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消费

搜索文档
A股的3400点突围战开始了丨智氪
36氪· 2025-06-15 17:41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的挑战 - 上证指数年内第三次冲刺3400点失败,银行板块却创新高,显示市场存在结构性分化 [4] - 万得全A(剔除金融)静态市盈率达31.51倍,处于近三年最高分位(100%),近10年54%分位,显示估值接近市场情绪承受高点 [6][8] - 横向对比全球市场,万得全A(剔除金融)估值略高于标普500(剔除金融的30倍),但显著高于恒生科技指数(21倍)和东证指数(14倍),缺乏估值优势支撑突破 [9] 突破3400点的必要条件 - 需依赖增量政策支持或盈利预期改善,但短期内两者均不具备:中美贸易会谈稳步推进,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可能性低 [9] -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3%(5月数据),环比下降0.4%,预示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拐点未现,下半年盈利或持续承压 [10] - 当前政策(如平准基金)仅能支撑市场维持现状,突破3400点需超预期因素驱动 [10] 市场风格与配置建议 - 历史复盘显示不同市场风格对应不同驱动逻辑:稳定风格(政策趋紧)、周期风格(经济预期向好)、成长风格(产业趋势+流动性)、消费风格(经济复苏)、金融风格(宏观政策+盈利改善) [13][14][15][16][17] - 当前弱盈利+资金弱流入环境下,稳定与金融风格占优,成长风格短期受中报业绩考验(Wind预测2025年成长板块增速41.8%,但短期配置动力不足) [18][19] - 建议均衡配置:关注边际改善行业(石化、券商、有色金属、军工、电新)及政策/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AI应用、算力、国产软件、半导体) [19] 投资者策略 - 若上证指数显著突破3400点且无基本面支撑,应视为减仓而非加仓信号 [11] - 市场或维持震荡下行,板块轮动为主,需规避绩差股,聚焦业绩确定性 [10][11]
策略研究周度报告:国际地缘冲突再起,港股避险情绪升温-20250615
银河证券· 2025-06-15 15:50
核心观点 - 国际地缘冲突使港股避险情绪升温,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建议关注高分红、外贸、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等板块 [2]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6月9 - 1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因6月13日以伊冲突爆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原油暴涨,黄金等避险资产拉升,全球股市下挫;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2%,恒生科技指数跌0.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0% [2][4] - 港股行业层面8个行业上涨、3个行业下跌,医疗保健、材料、能源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分别涨7.52%、5.91%、5.80%;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居前,分别跌1.43%、0.69%、0.34%;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汽车与零配件、家电等跌幅居前 [2] - 创新药获批上市进度加快、海外授权交易增多提振医药;消费行业因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调整,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被调入,新消费板块关注度提升带动相关个股估值上涨;外贸方面中美经贸磋商有新进展;金融板块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允许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汽车行业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加速资金周转但增加财务压力;科网股监管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 [12][13][14] 资金流动 - 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541.95亿港元,较上周升502.24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78.09亿港元,较上周升27.45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0.91%,较上周降1.51个百分点 [2][17]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54.57亿港元,较上周升5.29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美团 - W、比亚迪股份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等 [17]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6月1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6倍、1.11倍,较上周五分别跌0.03%、涨0.65%,分别处2019年以来72%、74%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0.02倍、2.88倍,分别处2019年以来8%、57%分位数水平 [2][19] - 6月1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BP至4.4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5.03%,为3年滚动均值 - 1.9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11%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7BP至1.644%,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9%,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74%分位 [2][23][27]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6月13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非必需性消费等5个行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能源业、金融业等4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能源业、金融业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7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6月1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3.69点至128.05,处2014年以来36%分位数水平 [33]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使短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国5月通胀低于预期,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预计今年降息两次;国内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受政府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5月出口保持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趋势 [2][41][43] - 建议关注高分红板块如能源、金融、贵金属等;受益于中美关税政策改善的外贸板块;政策利好的创新药板块和业绩增长弹性大的新消费龙头 [2][44]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下跌,全球航空业ETF、区域银行业ETF跌超2%,银行业ETF跌近2%。
快讯· 2025-06-13 21:57
行业ETF表现 - 全球航空业ETF当前价21 87美元 下跌0 55美元(-2 45%) 成交量62 05万股 总市值6889 05万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3 73% [2] - 区域银行业ETF当前价56 56美元 下跌1 22美元(-2 11%) 成交量240 97万股 总市值47 2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5 66% [2] - 银行业ETF当前价53 16美元 下跌1 05美元(-1 94%) 成交量11 08万股 总市值41 1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3 48% [2] - 金融业ETF当前价50 09美元 下跌0 92美元(-1 79%) 成交量509 25万股 总市值557 4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 01% [2] - 半导体ETF当前价259 13美元 下跌4 02美元(-1 53%) 成交量83 34万股 总市值30 6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7 00% [2] - 全球科技股ETF当前价87 17美元 下跌0 97美元(-1 10%) 成交量7682股 总市值12 2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2 86% [2] - 网络股指数ETF当前价255 69美元 下跌2 38美元(-0 92%) 成交量10479股 总市值169 7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5 15% [2] - 科技行业ETF当前价240 34美元 下跌2 23美元(-0 92%) 成交量55 98万股 总市值764 4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3 55%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当前价127 94美元 下跌1 06美元(-0 82%) 成交量24 87万股 总市值101 5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3 15% [2] - 可选消费ETF当前价212 08美元 下跌1 63美元(-0 76%) 成交量25 30万股 总市值266 3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5 21% [2] - 公用事业ETF当前价81 69美元 下跌0 20美元(-0 24%) 成交量140 08万股 总市值118 6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8 70% [2] - 医疗业ETF当前价136 52美元 下跌0 29美元(-0 21%) 成交量169 56万股 总市值261 2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0 38% [2] - 日常消费品ETF当前价81 92美元 下跌0 04美元(-0 04%) 成交量131 51万股 总市值138 64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 77% [2] - 能源业ETF当前价87 38美元 上涨0 79美元(+0 91%) 成交量794 33万股 总市值218 8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2 80% [2] 市场整体表现 -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下跌 全球航空业ETF和区域银行业ETF跌幅超过2% 银行业ETF下跌近2% [1]
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上市通道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28
政策核心内容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交易端向发行端深化拓展 [1] - 政策旨在打破区域市场分割 为红筹架构企业境内融资和中概股回归积累湾区经验 [1] - 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港股公司有机会实现H+A两地上市 解决跨境资本流动不畅和制度差异问题 [2] 市场影响 - 深港资本市场深度对接将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功能 提升人民币资产定价权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 - 政策加速粤港澳金融一体化 形成深交所和港交所双引擎有机结合 促进资本要素自由流动 [2] - 深交所国际化能力将提升 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将丰富 [2] 企业特点与行业分布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上市公司共1589家 占H股总数六成 总市值20.72万亿元 占H股总市值32.23% [3] - 行业集中在可选消费、工业、信息技术、房地产、金融 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企业居多 [3] - 企业特点包括行业多元化、高科技新经济为主、知名头部企业多、部分高成长性企业未盈利、国际化需求强 [3] 资本市场效应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将丰富深市行业矩阵与企业类型 推动估值体系优化升级 [3] - 企业回归深交所引入国际资本定价逻辑 为A股市场注入新估值参照 提升市场合理性与有效性 [3] - 政策有助于卡脖子领域企业利用双融资平台拓宽渠道 为产业升级提供资本支撑 [4] 人民币国际化 - 企业赴深交所上市将加速离岸人民币回流 带动跨境资金池规模突破 [4] - 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使用占比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医疗业ETF涨0.48%,可选消费ETF涨0.4%;金融业ETF跌0.31%,全球航空业ETF跌0.3%。
