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新消费快讯|Off&Relax推出线下体验空间;Meco杯装果茶官宣品牌代言人时代少年团
新消费智库· 2025-06-12 17:27
新消费产品动态 - Kind推出新能源酒吧系列,由五种全谷物制成,主打持久能量供给且不含人工成分[2] - Meco杯装果茶官宣时代少年团为代言人并发布主题短片《时代在召唤》[4] - 可口可乐日本发布Georgia Clear Black黑咖啡新品,强调浓郁香气与清爽口感结合[7] - 康师傅上新低糖高纤冰红茶,糖分减少50%同时保留清爽口感[7] - 雀巢联名洪都大拇指推出栀子花香限定茶饮,定制淡奶油打造江西风味[7] 企业并购与投资 - 爱敬集团或出售子公司爱敬产业63.38%股份给艾多美,交易价约6000亿韩元[7] - ST联合拟收购江西润田实业100%股权,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方式[8] - Prada收购意大利皮革商Rino Mastrotto 10%股份,整合Conceria Superior等制革资源[8] - ListenHub获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用于AI播客平台技术迭代[8] - 兰特黎斯获准收购通用磨坊美国酸奶业务,预计6月底完成交易[12] 线下渠道拓展 - Off&Relax在上海推出防脱育发体验空间,展示17型胶原蛋白全链路功效[13] - Goldwin京都旗舰店以"地与风"为设计概念,打造流动感空间布局[13] - UR姐妹品牌OF在广州开设全国首店,定位高性价比基础款服饰[13] 战略合作与资本动态 - 伊利与通用技术康养公司合作开发适老营养方案及健康服务体系[13] - 人人乐股票被深交所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预计7月3日结束[14] 行业趋势与品牌动向 - 新消费领域涵盖食品饮料、美妆、服饰等多赛道,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1][7][8] - 品牌通过明星代言(如时代少年团)、联名限定(雀巢x洪都大拇指)强化年轻化营销[4][7] - 健康化产品迭代显著,如低糖冰红茶、全谷物能量棒等满足减糖需求[2][7]
新锐国货倒在了618大促
36氪· 2025-06-12 09:44
行业现状 - 2025年美妆行业整体承压,进口美妆金额跌至近5年最低,行业呈现明显寒意[1] - 新锐国货品牌生存艰难,2024年至少有5个品牌直接宣布关停或终止运营[32] - 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集中度提升导致中小品牌被迫收缩[32] 境生之源品牌概况 - 创立于2021年7月,定位药剂师创立品牌,专研靶点抗老,注册资本1000万元,员工79人[11][16] - 核心团队包括皮肤科主任韩永智和药剂学专家冯敏,拥有10+成分专利和200人次人体功效检测[15][17] - 产品矩阵包括紧致淡纹精华液(销量2000+)和塑颜提拉面霜(销量1000+)等5个SKU[19] 品牌发展历程 - 2023年11月推出首款靶点系列产品,2024年6月入驻国药控股专业药房并获得央企背书[7][8] - 2024年7-8月产品通过SGS认证并完成超1000人实测,但2025年6月突然宣布7月10日停止运营[10][2] - 天猫旗舰店粉丝3.6万,小红书2.3万,抖音9.2万,整体体量较小[5][19] 闭店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是推广成本剧增导致经营困境,流量成本上升成为压垮品牌的关键因素[2][22] - 相比2016-2019年成立的新锐品牌(如完美日记),错过了社媒红利期和资本窗口期[34] - 研发投入周期长(4年)但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声量和市场份额均未达预期[31][37] 国际药剂师品牌对比 - 国际药剂师品牌如理肤泉(2024年营收70.3亿欧元)和资生堂(占集团营收23%)已形成规模优势[28] - 国内同类品牌优时颜2019年推出明星单品微笑眼霜(销量45万瓶/3月),先发优势明显[29] - 新锐品牌平均存活期仅2-3年,境生之源的4年生命周期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35] 新锐国货生存挑战 - 资本投融资比例骤降,2024年出现资本退出美妆品牌投资的趋势[35] - 竞争同质化(如HEDONE)和资金压力(如奈玑子)成为品牌倒闭两大主因[32] - 行业进入冰河期,技术研发需要长期投入与短期生存压力形成矛盾[37]
深度:如何构建品牌稀缺性?
