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经济减速慢行,政策空间打开——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7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15 18:20
核心观点 - 7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需走强但内需与生产同步放缓,结构分化明显 [3] -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放缓,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均低于预期 [9][12][14][16] - 消费受短期因素扰动增速回落,但部分品类如家电、粮油等保持韧性 [4][5][7] - 进出口表现超预期,顺差扩张,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提速 [18] -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21] - 价格下行压力持续,CPI持平而PPI维持负增长 [23] 消费 - 7月社零增速3.7%,低于预期4.8%,商品消费增速下降1.3pct至4% [4] - 极端天气催生应急物资需求,粮油商品增速8.6%,家电消费增速28.7% [4] - 国补重启效果减弱,补贴品类增速下降4.3pct至8.3%,与非补贴品类增速差收窄至5.2pct [5] - 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1.5%,销量增长12%,价格折扣侵蚀车企盈利 [5] - 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微降0.1pct至5.2%,餐饮服务消费增速1.1% [7] 固定资产投资 - 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6%,较上月下降1.2pct,基建投资7.3%,制造业投资6.2%,房地产投资-12% [9] - 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下降7.8%和14.1%,投资同比增速下降4.1pct至-17% [12] - 基建投资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增速分别为-1.9%和-5.1%,为2022年以来首次转负 [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0.3%,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较6月下降5.4pct [16] 进出口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7.2%,人民币计价增长8%,较6月上升0.8pct [3][18]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6%,对欧盟增长9.2%,对美出口下降21.7% [18] - 机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集成电路等高端装备出口高速增长 [18] - 进口增速回升至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同比扩张14.9% [18] 工业生产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低于预期5.8%,环比增速0.38% [21] - 高技术、数智化、绿色产品增长较快,工业产销率97.1% [2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6月放缓0.2pct [21] 价格 - CPI通胀持平于0,核心CPI通胀上涨至0.8% [23] - PPI通胀持平于-3.6%,煤炭开采、黑色加工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23] - 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加速下探 [3]
广发证券:7月经济数据边际放缓的两个源头
选股宝· 2025-08-15 18:00
宏观经济放缓特征 - 7月经济数据呈现放缓特征,六大口径中只有出口加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均低于前值,内外需分化出现 [1][6] - 按照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估算的实际GDP指数同比约为5.02%,按照工业增加值和社零估算约为4.79%,均不同程度低于二季度 [1][6] - 7月出口同比7.2%,高于前值的5.9%;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的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8%,低于前值的6.0%;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的4.8%;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低于前值的0.5%;地产销售单月同比-8.0%,低于前值的-5.4% [6] 工业表现 - 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的6.8%,环比季调0.38%,年内仅高于4月关税冲击时 [1][7] - 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增速降幅较大,同比-3.8%,低于前值的3.0% [7][8] - 新产业产品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2.0%,低于前值的8.4%;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24.0%,低于前值的37.9%;服务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2.8%,低于前值的18.3% [7] - 集成电路产量同比15.0%,略低于前值的15.8%;发电设备产量同比34.6%,高于前值的26.1% [7][9] - "反内卷"相关行业产量分化,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16%,低于前值的24.1%;汽车产量同比8.4%,略低于前值的8.8%;水泥产量同比-5.6%,略低于前值的-5.3%;粗钢产量同比-4.0%,高于前值的-9.2%;钢材产量同比6.4%,高于前值的1.8% [7][8][9] - 工业企业产销率有所上行,7月单月97.1%,属年内次高,显示"反内卷"改善即期供需关系 [7][10] 消费表现 - 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的4.8%,环比季调为-0.14% [2][10] - 拖累因素包括:餐饮同比1.1%,限额以上餐饮同比-0.3%;烟酒同比2.7%;汽车零售同比-1.5%,五个月以来首次转负;家电零售同比28.7%,低于上半年累计的30.7%;手机零售同比14.9%,低于上半年同比的24.1% [2][10] - 增速加快的包括:金银珠宝零售同比8.2%,高于前值的6.1%;日用品零售同比8.2%,高于前值的7.8% [11] 投资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低于前值的2.8%,隐含单月同比-5.2% [3][13] - 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0.3%,前值5.1%;基建投资当月同比-1.9%,前值5.3%;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7.2%,前值-12.9% [13] - 基建回落幅度较大,可能因"两重"项目集中下达在二季度末,7月尚未普遍形成,以及地方巩固化债背景下增量投资较少 [3][13] - 水利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12.6%,显著低于前值的15.4%;道路管理业累计同比-2.0%,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同比0.5%,均低于前值 [14] 地产表现 - 地产领域数据继续放缓,销售、新开工、施工、投资、资金到位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4][15] - 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7.2%,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15.4%,施工面积当月同比-20.4%,竣工面积当月同比-29.3% [15] - 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8.0%,销售金额当月同比-14.3% [15] - 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0.3%,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0.5% [15] - 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当月同比-15.