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动画联动机器人,“硬核版”熊猫胡胡亮相金鸡
中国青年报· 2025-11-18 21:46
公司战略与业务动态 - 猫眼娱乐在厦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发布会,揭晓全新成立的动画厂牌并正式推出全新业务板块“IP衍生业务” [1] - 公司在合家欢喜剧电影《熊猫计划2》推介环节,与宇树科技跨界联动,将影片中的数字角色熊猫胡胡以实体机器熊猫形式呈现,展示行走、摇摆、转圈等动作 [1] - 为回应社交平台上网友“求量产”“上链接”的热情,公司已启动同款机器熊猫的量产计划 [3] 市场反应与消费者需求 - 实体机器熊猫胡胡的亮相成为全场焦点,迅速在互联网爆火并登上多平台热搜 [3] - 消费者对电影角色的情感从“观影期待”延伸为对现实生活中陪伴式消费品的“渴望拥有”真切需求 [4] - 当今观众已不满足于单向视听享受,渴望与喜爱的IP角色产生更真实、深层次、生活化的链接 [4] 行业趋势与产品定位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陪伴机器人成为焦点,机器熊猫以其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形态被定位为“情绪搭子” [4] - 公司计划未来推出熊猫胡胡及更多元化的IP衍生内容与消费者见面 [4]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五十一期(20251116):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接近真人步态,关注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华源证券· 2025-11-18 21:42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接近真人的步态引发市场关注,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载体,代表了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代形态 [6] - 从现在到2028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至50亿元,行业将经历从Lv1到Lv5的能力等级演进,市场空间有望在2045年后达到约10万亿元级别 [15][40] - 北交所涵盖13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随着商业化推进,前瞻布局相关产品的公司有望获得新的业务成长点 [2][41]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与前景 - 小鹏汽车近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IRON以接近真人的步态引发大量关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指出,人形机器人最缺的是“有内容的大脑”而非人形结构 [6] -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目标在2026年将产量提高至5万到10万台,2027年进一步提高至50万台起 [15] - 人形机器人具有拟人智能、类人形态和广泛适用三个核心特点,使其能快速融入人类环境并执行复杂任务 [15] - 机器人各场景应用成熟度存在差异:工商农业等生产场景渗透率较高,而医疗、教育、陪护、危险作业等场景受技术与伦理影响渗透率较低 [2][31] - 在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已覆盖生产操作、物流配送、质量管理三大场景,与智能机械臂等设备协同完成高灵活性和精确性要求的工作 [2][33] 北交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 北交所中涵盖13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重点公司包括开特股份(研发EMB力传感器等,已与上海图灵智造达成合作并完成送样)、鼎智科技(布局空心杯电机、伺服电机、精密减速箱等)、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全系列齿形设计完成) [2][41] - 其他布局企业包括:奥迪威(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华密新材与富恒新材(PEEK材料可实现减重)、万达轴承、三协电机、长虹能源、骏创科技、同惠电子、星辰科技、泰德股份 [2][41] - 部分重点公司2024年财务数据:开特股份营收8.26亿元,归母净利润1.38亿元;长虹能源营收36.71亿元,归母净利润1.97亿元;鼎智科技营收2.24亿元,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42] 北交所市场总量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核心标的池锁定153家企业,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期间,区间涨跌幅中值为-1.36%,其中上涨公司40家,占比26% [2][45] - 周度涨幅前五的公司为:荣亿精密(+20.52%)、灵鸽科技(+17.46%)、天宏锂电(+12.51%)、路桥信息(+9.70%)、纳科诺尔(+7.31%) [2][45] - 同期主要市场指数表现:北证50(-0.56%)、沪深300(-1.08%)、科创50(-3.85%)、创业板指(-3.01%) [2][45] 北交所各细分行业估值与市值 - **电子设备产业(46家)**:市盈率TTM中值由60.5X降至60.1X,总市值由1461.4亿元降至1440.0亿元,市值中值由25.2亿元降至25.1亿元,驰诚股份(+5.84%)、基康技术(+2.33%)、纬达光电(+2.01%)涨幅居前 [49] - **机械设备产业(41家)**:市盈率TTM中值由48.9X降至47.5X,总市值由1230.1亿元降至1216.5亿元,市值中值由24.2亿元降至23.5亿元,荣亿精密(+20.52%)、灵鸽科技(+17.46%)、七丰精工(+6.09%)涨幅居前 [52][54] - **信息技术产业(25家)**:市盈率TTM中值由74.8X降至70.4X,总市值由854.3亿元降至840.5亿元,市值中值由23.7亿元降至23.2亿元,路桥信息(+9.70%)、美登科技(+3.20%)、数字人(+2.49%)涨幅居前 [56][59] - **汽车产业(22家)**:市盈率TTM中值由35.2X降至34.3X,总市值由613.6亿元降至599.7亿元,市值中值由21.6亿元降至21.0亿元,安徽凤凰(+4.66%)、德众汽车(+2.57%)、邦德股份(-0.50%)表现居前 [61][63] - **新能源产业(19家)**:市盈率TTM中值由40.3X降至38.9X,总市值由608.1亿元升至613.4亿元,市值中值由28.2亿元降至27.8亿元,天宏锂电(+12.51%)、纳科诺尔(+7.31%)、海泰新能(+5.34%)涨幅居前 [65][68] 重要公司公告 - 海能技术拟投资安益谱(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现金700万元受让原股东1.6393%股权,并以14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完成后预计持有安益谱3.85%股权,旨在布局质谱产品 [72]
