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机器人概念股”迈赫股份: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中国经营报· 2025-11-17 17:17
公开资料显示,迈赫股份是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智能装备系统、智慧物联系统、规划设计与EPC服务 的高新技术企业,涵盖高端智能装备系统、智慧物联系统、规划设计业务。 根据财务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迈赫股份营收为2.48亿元,同比下降2.58%;归母净利润为3000.04万 元,同比增长15.17%。2025年前三季度,迈赫股份营收为8.57亿元,同比下降4.78%;归母净利润为 9841.56万元,同比增长46.87%。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中经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 11月16日下午,"机器人概念股"迈赫股份(301199.SZ)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金平已被 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同样是在11月16日,迈赫股份方面同时对外表示,在王金平被留置不能履 行董事长职责期间,暂由公司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张开旭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职责。迈赫股份方 面同时表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
纽泰格(301229) - 2025年11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7 17:0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纽泰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主要从事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产业化 [1] - 公司投资设立孙公司上海纽泰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从事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研发 [1] - 商业模式包括投资机器人运营体验中心,开展人形机器人、消费服务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的代理销售和租赁,销售零部件并提供维保服务,以及提供机器人相关教育与培训服务 [2] - 商业模式包括围绕公司生产制造、物料与物流管理需求,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向汽车行业推广 [2] - 商业模式包括结合中船集团704研究所在直线作动关节的正向开发能力、巴斯夫在先进材料方面的技术成果及公司自身能力,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直线作动关节、轻量化结构件、电子皮肤基底材料等零部件 [2] - 机器人行业技术壁垒高,迭代速度快,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公司商业模式能否成功落地具有不确定性 [2] 战略合作与技术优势 - 合作单位704研究所在行星滚柱丝杠方面拥有十余年正向开发经验,具备从产品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流程能力,能更好满足下游客户产品迭代需求 [2] - 公司与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在机器人及汽车领域开展合作 [2] - 合作内容为巴斯夫提供聚酰胺、聚甲醛、碳纤维增强塑料、热塑性聚氨酯等材料,公司提供产品应用开发、先进制造及测试验证能力,联合开发机器人关键部件(如关节、结构件、减震部件、电子皮肤)及汽车先进材料解决方案 [2] - 联合开发旨在满足产品轻量化、高强度、高尺寸稳定性、高阻燃性、强抗干扰性等技术要求 [2] 公司治理与激励 - 公司股份回购已完成,计划在2025年度员工考评结束后择机启动员工股权激励 [2][3]
投资新风口:物理AI+空间智能,极智嘉-W(02590)成物理AI产业链核心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7:04
该公司于 10 月 28 日全球首发的具身智能"无人拣选工作站"及全流程无人拣选方案,正是借助物理AI, 推动智能仓储迈入"真无人"新纪元。 极智嘉无人拣选工作站由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驱动,采用"感知-策略"分层架构, 通过感知模型精准识别物体与环境信息,策略模型实时生成最优抓取方案,实现"虚拟决策-物理执 行"全链路闭环,与物理AI的系统整合逻辑高度契合。 该模型基于千万级仓储真实数据预训练,经"互联网数据-仿真数据-真机数据"多层次验证,具备三大核 心优势:覆盖数万级SKU且无需后训练,48小时快速部署适配复杂品类;百毫秒级推理支持7×24小时 作业,拣选效率较人工倍增,1-2年即可实现优异ROI;本地数据处理模式满足医药、零售等行业的安 全合规需求。 截至目前,极智嘉已服务全球超850家大客户,业务覆盖40余个国家,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大仓储履约 机器人企业"领导地位。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13日,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发布长文,明确将空间智能定位为 "AI 的下一个 前沿",强调其将成为推动 AI 从"语言智能" 向 "物理智能" 跨越的核心引擎——这一论断进一步激活了 ...
投资新风口:物理AI+空间智能,极智嘉-W成物理AI产业链核心标的
智通财经· 2025-11-17 17:04
11月13日,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发布长文,明确将空间智能定位为"AI的下一个前沿",强调其将成为 推动AI从"语言智能"向"物理智能"跨越的核心引擎——这一论断进一步激活了市场对物理AI的关注。据 申万宏源研究11月14日发布的空间智能系列报告指出,物理AI作为融合世界模型、物理仿真引擎与具 身智能的系统性工程,正成为数字孪生、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基石。而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是物理AI 最具想象空间的两大应用。 智能仓储,凭借商业化落地成熟度高、场景需求刚性强、价值兑现路径清晰的核心优势,已成为具身智 能和物理AI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的核心突破口。因此,申万宏源将全球仓储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 W(02590)(Geek+)认定为物理AI产业链"整机厂商"核心标的。整机厂商需要理解行业knowhow以及物理 处理逻辑,实现落地应用和最终的价值变现。 物理AI的商业化落地实践 申万宏源明确,物理AI的实现依赖"世界模型-物理仿真引擎-具身智能控制器"三大技术协同,其中具身 智能控制器是连接虚拟推理与物理执行的关键。而极智嘉的技术突破正紧扣这一趋势。 该公司于10月28日全球首发的具身智能"无人拣选工作站"及全流程无 ...
