动率调整,筛选50只股票并定期再平衡[8] 5. **模型名称:小盘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捕捉小盘股的高波动收益[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国证2000指数中选取市值最小的50只股票,等权重配置[8] 6. **模型名称:小盘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优化小盘股组合的风险收益比[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结合市值因子与流动性筛选,配置50只股票并控制单只权重上限[8]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价值50组合** - 周收益率:0.09% - 月收益率:3.51% - 年收益率:14.88% - 最大相对回撤:2.34%[9] 2. **价值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1.72% - 月收益率:5.31% - 年收益率:10.67% - 最大相对回撤:3.99%[9] 3. **成长50组合** - 周收益率:1.67% - 月收益率:5.00% - 年收益率:6.07% - 最大相对回撤:3.61%[9] 4. **成长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1.19% - 月收益率:2.09% - 年收益率:10.52% - 最大相对回撤:6.11%[9] 5. **小盘50组合** - 周收益率:1.30% - 月收益率:9.84% - 年收益率:34.84% - 最大相对回撤:6.23%[9] 6. **小盘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1.82% - 月收益率:5.54% - 年收益率:27.99% - 最大相对回撤:4.56%[9]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中未明确描述因子构建细节,仅提及风格因子分类为价值、成长、小盘[8])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因子单独测试结果) --- 其他说明 - 所有模型均以国证风格指数(价值、成长、小盘)为基准计算超额收益[9] - 组合调仓频率未明确说明,推测为定期再平衡[8]
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跑赢主动型科技基金产品中位数
长江证券· 2025-07-28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市场情绪回暖,科创板块领涨,小微盘表现活跃,红利资产实现正收益,A股行业持续分化,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强劲;红利和电子增强组合本周超额疲软,但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跑赢主动型科技基金产品中位数收益 [2][7] 相关目录总结 主动量化产品周报推出目的 自2023年7月以来,长江金工团队推出多款主动量化产品,为推出主动量化周报,跟踪主动量化策略表现及市场动态,包括新策略发布和现有策略收益情况 [6][13] 策略跟踪 红利系列 本周市场情绪回暖,科创板块领涨,小微盘活跃,红利资产正收益,央国企红利系列指数收益亮眼,平均涨幅约2.44%;但两红利组合受周期品行情影响,未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25年年初以来,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相对中证红利全收益跑出约1.91%超额,跑至全部红利类基金产品约44%分位 [7][15][21] 电子系列 本周A股行业分化,大宗商品市场强劲,原材料和能源领涨,公用事业和金融回调;电子板块内半导体设备、光学元件涨幅领先,分别达约6.59%和5.10%;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本周实现正收益,跑赢主动型科技基金产品中位数收益,但两电子组合未跑赢电子全收益指数;2025年年初至今,两组合跑赢电子行业指数,超额分别约1.96%和2.98% [7][24][31]
利率市场趋势定量跟踪:利率择时信号继续看空
招商证券· 2025-07-27 21:3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利率价量多周期择时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核回归算法捕捉利率趋势形态,识别不同周期下的支撑线和阻力线突破信号,结合多周期共振原理生成交易信号[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划分长周期(月度切换)、中周期(双周切换)、短周期(周度切换)三个时间维度 - 采用核回归算法拟合利率曲线的支撑线和阻力线 - 信号生成规则: a) 当至少2个周期出现向下突破支撑线且趋势非向上时,满配长久期债券 b) 当至少2个周期出现向下突破支撑线但趋势向上时,配置50%中久期+50%长久期 c) 当至少2个周期出现向上突破阻力线且趋势非向下时,满配短久期债券 d) 当至少2个周期出现向上突破阻力线但趋势向下时,配置50%中久期+50%短久期 