ETF及指数产品网格策略周报(2025/11/1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11-18 21:3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基于“十五五”规划等政策背景 分析金融科技 军工 机器人三大行业投资逻辑 并推荐相应ETF产品作为网格策略标的 [3][5][7] 金融科技ETF (159851 SZ) - “十五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推动金融机构科技化 数字化转型 [3] - AI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投顾 风控等场景加速落地 提升效率并创造新需求 [3] - 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4195 61亿元 归母净利润1690 49亿元 净利润增幅超六成 市场交投活跃利好券商基本面改善 间接促进金融机构IT资本投入 [3] 军工龙头ETF (512710 SH) - “十五五”规划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 [5] - 2025年国防预算1 81万亿元 同比增长7 2%创历史新高 但占GDP比重低于1 3% 远低于美国的3 5%和俄罗斯的6 3% 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5] - 2025年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之际 在地缘政治复杂和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背景下 国防预算占GDP比重有望提高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有望发展优化 [5] - 该ETF跟踪中证军工龙头指数 主要投资航空装备 导弹 无人机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受益于新一轮军工采购周期带来的基本面改善 [5][6] 机器人ETF (159530 SZ)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制造装备 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7] - 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大力推动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7] - 2025年各类机器人大会及赛事举办 是对人形机器人机械结构 运动控制 软件算法 多模态信息处理 环境适应等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能力的集中检验 [7] - 行业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深入阶段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超200起 融资总额超240亿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8]
走向领先的中国企业,如何完成“盲降”?
财富FORTUNE· 2025-11-18 21:05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模式 - 领先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发展道路类似飞机盲降 缺乏明确追赶目标 需依靠公司内部指标指引方向 即使指令反直觉[1] - 公司参考关键指标指导研发 如部署实验场景所需时间 特定场景平均无故障时间 部署新场景所需人才能力[3] 机器人行业战略与挑战 - 机器人行业面临短期快速行动与长期通用性的重大权衡 坚持通用性研发是困难但正确的长期策略[4] - 行业存在巨大"堰塞湖"现象 通用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找不到应用出口 大量公司因场景碎片化而转向细分领域[4] - 机器人应用场景高度碎片化 导致定制化投入巨大 许多公司难以坚持通用路线 最终退守细分产品如炒菜机或割草机[4] 产业创新与价值链定位 - 最大商机源于解决产业社会挑战 硅基社会最上游是能源和输配电 碳基社会最上游是粮食 这些领域的博弈是创新切入点[5] - 中国拥有覆盖666个细分门类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优势 但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成本与时间的维度提升 而非短期绝对优势[5] - 制造体系处于"微笑曲线"利润薄弱环节 企业需向高附加值的两端移动 通过持续创新巩固价值链优势[5] 国际化与工程师红利 - 中国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入算力产业 追求新技术红利 出海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体现"工程师红利"的竞争力输出[6] - 当前国际化与二十年前不同 从承接别人业务转变为输出中国自有产品和解决方案[7]
智通港股解盘 | 持续升级全球下跌一片 AI方向情绪有所好转
智通财经· 2025-11-18 20:48
最近,一段来自中国初创公司的机器人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发布方——一家名为"灵启 万物(Mind On Tech)"的深圳初创公司强调,整个过程"无加速、无遥控",完全由机器人自主完成。它能 浇花、扔垃圾、整理玩具、和孩子们玩飞盘,动作流畅得令人惊叹。"美国版宇树"Figure的创始人兼 CEO——布雷特·爱德考克(Brett Adcock)认为"这是假的。如果确实是真的,就相当厉害了,意味着机器 人大脑这块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向C端就指日可待了。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背景也很牛,创始人来自腾 讯。他们使用的硬件,是另一家中国公司宇树科技(Unitree)的G1人形机器人。宇树即将上市,如果"大 脑"突破,其硬件销量将几何级提升。参股概念的大众公用(01635)今天涨超4%。 【解剖大盘】 全球股市绿油油一片,美股带头下跌,欧洲股市普遍跌超1%,日本股市跌超3%。恒指跳空跌1.72%。 地缘政治持续发酵,近期多名日本官员表示,日方正计划修改自卫队军衔名称,拟恢复"大佐"等旧日本 军队的军阶用语。可见,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在升级。中国外交部表态: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1月18日,日本外务省高官离开中国外 ...
