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中观观察:行业协会眼中的现状与未来
一瑜中的· 2025-04-22 19:53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韩港(微信 HGK1366) 核心观点 本文从行业协会视角出发,观察 20 大中观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1 )当前供需失衡、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2 )但边际上,已出现一定积极迹象, 表现为:企业正通过调整改造、并购重组等方式重构行业格局(例 如百货行业);在总量偏弱背景下不乏结构性亮点(例如珠宝消费承压,但黄金高增); 3 )往后看,关注四个趋势: 通过供改改善行业环境(如光伏 / 钢铁 / 石化 / 水泥等 );新的增长极正在 形成( AI/ 软件 / 演出等); AI 助力降本提效(如餐饮 / 珠宝 / 百货等);深耕细分领域(服装 / 珠宝 / 白酒等)。 报告摘要 一、供需失衡等症结仍存 1 )供求失衡问题,主要集中在周期、制造业领域 ,例如: a )石化,"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期"; b )钢 铁,需求自 2020 年连续 4 年下滑,且"新的供需动态平衡机制尚未建立"; c )水泥,"水泥市场饱和度较 高",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 内卷式竞争加剧; d ) ...
10年少了1100万人,东北三省怎么了?
虎嗅APP· 2025-04-22 18:31
东北人口变化趋势 - 东北三省常住人口10年累计减少1107万人,14年减少1456万人,总人口回落至上世纪80年代水平[4][5][6][10] - 黑龙江人口减少最为显著,14年减少804万(降幅21%),吉林减少429万(15%),辽宁减少223万(5%)[13][14][15] - 人口流失规模相当于1.4个海南省或1.5个沈阳市,超过武汉、郑州等城市体量[9][17] 人口流失驱动因素 - 黑龙江面临自然负增长与净流出双重压力:出生率仅2 92‰(全国最低),老龄化加速导致2023年自然人口负增长超20万[18] - 强省会效应缺失:哈尔滨为全国唯一人口下降的省会,沈阳/大连/长春是东北仅有的3个正增长城市[22][23][24] - 产业结构制约:支柱产业(石化/能源/装备)吸引力不足,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体量有限[26][27][28] 经济与人口突围挑战 - 大连/沈阳GDP突破9000亿,有望1-3年内跻身万亿俱乐部,但千万人口目标更难实现[35][36] - 沈阳/长春常住人口超900万,但年均增量仅数万人,突破千万需10年以上[40][44] - 东北缺乏强中心城市参与全国竞争,需培育新兴产业留住年轻人口[31][45]
恒力石化(600346):原料价格下行助力降本增效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4-18 16: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改善,受益于原油与煤炭价格下行、纺织需求增长,新材料产能投放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增长潜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1][2][3][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362.73亿元,同比上升0.63%;归母净利润70.44亿元,同比上升2.01%;扣非净利润52.09亿元,同比下降13.14% [1] - 4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5.10亿元,同比下降5.14%,环比下降10.30%;归母净利润19.39亿元,同比上涨61.03%,环比上升78.39% [1] - 2024年总体销售毛利率为9.86%,较上年同期下降1.39pcts;净利率为2.99%,较上年同期上升0.05pcts [1] - 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44%,销售费用同比上升11.23%,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0.38%,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4.20% [1] 公司现金流与周转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33亿元,同比下降3.41%;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9.0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17亿元,同比下跌21.1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5.46亿元,同比上升63.37% [2]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515.54次变为422.88次;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6.03次变为7.67次 [2] 成本与需求情况 - 2024年原油价格前高后低、宽幅震荡回落,煤炭全年供需宽松,价格震荡下行 [2] - 国内纺服链稳步复苏,民用丝需求快速增长,芳烃 - PTA - 聚酯产业链受益 [2] 新材料产能投放情况 - 2024年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延伸补强产业链 [3] - 恒力化纤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全线投产,推动下游产业发展 [3] - 苏州汾湖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全面投产,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提升竞争力 [3] 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 公司打造“原油 - 芳烃、烯烃 - PTA、乙二醇 - 聚酯 - 民用丝、工业丝、薄膜、塑料”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平台 [4] - 中上游业务以2000万吨原油和50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为起点,主要产品有520万吨/年的PX、180万吨/年的纤维级乙二醇等 [4] - 已建成投产1660万吨/年PTA产能,是先进且具成本优势的PTA生产商之一 [4]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71.42/2581.82/2686.