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4%,自筹资金同比-16.2%,定金及预收款同比-24.1%,个人按揭贷款同比6.8% [16] 政策与展望 - 7月软数据、信贷数据、经济数据指向一致,"减速带"初步出现 [5][18] - 近期政策主要集中在服务类消费领域,包括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 [5][18] - 地方投资和地产是本轮总量数据再放缓的两个源头,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扩大有效投资" [5][18] - "两重"政策和地产政策的继续落地较为关键,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打开了新一轮政策放松空间 [4][15][18]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内生动能复苏有待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银河证券· 2025-08-15 16:37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GDP增速回落至4.8%,前值为5.4%,显示经济内生动能减弱[2] - 工业生产强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前值6.8%回落1.1个百分点[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信息软件、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保持强劲增长[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5月和6月的6.4%和4.8%明显下滑[2] - 餐饮收入增速仅为1.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更是-0.3%,显示消费疲软[1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家电、家具等品类零售增速环比下滑3.7%-10.6%[5]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6%,较1-6月的2.8%继续下滑[2] - 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1-7月增速6.2%,较前值下滑1.3个百分点[5] - 基建投资受气候影响,1-7月增速3.2%,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4] 房地产市场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当月估算增速-17%[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下降6.5%,量价齐跌[8] - 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19.4%,施工面积增速-9.2%,显示建设端持续低迷[8]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本地户籍失业率升至5.3%,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9] - 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保持在4.9%,显示短期用工需求仍有韧性[9] - 居民就业感受指数下滑至2009年水平,反映就业市场压力[64]
【广发宏观郭磊】7月经济数据边际放缓的两个源头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15 15:00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六大口径经济数据中仅出口加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均低于前值,内外需分化明显[1][6] - 基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估算的实际GDP同比约5.02%,基于工业增加值和社零估算约4.79%,均低于二季度水平[1][6] - 出口同比7.2%高于前值5.9%,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8%低于前值6.0%,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4.8%,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低于前值0.5%,地产销售单月同比-8.0%低于前值-5.4%[7] 工业生产领域 - 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0.38%,为年内仅高于4月关税冲击时的水平[9] - 原煤产量同比-3.8%显著低于前值3.0%,新产业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2.0%低于前值8.4%,工业机器人同比24.0%低于前值37.9%,但集成电路同比15.0%和发电设备同比34.6%保持高位[9][10] - "反内卷"相关行业分化: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16%低于前值24.1%,粗钢产量同比-4.0%高于前值-9.2%,钢材产量同比6.4%高于前值1.8%[9][10] - 工业企业产销率97.1%为年内次高,显示供给收缩改善供需关系[11] 消费市场表现 - 社零环比季调-0.14%,餐饮同比1.1%和烟酒同比2.7%延续低速增长,汽车零售同比-1.5%为五个月来首次转负[12] - "两新"红利相关家电零售同比28.7%低于上半年累计30.7%,手机零售同比14.9%低于上半年24.1%,但金银珠宝同比8.2%和日用品同比8.2%小幅加速[12][1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0.3%低于前值5.1%,基建投资同比-1.9%低于前值5.3%,地产投资同比-17.2%低于前值-12.9%[14] - 基建回落主因"两重"项目二季度末集中下达但7月未普遍开工,水利投资累计同比12.6%显著低于前值15.4%,地方化债背景下公路投资累计同比-2.0%[13][14] 房地产行业 - 地产销售面积同比-8.0%,销售金额同比-14.3%,70城一二手房价环比分别-0.3%和-0.5%[16][17] - 新开工面积同比-15.4%,施工面积同比-20.4%,到位资金同比-15.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4%较前值11.8%大幅逆转[16][17] - 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显示地产止跌回稳仍在政策框架内,后续政策接力值得关注[16] 政策与经济展望 - 7月PMI、BCI、信贷与经济数据共同印证"减速带"出现,符合金融市场预期[17] - 当前政策聚焦服务类消费贴息,但地方投资和地产是总量放缓主因,政治局会议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两重"政策和地产政策落地为关键变量[17][18]
2025年7月宏观数据点评:多重因素复合作用下,7月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
东方金诚· 2025-08-15 14:1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煤炭开采业增速放缓2.3个百分点[4]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速下滑2.9个百分点[4] - 1-7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较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5] 消费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1] - 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增速放缓1.3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6] - 1-7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4.8%,较上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7]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预计带动8月社零增速回升[7] 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6%,增速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1]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5.2%[8] -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2.0%,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10]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3.2%,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11] 政策与展望 - 四季度初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等增量措施以稳定经济[12] - 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达6.0%,较去年加快1.6个百分点[11] - 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为6.0%,较去年下行3.2个百分点[9]