虎嗅· 2025-06-12 09:42
消费品行业竞争现状 - "卷"成为消费品领域主旋律,竞争从增长层面升级至生存层面 [1] - 竞争范围从美妆护肤、食品饮料等大品类扩展至细分小品类赛道 [1] - 品牌在平台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需遵循平台规则 [2] "卷"的本质分析 - 供给侧过度竞争源于供过于求与供给同质化 [4] - 家居家电、燃油车、服装等品类需求滞涨导致激烈竞争 [4] - 供给侧同质化表现为企业挤在同质化路径上竞争 [4] - 商业世界具备多样性,差异化创新可激发新需求 [5] 供给同质化演变 - 产品同质化在成熟品类如白色家电、手机中早已存在 [7] - 近5年品牌同质化趋势明显,源于电商降低创业门槛及资本推动 [8] - 品牌同质化表现为产品、内容、视觉等多维度模仿 [8] 品牌稀缺性构建 - 需从品牌塑造方法和品牌经营思路两个维度突破 [9][15] - 品牌塑造方法包括品牌策略、管理、传播等工具性模块 [14] - 品牌经营思路涉及商业模式、策略及组织管理等系统性闭环 [14] - 最终目标是形成差异化品牌心智与自洽商业闭环 [16] 品牌定位理论应用 - "定位"理论包含竞争战略维度与心智定位维度 [20] - 国内实践偏重心智定位,但应用存在同质化问题 [21] - 常见做法是通过品类细分叠加功能概念切入市场 [22][24] - 细分概念包括材料、人群、场景等,但多为功能延伸 [25][26] 差异化品牌塑造方法 - 基于非产品维度(人群/场景/材料)构建专家型品牌 [30] - 基于感性维度(生活方式/文化符号)塑造立体品牌形象 [31][32] - 脱离单一心智定位,构建多维品牌识别系统 [34][37] - 苹果案例展示多维品牌形象的不可复制性 [37] 品牌落地实践优化 - 避免定位三板斧(新品类+Slogan+VI)的套路化做法 [39] - 视觉VI需匹配品牌战略而非盲目追求新潮高级 [40] - 蜜雪冰城案例显示视觉与商业模式的闭环自洽 [40]
“掉队”的相宜本草
北京商报· 2025-06-11 20:5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相宜本草管理层变动已经成为常态。据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近十年的发展 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期间还不断出现其他高层的离职。当同时期成长起来的竞争对手都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开启更为长远的战略发展,慢一拍的相宜本草越发焦虑。 频换高管、上市无果 上市动作没有再进一步,相宜本草的高管变动却没有停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的发 展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其中就包括,今年3月,任职仅7个月时间的CEO张舸离职;2024 年6月,相宜本草CEO兼总裁俞巍宣布离职。在此期间,相宜本草还先后经历了副总经理、CS事业部总 经理、销售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等多位高管离职。 相宜本草再次出现高管变动。6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相宜本草研发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吕智 离职。相宜本草方面对上述消息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有媒体从吕智本人处确认其已不再担任相宜本草 研发副总裁一职,但依然是相宜本草的股东,并保留了首席科学家的职位。 关于管理层人事变动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相宜本草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业界猜测中,相宜本草对于内部管理层的频繁调整,多少反映出其十年上市未果的 ...
新消费快讯|阿迪达斯开售宠物服装挖掘它经济;Mush扩展隔夜燕麦产品线
新消费智库· 2025-06-11 20:46
新消费行业动态 - 福建两口子食品推出72层酥皮工艺牛肉馅饼 采用加拿大小麦粉和安佳黄油 [2][3] - 界界乐与来一葫联名推出三款养生酸奶果蔬饮品 包括枇杷露/山楂饮/青柚饮 [2][3] - Stone Island杭州旗舰店由OMA/AMO设计团队打造 强化中国市场布局 [2][3] - 瑞幸首次推出海绵宝宝联名羽衣甘蓝果蔬茶 采用鲜榨工艺结合茉莉花茶 [4][6] - 古茗发布轻椰拿铁新品 搭配10000张免单券促销 [6] 投融资事件 - 君合盟生物完成第6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6亿元 本轮由石药国方先导基金投资 [7] - 坦途科技获追创创投数亿元B轮融资 将加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 [7] - Dolce&Gabbana获1.5亿欧元债务融资 用于美妆和地产扩张 部分由SACE担保 [9] - 欧莱雅拟10亿欧元收购英国抗衰品牌Medi k8 该品牌主打视黄醇和维C成分 [9] 大公司战略 - 阿迪达斯推出宠物服装系列 包括棉质短袖/真皮项圈等产品 [10][11] - RIMOWA与Vitra合作推出2025限量联名系列 含铝镁合金移动方凳 [11] - 三只松鼠成立500万注册资本子公司 拓展农产品销售业务 [11][14] - 巨子生物计划在厦门设立东南区域总部 布局生产制造和跨境贸易 [14] 产品创新 - Mush隔夜燕麦新增高蛋白产品线 含7种口味 单份含15克蛋白质 [12][14]
亿万富豪 Hailey Bieber | 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
搜狐财经· 2025-06-11 20:36