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60/107.53/120.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0/1.53/1.7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2.7X、10.0X、8.9X [5] - 基于原材料价格下行、新材料产能投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看好公司新产能放量及一体化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5]
东华能源20250408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能源和石化产业,特别是饼丸(丙烷)和碳纤维领域[1] - 公司为东海能源(东方能源),专注于饼丸产业链和碳纤维业务[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税影响与应对措施 - 美国加税政策对能源和石化产业带来挑战,但公司已提前布局应对[1] - 公司通过托管上游贸易业务优化原料成本,增强竞争力[2] - 拥有全球第三大船队(30艘船舶),运力达400-500万吨/年,可规避关税影响[3][15][16] - 通过物流系统优化进口结构,将美国货进口量缩减至零,确保下游生产安全[4] 饼丸(丙烷)市场动态 - 饼丸价格从600多美元下跌至500多美元,预计继续宽幅震荡下行[3] - 全球饼丸供应宽松,美国二季度新增码头启用,供应量增加[9][16] - 中国饼丸需求今年为增量大年,但行业可能迎来减产和并购潮[10][17] - 公司锁定70船/年(300-350万吨)一手货源,成本优势显著[11][18] 碳纤维业务战略 - 公司碳纤维采用T1000技术,成本控制在10万/吨以内(定价24万/吨),远低于国内T300/T500红海市场[5][20][26] - 技术优势:连续化生产(反应时间从20小时缩短至1小时),转化率从2:1提升至1.6-1.7:1[24][25] - 目标将T800以上碳纤维成本降至10万/吨以下,拓展低空飞行器、深海设备等新材料应用[8][22] - 4800吨产能已锁定50%订单,二期项目视成本控制情况启动[26][27] 财务与行业整合 - PTH(丙烷脱氢)行业亏损普遍(单套装置亏损2-3亿),公司通过物流和高端牌号产品保持盈利[17][19] - 单套装置用工仅150人,人力成本行业最优[19] - 未来3-5年为行业并购大年,公司或参与整合[10][22] 其他重要细节 - 电费成本:碳纤维生产用电从3万+/吨降至2万+/吨[7] - 仓储能力:动态+静态仓储达500万立方,可低价锁货[16] - 专利保护:碳纤维技术细节未公开,涉及专利申请[24][25] - 茂名项目:资本开支紧张,暂缓扩建[20] 风险与机遇 - 风险:饼丸价格下行、行业减产、物流短期波动[3][14] - 机遇:碳纤维成本优势、新材料应用、行业整合[8][22][26]
亚洲海关数据解读:纯苯全球物流大变局下,美金货源进厂库比例增加
恒力期货· 2025-04-10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亚洲纯苯和苯乙烯市场物流格局发生变化,不同国家进出口数据受装置检修、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中国纯苯进口量高位且美金货源进厂库比例增加,苯乙烯转变为净出口 [1][19][27][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本纯苯、苯乙烯1 - 2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1 - 2月日本纯苯出口量连续2个月大于3万吨,1月出口7.44万吨创历史新高,2月出口5.90万吨,主因境内多套苯乙烯装置检修致需求下降,1 - 2月发往美国的纯苯量及2月韩国出口至美国的4万吨纯苯使亚洲货源3月到港对美国形成利空预期 [1] - 2025年1 - 2月日本苯乙烯装置检修多,出口量处5年同期低位,1月出口3.13万吨,2月出口1.47万吨,65%出口至韩国,首次出口至墨西哥地区,反映美国苯乙烯不愁出口现状 [3] 韩国纯苯、苯乙烯2 - 3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3月韩国出口纯苯299777吨,其中出口至中国287975吨,出口至中国台湾11802吨,出口至新加坡6000吨,出口至日本500吨,出口至美国及中国台湾量处同期历史低位,韩国→台湾贸易量减少因下游需求低且采购转向印度纯苯 [5] - 2025年2月韩国出口苯乙烯1.82万吨(环比 - 1.19万吨),进口6.16万吨(环比 + 2.1万吨),净进口4.34万吨,对土耳其出口1.44万吨(中东装置检修导致),进口1万吨美国苯乙烯(12月底发船) [8] - 2025年1月韩国纯苯产量56万吨,2月降至48万吨,2月去库约3万吨,4 - 5月部分炼厂重整装置计划降负或检修,产量预计下滑,降负及检修预期已反映到5月的Alpha上(18$涨至22$) [12] - 2025年1月韩国苯乙烯产量15万吨,2月降至14万吨,1 - 2月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14] 中国纯苯、苯乙烯1 - 2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1 - 2月中国纯苯进口量持续高位,1月进口47万吨,2月进口51.8万吨,进入“50wt新纪元”,1月下旬传闻的5万吨沙特纯苯物流证伪,沙特苯乙烯装置停车未导致中东→中国大批量纯苯物流,而是结转到印度的物流改向,1 - 