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零部件

搜索文档
推动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向新向实(开放谈)
人民日报· 2025-05-27 05:40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各项指标创新高,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1] - 2012年以来双方贸易规模年均增速达8.8%,2024年贸易额达历史新高1423亿美元[1] -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累计240亿美元,涌现宁波中东欧产业园等产业园区[1] - 基础设施合作成果显著:匈塞铁路建设中,中欧班列南向通道加速,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领先地中海,直航航线超30条[1] 未来合作拓展方向 - 进口贸易目标:中国计划5年内从中东欧进口1700亿美元以上商品,重点推动农副产品、矿产品、高端中间品[2] - 电商渠道建设:支持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开设"中东欧商品"专区[2] - 服务贸易发展:利用中东欧旅游资源开拓免签国旅游线路,引入数字服务商拓展中国市场[2] 产业投资布局策略 - 重点投资领域: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3] - 投资模式创新:鼓励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3] - 制度保障措施:加快落实中塞自贸协定,推动与更多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3] 基础设施与人文联通 - 交通网络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开拓新航线,建设中欧班列沿线公共海外仓[4] - 教育合作:推动高校间合作,鼓励学生访学留学交流[4] - 人文机制建设:拓展友好城市网络,利用华侨华人资源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4]
“世界贸易周”背后的悖论:特朗普的关税战如何反噬美国制造业和全球贸易?
第一财经· 2025-05-25 17:40
美国制造业就业与投资需求 - 美国制造业需要至少2 9万亿美元投资才能恢复1979年1950万就业水平 当前就业人数为1280万 需新增670万个岗位 [1][4] - 富国银行指出 劳动力成本高企 技术工人短缺 人口增长放缓是阻碍制造业回归的核心因素 [2][4] - 台积电因技术工人短缺推迟亚利桑那州芯片厂投产 德勤预测2033年380万新增制造业岗位中近半数面临招工难 [4] 政策与产业矛盾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苹果 三星等企业征收25%关税以迫使生产回流 新关税或从6月底实施 [1] - 自动化趋势与制造业回流政策存在根本冲突 贝索斯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优先开发制造业应用场景 [5] - 富国银行认为需长期高关税保护本土制造 但政治经济成本过高可能导致政策快速转向 [5] 行业困境与衰退风险 - 汽车及零部件 机械 电气设备行业受消费疲软 高利率 供应链关税敏感性多重打击 价格涨幅预计显著 [6]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 美国制造业多个部门自2023年呈现衰退或滞胀 4月对等关税加剧形势 [2][5]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推高借贷成本 债券市场显示资本品生产行业承压 [6]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影响 - 特朗普签署"世界贸易周"文件 强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 追求对等关税 [7] - 欧盟预测2025年商品出口或收缩 对美出口增速累计下调2 5个百分点 企业放缓新市场开拓 [8] - 野村证券称政策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估投资策略 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 形成"政策不确定性陷阱" [8][9]
4月全省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工业增长 - 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0% 高于全国1 9个百分点 [1]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3% 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 7% 拉动增长0 9个百分点 [1] - 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0% 贡献率9 9% 拉动增长0 8个百分点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0% 增速高于全省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 [1] - 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6% 高于全国2 2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 4% 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 4个百分点 [2] -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 6% 比一季度加快3 0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投资增长6 7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 6% 比一季度加快4 7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14 9个百分点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54 2% 比一季度加快7 9个百分点 [2]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 7% 高于全国9 5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 3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7 39亿元 同比增长8 1% 比3月加快0 7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0 4%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10 0% 家用电器增长42 6% 合计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3 1个百分点 [3] - 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7 93亿元 同比增长7 2% 比一季度加快0 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 5个百分点 [3] 新兴产业发展 - 4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4 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1 5% [3] - 1-4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 6% 比一季度加快7 9个百分点 [3] - 新型能源发电量占规上工业发电量比重达23 5% 较一季度提高1 7个百分点 [3]
以奔跑之姿推进高质量发展
