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电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供应链何处去?|暗涌看世界
暗涌Waves· 2025-05-25 14:03
供应链迁移与全球化挑战 - 美国海关启用"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查经越南、墨西哥等国的转口避税行为,要求进口商提供三级供应链溯源文件 [1] -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加速出海进程,即使在中美会晤后90天缓冲期内,生产多元化和本地化仍是未来战略关键 [1] - 供应链迁移是地缘政治导致的被迫状态,美国关税政策加快进程,企业面临下游品牌厂商的订单胁迫 [6] - 中国供应链面临近岸制造和友岸制造的竞争,东南亚、印度正在形成平行供应链,局部取代中国供应链 [8] - 富士康2024年在印度产能接近20%,2025年将继续增长 [10] - 苹果手机大规模向印度迁移,耳机向越南集中,特朗普对印度制造手机进入美国施加高关税 [13] 供应链竞争力与创新 - 供应链竞争力是国家制造能力的总和,需关注"控制力"与"连接力"的结合 [25][26]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改变上游供应链格局,如空气悬架技术突破由浙江孔辉科技、河南中创智领实现 [24] - 安全气囊技术突破依赖主机厂、控制器和芯片三方的知识流动与合作 [29] - 供应链视角强调系统性思维,通过上下游合作实现1+1>2的组合效率 [30] - 国内供应链处于逐底竞争阶段,出海可帮助企业寻找新利润空间 [33][34] 企业出海与并购策略 - 中资企业在海外转移中仍承接大部分产能,如宁波申洲服饰在东南亚布局 [17] - 耐克等品牌标签从"Made-in-China"变为"Made-in-Vietnam",但产品仍由中资企业制造 [18] - 国际品牌较少导致链主保护不足,如海尔在越南难以保护上游中企,而三星、LG在越南投资巨大 [36] - 并购是全球化高效方式,如上工申贝收购德国DA品牌,海信收购古洛尼并成功整合 [39][40] - 海信通过"瘦身计划"和增员强化,最终融入斯洛文尼亚市场 [41][42] 供应链未来趋势 - 供应链迁移导致全球效率牺牲,美国追求广义"供应链安全" [21] - 企业需适应不同国家供应链网络,避免用中国速度横扫世界 [32] - 出海是5-10年长周期战略,国内二流企业可能通过出海获得新机会 [44] - 跨国化进程中需形成新能力,适应本地化挑战 [44]
在“家门口”拓中东欧市场 浙江余姚“智造”组团出击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02
中东欧博览会参展情况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出口消费品展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全国千余家企业参展 [1] - 宁波余姚市76家企业组团参展,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旨在开拓中东欧市场 [1] - 余姚市一季度出口额达227.8亿元,同比增长22.6% [1] 参展企业产品与技术 - 余姚一家电器企业展出美妆冰箱、办公室小型冰箱及车载冰箱,近40%产品出口中东欧国家 [1] - 另一家余姚企业展示自主研发的四缸小型充气泵,具有轻量化、便携化优势,中东欧订单占比30%左右 [2] - 科技企业展出多款机器人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阳明一号"和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AIX艾克斯" [3] 科技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具身智能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感算控一体化AI控制器,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别,整体能耗降低40%左右 [3] - 科技企业与中东欧国家多家制造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 - 电器企业希望通过展会拓展中东欧新客户 [1] - 充气泵企业计划进一步拓展中东欧新市场并收获新订单 [2]
每经热评 | 港股募资额创新高 “东方之珠”重振雄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1:25
