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

搜索文档
5月9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09 13:26
圣湘生物 - 计划以自有资金1亿元增资控股子公司圣维鲲腾,用于完善POCT领域产业链布局,增资后持股比例将达44.6441% [1] - 关联方长沙圣维荣泉创业投资将同步投资1亿元,构成关联交易 [1] - 主营业务为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涵盖试剂、仪器及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 [1] 亚光科技 - 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签订1.01亿元备产协议,占最近一年营收的10.56%,标的为科研生产任务器材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微波电子与航海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 [1] 楚天龙 - 股东温州一马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1383.41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2] - 主营业务为嵌入式安全产品与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 [2] 耐普矿机 - 全资子公司拟以4500万美元及或有630万美元认购瑞士维理达资源22.5%股权,标的资产为哥伦比亚铜金银矿权益 [2] - 主营业务为矿山选矿装备及耐磨备件的研发生产 [3] 迪瑞医疗 - 股东恒健国际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814.83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4] - 主营业务为医疗检验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 [5] 康泰医学 - 控股股东胡坤拟减持不超过2.9865%股份(1200万股) [5] - 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监护设备的研发生产 [6] 我武生物 - 控股股东拟大宗交易转让450万股(占总股本0.86%)给实控人胡赓熙,高管张露拟减持30万股(0.06%) [7] - 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疗产品的研发生产 [8] 国科恒泰 - 4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股份(2294.73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9]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分销及SPD运营管理服务 [9] *ST中程 - 已提交听证申请应对终止上市风险,若失败将退市 [10] - 主营业务为镍矿开发及海外园区运营 [10] 东华软件 - 实控人薛向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3205.48万股),两名高管拟减持74.45万股 [10] - 主营业务为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11] 山东墨龙 - 股东智梦控股等累计减持H股1.07亿股(占总股本13.39%),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62% [12] - 主营业务为能源装备产品制造 [12] 银邦股份 - 股东新邦科技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821.92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13] - 主营业务为铝合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13] 金新农 - 4月生猪销量10.65万头,销售收入1.39亿元,商品猪均价15.05元/公斤 [14] - 主营业务为饲料生产及生猪养殖 [14] 东方嘉盛 - 子公司斥资9972.05万元购入中谷物流954.26万股,占净资产4.18% [15] - 主营业务为供应链服务及产品分销 [15] 玲珑轮胎 - 控股股东获工商银行不超过2.7亿元增持贷款支持,计划增持2-3亿元股份 [16] - 主营业务为轮胎设计制造 [17] 物产金轮 - 股东金轮控股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619.77万股),减持原因为经营需要 [18] - 主营业务为纺织梳理器材及不锈钢材料生产 [18] 鹏鹞环保 - 4名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0.07%股份 [19] - 主营业务为环保水处理服务 [19] 瑞鹄模具 - 控股股东宏博科技拟减持不超过1.92%股份(401.89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20] - 主营业务为汽车模具及轻量化零部件 [21] 电工合金 - 股东秋炜管理拟减持不超过0.63%股份(210.88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22] - 主营业务为铜合金产品研发生产 [23] 上海新阳 - 控股股东新科投资拟减持不超过0.64%股份(200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24]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制造材料及设备 [24] 苏交科 - 控股股东珠实集团拟受让国发基金不超过2%股份(2525.65万股) [26] - 主营业务为工程咨询服务 [26] 和元生物 - 股东华睿盛银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股份(649.04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26] - 主营业务为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 [27]
汽车零部件日报-20250509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5-09 13:09
股票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跌0.23%报3279.03点,深证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83%[1] - 港股多日横盘后翻红,恒生指数涨0.51%报22119.4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1%,大市成交2015.53亿港元[1] - 外盘方面,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小幅上涨,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涨0.35%,标普500指数涨0.15%,纳指涨0.09%[1]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最早下周启动香港上市,预计筹资50亿至70亿美元(约390亿至546亿港元)[10] - 曹操出行再申港上市,2024年总GTV达70亿元,亏损收窄至12.5亿元[10] - 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主板上市,初始发行规模不超扩大后总股本20%[10] 经济数据 - 美国一季度GDP三年来首次萎缩,折合年率下降0.3%[11] - 美国4月制造业萎缩幅度创五个月来最大,制造业指数降至48.7[11] - 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增长6.2万,为九个月来最低增速[11] 政策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伊朗石油买家实施二级制裁[1][8][11] - 美国和乌克兰签署自然资源开发协议[11]