快讯|马斯克设想Optimus将用于手术;现代集团拟投125.2万亿韩元用于人形等方向;中国核岛无线侦检机器人成功研发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7 17:00
中国核岛无线侦检机器人 - 辽宁红沿河核电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联合研发首款适用于核电站核岛厂房的无线侦检机器人[3] - 机器人能在机组运行期间进入核岛内部对设备进行侦检 显著提升作业安全水平[3] - 项目团队计划为其扩展辐射测量 气体采样等功能 打造可复制 可迭代 可升级的综合型机器人[3] 仿生机器人导航系统 - 中国研究人员根据蚂蚁 鸟类和老鼠的运动方式构建新型导航系统 帮助机器人进行导航[6] - 系统利用量子磁力计模仿候鸟探测地球磁场能力 并通过贝叶斯滤波器融合偏振罗盘和相机等输入[6] - 新型导航系统能在发现重要地标时执行构建地图任务[6] 现代集团巨额投资计划 -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6至2030年间于韩国国内进行125.2万亿韩元投资 较前五年89.1万亿韩元增长约40%[9] - 投资中50.5万亿韩元将用于人工智能 软件定义汽车 电气化 机器人和氢能等未来新兴业务领域[9] - 38.5万亿韩元用于研发投资以增强现有出行行业竞争力 36.2万亿韩元用于资本支出[9] - 投资重点是通过扶持国内AI/机器人产业和发展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振兴区域经济[9] 微型医疗机器人技术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出比大多数细菌还小的微型机器人 用于对抗体内疾病如中风或肿瘤[12] - 机器人宽度不到两毫米 由含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球形胶囊组成 可通过X射线追踪并在血液中以最高每秒4毫米速度游动[12] - 利用高频磁场加热可溶解机器人外壳释放内部药物 实现靶向治疗 在猪和羊测试中表现良好[12]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应用前景 - 埃隆·马斯克认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未来可通过AI驱动技术让每个人获得顶级外科医生诊疗 重塑全球医疗保健[15] - 提议使用Optimus替代传统监禁方式 引发关于司法 科技和公民权利未来的伦理辩论[15] - 预见数百万台相同高精度医疗机器人将在工厂生产并部署到世界各地以弥合高技能医疗专家数量有限的差距[15]
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脚步临近
搜狐财经· 2025-11-17 16:59
IPO进程 - 公司从7月18日辅导备案到11月15日完成辅导仅用时132天,进程高效 [2] - 辅导机构中信证券确认公司已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与内控制度 [2] - 公司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市场普遍预计其将登陆科创板 [15] 辅导期完善事项 - 辅导期内首要任务是协助公司研究确定并完善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 [3][4] - 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进,聘任三名独立董事并设置董事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4] -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的议案》等议案,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 [4] - 公司在今年10月完成更名,去除地域色彩,展现全国化布局雄心 [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公司早期推出XDog、Laikago、AlienGo等多款四足机器人产品,并于2023年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H1、H1-2、G1等产品 [5][6] - 公司最新发布新一代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全身自由度从19个大幅提升至31个 [18] 财务与商业化状况 - 公司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且自2020年以来财务报表每年均保持盈利状态 [7][8] - 公司最新估值已超过100亿元 [9]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为:四足机器人占比约65%,人形机器人占比约30%,组件产品占比约5% [9] - 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20%用于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则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9][10] 股权结构与投资方 - 创始人兼CEO王兴兴为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23.8216%,并通过有限合伙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9] - 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已入股,包括美团、腾讯、阿里、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深创投等 [9]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公司冲刺IPO之际,正值具身智能产业投资热潮涌动,多家同类企业宣布获得融资 [11][12] - 公司与乐聚机器人等头部企业率先启动IPO计划,引领行业资本化进程 [13] - 行业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产品商业化仍在探索阶段,融资能力被视为企业持续竞争的关键 [14]
互为引擎 彼此成就 机器人与汽车智造“双向奔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7 16:46
当机器人化身智慧搬运工,自主规划路径、精准定位料箱位置并完成抓取与搬运;当它们结合AI算法操控机 械臂与灵巧手,完成精准抓取与物料分拣……工业机器人与汽车智造之间,正展开一场共生共舞的"双向奔赴"。 数据印证着这一趋势:今年9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63万套,同比增长28.3%;1~9月累计产量达到59.5 万套,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汽车业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扮演着需求引擎的关键角色;而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演进,也在不断 重塑汽车制造的生产方式,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柔性化的新阶段。 加速渗透赋能汽车产业链 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版图中,汽车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汽车升级与智能化转型,汽车制造对工业机器 人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吸引众多机器人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推出适配汽车智造场景的系列产品。 近日,普罗宇宙机器人正式发布了工业级轮式具身机器人"大白"2.0版、四款末端执行器及普罗"小灵"灵巧手。据 悉,今年8月面世的普罗宇宙"大白"1.0版机器人,在装配、检测、上下料三大场景中已完成10余项落地验证,2.0 版产品则在300多个性能点上实现全面升级。为进一步应对工业场景的柔性 ...