【专访】曹远征:提高工资收入的重点在于服务业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06
记者 王珍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下称"十五五"规划)的建议,这标志未来五年中国经 济发展的总蓝图即将浮出水面。 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日前在接受智通财经采访时指出,"十五五"规划应将民生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当前中国正稳步迈向高收入社会门槛,这一进 程正深刻改变着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 "老百姓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用于吃穿用的支出比重持续降低,更多花费转向服务业,消费偏好朝着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这种需求结构 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物质商品需求不足的问题。"曹远征说。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服务业中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需求极为旺盛,但供给相对短缺,所以升级服务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服务化至关重要。 "十五五"期间的另一大挑战是人口老龄化。曹远征指出,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这对于房地产和基建行业来说意味着历史性的转折点已 经到来。"刚刚结束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强调城市更新改造,而非扩建, 这意味着钢材、水泥等产品可能会出现绝对过剩。从而,发展服务业更显急迫。"曹远征说。 他还表示,提高服务业的劳 ...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 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1:4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2]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 [2][3]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 同比下降9% [2] - 按IFRS 16前基准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5] - 基本EBITDA按年增加7% EBIT增长9% [5] - 每股中期股息0.710港元 较2024年0.688港元增长3% [3]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业务收益235.97亿港元 同比增长9% [8] - 吞吐量上升4% 仓储收入急增27% [8] - EBITDA达87.19亿港元 EBIT达65.08亿港元 分别同比增长10%和12% [8] - 成本管理措施得当推动盈利增长 [8] 英国电讯业务合并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合并 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109.22亿港元 [6] - 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6][9] - 合并后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6]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6] - 目标第五年实现每年7亿英镑成本与资本开支协同效益 [6] 流动资金与债务状况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 [9]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9] - 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 较2024年末1296.14亿港元下降 [9]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 2024年末为16.2% [9]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需获得多国监管机构批准 [4][10] - 邀请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讨论 [10][13] - 交易架构将进行变更 预计2025年内无法完成 [4][10] - 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 [1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交易进行审查 [14]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 年内涨幅超30% [9]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9]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上半年港口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股价年内涨超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1:36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同比增长11% [1]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同比增长3% [1]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同比下降9% [1] - 基本每股盈利2.96港元,较去年同期2.66港元增长11% [2] - 每股中期股息0.710港元,较去年同期0.688港元增长3% [2] - 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同比增长11% [4]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及相关业务收益235.97亿港元(约21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7] - 港口部门EBITDA 87.19亿港元,EBIT 65.08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10%和12% [7] - 增长主要由盐田港口、上海港口与亚洲及中东货柜码头吞吐量上升4%带动 [7] - 墨西哥及欧洲港口仓储收入急增27% [7] 重大交易事项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英国合并,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4][5] - 就英国合并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及相关影响109.22亿港元 [5] - 合并后的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5]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5] 财务状况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约1254.9亿元人民币) [8]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8] - 综合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1296.14亿港元下降 [8]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较2024年12月31日16.2%改善 [8]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预计不会在2025年完成 [3][11] - 正邀请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成为重要成员 [11] - 交易需要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及部门批准 [2][11] -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要进行变更 [1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年内涨幅超30% [8]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8][9] - 市盈率(TTM)为11.66 [9]