医药一季报和基金持仓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医疗研发外包(CXO)、体外诊断(IVD)、生物制品、医疗设备、创新药、医院服务、医药流通、血制品、高值耗材、低值耗材、诊断服务、化学制剂 - **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新产业、迈瑞、联影、奥华、开立、普瑞思、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国际医学、光正、爱尔眼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年一季度行业业绩表现** - 约80%公司发布业绩报告,增速为正的行业有医药(同比增长12%,受益海外业务驱动)、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得益于创新药公司新产品上市)、医院(增长6.7%,眼科、口腔及全科医疗服务表现良好)、医疗耗材(增长1.8%),部分行业增速接近零,总体营收有压力[1][3] 2.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CXO和IVD是市场关注度高的细分行业,CXO板块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业绩受海外业务驱动,产能利用率高,国内新签订单改善但整体业绩不如海外;IVD板块与医院运营和政策密切相关[4] - 2025年一季度全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中生物医药占比9.2%,市值占比6.2%,超配3%;剔除医药基金后配置比例4.5%,低配1.8%;创新药持仓比例44%,其他生物制品占12%,两者合计55%;CXO领域持仓比例22%,较2021年第3季59%减少;医疗设备持仓仅剩4%,若下半年业绩恢复有望增配[18][19] - 医院板块曾经最高配置接近18%,现在仅剩1%,2025年一季末行业增速良好,但未来可持续性待观察[20] 3. **各行业具体情况** - **CXO行业**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主导增长,国内新签订单改善但整体业绩不理想,头部公司稳定性强,中小型企业表现相对弱势;下半年可能维持上半年良好态势,若海外需求加速,头部公司将向好,但行业全面复苏需回到2021年高需求环境[1][5][6] - 海外订单客户主要是大型MBC客户,需求改善明显;国内明星Biotech公司需求稳定,但普通大众类企业表现不佳,BioTech公司询单改善但未落实到实际订单[24] - 行业价格在2024年上半年触底,目前稳定,当前业绩下滑周期反映之前签订合同执行情况[25] - **IVD行业** - 2025年一季度整体负增长,试剂消耗量同比下降,化学发光领域因进口替代逻辑表现较好,新产业受益,迈瑞受成熟业务影响表现较差,检测量双位数负增长[1][9] - 国内政策如DRG2.0、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导致检测价格下降、渠道获利空间压缩,影响终端检测量,进口替代逻辑或为头部公司贡献增量[1][10] - **医疗设备行业** - 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终端市场有所改善,受渠道库存影响;预计下半年业绩好于上半年;代表公司业绩表现各异,医院采购需求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增幅10% - 20%;经销商库存从2023年底开始清理,部分厂商24Q4和25Q1业绩不佳,预计25Q2 - 25Q3恢复[14] - 招投标情况显示市场恢复迹象,24年前三季度中标金额同比增速显著下降,第四季度开始恢复,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60%,且每月加速,三级医院采购量增加[16] - 国际市场对中国医疗设备公司增长贡献显著,24年度联影海外业务增长35%,迈瑞21%,奥华43%,新产业28%;25年第一季度新产业海外业务增长27%,迈瑞约四五个百分点[17] - **创新药行业** - 国内订单情况分化,中大型药企需求提升,Biotech公司需求集中在询单阶段,未转化为实际订单,优质客户多的公司订单增长明显,如普瑞思一季度询单增长30%,订单增长20%[22] - 港股创新药行业过去两年增速30% - 35%,预计2024年和2025年继续保持至少30%增长,业绩与国内市场商业化、临床数据、海外业务发展及合作伙伴临床进展密切相关[28] - 创新药占比55%接近历史高位,但仍有空间,若国内创新药出现积极临床数据或医保政策落地,全行业基金可能增加配置[29] - 国内创新药公司大多跟随美国市场,成药确定性较高,中国市场大;整体板块美国商业化确定性高,公司估值按峰值销售额4 - 5倍计算,国内为3 - 3.5倍,目前国内很多公司未泡沫化,2025年关键临床数据及医保政策落地将强化行业逻辑,当前估值合理[30] - **医院板块**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增速良好,但未来可持续性待观察,值得重点关注[20] - 板块存在分化,眼科一季度表现较好与征兵政策变化有关,第二季度能否持续需观察;国际医学等严肃医疗表现与当地医保情况密切相关,如国际医学在西安受当地医保压力影响,第一季度下降15%,眼科光正有4%增长,爱尔眼科有15%增长,全年情况待观察[30] - 一季度眼科白内障收入整体下滑,因DRG支付费用下调,医生手术积极性降低,短期内难以恢复,需观察政策调整效果[31] 4.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研发外包、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有望逐步改善,设备领域表观数据预计改善[13] - 创新药及相关CXO领域、医疗设备以及医院板块值得关注,可能吸引全行业基金增加配置[2][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严肃医疗板块2024年和2025年增速整体平稳,一季度医药流通未见明显增长,血制品增速仅2%,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因集采因素扰动不同,低值耗材反映外资代工情况,诊断服务因外包及高端产品占比降低有偏差[11][12] - 医疗器械行业招投标活动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恢复,联影与招投标同步性强,迈瑞和奥林巴斯等公司仍在清理渠道库存,今年第一季度表现不佳,第二季度预计仍有压力,第三季度有望实现一定程度增长,但不应期望过高增幅[26]
医药生物行业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底部拐点可期创新行情有望延续-20250508