岱美股份:拟1亿元设机器人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16:36
人民财讯11月17日电,岱美股份(603730)11月17日公告,公司拟使用1亿元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上海岱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岱美科技"),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及配件、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智能装备领域的制造、技术开发及相关咨询服 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公司目前机器人相关业务尚处于初期技术开发准备阶段,存在开发不成 功的风险,存在开发不及预期的情况;机器人产业链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存在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情 况。 转自:证券时报 ...
机械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把握产业升级的成长机会
国信证券· 2025-11-17 16:3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把握产业升级的成长机会,聚焦AI基建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方向,同时关注工程机械等价值方向 [4][6] 机械行业概览 - 装备制造业进入产业升级期第二阶段,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引领未来,中国正在迎来全方位的产业升级 [12][13] - 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的202家增至2025年11月3日的593家,占A股比重从9.22%提升至10.89% [21][22] - 行业营收从2015年的0.77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00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1.23% [34][35] - 行业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293亿元增至2024年的10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5.29% [34][35] - 行业毛利率从2015年的22.0%提升至2024年的22.9%,净利率从2015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5.3%,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达7.1% [37][38] - 机械行业100亿市值以上公司合计122家,其中市值超500亿元的公司有14家,200-500亿元市值的公司有34家 [24][26] - 2025年机械行业公司涨幅超过50%的共221家,占比约37% [27][32] 新兴成长方向:人形机器人、AI基建、无人叉车 - 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产业变革阶段,AI赋能推动解决痛点问题,特斯拉有望在2026年实现小批量量产,长期市场空间广阔 [6][49] - 特斯拉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可能达100亿乃至200亿台,Optimus V3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并计划在2026年内搭建年产100万台的产线,目标成本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 [49][58][59] - 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鹏等持续发力,小鹏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 [63][65][69] - AI基建方面,全球政府和企业开启巨额资本开支计划,海外大厂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达320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约39% [78][79][87] - AI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对供电和散热提出高要求,供配电系统占基础设施建设价值量的40%-45%,制冷系统占比15%-20% [90][93][97] - 燃气轮机作为数据中心主用电源迎来景气上行周期,2024年全球燃机订单量同比增长38%至55.5GW [79][103][104] - 液冷是数据中心温控产业趋势,预计2028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5-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3.21% [79][109][113][115] - 无人叉车行业受益于电动化、无人化发展趋势 [6] 工程机械:国内企稳回升,出口平稳向上 - 国内工程机械已见底企稳,未来随着国内设备更新与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内需有望持续复苏 [6][7] - 全球化布局有效平滑国内周期波动、提升盈利能力,行业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6][7] 自主可控:国产化率低,加速替代 - 把握国产化率低、空间大、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如科学仪器、X射线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等 [6][7] 核电:行业景气向好,可控核聚变打开远期空间 - 国家发展核电态度积极明确,核裂变发电行业景气持续向好,批量化建设+核废物后处理打开成长空间,可控核聚变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6][7] 价值方向:检测服务、通用设备、轮胎模具等 - 检测服务行业经营稳健、现金流好,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保持了较好的经营韧性,估值已消化到历史底部位置 [6][7] - 顺周期通用设备方面,优选具备核心竞争力、能持续拓展产品品类,且同时叠加进口替代/出口加速逻辑的优质龙头公司 [6][7] - 建议重点关注见底有望企稳的光伏设备和锂电设备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