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

搜索文档
流动性7月第4期:7月IPO金额提升,南向、融资流入医药
甬兴证券· 2025-07-29 20:51
核心观点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国 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中美 10 年国债利差边际收窄;上周融资买入额上升,南向资金流大幅净流入 [1] 宏观流动性 国内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与 2 年期国债利差走扩,3 个月、1 年 SHIBOR 上行 [2][12]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 1095 亿元,7 月 MLF 净投放 1000 亿元 [2][12] - 截至 7 月 25 日,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435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7324%,期限利差升至 0.2969%;3 个月 SHIBOR 上行至 1.5590%、1 年 SHIBOR 上行至 1.6390% [12] 海外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 [2][16] - 上周 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3.91%、10 年期下行至 4.40%,美元指数降至 97.67 [16][17] - 截至 7 月 25 日,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 -2.67% [2][17] 市场流动性 公募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110 只基金,24 年 7 月为 83 只;合计发行份额 926 亿份,24 年 7 月为 540 亿份 [22] - 7 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 62 只,发行总额约 283 亿份,占比 30.5%;新成立混合型基金 17 只,发行总额 86 亿份,占比 9.3%;新成立债券型基金 22 只,发行总额 517 亿份,占比 55.8% [22] ETF 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ETF 基金 35 只,2024 年 7 月为 8 只;合计发行份额 490 亿份,2024 年 7 月为 30 亿份 [25] - 7 月新成立 25 只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 110 亿份,上月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约 107 亿份 [25] - 上周(7.21 - 7.25)ETF 股票基金规模为 31685 亿元,成交金额 5105 亿元,占总规模 16.1%,环比上行 3.2 个百分点 [25] - 自 2025 年以来 ETF 股票基金规模与沪深 300 指数的走势正相关 [25] - 7 月陆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575 亿元,其中,沪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409 亿元,占比 71.1% [25] 南向资金 - 上周(7.21 - 7.25)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025 年初至今净流入 7654 亿元,累计净流入达 4.02 万亿元 [3][34] - 行业层面,非银行金融、医药、计算机净流入较多,合计约 170 亿元;通信、汽车、传媒净流出较多,合计 58 亿元 [36] - 风格层面,金融板块净流入最大为 122 亿元,其次是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净流出最大为 14 亿元 [36] 两融资金 - 上周(7.21 - 7.25)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 1900 亿元,环比上升 27.7% [4][42] - 截至 7 月 25 日,两融余额约 1.95 万亿元,环比上升 2.37%;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比重环比上行 0.26% [42] - 上周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医药、机械,合计约 140.2 亿元;融资净流出较多的是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农林牧渔,合计约 -11.9 亿元 [4][44] - 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分别占各自行业流通市值的比重为 2.86%、2.67%、3.54% [44] 募集资金 - 7 月股权融资规模约 607 亿元 [4][46] - 7 月 A 股 IPO 公司数为 6 家,总计融资规模 233 亿元;上个月 A 股 IPO 公司 8 家,总计融资规模约 92 亿元 [4][46] - 7 月有 13 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总计融资规模约 246 亿元;上个月 A 股有 15 家公司参与增发,总计融资规模约 5350 亿元 [4][46]
资金跟踪系列之四:北上与 ETF 有所回流,个人投资者加速买入
国金证券· 2025-07-28 17:09
宏观流动性 - 美元指数再度回落,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收敛,10Y美债名义/实际利率均回落,通胀预期继续回升 [1] - 离岸美元流动性边际宽松,国内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先松后紧,期限利差(10Y-1Y)走阔 [1][14] - 3个月日元与美元互换基差/3个月欧元与美元互换基差均回升,DR001/R001均先回落后上升 [14][18] 市场交易热度与波动 - 市场交易热度继续回升,建材、钢铁、建筑、医药、消费者服务、机械等板块交易热度均处于80%分位数以上 [2][8] - 主要指数波动率均回升,煤炭、钢铁、建筑、建材、有色等板块波动率上升较快 [9][11] - 市场流动性指标小幅回落,各板块流动性指标均在40%历史分位数以下 [12][13] 机构调研与分析师预测 - 电子、计算机、商贸零售、通信、医药等板块调研热度居前,房地产、非银等板块调研热度环比上升 [3][14] - 全A的25/26年净利润预测同时被下调,有色、轻工、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等板块净利润预测被上调 [3][21][22] - 中证500的25/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净利润预测均被下调 [23][24] 资金流向 - 北上资金活跃度回升,整体净买入A股,主要净买入化工、有色、医药等板块 [4][33] - 两融净买入446.91亿元,主要净买入机械、有色、医药等板块 [36][37]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有所回落,主要加仓计算机、电子、银行等板块 [46][47] - ETF被净申购,中证1000、沪深300、中证2000等相关ETF被主要净申购 [52][53] 行业表现 - 建筑、钢铁、建材、消费者服务、机械等板块龙虎榜买卖总额占比相对较高且仍在上升 [44][101] - 房地产、消费者服务、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板块融资买入占比环比上升 [38][95] - 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等板块被两融净卖出 [36]