中泰证券· 2025-05-08 2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关税扰动创新药引领市场行情,创新药行情有望贯穿全年,5月创新行情有望延续,业绩真空期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建议加大主题机会布局权重[6][12] - 2024年医药行业面临政策压力,业绩逐季走弱,2025Q1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仍承压,但细分板块分化,多数子行业底部夯实,部分现拐点,预计板块逐季改善[7][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行业投资观点 - 创新成长方面,创新药科技属性强,BD、商业化放量持续兑现,政策支持,建议关注长春高新、三生制药等公司[6][11] - AI医药/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刚启动,行情有望反复演绎,建议关注诊断、医疗服务、药研等细分板块相关公司[6][11] - 困境反转方面,CRO&CDMO等细分行业有望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关注药店、消费医疗经营改善,以及低估值红利、高成长个股[6][11]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组合 - 5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长春高新、三生制药、先声药业、贝达药业、诺泰生物、昆药集团、迪安诊断、天宇股份、和誉 - B等公司,并给出各公司推荐理由、未来可能催化剂等[13][14] -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4月平均跌幅4.97%,跑输医药行业2.90%,其中天宇股份表现亮眼[7][15] 医药板块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详细拆分 - 2024年医药上市公司收入下降0.8%,利润总额下降9.9%,扣非净利润下降7.9%;2025Q1收入下降4.7%,利润总额下降11.0%,扣非利润下降17.9%,预计板块逐季改善[7][17] - 盈利能力上,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略有下降,期间费用保持研发高投入,销售费用率降低,三费相对稳定,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应收及存货周转能力基本稳定[24][26][27] -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基本面稳健向好,医疗服务改善,中药进入平稳期,医疗器械走出新冠扰动但仍承压,医药商业流通稳定、药店待改善,生物制品承压[29][31] 行业热点聚焦 - 中美关税政策变化对医药板块边际影响有限,创新药不受影响,部分板块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建议积极加配[32][33] - 北京和深圳发布支持医药发展措施,延续政策导向,提振市场信心,关注创新药催化[34] - 美国FDA通过替代动物试验新方法,推荐关注相关产业催化[35] - 国家医保局召开分享会,脑机接口等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有望获更大市场舞台[36][37] - 2025 ASCO会议标题发布,超70项中国研究将亮相,看好创新成长方向标的催化[38][39] - 一季度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关注其对医药行业生态及医疗产业发展的推动[40] 4月板块回顾与分析 - 板块收益上,2025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收益率0.2%,跑赢沪深300约4.4%;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1%,跑赢沪深300指数0.9%,位列31个子行业第11位,子板块表现分化[41][43] - 板块估值方面,以2025年盈利预测估值计算,医药板块估值21.7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溢价率24.7%;以TTM估值法计算,估值26.4倍PE,低于历史平均,溢价率30.0%[45] - 个股表现上,本月涨幅榜有一品红、永安药业等,跌幅榜有南华生物、江苏吴中[52][55] 附录 - 中药材价格追踪显示,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涨幅明显,4月上涨1.48%,2025年初至今上涨1.86%[56] - 本期研究报告汇总包含公司深度、行业月报、行业周报、公司点评等多种类型报告[60]
我武生物:控股股东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0.86%
快讯· 2025-05-08 19:50
控股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50万股,占总股本0.86%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露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30万股,占总股本0.06% [1]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 [1]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综述:Q1板块业绩承压,关注细分景气方向
东莞证券· 2025-05-08 17: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医保支付端压力、行业合规整顿以及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2024年和2025年Q1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5] - 随着医疗反腐影响边际减小,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化发展,集采对行业压制逐渐消化,后续随着整体大环境回暖,医药生物板块盈利能力有望企稳 [5] - 目前行业整体估值处于近几年相对低位,国内创新药公司陆续进入收获期,创新药板块情绪有望回暖,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业绩 - 2024年行业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营业总收入2.46万亿元,同比下滑1.0%,归母净利润1402.6亿元,同比下降13.1%,主要因反腐及整体经济承压影响公司净利润 [14] - 多数细分板块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收入端仅部分板块同比下滑,利润端仅部分板块同比上升,多数细分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同比回落 [17] - 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有所下滑,营业总收入6037.0亿元,同比下滑4.8%,归母净利润488.6亿元,同比下滑12.2% [19] - 多数细分板块2025Q1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有所回落,收入端和利润端仅部分板块同比上升 [22] 子行业业绩情况 化学制剂 - 2024年业绩增速同比有所回落,营业总收入5445.0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343.1亿元,同比增长50%,上半年收入增速好于下半年 [24] - 