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赛道,早已挤满车企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8 08:46
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概况 - 一场由车企深度参与的机器人竞赛已拉开帷幕,已有广汽、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十余家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2][3] - 海外市场特斯拉、宝马等也提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思路 [2] - 车企集体杀入机器人赛道是产业升级与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能源资本故事退潮后市场亟需的新估值锚点 [2][15] 主要车企的战略布局与进展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 [4]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 [5] - 广汽计划在2025年实现自研机器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6] - 奇瑞将机器人业务视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6] - 多家车企已将机器人应用于总装车间、质检区等复杂场景,实现大负载搬运、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 [6]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战略分类 - 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汽车公司可分为四大类:自主研发派、投资与收购派、场景驱动派、投资+自研派 [7] - 特斯拉、小鹏、广汽为自主研发派,强调底层技术复用与协同 [7] - 现代、宝马、上汽为投资与收购派,通过投资收购快速补齐技术短板 [7] - 比亚迪为投资+自研派,兼具自研与投资特点 [7] - 北汽、奇瑞为场景驱动派,与合作方研发定制化机器人 [8]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游的跟进 - 2025年以来,A股近30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设立机器人子公司,瞄准核心零部件、灵巧手、传感器等关键环节 [9][10] - 例如金固股份注册全资子公司作为拓展具身智能业务的核心平台 [11] - 拓普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线,年产能为30万套电驱执行器 [13] - 电驱执行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单机价值约数万元人民币 [13] - 雷迪克通过收购傲意科技20.41%股权,补齐灵巧手的关键生产能力 [14] 车企入局机器人的驱动力与挑战 - 车企布局机器人的核心初衷是应用于自身生产线以实现提效降本,并灵活应对市场产能波动 [6] - 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零部件的技术同源性是车企入局的底气所在 [14]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零部件企业主业毛利率下降,布局机器人是为寻找增量 [14] - 车企对非结构化人机交互场景理解有限,在动态平衡、精细操作等关键环节尚处追赶阶段 [15]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加速国产化,为跨界企业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15] 资本市场视角与竞争关键 -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技术验证与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技术路线未收敛 [16] - 对于多数年营收达数十亿的上市企业,布局机器人更多承载着市值管理的战略意图 [16] - 胜负的关键已不在于某一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跨系统整合能力与资本耐力的综合较量 [2][16]
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国内赛)决赛在宁举行 全省三成奖项 苏州选手拿了
苏州日报· 2025-11-18 08:36
本届赛事启动以来,在苏州市委人才办指导下,苏州市人社局牵头,各县级市(区)协同推进,广 泛发动并开展项目摸排、筛选与培育工作。比赛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 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及综合6大赛道。经过分赛道初赛,共有78个项目晋级总决 赛。苏州有22个项目入围,占全省30%,涵盖所有6个赛道。经过激烈角逐,苏州选手获新材料、高端 装备、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等三大赛道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数量的50%。 据苏州市人社局昨天(11月17日)消息,2025年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国内赛)决赛前天在 南京举行,苏州有22名选手参赛,其中3名选手获一等奖、4名选手获二等奖、8名选手获三等奖,获奖 人数占全省三分之一,列全省第一。 ...
人形机器人卖出手机价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08:36
人形机器人价格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价格从堪比一线城市房价降至仅需一部手机的价钱 [1][2] - 多款中国产人形机器人售价下探至2.99万元人民币起,最低达9998元人民币 [4] - 价格下降趋势体现从“一套房”到“一部车”再到“一部手机”的演变 [4] 产品性能与功能演进 - 人形机器人从仅能跑步跳舞发展为具备更强功能拓展性 [5] - 新款机器人支持图形化编程并配套课程开发,面向教育、科研等多场景构建完整开发生态 [5] - 机器人“大脑”正经历革命,多模态大模型使其从“预设场景”走向“泛化适应”和“智能交互” [11][12] 成本下降的驱动因素 - 价格下探源于技术突破的成本重构及中国强大的高质量供应链 [6][7] -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零部件自研比例、革新材料与结构设计以及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 [6] - 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8]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8] - 近一个月京东平台智能机器人新品超百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757% [12] 企业战略与生态构建 - 企业通过低价策略旨在吸引开发者,构建二次开发平台以推动技术研发 [10] - 核心战略是积累开发者资源以掌握未来应用场景定义权,建立生态护城河 [10] - 行业正以更快速度重演新能源汽车故事,产业化推进将促使成本进一步下降 [9]
卡诺普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08:32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一个位于成都的自有生产基地。全球智能焊接机器人2020年至2024年市 场规模从2亿元增至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1.8%。受高精度制造需求和产业链融合驱动,预计到2029 年规模将达到80亿元,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38.8%。 全球协作机器人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至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2.0%。受AI集成、模块 化设计和企业对灵活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推动,预计2025年至2029年将保持37.4%的复合年增长率,到 2029年达到350亿元。 卡诺普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卡诺普机器人是中国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也是具身智能机器 人的先锋,拥有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三大类产品矩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4年收入计算,卡诺普机器人在所有中国焊接机器人制造商中排名第 一,并在激光焊接及切割机器人细分领域中居于首位。 公司在金属及机械加工行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在中国企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并且是中国实现工业机器人规 模化企业中盈利能力领先者之一。卡诺普机器人已建立起中国同业中最强大的全球布局之一,是2024年 中国最大的焊接机 ...