收购交易 - 美国美妆集团e.l.f.以10亿美元估值收购Hailey Bieber的化妆品牌Rhode,交易包括6亿美元现金、2亿美元股票及未来三年最多2亿美元的对赌激励(若销售增长达标)[1] - Rhode品牌创立仅3年即被收购,交易速度和金额在明星美妆行业属罕见案例[5] - 收购后Hailey将继续担任Rhode首席创意官和创新负责人,并兼任e.l.f. Beauty战略顾问[53] 品牌发展 - Rhode创立11天即突破千万美元销售额,创美妆赛道破圈速度纪录[38] - 品牌定位"Essentials"理念,主打多功能、简化护肤流程,产品单价低于30美元[44][47] - 2024年推出的唇釉收纳手机壳成为全球爆款,使品牌从美妆产品升级为时尚身份标签[51] 创始人策略 - Hailey通过高频分享美妆心得完成从模特到美妆达人的转型,曾带火"釉面甜甜圈肌"妆容潮流[34] - 品牌命名Rhode取自其中间名,刻意弱化"Bieber"关联,强调个人品牌独立性[36] - 产品开发注重场景创新,如手机壳创意源于团队会议中的偶然灵感[49] 行业影响 - 交易显示明星美妆品牌仍具高溢价能力,但需突破名人效应实现产品差异化[44] - Rhode的成功证明简化护肤步骤+亲民价格+时尚属性组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47] - e.l.f. Beauty通过此次收购获得明星创始人资源,强化集团在年轻市场的布局[55]
单品牌狂揽200万,泊伊美汇“闺蜜节”打造零售IP新范本
FBeauty未来迹· 2025-06-11 18:36
美妆实体零售的核心竞争力 - 功能需求与价值观认同是驱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两大核心要素,线下营销需聚焦真诚内容并挖掘深层需求[2] - 泊伊美汇通过原创"520闺蜜节"IP打造情感共鸣,7年沉淀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2][30] - 2024年闺蜜节以"重生之民国奇缘"为主题,致敬民国女性力量并转化为当代情感纽带[7][8] 泊伊美汇520闺蜜节活动设计 - 活动分为预热期-引爆期-落地期三阶段,构建沉浸式民国场景体验[10] - 前期通过第一人称故事营销联合10+品牌推出限定联名礼盒[11] - 门店布置民国风主题装饰,提供军阀阔太妆等妆容体验及打卡点[14][16] - 配套"不踩雷先享装"和30天无忧退政策降低消费决策压力[18] 活动运营成果 - 活动期间客流量居商场榜首,诞生6个百万级品牌[21][28] - 总冠名品牌达肤妍销售额达240万,同比增长53%[28] - 会员新增量达平日三倍,40+品牌参与其中15个为新合作品牌[24][28] - 敷尔佳首次参与即实现百万级曝光,完成"体验-分享-种草"传播闭环[25][26] 线下渠道的战略价值 - 提供真实产品体验和一对一服务,强化品牌信任感[34] - 满足即时消费需求,通过主题店实现场景化营销[35] - 直接获取市场洞察,助力产品与策略优化[37] - 从"卖货场"转型为承载文化情感的"第三空间"[38] 行业发展趋势 - 体验经济、线上线下融合、精细化运营成为零售革新关键词[32] - 美妆行业将走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而非渠道替代[37] - 功效与场景结合的信任共建是线下价值激活的核心路径[38]
华泰证券: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建议关注四条消费板块结构性投资主线
快讯· 2025-06-11 17:51
大消费板块投资主线 - 新消费投资机遇:美妆个护、国潮服饰等领域头部品牌通过产品创新与全渠道布局实现市占率突破 [1] - 高成长性情绪消费赛道:潮玩IP经济、宠物经济、沉浸式服务等以社交化、场景化模式构建千亿高景气市场 [1] - 银发经济蓬勃发展:适老化智能家电、老年教育旅游等在政策支持和观念迭代中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AI+消费技术赋能机遇:相关算力服务、解决方案及率先落地的消费龙头股具备增长潜力 [1]
珀莱雅(603605):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多品牌美妆龙头
东方证券· 2025-06-11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两大主力品牌竞争力强,主品牌珀莱雅在天猫美妆618第一阶段排全行业第1,抖音5月美容护肤品牌榜排第3,彩妆品牌彩棠在5月抖音彩妆领域排名第5,较去年同期第16名明显提升 [8] - 公司是国货美妆中多品牌布局完善的集团之一,旗下有7大差异化品牌,覆盖多赛道,也是国货美妆中首个破百亿收入的公司 [8] - 市场担心二代接班的短期磨合和经营前景,但未认识到变革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正面影响,今年公司产品推新节奏加快、加码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建设 [8] - 公司未来发展不会因人员变动发生本质变化,取决于产业基础、运营体系和机制等,出海和并购是必经之路,公司正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实施海外并购进军新领域 [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56、5.36和6.06元,DCF目标估值112.78元 [3][9]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财务指标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23.39亿、140.72亿、155.77亿元,同比增长14.5%、14.0%、10.7% [3] - 营业利润分别为22.00亿、25.84亿、29.23亿元,同比增长16.4%、17.5%、13.1% [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06亿、21.22亿、24.01亿元,同比增长16.4%、17.5%、13.1% [3] - 毛利率分别为72.5%、72.7%、73.0%,净利率分别为14.6%、15.1%、15.4% [3]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1%、24.9%、22.3% [3] - 