2025Q1增速同比有所上升,营业总收入1262.9亿元,同比下滑7.5%,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下滑29.5% [25] - Q1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9.5%和6.9%,2025Q1分别下滑至46.9%和10.9%,主要受行业整体期间费用率提升所致 [31] - 重点公司恒瑞医药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创新药出海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33] 中药 - 2024和2025Q1业绩增速同比有所回落,2024年营业总收入3540.2亿元,同比下滑5.0%,归母净利润282.8亿元,同比下滑20.9%;2025Q1营业总收入929.7亿元,同比下滑8.2%,归母净利润121.5亿元,同比下滑4.9% [35][36] - 2024和2025Q1盈利能力有所回落,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1.8%和8.1%,2025Q1分别为42.4%和13.5% [42] - 重点公司同仁堂2025年一季度营收52.76亿元,归母净利润5.82亿元,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毛利率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 [44] 生物制品 - 2025Q1增速同比有所回落,2024年营业总收入1296.1亿元,同比下滑20.4%,归母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下降37.2%;2025Q1营业总收入260.3亿元,同比下滑24.5%,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滑36.4% [45][46] - 2025Q1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5.9%和11.4%,2025Q1分别提升至61.4%和12.6% [51] - 重点公司天坛生物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18亿元,归母净利润2.44亿元,采浆量增长,在研产品丰富 [52] 医药商业 - 2024年和2025Q1收入增速同比有所回落,2024年营业总收入10179.6亿元,同比增长0.9%,归母净利润159.2亿元,同比下滑13.1%;2025Q1营业总收入2594.3亿元,同比下滑1.0%,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下滑3.4% [53][58] - 2025Q1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2.5%和1.8%,2025Q1分别下滑至12.0%和2.5% [64] - 重点公司益丰药房2024年实现收入240.62亿元,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60.09亿元,归母净利润4.49亿元,门店数量持续增加 [66] 医疗器械 - 2024年整体营收增速有所增长,2025Q1整体营收增速同比有所下滑,2024年营业总收入2405.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325.0亿元,同比减少17.1%;2025Q1营业总收入564.5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0.0% [67][71] - 2025Q1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8.7%和13.4%,2025Q1分别下滑至48.4%和16.6% [77] - 重点公司迈瑞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367.26亿元,归母净利润116.69亿元,2025Q1营业总收入82.37亿元,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海外营收增长,国内营收降低 [80] 医疗服务 - 2025Q1业绩增速同比有所上升,2024年收入增速同比有所回落,2024年营业总收入1784.8亿元,同比下滑3.8%,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下滑33.8%;2025Q1营业总收入425.4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55.1% [81][85] - 2025Q1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7.2%和8.9%,2025Q1分别提升至37.0%和14.3% [89] - 重点公司爱尔眼科2024年营业收入209.83亿元,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医疗网络规模扩大,各业务板块收入增长 [92] 投资策略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美、连锁医疗、OK镜、中药、零售药房等板块的相关公司 [93][94]
医药行业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华源证券· 2025-05-08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及2025Q1医药业绩承压、分化显著,消费类疲弱,创新药、原料药、CXO表现较好,行业有望迎来企稳回升 [3][9] 各部分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2023年至今医药指数震荡向下,显著跑输沪深300,但2025年以来上涨约0.18%,跑赢沪深300约4.35%,创新药和AI医疗细分赛道亮眼 [9][16] - 截至2025Q1,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为6.2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6.3%,板块市值占比较24Q4环比增加0.19pct,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16] - 2024年初至今,化学制剂和化学原料药板块回调较小,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回调较多;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板块估值较高,医药商业和中药估值较低 [23] - 医药生物行业估值近期略有回升,但仍处于近十年相对低位,截至2025年4月30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为31.67X,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2 [28] - 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医药占比环比提升,全市场主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1661亿元,占比9.97%,环比增长0.56pct [30] - 医药主题基金和非医药主动基金均重仓创新药,2025Q1持仓占比分别达55%和30% [44] - 2025Q1,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增加前五大个股为泽璟制药 - U、百济神州 - U等,减少前五大个股为华润三九、迈瑞医疗等;非医药主动基金持仓增加前五大个股为药明康德、百济神州 - U等,减少前五大个股为迈瑞医疗、人福医药等 [48] 资产配置 - 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医药占比环比提升,非医药主动基金对医药持仓增加,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占比上升 [30][37] - 医药基金和非医药基金均首选重仓创新药,其次分别为CXO和医疗器械 [44] 医疗活动及医保情况 - 2024年诊疗人次复苏显著,1 - 8月总诊疗人次50.1亿人次,同比增长10.7%,全年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同比增长约6% [55] - 2024年医保支出增速超过收入增速,但结余稳步增长,当期结余0.47万亿元,累计结存3.87万亿元 [60] 宏观数据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达2.53万亿,同比基本持平,利润总额为3421亿元,同比下降1.1%;2025年一季度累计收入达5989亿,同比下滑2.2%,利润总额为845亿元,同比增长0.7% [8][65] 上市公司业绩 - 2024年453家医药公司营收2.46万亿元,同比下滑0.55%,归母净利润1486.5亿元,同比下降8.8%;2025Q1营收6017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降6.4% [3][71] - 2025Q1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毛利率为31.29%,较2024Q1下降1.47pct,净利率为8.39%,较2024Q1下降0.1pct [87] - 2025Q1销售费用率为11.98%,较2024年同期下降0.53pct,管理费用率为5.02%,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为3.89%,较2024年同期下降0.31pct [87] - 医药细分领域增速分化大,创新药表现亮眼,CXO和科研服务产业链25Q1触底回升,化药受集采影响增速放缓,医疗器械中医疗耗材增长稳健,原料药景气度高,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下滑显著,药店有下行趋势 [89][90] 细分行业情况 创新药 - 2024年创新药公司营收475.3亿元,同比增长68.4%,主要因核心品种放量、新上市品种增量、出海授权增厚业绩;2025年一季度营收41.44亿元,排除影响后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97] - 2024年总归母净利润 - 65.7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原因是收入加速增长、费用平缓渐增及百利天恒收到首付款 [97] - 2024年销售费用157.43亿元,同比增长26%,研发费用245.68亿元,同比增长5%,研发费用趋于平稳 [99] - 近年毛利率不断提高,从2020年的80.40%提升至2024年的85.69%;费用率逐渐下降,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211.03%降至2024年的51.69%,销售费用率从2020年的68.16%降至2024年的33.12% [111] 化药 - 2024年化药公司营收3996.4亿元,同比增长0.73%,归母净利润322.5亿元,同比增长13.25%;2025Q1收入981.18亿元,同比下滑4.47%,归母净利润108.50亿元,同比持平 [12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50.95%,略有增加,归母净利率为8.07%,提升0.89pct;销售费用率为21.89%,较23年同期减少1.89pct,管理费用率为7.97%,提升0.11pct,研发费用率为8.03%,基本持平 [135] - 仿转创逻辑的创新药企表现较好,化药板块或进一步加速分化,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中长期受益 [139] 医疗器械 - 2024年医疗器械公司营收2215.1亿元,同比增长1.32%,归母净利润312.0亿元,同比下滑13.22%;25Q1收入517.0亿元,同比下滑4.89%,归母净利润89.0亿元,同比下滑10.90% [146] - 医疗设备2024年营收1016.0亿元,同比下滑1.09%,归母净利润168.4亿元,同比下滑16.83%;25Q1收入236.8亿元,同比下滑4.94%,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下滑13.51%,25年有望迎来拐点 [161] - 体外诊断2024年营收444.4亿元,同比下滑5.01%,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下滑36.61%;25Q1收入96.1亿元,同比下滑15.09%,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滑22.96%,预计下半年加速演绎进口替代 [185] 生物制品 - 血制品2024年营收241.8亿元,同比下滑1.4%,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14.47%;25Q1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滑15.7%,白蛋白周期向下或已见底 [3] - 疫苗公司2024年营收407.7亿元,同比下滑45.3%,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滑72.0%;25Q1营收47.9亿元,同比下降66.6%,归母净利润 - 2.4亿元,同比下滑113.7%,受宏观环境影响承压明显 [3] 中药 - 2024年营收3437.5亿元,同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下降18.8%;2025Q1营收904.2亿元,同比下滑7.3%,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同比下滑4.0% [3] - 细分领域结构性分化,品牌龙头和核心产品放量公司业绩增长,部分公司受单品渠道去库存及高基数影响业绩承压 [3] 原料药 - 2024年营收1225.8亿元,同比 + 7.9%,归母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 + 38.33%;2025Q1营收306.6亿元,同比 + 0.34%,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 + 39.8% [3] - 板块分化明显,高景气赛道如多肽链、VE/VA及纵向延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个股业绩亮眼 [3] 医药商业 - 2024年营收10253.1亿元,同比增长0.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滑13%;25Q1业绩增速环比改善,降幅收窄 [6] - 24Q4线下药店和医药流通营收、利润下滑,25Q1线下药店营收296.1亿元,同比 - 0.2%,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 - 4.6%;医药流通营收2315.5亿元,同比 - 1.0%,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 - 3.3% [6] 医疗服务 - 2024年营收776.6亿元,同比下滑2.0%,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滑39.5%;25Q1营收179.7亿元,同比下滑1.5%,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3.4% [6] - 5家眼科公司2024年营收296.8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下滑15.7%;25Q1营收83.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6.4%,因一季度高毛利业务需求较好 [6] CXO&科研服务上游 - 2024年营收966.2亿元,同比下降3.92%,归母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下降25.6%;2025Q1营收239.0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70.5% [6] - 科研上游持续低迷,CXO板块边际改善,CRO业绩亮眼,龙头韧性强,业绩持续高增 [6]