“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超一千六百家,产业规模突破一千六百亿元“吴中造”机器人阔步而来
新华日报· 2025-11-18 07:50
行业规模与目标 - 吴中区已集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600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5年有望冲刺2000亿元大关[1] - 吴中区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超60%,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内资品牌七分之一[1] - 区域目标是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和“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1][5] 领先企业与产品成就 - 科沃斯斩获机器人行业恰佩克奖,追觅科技跻身全球独角兽,绿的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2] - 区内拥有53家整机制造企业,产出64种、800余款机器人本体[2] - 可以科技拿下全球家庭陪伴机器人出货量第一,产品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3] - 全球泳池机器人领跑者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新一轮融资,三轮累计获资15亿元[5]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魔法原子实现双足与四足机器人量产,关节运动范围最大达320度,最大扭矩超130N·m,并已切入工业质检、商业服务等核心场景[2] - 鹿明机器人研发出全球首个“一秒起身”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负载50公斤的“具身大力士”及AI伴童机器人[3] - 双子智擎的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突破四维空间规划与纳米感知技术,具备批量应用能力[3] - 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初期可支持200多台机器人同时训练,近200人团队正攻克液压人形机器人、机器导盲犬等新品[4] 产业链与集群生态 - 吴中区形成从核心部件、智能大模型到整机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呈现“上市公司引领、规上企业支撑、独角兽与专精特新企业突围”的完整生态[1][2] - 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完整零部件配套和丰富应用场景,企业正与三菱电机等知名企业合作深度参与智能制造[3] - 引入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浙大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构建多元化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4] 资本支持与企业成长 - 全区已设立39只机器人合作基金,形成163亿元政企联动投资规模,并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金融产品[5] - 成立仅9个月的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三轮累计近5亿元,刷新行业纪录[5] - 成立不足两年的魔法原子和落户仅用两个月就推出两款高性能产品的鹿明机器人,均展示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性[2][3]
“大胖媳妇儿”杰米的“机器人日”(“洋网红”探店中国好物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8 07:11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杰米展示AI绘画机器人为他绘制的画像。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遨博智能研发人员(左)介绍串番茄采摘机器人。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扫码观看视频 受访者供图 杰米体验咖啡机器人制作的咖啡。 【开栏的话】 提到中国好物,或许有人会想到传统的丝绸、瓷器,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多闪耀着科技光 芒的中国创新产品正不断让人们眼前一亮。从能对话方言的智能家电,到可折叠的柔性屏设备;从可以 制作咖啡的智能机器人,到可以实时翻译20多国语言的AI翻译机……每一件好物的背后,都是中国人 对技术的执着和对创新的追求。 与此同时,一群特殊的"体验官"正带着好奇,走进中国的大街小巷、科创园区与生产车间,探店中国好 物——他们就是活跃在全球社交平台的外国博主,被网友们亲切称为"洋网红"。 近日,本报推出"'洋网红'探店中国好物"系列稿件,希望通过这些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解锁中国创新的 活力密码,展现科技赋能下中国好物的独特魅力。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的一个社区见到了杰米·穆赫兰。他的夹克外套里只穿着一件短袖运动衫,同他经 常在短视频里呈现出的"不怕冷的外国人"形象一 ...
宇树科技IPO“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7:07
IPO进程与公司状态 - 宇树科技IPO辅导状态已变更为“辅导验收”,标志着公司已完成递交招股书前的准备工作 [1] - 公司从7月7日到11月10日仅用132天完成IPO辅导,远快于A股平均6至12个月的辅导时长,创下近乎新纪录的辅导速度 [1][6] - 公司计划在10月到12月正式递交IPO招股书,项目推进节奏非常顺利,预计在递交注册申请后长则数月、短则数周即可获受理 [1] 董事会架构与上市条件 - 10月23日公司完成董事变更,新任命的三位董事李宗彦、倪晨凯、宋华盛均为高校教授并拥有上市公司独董经历,此举被视为完善新董事会架构的关键步骤 [5][6]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公司年营收已超10亿元,满足科创板对未盈利企业最低营收2亿元以上的上市门槛 [7] - 与筹备港股上市或买壳的同行不同,公司因更满足A股上市门槛而得以直接上市,且无其他“第一股”竞争对手 [6] 行业资本化动态 - 除宇树科技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对资本化诉求强烈,乐聚机器人已递交境外上市申请,智元机器人赴港IPO计划流传近半年 [2] - 公司原始股LP份额在一级市场被流转和疯抢,转让与居间价格高企,反映出市场对公司的高度关注 [1] 上市后面临的挑战 - 人形机器人企业上市后陷入两难:需在提振报表数据维持市场信心与持续投入算力资源追求通用具身智能之间权衡 [8] - 行业面临具体挑战:教育类、展览类机器人销售在2025年热潮后可能陷入瓶颈;工业场景机器人可能面临良率不足、交付不及预期、产能无法释放等问题 [8] - 技术路径存在争议:“端到端”高算力机器人面临节拍不足、幻觉较多问题,且客户需承担持续算力成本;“遥操”固定算法机器人虽稳定但通用优势无法体现 [8][9] - 各公司营收结构差异:宇树科技过往销售主力为四足机器人,优必选则以消费级家用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为营收主力 [9]