公募基金权益指数跟踪周报(2025.07.21-2025.07.25):“高低切”持续,关注低位科技-20250728
华宝证券· 2025-07-28 16: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 A 股做多意愿显著,日均交易额环比大幅放量,周期股全面走强,但基建和周期题材后遭资金撤出,资金转向低位板块和业绩确定性标的 [11] - 主动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围绕景气和估值修复展开,景气方向为算力链和创新药,估值修复方向体现在军工和金融板块 [12] - “反内卷”行情是资金充裕环境下由预期、筹码博弈和肌肉记忆驱动的主题行情,央国企主导的行业边际改善可能性更高 [13] - 生成式 AI 产业浪潮持续深化,AI 热点持续发酵,AI 算力和应用上涨空间仍存,半导体有望受益于低位补涨行情 [13] - 7 月 24 日第二批 12 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包括全市场选股和行业主题产品,部分产品对管理费升降档阈值进行差异化安排 [14] 各目录总结 权益市场回顾及观察 - 上周 A 股做多意愿显著,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 50 均上涨,日均交易额约 1.85 万亿元,环比放量 3000 亿元,周期股走强,后基建和周期题材资金撤出,流向低位板块和业绩确定性标的 [11]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加仓创业板,港股持仓占比提升,重仓股集中度降低,通信、医药等为增持行业,食品饮料、汽车等为减持行业,调仓围绕景气和估值修复展开 [12] - “反内卷”尚处政策未明确阶段,行情本质是主题行情,央国企主导行业边际改善可能性更高 [13] -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生成式 AI 产业浪潮深化,AI 热点持续,半导体有望补涨 [13]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 7 月 24 日第二批 12 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含全市场选股和行业主题产品,部分产品管理费降档阈值调整 [14] 主动权益基金指数表现跟踪 |指数分类|上周表现|近一月表现|今年以来表现|成立以来表现| | ---- | ---- | ---- | ---- | ---- | |主动股基优选|收涨 1.67%|6.65%|16.37%|17.31%| |价值股基优选|收涨 2.49%|4.77%|9.10%|9.19%| |均衡股基优选|收涨 1.25%|7.58%|13.27%|10.79%| |成长股基优选|收涨 1.68%|9.25%|24.97%|13.73%| |医药股基优选|收跌 0.95%|14.05%|44.89%|25.52%| |消费股基优选|收涨 0.84%|2.01%|9.73%|2.67%| |科技股基优选|收涨 2.35%|9.53%|19.82%|21.71%| |高端制造股基优选|收涨 1.67%|8.69%|9.28%|4.01%| |周期股基优选|收涨 2.28%|4.35%|15.10%|6.97%|[15] 主动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每期入选 15 只基金等权配置,按风格遴选并配平,业绩比较基准为主动股基(930980.CSI) [16] 价值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优选 10 只价值风格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 800 价值指数(H30356.CSI) [19][20] 均衡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优选 10 只均衡风格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 800(000906.SH) [20][21] 成长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优选 10 只成长风格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 800 成长(H30355.CSI) [24] 医药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按持仓纯度筛选 15 只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医药主题基金指数 [26][27] 消费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按持仓纯度筛选 10 只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消费主题基金指数 [28] 科技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按持仓纯度筛选 10 只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科技主题基金指数 [32] 高端制造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按持仓纯度筛选 10 只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高端制造主题基金指数 [32][33] 周期股基优选 - 指数定位为按持仓纯度筛选 5 只基金构成指数,业绩比较基准为周期主题基金指数 [37]
预定利率再度迎来下调,全市场孤品港股通非银ETF(513750)盘中涨超2%,居全市场ETF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7-28 10:09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强势上涨2.06%,成分股国泰海通(02611)上涨4.81%,新华保险(01336)上涨4.71%,中国人寿(02628)上涨4.40% [1]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上涨2.04%,盘中涨幅居全市场ETF首位,最新规模达107.5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达64.77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港股通非银ETF近18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8.20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54.00亿元 [1] 业绩表现 - 港股通非银ETF近1年净值上涨93.14%,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1/2938,居于前1.06% [2] - 港股通非银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4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2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04% [2] - 港股通非银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1.25% [2]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92%,前三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占比均超14% [3] - 指数包含稳定币概念股众安在线、光大控股 [3] 保险行业动态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一期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由2.5%下调至2.0%,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由2.0%调整为1.75%,万能险保底利率则从1.5%下调至1.0% [3] - 预定利率下调将推动新业务负债成本继续下降,预计业务结构加速向分红险转型,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bps [4] - 寿险行业利差损压力预计将有所缓解,分红险占比提升将进一步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4]