e) 其他情况等权配置短/中/长久期债券[22] - 设置止损机制:单日超额收益<-0.5%时自动切换为等权配置[22] 模型评价:通过多周期信号过滤有效降低噪声干扰,结合趋势判断可规避假突破风险[10] 2 模型名称:公募债基久期测算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改进的回归模型估计基金组合久期,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机构行为[1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输入变量: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持仓数据 - 计算杠杆调整后的组合久期: $$久期_{调整}=久期_{原始}×(1+杠杆率)$$ - 输出中位数久期(4.06年)、4周移动平均久期(3.73年)、截面标准差(1.71年)[13][14] 模型评价:能有效捕捉机构久期调整行为,分歧指标可反映市场预期分化程度[1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利率水平结构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将1-10年期国债YTM转化为水平结构指标,衡量绝对利率位置[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取1年期国债YTM作为水平结构代理变量 - 计算当前值(1.6%)相对3/5/10年历史分位数(17%/10%/5%)[9] 2 因子名称:利率期限结构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期限利差反映收益率曲线斜率[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10年期与1年期YTM差值(0.35%) - 评估当前值相对3/5/10年历史分位数(18%/11%/14%)[9] 3 因子名称:利率凸性结构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收益率曲线弯曲度变化[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采用二次项拟合1-10年期YTM曲线的凸性程度(0.09%) - 计算当前值相对3/5/10年历史分位数(32%/21%/21%)[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利率价量多周期择时策略: - 长期年化收益率6.15%[23] - 最大回撤1.52%[23] - 收益回撤比2.25(长期)/5.94(短期)[23] - 超额收益率1.66%(长期)/2.2%(短期)[23] - 逐年胜率100%(绝对收益&超额收益)[23] 2 公募债基久期测算模型: - 久期中位数处于5年100%分位[13] - 久期分歧处于5年82.63%分位[1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利率水平结构因子: - 当前值1.6%[9] - 3/5/10年分位数17%/10%/5%[9] 2 利率期限结构因子: - 当前值0.35%[9] - 3/5/10年分位数18%/11%/14%[9] 3 利率凸性结构因子: - 当前值0.09%[9] - 3/5/10年分位数32%/21%/21%[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724
中银国际· 2025-07-24 09:5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24日的晨会聚焦报告涵盖多领域研究,包括7月金股组合、市场指数表现、行业表现,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主动权益基金配置、AI算力产业链等方面,各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 [1][3] 7月金股组合 - 7月金股组合包含滨江集团、顺丰控股、极兔速递 - W等10只股票 [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582.30,涨0.01%;深证成指收盘价11059.04,跌0.37%;沪深300收盘价4119.77,涨0.02%;中小100收盘价6849.74,跌0.46%;创业板指收盘价2310.67,跌0.01% [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非银金融、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行业上涨,建筑材料、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等行业下跌 [5] 策略研究 -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年7月7 - 18日,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关注度显著提高,相关指数涨幅较好,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资金净流入,规模突破20亿元,年内增超10倍 [6] - 