苏州日报· 2025-05-25 06:43
政府战略与产业布局 - 常熟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达6.3%,延续2024年超3000亿元的强劲势头[1] - 立讯投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1] - 2025年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近400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2] - 目标到2027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0家[3] - 人工智能战略聚焦工业制造等13个细分领域,建设万卡算力中心、万兆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4] 汽车产业发展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24年规模超1600亿元,集聚企业超500家[7] - 形成整车引领,动力、控制、座舱、汽车电子等6大门类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7] - 亨睿碳纤维展示全球最大单体壳"超级碳舱"、全碳纤维轮毂等创新产品[6] - 华安钢宝利推出多零件集成解决方案,提升汽车制造效率并降低成本[6] 企业创新案例 - 波司登打造服装行业AI大模型"BSD.AI 美学大脑",实现设计到成衣的数字化闭环[7] - 江苏亨睿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高性能材料领域取得技术突破[6] - 企业利用"精准灌溉"模式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高效运转[3] 文旅经济发展 - 虞山雄鹰线徒步路线年接待游客超235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近2亿元[8] - 线路串联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公共服务+特色体验"的复合模式[8] - 村民改造闲置农房为"徒步驿站",青年创业者开设"山野咖啡馆"[8] - 智慧导览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常熟",夜游项目促进游客过夜消费[10]
沈阳:聚智赋能促振兴
人民网· 2025-05-23 09:42
人才引进政策 - 沈阳市启动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引进培养2000名高层次人才和150个高水平人才团队,已支持150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140余个创新团队 [4] - 2023年认定人才287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90人,推荐9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6名国家特殊高层次人才,获批国家杰青2人、优青5人,国家特支青拔4人 [5] - "兴沈英才计划"每年列支15亿元人才资金,新毕业博士可获16万元综合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最高400万元 [13] 人才引育成果 - 2024年吸引超17万高校毕业生留沈,"博士沈阳行"活动吸引6860名博士参与,855人签约落地 [7] - 新增技能人才6.9万人,高技能人才2.6万人,组建131家"政校企·园"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 [8] - 48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占全省50.5%,沈鼓集团张勇、黎明航空洪家光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 [5] 科创平台建设 - 国家级创新平台总数达79个,平台总数1710个,打造"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 [9] - 浑南科技城首批入驻50个重点科技项目,烯材科技核心团队含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中科院院士 [11] - 2024年新建8家学会服务站、20家专家工作站,引入5家全国学会和21位专家,取得8项专利突破 [12] 企业培育与成果 - 科技型企业总数超25000家,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92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2221家 [11] - 海智工作站推动29项成果转化,沈阳国际软件园引入德国AI团队,孵化12家科技企业 [12] -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等实现国产首台(套)突破 [4] 人才服务生态 - "沈阳人才"APP整合16个部门40项服务,办理7.8万件事项,实现10亿元资金"即申即享" [13][14] - 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服务提升至2次,D类人才纳入配偶安置保障范围 [15] - 47家国有A级景区对人才免门票,高层次人才体检满意率达100% [15]
集约发展促主导产业蝶变升级——来自长春新区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11
长春新区发展概况 - 长春新区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设立于2016年2月,定位为"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1] - 主导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三大领域,集聚130余户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533亿元)、360余户光电信息企业[2]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530亿元,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6] 光电信息产业 - 长春禹衡光学研制国内首台工业编码器,光栅尺测量长度达30040毫米(精度5微米),填补国内空白[3] - 传感器领域上下游企业30余家,光电信息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30%[3] - 光华微电子激光调阻机国内市场份额超60%,打破国外垄断[9]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麦迪克智行研发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可减少40%部件、节能40%、减重30%,整车装配成本降30%以上[5] - 捷翼科技从汽车线束拓展至充电枪/座等产品,2022年销售额32亿元,入选"独角兽"企业[6] - 吉林大华机械双质量飞轮累计交付超100万套,正开发智能电动尾门系统[11] 医药健康产业 - 长春新区拥有亚洲最大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金赛药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20%[12] - 迪瑞医疗打造"7+1"临床体外诊断产品组合,重点布局医疗AI领域[12] 显示材料技术突破 - 海谱润斯实现9种OLED有机发光材料国产化替代,拥有189项国内发明专利[7] - 奥来德光电打破国外蒸发源设备垄断,中标国内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订单[8]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依托吉林大学等11所高校及中科院"一院三所",推行科技成果"先投后股"等改革[8] - 长光卫星实现117颗"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14] - 长光博翔研发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无人机,适应零下40℃极端环境[14]