港股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助推2025年港股以超600亿港元首发募资额登顶全球榜首 [1] - 2023年港股IPO募集额同比骤降55.8% 出现新股发行空窗期 [1] - 2024年蜜雪集团上市首日突破千亿港元市值 4月下旬市值飙升至2000亿港元以上 [3]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与次日涨幅均超过10% [3] - 比亚迪H股股价5月下旬创历史新高 [3] -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超过30% [3] 政策与机制改革 - 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 - 香港推出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机制 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 [2] - 港交所创新上市机制 开设科企专线吸引优质企业 [2] 企业动态 - 美的集团 顺丰控股 蜜雪集团 宁德时代等内地行业龙头2024年实现H股上市 [3] - 科威特投资局 瑞银资产管理等全球投资者加码港股基石投资 [3] 市场趋势 - 内地经济活力与港股制度优势融合提升港股包容性与吸引力 [2] - 优质内地公司赴港上市为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重要通路 [3] - 全球资本加速重估中国新经济产业战略价值 [3]
时隔两年同框直播,孟羽童会重回格力吗?董明珠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0:29
5月2 3日,董明珠与孟羽童同框直播,回应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等问题。 董明珠称:"羽童其实还是让我挺感动的,格力有明确规定离开以后再回来是不可能的。" 董 明珠表示孟羽童还要出去读一年书,回来再说,并邀请孟羽童随时回来参与直播 ,称孟羽童 对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轻" 。 此外,董明珠还谈起了和孟羽童重新联系的契机,说自己刷到了孟羽童要留学的消息,还是 要问候一下。 孟羽童表示:"收到老板信息很开心,都没怎么睡着觉。" 董明珠则称:"网上说和孟羽童怎么样都是无稽之谈,人与人之间相处是真诚,羽童对我来说 是孩子。离开的时候确实是犯了很大的错,工作中要讲原则,情感是另一回事。" 同日,"格力明珠精选"抖音号发布了一系列孟羽童回到格力的视频。 董明珠表示当时在实习生节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奋,选来做秘书,可在工作中不尽如人意, 且只想着用格力平台自己当网红,在公司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她在会议中还称,只想着挣 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从格力离职后,孟羽童转战自媒体,自我定位从"前5 0 0强董事长秘书"转为"事业养成系大女 主",以"年纪轻轻就扭转舆论、掌握人生主动权 ...
炒菜机器人席卷餐饮,预制菜迎来终结者?
36氪· 2025-05-23 20:22
炒菜机器人行业现状 - 炒菜机器人加速渗透B端餐饮企业,小菜园计划采购3000台,单台5万元,预计花费1.5亿元 [1] - 橡鹿科技合作餐饮企业包括农耕记、金鼎轩、米村拌饭等知名品牌,以及全季、亚朵、希尔顿等连锁酒店 [1] - 中小型餐饮企业倾向月租模式,月租金1000-2500元不等,以降低人工成本 [1] 市场应用场景 - 初期主要应用于团餐和快餐市场,现加速渗透堂食、外卖场景 [1] - 大型连锁餐饮用于外卖卫星店,初创企业如"霸碗"完全替代厨师 [2] - 社区老年食堂、互联网企业员工食堂开始引入炒菜机器人 [2][3] 设备价格与成本效益 - 单台售价3-5万元,部分高达12万元,使用年限约5年 [2] - 租赁模式下,3.6万元设备月租约2500元 [2] - 对比一线城市厨师月薪8000元,单台每月可节省5500元,5台年省十几万元 [5] 行业参与者 - 家电企业(苏泊尔、九阳)、扫地机器人企业(科沃斯)及创业公司跨界布局 [4] - 橡鹿科技获源码资本、IDG、腾讯、京东投资,不停科技获CVC创世伙伴等投资 [6]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餐饮行业面临房租、人工、原材料压力,炒菜机可降本增效 [7] - "现炒"概念流行,农耕记等企业在外卖包装强调"没有预制菜" [7] - 预制菜因健康争议降温,炒菜机器人被视为替代方案 [7] 运营模式与盈利 - 霸碗通过设备租赁创收,年租金1.2万元/台,600家门店年收入超2000万元 [10] - 橡鹿科技去年销量3000台,收入约1亿元 [10] - 餐饮企业自研设备并通过加盟模式扩张 [10]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突破"标准化与个性化"矛盾,复刻厨师技艺 [8][12] - 关键技术包括过温曲线控制和喷料精准度计量 [12] - 目标成为智慧AI厨师,实现新品研发一键下发至所有设备 [12] 消费者反馈 - 高校学生对机器人出品评价与普通食堂相当 [8] - 部分消费者认为相比大火爆炒仍欠缺"锅气" [8] - 低价策略(如19元盖浇饭)可降低消费者预期 [8]
长虹美菱:下属子公司拟投资2.96亿元建设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项目