CKH HOLDINGS(00001)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4 18: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营收增长80亿英镑,其中13亿英镑来自有利的外汇变动[4] - 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但部分受非现金减值影响[5] - 每股股息增至0 71美元,增幅3 2%[6] - EBITDA增长7亿美元,其中13%来自英镑和欧元走强[7] - 营运自由现金流增长21亿美元,增幅11%[8] - 净负债率从17%降至14 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港口业务 - 吞吐量增长4%至4400万TEU,欧洲增长7%,亚洲和澳大利亚增长5%[29] - EBITDA增长10%,欧洲贡献26%,亚洲和澳大利亚贡献57%[29] - 欧洲存储收入增加7500万美元,墨西哥存储收入显著提升[31] 零售业务 - 净新增60家门店,总数达16,935家[33] - 亚洲占比51%,欧洲占比49%[33] - EBITDA增长12%至80亿港元,欧洲贡献73%[33] -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EBITDA下降53%[34] - 西欧健康美容业务增长5%,东欧增长25%[36] 基础设施业务 - EBITDA本地货币增长6%[45] - 净负债率上升但预计将随资产出售改善[41] - 监管重置整体有利,水务业务仍存争议[43] 电信业务 - EBITDA增长9%,其中60%来自 treasury 收益[14] - 英国业务EBITDA增长13%,奥地利业务利润率下降5%[50] - 英国合并带来13亿英镑净收益[48] 金融与投资业务 - Cenovus能源贡献大幅下降[15] - TPG澳大利亚业绩受澳元走弱影响[15] - Hutchmed销售额受政策变化影响[6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和中国大陆合计贡献从5%降至2%[10] - 欧洲港口存储收入成为重要利润来源[31] - 中国零售面临消费疲软压力[34] -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零售表现优异[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港口业务通过设施扩建和成本效率推动增长[32] - 零售业务加速"暗店"模式转型,会员达1 75亿[39] - 电信业务推进英国合并后的协同效应,目标5年内实现7亿英镑年化协同[92] - 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关注监管重置和投资机会[103] - 考虑通过交易释放电信业务价值[10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下半年持保守态度,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存[8] -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预计持续承压但正实施转型[73] - 港口业务韧性较强,供应链中断可能提升存储收入[96] -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有限,地理多元化提供缓冲[95] 其他重要信息 - 可持续发展进展显著,Scope 1和2排放较2020基准下降20%[68] - 绿色债券支出达23亿美元[69] - ESG评级稳定,MSCI维持BB级[70]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股息政策 - 股息决策基于基本面而非非现金会计损失[72]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策略 - 加速3600家门店与"暗店"整合,牺牲短期利润率换取市场份额[73] 英国合并会计处理 - 106亿港元差异来自会计准则转换和最终估值调整[78] 资本配置策略 - 优先投资现有业务增长机会,保持谨慎财务政策[80] 港口交易进展 - 仍需多国监管批准,正与中国战略投资者洽谈[83] 电信资金用途 - 已回购4 85亿英镑债券,剩余资金可能用于降杠杆或回流母公司[87] 电信分拆可能 - 定期评估价值释放方案,目前无具体计划[105] 意大利市场竞争 - Vodafone Italy收购后竞争格局趋于稳定[107] ESG激励机制 - 正将减排、培训时长等指标纳入高管激励计划[109]
长和(00001)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14 17: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净收益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6]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EPS)为0.688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26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6] - 2025年上半年基础净收益(不包括一次性非现金损失)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 2025年上半年EBITDA(前IFRS 16)为45.0亿美元,同比下降14%[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自由现金流(OpFCF)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0] - 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FCF)为3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8%[17] - 2025年上半年利润税前为11,11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71]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归属于普通股东为85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2%[71] 用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活跃客户基础为5660万,同比增长40%[108] - 2025年上半年总客户基础为60.5百万,同比增长40%[112] - 2025年6月30日,英国的注册客户总数为28,765,000,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49%[117] - 2025年6月30日,英国的活跃客户总数为26,180,000,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42%[119] 未来展望 - VodafoneThree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10亿以建设先进的5G网络[130] - 集团在CDP的供应商参与评级中被评为A级,表彰其在气候行动和可持续运营方面的努力[5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零售部门通过能源属性证书购买了629GWh的可再生能源,覆盖了中国大陆、香港等地的年能源消费[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H&B亚太地区的可比门店销售增长为6.4%,主要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的强劲表现推动[89] - H&B欧洲的可比门店销售增长为4.5%,受益于英国和贝尔哈国的积极交易势头[89] 负面信息 - 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55,92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但利润税前为10,8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75] - H&B中国的可比门店销售增长为-1.0%,主要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89] - 2025年上半年EBIT为(10,079)百万欧元,同比下降263%[11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和2较2020年基准减少约20%[54] - 集团在2024年发行的10亿美元绿色债券的使用情况报告已于2025年4月发布[54] - CKI的净债务与净总资本比率为10.6%,显示出稳健的财务状况[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