万联晨会-20250508
万联证券· 2025-05-08 08:51
核心观点 - 周三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8%,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51%,沪深两市成交额14680.98亿元;申万行业中,国防军工、银行、基础化工领涨,传媒、计算机、电子领跌;概念板块方面,兵装重组概念、成飞概念、转基因涨幅居前,中国AI 50、华为盘古、Sora概念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0.13%,恒生科技指数跌0.75%;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7%,标普500涨0.43%,纳指涨0.27% [2][7] - 三部门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央行推出十项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并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3][8] - 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失业率和通胀上升风险增加,将继续以更慢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利率决议后美股、美元、美债收益率走低,黄金小幅走高,交易员仍认为七月前降息且今年有三次降息 [3][8] 传媒行业 - 五一档票房表现承压,市场热度降温,观影恢复节奏待察,2025年五一档(05.01 - 05.05)累计票房7.47亿元,同比降51.08%,《水饺皇后》以1.92亿元夺冠 [9] - 观影人次下滑是票房回落主因,2025年五一档平均票价39.6元,同比降1.98%,观影人次1889.91万张,同比降50.02%,观众观影趋向理性 [9] - 内容供给数量足但缺爆款,头部影片缺乏限制票房表现,2025年五一档新片类型多但无影片破2亿,《水饺皇后》等头部影片吸引力和票房拉动能力弱 [9][10][11] - 建议关注内容储备扎实、具备院线修复弹性的相关头部公司 [11] 银行行业 - 降准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1Q25存量社融增速升0.4%至8.4%,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3] - 本次降息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预计后续存款利率调降跟进,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bp到1.4%,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3] - 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定信心,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央行加大宏观调控 [13] - 预计后续存款利率可能同步调降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修复,银行板块股息率有吸引力,短期防御属性明显 [14] 消费行业 - 公布的系列政策涉及股市、楼市、实体经济,央行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增加再贷款额度等多项内容 [17] - 政策对消费行业影响: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利好顺周期消费行业;降低房贷利率提振楼市,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支持服务和养老行业再贷款,促进服务和养老消费市场繁荣 [18] - 建议关注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相关龙头公司 [19][20] 房地产行业 - 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发展空间,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打开商贷利率调整空间,降低购房成本,一揽子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预计政策持续宽松,行业有望保持稳定 [22] - 建议关注受益于供给侧出清的优质央国企背景房企、受益于收储政策的相关个股、有困境反转预期个股的交易性机会 [22] 益丰药房 - 2024年总营业收入240.62亿元(+6.53%),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8.26%);2025Q1总营业收入60.09亿元(+0.64%),归母净利润4.49亿元(+10.51%) [25] - 自建和加盟双轮驱动,各类产品收入稳健增长,截至2025Q1门店总数14,694家,2025Q1零售/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52.63亿元(-0.09%)/5.73亿元(+12.94%) [26] - 医药新零售体系高效运行,线上线下承接医院处方外流,截至2024年O2O直营门店超10,000家,线上业务全年销售收入21.27亿元(含税) [27] - 盈利水平提升,费用优化,2025Q1销售毛利率39.64%(同比增0.39个百分点),三费合计28.86%(同比减0.18个百分点) [28][2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5亿元/20.54亿元/23.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大参林 - 2024年总营业收入264.97亿元(+8.01%),归母净利润9.15亿元(-21.58%);2025Q1总营业收入69.56亿元(+3.02%),归母净利润4.60亿元(+15.45%) [30] - 深耕华南,积极实施省外扩张战略,截至2025Q1门店16,622家,2025Q1华南以外市场增长强势 [31] - 零售业务发展稳定,中西成药需求稳定,2025Q1零售业务收入56.18亿元(-1.27%),中西成药收入53.24亿元(+5.80%) [32] - 费用优化,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34.98%(同比减0.48个百分点),三费合计25.46%(同比减1.22个百分点) [33][34]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5亿元/12.23亿元/14.