2月印度货源进口量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1月进口3.86万吨,2月进口2.4万吨,来自东南亚的纯苯贸易量也大幅增加,仅印度尼西亚出口至中国纯苯有所减少 [19] - 2025年3月中国纯苯预计进口量53万吨左右,Q1美金纯苯到贸易库比例明显大幅下降,1 - 3月纯苯美金货源占总进口量比例预计低于25%,反映有下游工厂资源的贸易商倾向直发厂库及直接到港连云港瑞恒 + 卫星的纯苯是美金BZ抵港华东主港比例下降的边际量 [27] - 2025年1月中国苯乙烯进口量5.15万吨,出口量0.34万吨;2月进口量1.71万吨,出口量4.88万吨,香港石化装置1月初重启使2月华南出现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流,1月有3000吨苯乙烯出口至日本,12 - 1月装置检修回归后中国苯乙烯转变为净出口,预估3月出口量进一步增加,至韩国约3万吨,其他国家(台湾、印度)2 - 3万吨 [29] 印度纯苯、苯乙烯2024年进出口数据 - 2024年印度总计出口127万吨纯苯,较2023年增加14万吨,去往中东的量减少15.41万吨,去往东北亚的量增加27.35万吨,其中出口至中国14.3万吨( + 8.2万吨),至中国台湾22.7万吨( + 19.1万吨) [32] - 2024年印度总计进口112万吨苯乙烯,较2023年增加5万吨,东北亚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增加9.55万吨,中东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增加7.61万吨,东南亚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减少11万吨 [40]
南京市长以“五图”向全球推介南京:期待大家与“宁”同行
澎湃新闻· 2025-03-26 21:29
南京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 核心观点 - 南京市长通过"五图"(坐标图、全景图、矩阵图、路线图、热力图)系统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与产业规划,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营商环境优化 [1][3][6][8][12][14][17][19] 坐标图(城市定位) - 经济总量1.85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十强 [3] - 在校大学生超100万人,"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第三 [3] - 与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 [3] 全景图(产业布局) - 四大支柱产业升级:石化、钢铁、汽车、电子 [6][8] - 八大新兴产业目标:软件和信息服务(万亿级)、智能电网(五千亿级)、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三千亿级) [8] - 成立4个产业攻坚办,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 [6][8] 矩阵图(科技创新) - 高水平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网络通信)、钟山实验室(生物育种)及3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 4家国家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高性能膜材料、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12]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已竣工)、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预研) [12] 路线图(成果转化) - 建立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 [14] - 支持10家概念验证中心、20家中试平台、3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0家新研机构 [14] - 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链条 [14] 热力图(营商环境) - 组建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设立3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与五大AIC合作) [17][19] - 政务服务覆盖325个利企便民事项,集成式服务矩阵全国推广 [17][19] - 建立"部门+中心+公司"应用场景推进体系 [19]
各方如何落实两会精神?——政策周观察第21期
一瑜中的· 2025-03-18 12:4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聚焦全国两会后国务院及各部委落实情况,涵盖国务院工作部署、消费、金融财政、产业等多领域政策举措,同时介绍近一周党中央及国务院高层、经济大省主要部署、主要政策及发布会情况[2][3][4]。 国务院层面部署 - 3月12日国常会提出政策靠前发力并做好储备,各部门要完成任务、细化落实、加强协同[2][8] - 3月14日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强调当好执行者等,部署7项工作,首项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10] 消费方面政策 - 3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部署消费金融政策,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3] - 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方案,从增加收入、补贴、供给等多领域支持消费,涉及股市稳市等部署[3] 金融及财政方面举措 - 3月11日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涉及科技企业融资等工作[4] - 