量化市场追踪周报:主动权益基金情绪偏乐观,银行行业配置达到历史高位-20250727
信达证券· 2025-07-27 17:33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行业轮动模型** - **构建思路**:基于绩优基金持仓倾向的边际变化,捕捉行业配置迁移信号[34] - **具体构建**: 1. 筛选绩优基金(如近3月回报前20%的主动权益基金) 2. 计算其行业超配比例: $$超配比例 = \frac{基金行业配置比例 - 市场基准行业配置比例}{市场基准行业配置比例}$$ 3. 根据超配比例变化生成行业轮动信号(如超配上升行业标记为买入信号)[34][35] - **评价**:对机构重仓行业保持谨慎判断,近期偏向制造及TMT行业[34] 2. **基金仓位测算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持股市值加权计算主动权益基金仓位[21][24] - **具体构建**: 1. 筛选合格样本(成立满两季度、规模>5000万、历史平均仓位>60%) 2. 按基金类型分类计算加权平均仓位: $$仓位 = \frac{持股市值}{基金净资产} \times 100\%$$ 3. 区分普通股票型(89.29%)、偏股混合型(85.99%)、配置型(84.41%)等子类[21][2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风格因子(大盘/小盘、成长/价值)** - **构建思路**:基于市值和估值指标划分基金风格暴露[29][31] - **具体构建**: 1. 按市值分档:大盘(前70%)、中盘(70%-90%)、小盘(后10%) 2. 按估值分档:成长(PEG<1)、价值(PB-ROE分位数低) 3. 计算基金风格仓位占比(如小盘成长48.16%)[29][31] 2. **行业配置因子** - **构建思路**:跟踪基金行业配置变化捕捉资金流向[32][33] - **具体构建**: 1. 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计算持股市值占比 2. 计算周度变动: $$\Delta 配置比例 = 本周比例 - 上周比例$$ 3. 识别超调行业(如电子+0.75pct、通信-1.01pct)[32][3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轮动模型** - 多头超额收益:1.65倍(2020/1/1-2025/7/25)[36] - 近期有效信号:有色金属(连续8周排名第1)、国防军工(第2)[37] 2. **基金仓位模型**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仓位:86.05%(较上周上升)[21] - 分类型仓位:普通股票型89.29%(+0.55pct)、偏股混合型85.99%(+2.05pct)[21]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风格因子** - 小盘成长仓位:48.16%(+4.58pct)[29] - 大盘价值仓位:9.34%(+1.01pct)[29] 2. **行业配置因子** - 电子行业配置:17.19%(历史高位)[32] - 银行行业配置:4.13%(近三月持续上升)[33]
情绪与估值7月第3期:市场交易情绪升温,周期估值分位普涨
甬兴证券· 2025-07-25 16:0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7.17 - 7.23)A股市场交易情绪升温,两融余额增加、换手率和成交额普涨,主要指数、风格和行业的PE估值分位大多上涨,其中深证成指、稳定风格和建筑行业领涨,银行行业领跌 [1][2][3] 情绪 股债收益率上行,权益投资性价比较高 - 截至2025年7月23日,沪深300股息率为2.82%,10年国债收益率为1.70%,股债收益率为 - 1.12%,周环比上行0.28pct,高于2025年初以来均值0.56pct,处于2012年以来相对低点,A股市场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6][13] 两融余额增加,融资买入额占比上行 - 上周两融余额均值约1.92万亿元,较上上周均值增加1.48%;融资买入额占全A成交额比例为11.13%,较上上周上行0.62pct [6][16] 主要指数成交额普涨,中证500成交额领涨 - 上周主要指数换手率普涨,Wind双创换手率上行最多为0.22pct;成交额普涨,中证500成交金额环比涨幅最大为18.30%,上证综指成交额上涨14.74% [6][19] 估值 指数PE估值分位普涨,深证成指领涨 - 上周各主要指数PE(TTM)历史分位普涨,深证成指涨幅最大为5.1个百分点,其次是Wind全A上涨4.7个百分点;各主要指数PB(LF)历史分位普涨,Wind全A上涨最多为7.0个百分点 [6][24] 风格PE估值分位数普涨,稳定风格领涨 - 上周各风格板块PE(TTM)历史分位普涨,稳定风格领涨2.6个百分点,其次是消费风格上涨2.5个百分点;PB历史分位涨多跌少,周期风格涨幅最大为18.7个百分点,其次是成长风格上行17.8个百分点 [6][36] 行业PE估值分位涨多跌少,建筑领涨,银行领跌 - 上周行业PE估值分位涨多跌少,建筑领涨,银行领跌;周期板块建筑行业领涨9.4pct,消费板块家电行业领涨4.0pct,成长板块电力设备行业领涨3.2pct,金融板块非银行金融行业领涨3.5pct,银行行业下跌2.0pct [6][53]
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分析:加仓科技减仓消费,港股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财通证券· 2025-07-2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Q2025,全市场有4385只主动权益基金,较上季度末增加44只,基金规模合计3.17万亿元 [2][8]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权益仓位小幅抬升,港股市场持续加仓,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和港股仓位均有上升 [2]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个股及行业集中度略有回落,前3大、前5大、前10大个股集中度和第1大、前3大、前5大行业集中度均下降 [2] - A股板块方面,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加仓科技、金融地产和医药,减仓消费、制造和周期;港股板块方面,加仓医药和金融地产 [2] - A股配置上,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医药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港股配置上,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电子和医药 [2]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中际旭创、沪电股份和新易盛,港股为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和京东健康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与数量分析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降0.95pct,全市场有4385只,较上季度末增加44只,规模合计3.17万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304.72亿元 [8] - 2Q2025全市场成立71只主动权益基金,合并发行份额365.93亿份,较上季度末增长139.18pct [10] - 2Q2025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占比80.55%,大规模基金数量占比持续下降 [14] 仓位分析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提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分别为90.20%、87.50%和72.58%,处于较高历史分位点 [16]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大幅抬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港股仓位分别为12.85%、17.09%和4.08%,处于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18] - 2Q2025配置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稳步增长,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中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有不同变化 [18] 重仓股集中度分析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个股集中度分别为20.92%、31.25%和51.77%,较上季度下降0.43pct、0.87pct和1.17pct [21]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第一大、前三大和前五大行业集中度分别为18.24%、37.31%和46.53%,较上季度末下降0.33pct、1.07pct和1.13pct [21] 重仓股板块分析 - A股板块方面,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配置前三的板块为科技、制造和消费,加仓科技、金融地产和医药,减仓消费、制造和周期 [25] - 港股板块方面,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前三的板块为科技、消费和医药,加仓医药和金融地产,减仓消费、制造、科技和周期 [26][31] 重仓股行业分析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行业分析 - A股方面,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医药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主动加仓通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减仓食品饮料、汽车和机械 [30][32][33] - 港股方面,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电子和医药,主动加仓医药、非银行金融和计算机,减仓商贸零售、汽车和电子 [36][37] 绩优和百亿基金重仓股行业分析 - A股方面,2Q2025绩优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医药、国防军工和通信,百亿基金为食品饮料、电子和医药,两者主动增减仓行业不同 [40] - 港股方面,2Q2025绩优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医药、传媒和商贸零售,百亿基金为传媒、通信和商贸零售,两者主动增减仓行业不同 [41][42] 重仓个股分析 重仓个股市值分析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A股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和美的集团,配置市值比前三的为诺诚健华 - U、潍柴重机和百济神州 - U [47]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港股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和阿里巴巴 - W,配置市值比前三的为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 - B和上海复旦 [49] 重仓个股主动调仓分析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中际旭创、沪电股份和新易盛,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为比亚迪、贵州茅台和五粮液 [51]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港股为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和京东健康,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和中芯国际 [53] 持仓市值分析 - 将个股按总市值划分为超大盘、大盘、中盘、小盘和微盘风格,2016 - 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持仓市值风格从中小盘向大盘及超大盘切换,2Q2021开始向中盘切换 [55] - 2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向中小盘风格切换,不同市值区间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占比有不同变化 [55][56] 基金管理人持仓分析 基金管理人持仓板块分析 - 医药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基金管理人为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汇添富基金 [61] - 消费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为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汇添富基金 [64] - 科技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为兴证全球基金、银华基金和博时基金 [64] - 制造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为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和广发基金 [64] - 周期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为东方红资产管理、大成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 [61] - 金融地产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为银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 [61] 基金管理人重仓持股市值分析 - 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和东方红资产管理偏好配置超大盘个股 [64] - 交银施罗德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管理偏好配置大盘个股 [64] - 招商基金、嘉实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偏好配置中盘个股 [65] 市场分析与展望 报告对2Q2025基金季报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主动权益基金、绩优和百亿基金、七大主题基金的词云图,但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68]