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5] 博雅生物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35亿元(-34.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7.18%);2025Q1总营业收入5.36亿元(+19.4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8.25%) [36] - 采浆量稳健增长,2024年采浆量630.6吨,同比增10.4%,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同比增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37] - PCC和Ⅷ因子推动血制品收入稳健增长,2024年血制品业务营业收入15.14亿元(+0.86%),部分产品毛利率因吨浆成本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下降 [37] - 不断丰富在研管线同时开展国际贸易注册,静丙(10%)和破免预计2025年完成上市,2024年静丙获巴基斯坦药品注册批件 [38] - 毛利率承压,2024年和2025Q1毛利率分别为64.65%(同比增11.90个百分点)和53.80%(同比减13.99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有变化 [3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5.98亿元/6.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0]
百普赛斯(301080):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4Q4拐点已过,营收利润逐季同环比提升
东吴证券· 2025-05-07 18: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行业复苏及公司紧抓行业机会,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同时考虑公司仍处于研发及销售投入阶段,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预测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9亿元和2.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6/27/22× [3]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亿元和1.24亿元,2024Q4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和4034万元,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和4058万元 [8] - 24Q4拐点已过,收入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剔除新冠影响后2024年营收6.2亿元,分地区来看国内营收2.16亿元,国外营收4.29亿元,公司毛利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25Q1随收入增加期间费用率下降 [8] - 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深化全球布局,2024年拥有超5000种产品,GMP级别产品已开发近50款,苏州GMP级细胞因子厂房已投产,成功应用AI技术于蛋白产品改造;去除新冠影响后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增长25%,海外营收占比66%,新设多家海外子公司,拥有全球4地仓储中心,计划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43.65|645.02|800.72|969.92|1159.31| |同比(%)|14.59|18.65|24.14|21.13|19.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59|123.83|161.18|216.13|263.84| |同比(%)| - 24.61| - 19.38|30.16|34.09|22.0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8|1.03|1.34|1.80|2.20| |P/E(现价&最新摊薄)|37.42|46.41|35.65|26.59|21.7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7.6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31.30/59.94元,市净率2.18倍,流通A股市值4316.43百万元,总市值5718.00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1.84元,资产负债率7.62%,总股本120.00百万股,流通A股90.59百万股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2236|2462|2705|2945|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79|548|420|314| |资产总计(百万元)|2915|3010|3125|3258| |流动负债(百万元)|279|331|384|44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5|25|25|25| |负债合计(百万元)|304|356|409|46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2616|2664|2734|281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5| - 10| - 17| - 26|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2611|2654|2717|2793|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915|3010|3125|3258|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45|801|970|115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58|75|92|11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3|4|5| |销售费用(百万元)|207|240|287|340| |管理费用(百万元)|111|128|150|177| |研发费用(百万元)|165|192|228|270| |财务费用(百万元)| - 60| - 27| - 31| - 34|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9|12|15|17|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 - 1|7|5|6|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0|0|0|0| |减值损失(百万元)| - 42| - 31| - 21| - 