行情由订单、资本、意见领袖发言、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如中国移动订单落地、智元收购股权、黄仁勋论断、特斯拉事件扰动缓解、工信部表态及地方政策支持等 [6][7] - 当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催化密集区,受益于高低切需求,行情启动逻辑顺畅 [8] 金融工程 - 主动权益基金配置 - 2025Q2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0.63%,较上季度提升,处于历史高位 [3][9] - 板块配置上,TMT、港股和机械配置比例最高,港股、TMT、金融等板块超配,消费、周期等板块低配 [9] - 行业配置上,港股、电子、医药等行业配置比例较高,港股和电子配置比例近年攀升,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走低 [10] - 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为前五大重仓股票,本期基金抱团度较上季度走低,在历史中枢附近 [10] 电子 - AI算力产业链 - 2025年AI产业链迎来闭环,步入业绩兑现期,先进AI infra平台将驱动产品迭代与供应链变革 [11] - 海外资本开支景气,推理需求增长,AI云侧基础设施建设是资本开支主要增量 [12] - 下一代AI infra新品加速演进,底层核心硬件供应链升级,GB300 NVL72性能跃升,英伟达下一代芯片架构或2026年推出 [12] - AI算力竞争引发PCB产业变革,高阶PCB产能供给或紧张,相关公司及配套材料有望受益 [13]
风格轮动策略周报:当下价值、成长的赔率和胜率几何?-20250720
招商证券· 2025-07-20 19:20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创新性提出基于赔率和胜率的投资期望结合方式,为价值成长风格切换问题提供定量模型解决方案,最新一期风格轮动模型推荐成长风格,2013 年至今该模型策略年化收益率 27.35%,夏普比率 1.01 [1][4] 分组1:前言 - 创新性提出基于赔率和胜率的投资期望结合方式应对价值成长风格切换问题,后续会在样本外跟踪并定期汇报 [8] - 采用个股因子合成刻画成长和价值风格,价值风格用账面市值比和净利润市值比,成长风格用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等,对因子做市值中性化和标准化处理,选风格暴露前 20%个股为代表组合,周度换仓测算收益 [8] - 上周全市场成长风格组合收益 2.09%,价值风格组合收益 0.29% [1][8] 分组2:赔率 - 赔率指亏损为 1 时盈利的数值,一段收益率序列的赔率等于平均正收益与平均负收益绝对值的比值 [9] - 关注市场风格相对估值水平,用估值差的历史分位数法刻画并基于市场估值修正,包括计算初始估值差、除以全市场估值平均数、计算排位次序百分比 [11] - 市场风格相对估值水平与预期赔率负相关,根据最新估值差分位数,当下成长风格赔率估计为 1.11,价值风格为 1.08 [2][14] 分组3:胜率 - 梳理五个宏观指标和三个微观指标判断胜率,包括十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美国 6 个月国债收益率等 [16] - 七个胜率指标中 4 个指向成长,3 个指向价值,当下成长风格胜率为 53.87%,价值风格为 46.13% [3][16] 分组4:投资期望及策略收益 - 根据公式计算,最新成长风格投资期望为 0.14,价值风格为 -0.04,风格轮动模型推荐成长风格 [4][18] - 2013 年至今基于投资期望的风格轮动模型策略年化收益率 27.35%,夏普比率 1.01,总收益 1979.07% [4][19]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20250718:IH轻度升水,IC及IM深贴水,关注中小盘贴水套利机会
东方证券· 2025-07-20 12:43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分红预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上市公司分红数据和历史分红模式,预测分红对股指期货合约的影响[3][6][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预估成分股净利润**:以年报公布的净利润为准,结合快报、预警及分析师预测综合调整[19][21] 2. **计算税前分红总额**: - 若已公布分红预案,直接使用税前分红总额[25] - 未公布时,假设分红率(分红金额/净利润)不变,计算税后分红总额[21] 3. **计算分红对指数的影响**: - 股息率 = 税后分红总额 / 最新市值 - 股息点 = 股票权重 × 股息率 - 权重调整公式: $$\mathrm{w_{it}={\frac{w_{i0}\times\mathrm{\(\1+R\)}}{\sum_{1}^{n}w_{i0}\times\mathrm{\(\1+R\)}}}}$$ 其中 \(w_{i0}\) 为初始权重,\(R\) 为涨跌幅[22] 4. **预测分红对各合约的影响值**: - 参考历史除权除息日与股东大会时间差的中位数,预测当前除权除息日[24][26] - 累加交割日前所有分红,得到影响点数[24] - **模型评价**:依赖历史数据和假设,若分红率突变可能导致预测偏差[3][27] 