美媒:“科幻小说”或将照进老年生活
环球时报· 2025-11-18 06:55
美国《华盛顿邮报》 11 月 14 日文章,原题:机器人时代,老年生活将截然不同 美国正在面临老年护理 危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率下降,不少担任老年人护工的移民还面临被遣返的风险,令护理 人员不堪重负。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增加了3.1%,但18岁以下人口数 量却日趋下降。在美国近半数的县,老年人口数量甚至超过儿童。同时,超过一半的65岁以上人口没有 用以维系养老生活的积蓄,因此,我们必须开始思考:谁来照顾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同时,机器人护工还能克服人类护工的一些弊端。例如,有的人类护工或许会因为疲劳等情绪对照护对 象发火,但机器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绪化的状况。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部分人工智能生成的回应比普 通人类做出的回应更具同理心和同情心,也更认可对方。配备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机器人可能理解照护 对象的情绪和意图,正确并实时地响应命令。这项技术会把我们引向何方?如果笔者知道奶奶有了机器 人的陪伴,自己还会不会在下班后,撑着疲惫不堪的躯壳去探望她?邻居们还会不会去探望她?随着奶 奶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她会不会觉得和机器人相处比和家人相处更自在? 有专家认为,机器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业迸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1-18 06:21
空天产业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示柔性太阳翼、激光通信终端等产品 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1] -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公司展示亚太6D卫星"深圳星" 为我国当前通信容量最大Ku频段高通量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整星通信容量达50Gbps 入网端站总数超3万个[1] - 魔方卫星科技公司展示天目一号气象卫星和魔瞳系列雷达卫星 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将卫星研制成本降低约40% 交付周期缩短约50%[1] 量子通信技术 -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与华为展示全球电力行业首张"通量一体"量子加密专网 首次实现量子加密与通信光传输设备深度融合 已应用于十五运会保电关键站点[2] 低空经济与物流 - 福建展团带来国内首个"空轨一体"闽台低空物流安全枢纽解决方案 能结合安全测试与机型性能库自动推荐最优航线 提供从规划到调度的全链条服务[2] 智能机器人产业 - 机器人产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工业级、消费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集中亮相 显示加速渗透千行百业趋势[2] - 灵心巧匠机器人公司展示特色机器人乐队 由钢琴、大鼓、葫芦丝等机器人乐手组成 可根据观众点歌演绎曲目[2] - 国兴智能科技公司展出高越障电动防爆四驱消防灭火机器人 搭载四驱动独立悬挂与自适应智能履带底盘 配备大流量水炮与多模态侦察灭火协同模块 可侦测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并实现避障感应[3]
聚焦服务硬科技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激活创新全链条
中国证券报· 2025-11-18 06:07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1+6"改革、债券市场"科技板"、"并购六条"等标志性政策密集落地,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 [1] - 证监会着力推动市场更具韧性、制度更加包容,预期将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1] - 融资端改革将聚焦精准适配,通过优化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包容的金融服务 [6] IPO市场与资本流向 - 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来共有92家企业完成A股IPO [2] - 从上市板块看,11家企业登陆科创板、29家登陆创业板、20家登陆北交所,三大板块合计占比超六成 [2] - IPO企业行业分布以汽车与零配件、电气设备、硬件设备等"硬科技"领域居多,表明资本活水向该领域聚集 [2] 债券市场创新 -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发行规模稳步扩大 [3] - 科创债ETF成为投资者便捷参与科创债市场的工具 [3] - 首单兼具股债属性的科创可转债获批,新三板企业钢研功能获批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3亿元、期限不超过6年的科技创新可转换公司债券 [3] 耐心资本入场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耐心资本正加速入场 [4]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江苏社保科创基金相继完成签约 [4] - 保险资金通过间接投资方式支持杭州"六小龙"等创新企业,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资本+服务"的综合赋能者 [5] - 央企战新基金首期募集51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将支持国资央企布局前沿创新 [5] 市场趋势与专家观点 - 德勤预计在政策支持下,科技、新能源等行业的新发行上市企业将继续成为A股市场关注热点 [3] - 科创债市场呈现三大趋势:发行端政策红利推动规模扩容、交易端流动性改善与机构参与度提升形成正向循环、收益率下行过程中孕育结构性机会 [3] - 科创可转债作为标准化产品有利于提高拟上市企业透明度,化解明股实债等不规范情况 [3] 生态体系与产品创新 - 投资端着力培育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更好匹配科创企业资金需求 [7] - 产品端需打造"全周期、多工具"融资矩阵,适配科创企业"长周期、高风险、轻资产"特性 [8] - 建议推广"投贷联动"机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