市盈率分别为18.7、15.9、14.1,市净率分别为4.5、3.5、2.8 [3] 其他信息 - 2025年6月11日股价85.18元,目标价格112.78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121.1/73.73元 [4] - 总股本/流通A股为39,625/39,541万股,A股市值337.52亿元 [4] 表现情况 - 1周、1月、3月、12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4.72%、 - 11.7%、 - 0.35%、 - 21.92% [5] - 相对表现分别为 - 5.39%、 - 12.96%、0.84%、 - 31.85%,沪深300表现分别为0.67%、1.26%、 - 1.19%、9.93% [5] 估值参数假设 - 所得税税率25%,债务比率15%,永续增长率3%,权益比率85% [10] - 无风险利率1.66%,债务利率3.5%,无杠杆影响的β系数1.21,WACC为9.89% [10] - 市场收益率8.6%,股权投资成本11.17% [10]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年预计货币资金分别为59.39亿、78.88亿、101.51亿元 [11] - 应收票据、账款及款项融资分别为5.93亿、6.76亿、7.49亿元 [11] - 预付账款分别为2.56亿、2.92亿、3.24亿元 [11] - 存货分别为7.28亿、8.23亿、9.03亿元 [11] - 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76.46亿、98.11亿、122.58亿元 [11] 利润表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23.39亿、140.72亿、155.77亿元 [11] - 营业成本分别为33.95亿、38.39亿、42.11亿元 [11] - 销售费用分别为59.48亿、67.54亿、74.77亿元 [11] - 管理费用分别为4.19亿、4.78亿、5.29亿元 [11] - 研发费用分别为2.41亿、2.75亿、3.04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57亿、21.69亿、24.61亿元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52亿、 - 2.52亿、 - 2.52亿元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52亿、0.33亿、0.54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14.0%、10.7%,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4%、17.5%、13.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6.4%、17.5%、13.1%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72.5%、72.7%、73.0%,净利率分别为14.6%、15.1%、15.4%,ROE分别为28.1%、24.9%、22.3%,ROIC分别为25.1%、22.7%、20.5%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0%、18.8%、16.2%,净负债率为0,流动比率分别为5.87、6.88、8.02,速动比率分别为5.31、6.31、7.43 [11]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2.2、22.2、21.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9、4.9、4.9,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1.3、1.2 [11]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4.56、5.36、6.0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69、5.47、6.21元 [11] - 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18.7、15.9、14.1,市净率分别为4.5、3.5、2.8,EV/EBITDA分别为13.0、11.1、9.9,EV/EBIT分别为13.6、11.7、10.4 [11]
科思股份(300856):美护原料龙头 静待周期反转
新浪财经· 2025-06-11 16:46
行业趋势 - 全球美妆与个人护理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高端彩妆、线上渠道、防晒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1] - 香精香料行业稳步增长,2024年规模预计达323亿美元,中国市场集中度较低,发展空间广阔 [1] 公司产品 - 2023年研发投入1.13亿元(yoy+40.79%),推出P-S、EHT等高毛利防晒剂 [1] - 加快PO去屑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卡波姆等高端洗护原料布局,顺应行业高端化趋势 [1] 客户资源 - 前五大客户常年贡献60%+收入,合作对象包括帝斯曼、宝洁、欧莱雅等国际巨头 [1] - 加速拓展中小客户,提升定价权和毛利率,通过直销+经销模式强化市场覆盖 [1] 产能与运营 - 2024年化妆品活性成分产能利用率达54.98%,2023年产销率稳定超90% [1] - 具备强大的成本转嫁能力,能有效传导原材料价格波动压力,维持稳健盈利能力 [1]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0/4.9/5.4亿元 [2] - 给予25年22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8.70元/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