2. **模型名称**:股指期货定价模型(理论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无套利条件,考虑分红现值和利率影响[27][2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离散红利分配**: $$\mathbf{D}=\sum_{\mathrm{i=1}}^{\mathrm{m}}\mathbf{D}_{\mathrm{i}}\,/(1+\phi)$$ 其中 \(\phi\) 为无风险利率,期货定价公式: $$F_t = (S_t - D)(1 + r)$$[27] - **连续红利分配**: 假设年化红利率为 \(d\),无风险利率为 \(r\),理论价格为: $$F_t = S_t e^{(r-d)(T-t)}$$[2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分红预测模型**: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8月合约分红点数分别为3.62、7.76、9.18、6.25[3][8][9][10] - 年化对冲成本(剔除分红):上证50(-3.44%)、沪深300(-1.03%)、中证500(7.79%)、中证1000(11.11%)[3][8][9][10] 2. **股指期货定价模型**: - 实际价差与含分红价差对比显示,IH2508升水7.30点,IC2508贴水-36.43点[8][1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分红剩余影响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分红对合约剩余期限的影响比例[8][9][1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合约到期前的累计分红点数占指数比例[11] - 例如,上证50期货8月合约剩余影响为0.13%[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分红剩余影响因子**: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8月合约剩余影响分别为0.13%、0.19%、0.15%、0.10%[11] 其他关键数据 - **分红时间分布**:集中在5-7月,影响涵盖此期间的期指合约[7] - **成分股分红进度**:截至7月18日,上证50成分股中40家已实施分红,沪深300中230家实施[7]
主动量化研究系列:2025H1:从市值到超额收益
浙商证券· 2025-07-18 18:56
量化模型与因子分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市值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线性关系描述股票市值大小对收益的影响[12] - 具体构建:将全市场股票按市值等分为10组(G01-G10),计算各组超额收益。市值最小组(G01)超额收益最高达22.4%,随市值增加收益递减,最大值组(G10)为-5.6%[19][22] - 因子评价:2025H1表现最强的风格因子,分组效果显著且收益稳定[19] 2. **中盘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三次函数刻画大盘/小盘之外的股票特征[24] - 具体构建:定义为非线性市值因子,中证1000和中证500为中盘集中域。中盘最小/次小组(G01/G02)收益显著高于其他组(21.6%/13.7%),其余组收益分化较小(-2.7%~1.5%)[19][22] - 因子评价:与市值因子存在部分重叠但提供额外收益维度[24] 3. **规模因子(量价类)** - 构建结果:在中证1000指增测试中累计收益6.09%,自相关性21%,表现优于其他量价因子[63] 4. **分析师预期因子组合** - 包含细分:估值(3.51%)、成长(5.00%)、盈利调整(4.39%)等,其中盈利调整因子自相关性达-77%[63] 5. **基本面因子组合** - 包含细分:成长因子累计收益4.68%,盈利动量反转1.83%,波动率2.35%[63] 模型回测效果 1. **成分占比80%的指增模型** - 沪深300指增:超额7.97%,IR 5.38,最大回撤-1.16%(约束市值/中盘敞口0.4)[35] - 中证500指增:超额9.20%,IR 5.24,最大回撤-1.39%(含10%微盘占比)[35] - 中证1000指增:超额10.12%,IR 5.40,最大回撤-1.50%[35] 2. **放宽成分占比的指增模型** - 中证500指增(40%成分+20%微盘):超额17.08%,IR 5.07,最大回撤-2.43%[40] - 中证1000指增(40%成分+20%微盘):超额16.81%,IR 5.38,最大回撤-2.04%[40] 3. **多因子组合模型** - 中证1000指增精选3类因子:累计超额11.28%,规模因子单独贡献6.09%[63] 关键发现 1. 市值分组效应显著,最小市值组超额22.4%且随市值增加收益递减[19][22] 2. 中盘因子最小两组(G01/G02)市场权重仅3.1%但超额显著[19][23] 3. 银行行业是唯一能提供稳定超额的行业(累计收益5.0%,IR 4.0)[16][18] 4. 2025H1相较历史时期:正超额市值分组更多、收益分化更平滑[51][55] 5. 成分占比放宽至40%配合微盘暴露可提升超额收益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