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支撑全球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20:35
11月18日,蓝思智能机器人于浏阳经开区永安园区正式投产。 在当前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应用的关键阶段,蓝思科技(300433)此举被视为其推进"消费 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多轮驱动、强化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战略落地。这也是蓝思科技继今年 7月成功登陆港股后,在"资本+产业"双重布局的重要落子,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正在重塑企业的 估值逻辑。 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构建全链条量产能力 据悉,此次启用的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 大型自动化设备以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实现从新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 到整机组装完整生态链的全面贯通。 该基地投产后,蓝思科技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泰国、越南)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 其海外产能将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依托此产能基础,蓝思智能机器人明确了"智能装备"、"具身智能"与"AI服务器"三大协同发展的业务方 向。 在智能装备领域,自2016年成立以来,蓝思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与机器 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 ...
布局全球智造,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
长沙晚报· 2025-11-18 20:34
公司战略与产能布局 - 蓝思智能机器人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安园区正式投产,加速公司全球智造布局 [1] - 新园区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 [3] - 公司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海外产能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3] - 公司明确了“智能装备”、“具身智能”、“AI服务器”三大协同发展的业务方向 [3] 业务与技术能力 - 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自2016年起深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已累计交付超过2000个智能制造项目 [5] - 在具身智能方向,公司构建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涵盖创新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模组及软件应用 [5] - 公司已切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7]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公司从AI服务器机箱结构件起步,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关键模组 [8]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明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几番,2027年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8] - 公司判断AI正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端侧硬件革命将重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与机器人等领域的价值链 [9] - 公司公布“三年攻坚计划”,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端侧硬件、多模态融合技术及新型材料工艺,目标成为AI端侧硬件制造的全球龙头之一 [11] - 公司与地方政府及上海智元机器人共同运营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该中心集研发、数据采集、场景演练等功能于一体 [13]
凯龙高科旗下凯奇具身智能“首战告捷” 与福田卡车制造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20:32
公司业务进展 - 凯龙高科旗下凯奇具身智能公司于2024年10月成立,并于11月18日与福田卡车制造中心达成首项技术合作,标志着业务实质性推进[1] - 合作涉及在卡车制造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地板焊接、车架横梁冲压、柴油加注、磁吸式打码、轮胎装配、产线巡检、部件搬运及复杂环境作业[2] - 公司计划未来拓展在工厂、特种、科研、工业巡检、应急救援、仓储物流等更多场景的机器人应用[3]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凯奇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源自丁汉院士领衔的湖北启灵机器人“神农”“赤兔”系列项目,致力于构建灵巧操作与运动控制的国际领先标准[1] - 公司推出的“惠灵嘉”系列机器人在2025国际内燃机及动力装备博览会上正式亮相[2] - 凯龙高科为启灵团队提供关键技术决策建议、技术支撑、产品开发环境、客户培训、售后支持及机器人后期场景训练[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凯奇具身智能致力于解决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厂、特种、科研、工业巡检、应急救援、仓储物流、环保检测等领域的落地场景应用[1] - 公司力争打造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行业标杆,以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以服务保障落地实效[1][3] - 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规模化、深度化应用[2]
具身智能持续“吸金”,无界动力获3亿元新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20:04