3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建立服务模式支持“两重”建设[4] - 3月13日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创设工具支持科创等领域[4] - 3月12日财政部等出台专项债支持土储政策[4] 产业方面动态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新增“深海科技”产业[5] - 发改委计划报告提出去产能等产业政策[5] - 3月12日工信部部署多项产业重点工作[6] 其他领域部署 - 3月12日中央党建领导小组部署反腐学习教育[6][9] 近一周党中央及国务院高层重要行程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等多项会议及活动举行[7] 近一周6个经济大省主要部署 - 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会议强调一季度经济“开门红”[12][13] 近一周主要政策及发布会情况 - 证监会巩固市场、支持科创、深化改革等[16] - 财政部等明确专项债支持土储工作要求[16] - 工信部促进工业经济、提升产业链等[17] - 发改委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18] -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等[19] - 金融监管总局防范风险、支持经济、提升监管质效[20] - 金融监管总局答记者问明确金融支持消费内容[21] - 中办、国办印发方案促进消费多方面提升[21][22]
国内高频指标跟踪(2025年第11期):出口或边际改善
海通证券· 2025-03-16 19: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经济改善幅度存在小幅波动,服务消费、新房销售等领域仍需政策支持 [3] - 消费方面商品消费稳定但服务消费回落,电影消费热度降至同期低位 [3] - 基建资金到位速度放缓影响后续工作量,地产销售一二手房分化持续 [3] - 韩国进出口数据显示3月初出口或边际改善 [3] - 钢铁行业生产持续改善,煤电和石化行业震荡下行 [3] - 建材库存持续低位主要因供应偏低 [3] - CPI中食品价格分化,PPI中建材价格维持低位 [3] - 资金利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数回落推动人民币升值 [3] 具体高频指标跟踪 消费 - 汽车销售四周平均零售同比由6.5%大幅提升至46.9%,批发同比由34.3%升至62.5% [13] - 纺织服装成交量同比由正转负至-19.5%,义乌小商品指数处于同期低位 [13] - 城市内客运走弱,三线城市拥堵指数同比跌幅扩大,地铁客流量同比增速回落至0% [15] - 电影观影人次同比增速从-8.2%回落至-48.9%,主要因新片热度不足 [15] - 海南旅游价格指数录得97.5,环比季节性回落 [15] 投资 - 2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400亿元,同比少增7500亿元反映资金不足 [20] - 3月专项债发行985.1亿元,累计发行6952.9亿元,进度慢于往年同期 [20] - 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回落,二手房占比仍达67%高位 [20] - 石油沥青开工率从28.5%降至26.2%,基建开工边际走弱 [20] - 水泥出货率回升至43.0%,建筑用钢成交量10.8万吨,但同比增速回落 [20] 进出口 - 韩国3月前10日出口同比增2.9%,从中国进口同比增4.1%,外需边际改善 [24] - 国际海运运价(BDI)环比回升19.9%,国内出口运价指数环比跌幅收窄至1.6% [24] 生产 - 螺纹钢产量同比跌幅收窄,高炉开工率季节性回升 [27] - 沿海八省日耗煤量同比增速从-4.6%回落至-7.8%,煤电需求走弱 [27] - 聚酯行业开工率同比小幅改善,PVC开工率持平 [27] - 纯碱开工率逆季节性回落至81.1%,同比跌幅扩大至8.5% [27] - 半钢胎开工率维持近年同期高位 [27] 库存 - 钢材社会库存同比跌幅扩大至26.1%,绝对值处同期最低 [33] - 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34万吨,创同期新高 [33] 物价 - 猪肉批发价同比回升,蔬菜价格同比上涨,鸡蛋水果同比增速回落 [36] - 螺纹钢价格指数环比跌0.4%,兰格钢铁指数环比涨0.2%仍处同期低位 [36] - 铜价环比涨1.6%,铝价涨0.5%,碳酸锂跌0.3% [36] 流动性 - R007、DR007分别报1.83%、1.81%,较前周上行2个、1个BP [38] - 美元指数报103.74,较前周下行47个BP,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 [38]
【广发宏观王丹】2月哪些行业景气度领先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02 18:34
广发证券 资深宏观分析师 王丹 bjwangdan@ 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摘要 第六, 2月服务业PMI环比下降0.3个点至50。航空、邮政、信息服务、生态环保景气领先;景气偏低的行业 集中在两类,一类是生产性服务业(租赁商务、道路运输、水上运输、批发),一类是与居民线下消费(住 宿、餐饮),统计局在解读中提到与"节后假日效应消退"等因素有关 [2] 。从过去几个月来看,2024年12 月服务业PMI环比大幅上行,其中包含资本市场相关行业的高位、生产性服务业的活跃;1月受春节前居民生 活半径扩张影响,与居民出行相关的交通运输服务业、住宿餐饮服务业景气环比明显改善。2月节假日效应消 退,叠加部分行业工作日较短(元宵节位于2月12日),因此出现较集中的环比下行。 第一, 随着节后复工推进,2025年2月制造业PMI环比上行1.1个点至50.2。 在经历了1月的季节性回落 后,经济景气重回2024年9月以来的修复趋势,绝对景气度略高于2024年12月的50.1。 中观景气面同步改 善,15个细分制造业行业中共7个位于景气扩张,好于2025年1月的5个,持平于2024年12月。 第二, 从行业景气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