我省46家企业亮相丝博会
辽宁日报· 2025-05-22 09:23
丝博会概况 - 第九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设置六大展馆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资源优势与重点项目 [1] - 六大展馆包括丝路优品、省际合作、科技创新、低空经济、交通物流、文旅消费 [1] 辽宁展团核心展示 - 辽宁展团以"智汇辽宁丝路共赢"为主题,设立176平方米形象展区 [1] - 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重点展示八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航空装备等) [1] - 组织14个地市46家企业通过"产业+产品"形式展现产业振兴成果 [1]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亮点 - 宝马X3、东软车载智能系统、希科泰零部件等产品一站式呈现汽车产业链发展 [1] - 盛科御旷智能驾驶系统、本钢汽车用钢等代表产品展示技术实力 [1] 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转型 - 嘉菲特无人机、智源双碳监管平台等体现低空经济与绿色化转型 [1] - 优尼克润滑油、辽阳石化衍生品展示石化产业创新成果 [1] 特色产品与品牌推广 - 本溪冰酒、盘锦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与丹东孔雀表等现代轻工名品同台展出 [2] - "辽品进陕"活动推动辽宁产业名品与陕西企业对接,提升品牌影响力 [2] 区域合作战略 - 借助丝博会平台推动"辽企出海""辽品出海",开拓国内外市场 [2] - 辽陕两省通过贸易促进与投资合作深化区域联动 [2]
2025年浙江义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形成义乌特色的“4+X”产业体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15
义乌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3.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5.5%)和金华市(6.3%)[2] - 第三产业增加值1757.3亿元,占比最高(70.2%),增速7.6%;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速7.3%[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1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46.9%[4]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构建"4+X"产业体系: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四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10][12] - 2024年招引重大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830亿元,含3个百亿级项目[6] - 政策目标:2025年信息光电产业规上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产值60亿元[14]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光电产业 - 形成LED、光伏、电子纸三条完整产业链,集聚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及华灿光电、瑞丰光电等LED企业[1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0%,较前三季度提升8.3个百分点[6]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现有规上企业超10家,涵盖整车及转向机、发动机等零部件领域,代表企业包括英伦汽车、世宝股份等[18] 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 - 起步阶段但潜力显著,建设义乌芯片产业园,引入芯能半导体等企业,传统消费品智能化改造提供应用场景[20][21] 医疗健康产业 - 现代中药领域有森宇实业、大德药业等企业,生物制药领域通过健惠生物医药等项目实现突破[21][22] 外贸与投资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18.2%),出口5889.6亿元(+17.7%),占全省出口份额15.1%[8]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高于浙江省(0.4%)和金华市(5.3%)[6]
中美双边关税大幅降低 哪些美股将显著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21:27
中美经贸会谈成果 - 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 [1] - 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1]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降温预计将促进跨境贸易 降低投入成本 缓解关键行业供应链压力 [1] - 航运 半导体和物流等行业已出现积极市场反应 [1] 受益行业及公司表现 航运与物流 - 以星航运(ZIMUS)涨超16% Matson(MATXUS)涨近13% 联邦快递(FDXUS)涨近6% 联合包裹(UPSUS)涨超5% 优步(UBERUS)涨近3% [3] - 关税下降将增加贸易量 提升跨境运输便利性 实现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运输 [3] 半导体 - 英伟达(NVDAUS)涨超4% AMD(AMDUS)涨近8% 迈威尔科技(MRVLUS)涨超8% 台积电(TSMUS)涨近6% 阿斯麦(ASMLUS)涨近5% 英特尔(INTCUS)涨逾4% [4] - 关税减免可缓解供应链中断 降低芯片制造商成本 对中国产元件关税减免可能缓解生产瓶颈 [4] 零售商 - 沃尔玛(WMTUS)涨近2% 亚马逊(AMZNUS)涨近9% 开市客(COSTUS)涨超1% 塔吉特(TGTUS)涨超5% [5] - 较低进口成本可能提高依赖中国商品的大型零售商毛利率 增强定价能力 [5] 汽车及零部件 - 特斯拉(TSLAUS)涨近8% 福特汽车(FUS)涨近3% 通用汽车(GMUS)涨近4% Aptiv PLC(APTVUS)涨超3% [6] - 金属和电子产品低投入成本将降低汽车制造商制造成本 提高盈利能力 [6] 工业设备 - 卡特彼勒(CATUS)涨近6% 迪尔股份(DEUS)涨超4% [7] - 机械零部件关税减免可能提高依赖进口零部件的工业设备制造企业利润率和产能 [7] 消费电子 - 苹果(AAPLUS)涨超6% 戴尔科技(DELLUS)涨近5% [8] - 供应链成本节约可提高盈利能力 尤其对供应链以中国为中心的公司如苹果 [8] 航空公司 - 联合大陆航空(UALUS) 美国航空(AALUS) 达美航空(DALUS) 捷蓝航空(JBLUUS) 忠诚旅游(ALGTUS)涨超6% 西空航空(SKYWUS) Mesa Air Group(MESAUS)涨近5% 阿拉斯加航空(ALKUS) Sun Country Airlines(SNCYUS) Frontier Group(ULCCUS)涨超4% 西南航空(LUVUS)涨超3% [9] - 关税削减可降低飞机零部件和维修材料运营成本 全球贸易加强或提升航空货运需求 [9] 在美上市的中国科技巨头 - 阿里巴巴(BABAUS)涨超6% 京东(JDUS)涨近6% 百度(BIDUUS)涨超4% [10] - 关税削减可缓解供应链压力 改善市场准入条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