报告期整体融资概况 - 报告期内(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融资事件41起,其中31起披露了金额,总融资规模约合60.5亿元人民币 [2] - 从融资币种看,人民币融资案例有28起,美元融资案例有3起 [3] - 科技与制造、医疗健康是融资最为活跃的两大核心赛道 [1][2] 行业领域分布 - 科技与制造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显著领先,其中人工智能赛道完成6笔融资,金额约5.1亿元人民币 [4] - 生物医药赛道完成4笔融资,披露金额约0.8亿元人民币 [4][5] - 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突出,硬科技赛道吸金能力强 [1][2]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在地域上高度集中,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完成9笔、8笔和8笔融资 [6][7] - 这三个省份合计融资事件数量占披露总数的大部分 [6][7] 活跃投资机构 - 启明创投本周表现最为活跃,完成了4笔投资 [8][9] - 经纬创投紧随其后,完成了2笔投资 [8][9] - 投资重点集中在科技与制造及医疗健康领域 [8]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融资 - 无界动力完成3亿元天使轮融资,专注于机器人“通用大脑”与“操作智能”的研发 [33] - 原力灵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A轮与A+轮合计金额近10亿元,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 [61] - 上海萝博派对完成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专注于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 [47] - 智子力控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专注于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技术 [42] - 北京清思智能完成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机器视觉与视觉推理大模型 [39] 半导体与芯片领域重点融资 - 上海云脉芯联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云数据中心及智算互联网络芯片 [37] - 广东巨风半导体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专注于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与制造 [32] - 上海孛璞半导体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硅光子技术研发与应用 [46] - 诺万芯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专注于光电互联芯片研发 [43] - 睿思芯科完成新一轮融资,专注于基于RISC-V技术的核心处理器 [65] 医疗健康领域重点融资 - 深圳康诺思腾完成约2亿美元超募融资,专注于创新型手术机器人研发 [12] - 熙源安健完成超2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疼痛管理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推进核心产品BR005的III期临床 [15] - 安道药业完成超4亿元C轮融资,专注于肾脏疾病、泛贫血疾病和癌症新药研发 [18] - 杭州全诊医学完成1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医疗大模型与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 [22] - 浙江扬厉医药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专注于抗肿瘤和慢性病国家1类创新药研发 [25] 其他科技与制造领域融资 - 星能玄光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为高校和研究所提供诊断、加热装置核心部件 [36] - 青虹激光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系统 [55] - 上海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 [59] - 基流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AI算力基础设施 [63] - 深圳耀石锂电完成A轮融资,专注于固态消费类电池电芯研发与生产 [57]
小鹏汽车-W(09868):小鹏汽车(9868)系列点评九:2025Q3盈利能力改善,具身智能开启新时代
民生证券· 2025-11-18 19:5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车型周期、组织革新和智能化 Beta 驱动下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8] - 2025Q3 盈利能力改善,营收与毛利率表现超预期,non-GAAP 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大幅减亏 [3][4] - 具身智能战略开启新篇章,Robotaxi 及 IRON 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密集推出 [7]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营收端**:2025Q3 实现单季营收 203.8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101.8%/+11.5% [3][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 180.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105.3%/+6.9% [4];其他业务营收为 23.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78.1%/+67.3% [4] - **利润端**:2025Q3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13.1%,同比提升 +4.5 个百分点 [3][4];2025Q3 总毛利率为 +20.1%,同比/环比分别提升 +4.9/+2.8 个百分点 [4];2025Q3 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 -1.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减亏 90.1%/60.6% [3] - **费用端**:2025Q3 研发费用为 24.3 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48.7%/+10.1%,研发费用率为 11.9% [5];2025Q3 销管费用为 24.9 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52.6%/+15.0%,销管费用率为 12.2% [5] - **渠道与现金**:截至 2025Q3,公司拥有 690 家销售中心,覆盖 242 个城市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计 483.3 亿元,短期流动性风险较弱 [5] 未来业绩展望 - **2025Q4指引**:预计汽车销量为 12.5 万辆至 13.2 万辆,同比增幅区间为 +36.6% 至 +44.3% [5];对应收入约为 215 亿元至 230 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 33.5% 至 42.8% [5] - **2025-2027年预测**:预计收入分别为 781.3/1,108.1/1,31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0/37.9/75.4 亿元 [8][9];预计 2026-2027 年净利润转正后 PE 分别为 45/22 倍 [8][9] 智能化进展与战略 - **Robotaxi**:全栈自研量产 Robotaxi 亮相,具备 L4 级智驾设计理念,核心算力达 3,000 TOPS,并接入高德平台推动全球合作 [7] - **IRON人形机器人**:推出全新一代 IRON,是中国首个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重量降低 30% 同时电量提升 30%,计划明年整合上千人专项团队加速量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