21|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25|178|238|291|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25|177|238|290| |减:所得税(百万元)|5|21|29|35| |净利润(百万元)|120|156|209|255|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4| - 5| - 7| - 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4|161|216|264|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03|1.34|1.80|2.20| |EBIT(百万元)|67|150|207|256| |EBITDA(百万元)|140|278|335|363| |毛利率(%)|90.93|90.67|90.54|90.27| |归母净利率(%)|19.20|20.13|22.28|22.76| |收入增长率(%)|18.65|24.14|21.13|19.5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19.38|30.16|34.09|22.08|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5|316|323|337|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3|7|4|5|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58| - 114| - 151| - 184|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47|205|176|15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72|128|128|106| |资本开支(百万元)| - 163| - 1| - 1| - 1|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137|0| - 36| - 45| |每股净资产(元)|21.80|22.20|22.78|23.49|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0|120|120|120| |ROIC(%)|2.40|4.76|6.44|7.79| |ROE - 摊薄(%)|4.73|6.05|7.91|9.36| |资产负债率(%)|10.43|11.83|13.07|14.2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46.41|35.65|26.59|21.78| |P/B(现价)|2.20|2.16|2.10|2.04| [9]
百普赛斯: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4Q4拐点已过,营收利润逐季同环比提升-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行业复苏及公司紧抓行业机会,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同时考虑公司仍处于研发及销售投入阶段,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预测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9亿元和2.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6/27/22× [3]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利润下滑,24Q4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24Q4拐点已过,收入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8] - 公司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深化全球布局,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与推出,海外业务营收增长,计划进一步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海内外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8]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43.65|645.02|800.72|969.92|1,159.31| |同比(%)|14.59|18.65|24.14|21.13|19.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59|123.83|161.18|216.13|263.84| |同比(%)|(24.61)|(19.38)|30.16|34.09|22.0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8|1.03|1.34|1.80|2.20| |P/E(现价&最新摊薄)|37.42|46.41|35.65|26.59|21.7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7.6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31.30/59.94元,市净率2.18倍,流通A股市值4,316.43百万元,总市值5,718.00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1.84元,资产负债率7.62%,总股本120.00百万股,流通A股90.59百万股 [7]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18.65%),归母净利润1.24亿元(-19.38%);2024Q4单季度营收1.82亿元(+38.50%),归母净利润40.34百万元(+58.63%);2025Q1营收1.86亿元(+27.73%),归母净利润40.58百万元(+32.31%) [8] 24Q4拐点已过,收入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 剔除新冠影响后,2024年公司营收6.2亿元(+24%),国内营收2.16亿元(+16.8%),国外营收4.29亿元(+19.6%),毛利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8] - 2024年利润下滑主要系加强海外市场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兑收益减少,25Q1随收入增加,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期间费用率等均有所下降 [8] 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深化全球布局 - 公司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与推出,2024年拥有超5000种产品,GMP级别产品已开发近50款,苏州GMP级细胞因子厂房2024年正式投产,还将AI技术应用于蛋白产品改造 [8] - 去除新冠影响后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增长25%,海外营收占比66%,在多地新设海外子公司,拥有全球4地仓储中心,90%以上订单能三天内送达,计划进一步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的预测数据,涵盖2024A - 2027E各年情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