快讯· 2025-05-23 19:21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山长虹拟以自筹资金约2 96亿元投资建设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项目 [1] -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9个月 从2027年1月开始启动 2027年9月初正式投产 [1] 项目目的 - 项目将提升中山长虹的空调生产能力 满足公司空调产业未来海外销售的产能需求 [1] - 项目旨在助力打造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1] 产能规划 - 项目设计产能为单班年产400万套空调 [1]
海信家电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电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 - 公司:海信家电、格力、美的、海尔、大金、卡萨帝、小米、日立、约克、科龙、容声、Funcom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表现与市场趋势 - 二季度经营状况改善,内销利润有支撑,高端品牌 COLMO 和新风空调表现良好,大宗原材料成本稳定;外销美国订单恢复正常,欧洲有库存压力但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新兴市场一季度增速超 20%,预计二季度及全年保持快速增长 [2] - 618 期间线上价格竞争激烈,低端机型主导价格竞争,高端品牌表现良好,国补资金到位情况预计二季度改善 [3] - 高线城市家电需求疲软,受国补政策透支影响严重,线上渠道价格竞争激烈,各品牌采取多品牌策略或推出流量机型应对,长期产品质量和耐用性是关键 [4] - 海外市场拓展趋势明确,自主品牌份额提升是关键,海外利润率预计每年改善 0.5 个百分点,公司经营质量有望改善至微利,但汽车零部件行业压力较大 [4] 市场策略与布局 - 美国市场按正常节奏出货,欧洲市场增速预期中个位数以上,新兴市场如东盟、中东非、南美洲增速不会放缓,因市场空间大且外资品牌份额可争取 [5] - 布局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海外通过轻商渠道拓展产品类型,国内多联机制造能力领先,水机业务自研技术处于行业前列,长沙中央空调水机基地年底投产助力业务发展 [6] - 调整中央空调战略重心,日立定位高端市场争夺大金份额,海信在公建和新基建领域拓展,一季度海信增长 8%,日立降幅收窄 [7] - 618 期间优化销售结构,利用国补政策支持,推进高端化战略,迭代细分品类新产品,科龙推出商用和中央空调产品应对竞争 [2][10][11] 盈利预期与影响因素 - 今年希望经营质量进一步改善至微利,利润率预计零点几个百分点,收入基于订单结构优化略有增长,但汽车零部件行业压力大压缩增长和利润空间 [15] - 欧洲地区短期库存压力对盈利端改善趋势影响有限,通过规模效应和销售结构改善,利润率预计持续改善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代工利润率较高,不比国内低甚至更高,自主品牌建设投入期长,需研究当地消费者偏好实现本地化,青岛海尔、海信自主品牌影响力逐步积累,每年海外利润率改善 0.5 个百分点左右 [9] - 世俱杯在美国举办,公司借助该 IP 强化国内营销,618 期间推出体育营销属性产品,五六月份结合天气和消费场景重点投入资源提升内销表现 [11] - 小米加入使线上渠道价格竞争激烈,各品牌采取多品牌策略或推出流量机型应对,推动了一些技术创新,中央空调领域小米新品安装属性强、价格敏感度低,需长时间建设相关能力和渠道 [13] - 公司主要经营方向不变,集团董事会变更引入外部资源助力目标实现,与美的战略合作可能拓宽纵向整合 [14][15] - 东南亚及东盟区市场成长性快的驱动力是当地需求增长、普及度提升和公司抢占份额,中长期增长潜力大且有确定性 [16] - 海外新兴市场虽面临 Beta 风险,但公司自身属性 Alpha 能支撑增长,因外资品牌占据大部分份额,市场空间大 [18]
【环球财经】海信在坦桑尼亚发布智慧家电新品
新华财经· 2025-05-22 18:09
公司动态 - 海信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办2025年新品发布会,推出116英寸RGB MiniLED电视116UX,这是当地市场尺寸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电视产品[1] - 116UX电视是全球首款搭载RGB MiniLED背光系统的大尺寸电视,配备海信第七代自研图像处理芯片Hi-View AI Engine X,通过AI感知算法与3D光色协同调控实现技术突破[1] - 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成为中东非地区家电市场第一品牌[1] 技术研发 - 海信展示全球智慧家居领域最新成果,包括自主研发的智慧家居平台ConnectLife,该平台通过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实现多品类家电互联互通、语音控制与智能场景联动[2] - 产品技术突破源于长期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公司依托领先的显示与AI技术提升产品力[1] 市场布局 - 海信自1996年进入南非市场以来稳步拓展区域布局,已在南非建成制造基地,2024年在迪拜设立首个区域研发中心专注于本地化产品与服务开发[2] - 公司坚持深耕非洲市场,秉持"以诚信立企,打造共生价值"的发展愿景,持续满足南部非洲市场多样化需求[2] 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为非洲用户提供更沉浸、更智能、更绿色的高品质数字生活,助力地区实现数字化转型[1] - 经营理念包括以人为本、扎根非洲、用心做产品善待客户、用心做经营善待员工、用心做公益善待社会[2]