快讯· 2025-06-11 21:46
行业ETF表现 - 医疗业ETF当前价136 32美元 上涨0 65美元(0 48%) 成交量71 94万股 总市值260 8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0 52% [1][2] - 可选消费ETF当前价217 35美元 上涨0 92美元(0 43%) 成交量16 90万股 总市值273 0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85% [1][2] - 半导体ETF当前价263 02美元 上涨0 95美元(0 36%) 成交量54 32万股 总市值31 09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8 61%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当前价129 24美元 上涨0 45美元(0 35%) 成交量21 86万股 总市值102 6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16% [2] - 全球科技股ETF当前价87 86美元 上涨0 27美元(0 30%) 成交量12527股 总市值12 3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3 68% [2] 金融与公用事业 - 银行业ETF当前价54 98美元 上涨0 10美元(0 18%) 成交量50234股 总市值42 56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0 18% [2] - 公用事业ETF当前价86 08美元 上涨0 12美元(0 15%) 成交量45 02万股 总市值117 56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7 75% [2] - 区域银行ETF当前价58 98美元 上涨0 06美元(0 09%) 成交量100 77万股 总市值49 2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 61% [2] 科技与能源 - 科技行业ETF当前价241 06美元 上涨0 19美元(0 08%) 成交量25 04万股 总市值766 7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3 85% [2] - 能源业ETF当前价84 94美元 下跌0 12美元(0 14%) 成交量150 35万股 总市值212 7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0 07% [2] - 网络股指数ETF当前价259 19美元 下跌0 56美元(0 22%) 成交量1119股 总市值172 1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6 59% [2] 消费与航空 - 日常消费品ETF当前价81 58美元 下跌0 18美元(0 22%) 成交量45 52万股 总市值138 0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 33% [2] - 全球航空业ETF当前价23 37美元 下跌0 07美元(0 30%) 成交量89489股 总市值7361 55万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7 81% [1][2] - 金融业ETF当前价50 90美元 下跌0 16美元(0 31%) 成交量210 86万股 总市值566 54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5 70% [1][2]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上涨,能源业ETF、生物科技指数ETF涨超1%,医疗业ETF涨近1%。
快讯· 2025-06-10 21:38
行业ETF表现 - 能源业ETF当前价84 77美元 涨幅1 44% 成交量182 40万股 总市值212 2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0 27%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当前价128 88美元 涨幅1 01% 成交量12 21万股 总市值102 3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43% [2] - 医疗业ETF当前价135 14美元 涨幅0 74% 成交量30 40万股 总市值258 6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 39% [2] - 半导体ETF当前价258 06美元 涨幅0 43% 成交量16 67万股 总市值30 5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6 56% [2] - 全球科技股ETF当前价87 20美元 涨幅0 26% 成交量4806股 总市值12 2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2 89% [2] - 公用事业ETF当前价80 86美元 涨幅0 24% 成交量53 17万股 总市值117 39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7 59% [2] - 日常消费品ETF当前价81 77美元 涨幅0 23% 成交量35 24万股 总市值138 3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 57% [2] - 网络股指数ETF当前价260 81美元 涨幅0 15% 成交量3871股 总市值173 1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7 25% [2] - 可选消费ETF当前价213 94美元 涨幅0 03% 成交量77139股 总市值268 7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4 38% [2] - 科技行业ETF当前价239 56美元 涨幅0 01% 成交量16 11万股 总市值761 9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3 21% [2] - 银行业ETF当前价54 36美元 涨幅0 00% 成交量28542股 总市值42 0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 30% [2] - 区域银行ETF当前价58 30美元 跌幅0 01% 成交量29 52万股 总市值48 66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75% [2] - 金融业ETF当前价50 90美元 跌幅0 19% 成交量81 76万股 总市值566 5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5 70% [2] - 全球航空业ETF当前价23 24美元 跌幅0 34% 成交量16867股 总市值7320 60万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8 32% [2] 市场整体表现 -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上涨 能源业ETF和生物科技指数ETF涨幅超过1% 医疗业ETF涨幅接近1% [1]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半导体ETF涨超2%,区域银行业ETF涨近1%,金融业ETF跌近1%。
快讯· 2025-06-09 22:28