奉旨吹牛 | 华夏稳盛近一年已涨超30%,反弹后还能买吗?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03
来源:财富大侦探007 我们来看看基金经理罗皓亮的信息吧,天天基金数据显示,罗皓亮管理产品时间才6年多,主要做偏股票类产品,目前管理规模10.24亿元,择时能力、抗 风险、经验值、收益率和稳定性都还不错。目前似乎没有拿过大的投研奖项。 来看看基金经理罗皓亮在2025年二季报的分析,看看他对今年市场研判。 "二季度,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美国政策失序,激起全球市场的风险回避情绪,与此同时,国内维持较为稳定宽松的剩余流动性环境,继 续推动刺激内需等政策,A股市场体现出了极强韧性,呈现出红利资产和高成长性资产均受市场不同资金青睐的特殊格局。 基金分享 616 : 华夏稳盛( 005450 ) 各位侦探哥的粉丝们大家好,三年前,我们每天都分享一只基金,现在这个栏目又重新开始了,我们继续按照最新季度的规模排名从大到小来分析基金, 超过600只!最近我们的锐评基金都不敢"锐了",现在只要反应基金产品业绩不好,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基金经理一拖多、风格漂移啥的,都有可能给你 戴上"写黑稿"、"敲诈勒索"的帽子,咱现在尽可能给基金公司吹牛! 今天来分享的的这只产品是——华夏稳盛(005450),这是华夏基金基金经理罗皓 ...
连续5日上涨,全市场孤品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半日收涨2.38%,近一个月累计净流入超5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24 13:29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午间收盘上涨1 80% 成分股中州证券(01375)上涨4 98% 中信金融资产(02799)上涨4 84%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上涨3 79% [1]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上涨2 38% 冲击5连涨 半日成交11 57亿元 换手率11 92% 近1周日均成交14 05亿元 [1] - 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95 28亿元 份额达58 38亿份 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港股通非银ETF近1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43 34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8 20亿元 近一个月累计净流入57 25亿元 [1] 业绩与基准 - 港股通非银ETF近1年净值上涨84 37%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 23% [2] - 该ETF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 4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连涨涨幅38 2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 04%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21 52% [2]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 92% 中国平安(02318) 友邦保险(01299) 香港交易所(00388)权重均超14% [3] - 指数样本从港股通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 [2][4] 行业分析 - 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提升 但负债成本改善与OCI资产配置有望增强盈利稳定性 [3] - 非银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等分位 兼具高性价比与安全边际 宏观政策利好流动性 险资长周期考核政策改善估值 [4] - 港股通非银ETF为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 保险股占比超60% [4]
港股新浪潮下,寻找资金共识的入“港”口
新浪基金· 2025-07-24 13:09
港股市场趋势 - 2025年香港市场正经历价值重估机遇,全球资本持续涌入,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突破7300亿港元 [1] - 科技革命推动新经济巨头资本开支激增,港股表现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 [1] - 港股市场结构发生深刻改变,传统金融与科技新贵共舞,消费、医药、高端制造多极并起 [1] 港股通50指数特点 - 港股通50指数包含港股市场主流个股,覆盖51%的港股市场总市值、44%的成交额以及57%的盈利贡献 [8] - 成份股集中分布于1000-3000亿市值区间,以仅占港股通总数9%的成份股提供65%的2025年内现金分红总额 [9] - 行业权重变迁反映中国经济动能变迁,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科技互联网崛起,再到多元化行业并进 [9] 资金配置需求 - 港股宽基指数产品机构持仓占比仅43%,低于行业主题型(58%)及Smart Beta策略(61%) [4] - 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与宽基指数特性天然契合,叠加内地养老体系改革导向,港股宽基指数或迎来千亿级资金红利窗口 [4] - 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通50指数成份股,主动权益类产品港股持仓中港股通50指数成份股占比达40.6% [12] 港股通50ETF表现 - 港股通50ETF(513550)规模达23.57亿元,是市场唯一规模过亿的跟踪港股通50指数的ETF [15] - 依托港股通机制,投资便利度高且额度充裕,受益于南下资金持续灌溉,标的流动性优势显著 [15] 行业分布变化 - 银行权重从2018年底的20%降至2024年底的18%,房地产从26%降至10% [11] - 科技相关行业如计算机从2018年底的0%增至2024年底的4%,食品饮料从0%增至显著比例 [11] - 汽车行业权重从2018年底的2%增至2024年底的5%,反映新兴行业崛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