618狂欢大促 长虹全面化AI家电开启生活焕新新范式
中金在线· 2025-05-22 16:21
618促销活动概况 - 618年中大促是半年度最重要的促销节点,品牌厂商和渠道商家高度重视,消费者选择此时"以旧换新" [1] - 家电行业在国补优惠叠加下迎来放量契机,主流厂商如长虹通过国宝赋能、国货撑腰、国补企补惠民让利覆盖家庭AI家电场景 [1]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消费金额超2000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过90% [4] 长虹营销策略 - 以"国宝・国货・国补"为主题,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推出"补上加补"企补举措,通过"虹创有品"小程序、电商平台及线下店铺实现双重福利 [5] - 与熊猫IP深度联动,在成都新津·古原茶室举办跨次元直播,结合熊猫周边、8折单品和盲盒福利提升消费者参与度 [3][7] - 在成都东郊记忆、京东MALL等场地搭建"超酷时尚生活""城市购物日常"等熊猫主题场景,强化线下体验 [7] AI技术应用 - 长虹产品全面AI化,AI TV以拟人化智能体"熊猫小白"为核心打造24小时陪伴系统,并搭载熊猫内容频道 [9] - 熊猫懒系列空调采用"一键智享"和"AI自适应技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9] - 美菱大白鲸冰箱配备AI云保湿功能保持果蔬7天脆嫩,如手洗洗衣机通过3倍力洁净技术实现"洁净如手洗" [11] - 逐月系列烹饪中心在1米空间内集成烟灶蒸烤炸多功能,鲜活水2.0茶吧机实现"净水+矿化+消杀"三合一 [11] 产品设计与文化融合 - 熊猫懒系列空调采用经典黑白配色,契合用户"懒"生活方式 [13] - AI TV将熊猫文化融入功能设计,用户可体验AI技术与国宝文化的双重魅力 [15] - 长虹通过绑定熊猫IP强化"国货叙事",与冰雪赛事营销形成高情感价值IP矩阵 [15] 公司战略转型 - 长虹加速从家电制造商向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技术硬核"与"情感价值"双重突破 [15] - 通过"AI+产品""AI+制造""AI+运营"全链条布局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 [16] - 产品设计强调柔性落地,让用户享受"慵懒"体验,开启全面化AI生活新范式 [17]
美国人疯狂下单中国
投资界· 2025-05-22 16:04
中美贸易动态反转 - 中美航线订单在关税政策调整后出现戏剧性反转 从货轮归零到订单飙升 一舱难求[3] - 盐田港承担中国对美出口超1/4货运量 声明发布后美国采购商连夜催发货 港口运力紧张[5] - 宁波港美线订舱量24小时内从个位数猛增至近4000箱 多地港口集装箱爆仓[5] 航运与供应链现状 - 航运公司从东南亚 欧洲航线紧急调配船舶 但舱位缺口仍达30%[6] -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5月底前美线舱位已售罄[6] - 长滩港作为全美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当前进出港船舶稀疏零落 呈现萧条景象[8][11] 制造业生产响应 - 宁波慈溪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车间满负荷生产 美国客户紧急排产发货[6] - 上海针织厂48小时内完成5万件积压成衣工序 30万件库存销售一空[6] - 深圳 义乌等地外贸企业订单同比激增 生产线连夜重启[6] 产业链替代困境 - 美国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实现本土生产 波音公司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13] - 东南亚代工厂无法满足定制需求 原材料和产业链仍依赖中国 美国客户被迫回流[14] - 中国工厂通过拓展欧洲等市场降低对美国依赖 如明瑞集团欧美市场占比从七三开变为三七开[14] 全球贸易格局 - 义乌商户对美国关税政策表现淡定 通过转向欧洲 日韩 俄罗斯等市场维持业务[14] - 中国工厂调整策略 采取按订单生产模式避免囤货风险[14] - 历史案例显示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关税提至59% 反而加剧经济萧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