行业ETF表现 - 半导体ETF表现最佳,当前价258.50美元,上涨5.77美元(2.28%),成交量205.80万股,总市值30.56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6.74% [1][2] - 区域银行业ETF上涨0.55美元(0.94%),当前价58.56美元,成交量183.49万股,总市值48.87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下跌2.31% [1][2] - 科技行业ETF上涨2.13美元(0.89%),当前价240.49美元,成交量119.49万股,总市值764.89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3.61% [2] - 银行业ETF上涨0.45美元(0.83%),当前价54.56美元,成交量28.90万股,总市值42.23亿美元,年初至今微跌0.94% [2] - 全球科技股ETF上涨0.68美元(0.78%),当前价87.37美元,成交量18,419股,总市值12.23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3.09% [2] - 能源业ETF上涨0.36美元(0.44%),当前价83.78美元,成交量375.09万股,总市值209.79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44% [2] - 全球航空业ETF微涨0.07美元(0.30%),当前价23.32美元,成交量23.61万股,总市值7345.80万美元,年初至今下跌8.01%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微涨0.14美元(0.11%),当前价127.09美元,成交量71.00万股,总市值100.91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3.78% [2] - 网络股指数ETF微涨0.14美元(0.05%),当前价260.94美元,成交量21,420股,总市值173.27亿美元,年初至今表现最佳,上涨7.31% [2] - 医疗业ETF下跌0.33美元(0.24%),当前价134.05美元,成交量302.88万股,总市值256.53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2.18% [2] - 可选消费ETF下跌0.52美元(0.25%),当前价211.65美元,成交量91.51万股,总市值265.84亿美元,年初至今表现最差,下跌5.40% [2] - 公用事业ETF下跌0.24美元(0.30%),当前价80.95美元,成交量362.92万股,总市值117.52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上涨7.71% [2] - 日常消费品ETF下跌0.32美元(0.39%),当前价81.37美元,成交量257.49万股,总市值137.70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4.06% [2] - 金融业ETF表现最差,下跌0.44美元(0.86%),当前价50.84美元,成交量521.25万股,总市值565.87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上涨5.58% [1][2]
宏观专题: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华创证券· 2025-06-09 16:32
海外收入占比 - 标普500指数中非美收入占比约30%,罗素2000代表的美国小型企业非美收入占比约20%[21] 高海外收入敞口行业 - 科技、材料、医疗、通讯业海外业务敞口大,科技行业非美收入占比超50%,后三者超30%[27] - 科技与通讯业市值占标普500近一半,关键行业海外业务依赖度高[27] 权重股海外业务情况 - 标普500主要行业前5大市值公司中半数以上海外业务占比高于行业均值[32] - 苹果、亚马逊等权重股海外业务占比和利润率均高于美国本土[11] 海外市场结构 - 亚洲、欧洲收入占非美收入比重分别约45%、40%,是主要海外收入来源[49] - 科技、能源行业亚洲收入占比高,必选消费、非必选消费、金融行业欧洲收入占比高[49] 收入增长情况 - 标普500近2年收入增长更依赖海外,2023 - 2024年非美收入增长普遍高于总收入增长[52] - 通讯业海外收入增速持续高于总收入(2020年除外),材料业2023 - 2024年非美收入增速高于总收入[57] 海外业务利润率 - 必选消费品、非必选消费品、材料、科技行业海外业务利润率高于本土[61] 中国业务情况 - 科技与通讯业营业收入来自中国的比例(25.1%)高于整体均值(16.5%),但近2年来自中国收入增长慢[75] - Mag7成分股中特斯拉、苹果、英伟达2024年来自中国营业收入增速慢于整体,占比下滑[82]
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华创证券· 2025-06-09 14:12
海外收入占比 - 标普500指数中非美收入占比约30%,美国小型企业非美收入占比约20%[3] - 科技、材料、医疗、通讯业海外业务敞口最大,占比分别为51%、38%、35%、34%[22] 权重股情况 - 标普500权重股海外收入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海外业务利润率也高于本土[22] - 科技业苹果、英伟达等,通讯业alphabet、Meta等海外业务占比高于行业均值[5] 海外市场结构 - 亚洲、欧洲收入占非美收入比重分别为45%、40%,是主要海外收入来源[47] - 科技、能源行业亚洲收入占比高,消费、金融行业欧洲收入占比高[47] 收入增长情况 - 2023 - 2024年标普500非美收入增长普遍高于总收入增长[8] - 通讯业海外收入增速持续高于总收入增速(2020年除外)[8] 海外业务利润 - 必选消费品、非必选消费品、材料、科技行业海外业务利润率高于本土[56] 中国业务情况 - 科技与通讯业中国营业收入比重高于整体均值,但近2年来自中国收入增长慢于整体[22] - Mag7成分股中特斯拉、苹果、英伟达2024年中国营业收入增速慢于整体,占比下滑[10]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下跌0.05%,前十大权重包含沪电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6-06 21:10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下跌0 05% 报1822 5点 成交额312 53亿元 [1] -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 20% 近三个月下跌5 33% 年至今下跌0 93% [1] 指数构成 -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选取100只长三角上市公司证券 聚焦研发投入强 盈利能力优 成长性高的科技企业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 8% 澜起科技(6 44%) 海康威视(4 83%) 国电南瑞(4 75%) 中微公司(4 45%) 联影医疗(4 23%) 沪电股份(3 63%) 思源电气(3 47%) 恒生电子(3 12%) 新和成(2 58%) 天孚通信(2 3%) [1] - 交易所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6 30%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3 70%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3 30% 工业占比28 45% 医药卫生占比16 07% 通信服务占比6 62% 可选消费占比4 08% 原材料占比1 48%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