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流玩具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拍出124.2万元天价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476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02
拍卖表现 - 全球首场初代Labubu艺术专场拍卖会中,一只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落槌价成交,加上佣金后最终成交价达124.2万元,刷新潮流玩具拍卖纪录 [1] - 同场拍卖的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拍出82万元高价,48套拍品100%成交,总成交额达372.54万元 [3] - 买家通过网络竞拍购得薄荷色Labubu,对其未来增值空间充满信心 [3] 市场溢价 - Labubu与Vans联名款原价599元,二手平台转手价飙升至14839元,溢价超24倍 [3] - 2024年发售的MOKOKO FALLIN TO SPRING系列发售价159元,当前二手均价突破2700元 [3] 公司财务与股价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成为河南首富 [4] - 公司股价从2024年2月的19.8港元/股攀升至6月10日的258.8港元/股,累计涨幅超10倍,市值突破3476亿港元 [4] - 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THE MONSTERS系列营收30.4亿元,同比激增726.6% [7] 资本市场预期 - 德意志银行将目标价从200港元上调至303港元 [7] - 摩根大通预测2024-2027年销售和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4%及56% [7] 行业与文化影响 - Labubu与泉州文旅合作推出"簪花Labubu"项目,相关视频在抖音获161万点赞,成为现象级文旅融合案例 [8] - LABUBU3.0系列在洛杉矶、伦敦等地引发排队抢购,欧美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0% [8] - 潮玩IP生命周期通常为2-3年,泡泡玛特需在Labubu热度消退前培育新IP [8] 估值与竞争 - 泡泡玛特市盈率超98倍,远高于三丽鸥(37倍)、孩之宝(21倍)等国际同行 [8] - 市场对其估值的可持续性存在分歧 [8] 消费趋势 - Z世代消费逻辑从物质占有转向情感共鸣,从功能需求转向身份认同 [8] - Labubu的"稀缺+稀缺"组合成为新的阶层符号,重塑潮流产业价值链 [8] 知识产权保护 - 泡泡玛特已申请数十枚"LABUBU"商标,并登记动画剧本著作权,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壁垒 [8] - 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对高仿Labubu的严打行动凸显正版IP的商业价值 [8]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3:38
泡泡玛特的市场表现与商业成就 - 公司创始人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第十,全球第101名 [3] - 2024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1倍,年内累计上涨174% [3] - LABUBU系列产品在全球年轻群体中形成抢购风潮,成为消费硬通货 [4] -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区苹果商店购物榜首,单场直播吸引12万人在线抢购 [4] - 在TikTok平台实现600万-700万美元月销售额,位列美区4月销量榜首 [4] 核心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 通过盲盒机制制造期待感,限量款设计强化稀缺性,形成重复购买行为 [5] - 将IP人格化并构建社群文化,使产品超越物理属性成为身份象征 [5] - 深度挖掘IP情感价值,建立从盲盒到服饰、主题乐园的全品类生态 [6]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满足Z世代对审美体验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5][6]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变迁 - 情绪价值正演变为硬核消费需求,功能性消费让位于情感共鸣 [5] - 潮流玩具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全民消费现象,反映新消费时代转折 [8] - Z世代消费主力更关注品牌背后的意义而非产品实用功能 [5][9] - 公司被类比为"东方迪士尼",通过IP生态构建情绪经济体系 [6] 产品影响力与社会现象 - LABUBU形成文化符号效应,与奢侈品搭配产生附加价值 [6] - IP形象在社交平台引发模仿效应,明星街拍加速传播 [4] - 在东南亚市场形成现象级热度,创始人社会影响力比肩科技领袖 [4]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丨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网· 2025-06-11 12:08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8亿美元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第十位 全球第101名 [2] - 公司股价2024年年初至今涨幅超11倍 年内累计上涨174% [2] - 旗下LABUBU系列在北美市场表现强劲 TikTok美区4月销售额达600万-700万美元 登顶苹果商店购物榜首 [3] - 单场APP直播吸引12万人在线抢购 显示极强用户粘性 [3] 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 - 盲盒机制通过不确定性设计激发消费期待感 限量款策略强化稀缺性 [4] - IP人格化运营形成情感绑定 社群意见领袖示范效应显著 [4] - 产品超越物理属性 成为社交身份象征(如爱马仕配饰需搭配LABUBU的消费者认知) [4] - 业务从盲盒拓展至手办/积木/服饰等品类 并向影视动画/主题乐园延伸 构建情绪经济生态 [4] 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变迁 - Z世代消费偏好从功能性转向情绪价值 更关注品牌意义/审美体验/自我认同 [3] - 潮流玩具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全民消费现象 反映新消费时代转折点 [5] - 情绪价值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深度理解年轻群体需求 [5] 市场争议与挑战 - 被质疑"收割情绪税" 产品实际价值存在争议 [5] - IP生命周期管理被关注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5]
叶国富又要收获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6-11 09:33
分拆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对TOP TOY品牌潮流玩具业务潜在分拆上市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 旨在优化股东价值 [1] - 分拆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 具体IPO时间、地点等细节尚未确定 需视市场条件而定 [1] - 2022年创始人叶国富提出目标 希望3年内实现TOP TOY单独上市 当前时间点为2025年6月 距离目标仅剩1个月 [3][4] 业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 TOP TOY品牌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4.71%至9.84亿元 GMV同比增长41.04%至11.48亿元 [3]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58.9% 净新增门店数量同比增加120家 显示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品牌创立于2020年12月 定位潮流玩具集合店 是公司对潮玩市场的战略布局 [2] 资本运作动态 - 公司考虑在IPO前为TOP TOY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等战略投资者 为分拆创造有利条件 [4] - 行业估值参考显示 泡泡玛特市值达3200亿港元 布鲁可市值400亿港元 预示TOP TOY分拆后估值有提升空间 [3] - 若分拆成功 将成为创始人叶国富继名创优品、永辉超市后第三家上市公司 [5] 市场传闻与机构参与 - 传闻称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可能为香港IPO提供服务 但公司未在公告中确认该信息 [1]
“塑料茅台”拉布布,凭什么造就河南首富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2025-06-10 22:53
如今,潮玩拉布布是泡泡玛特的顶流。图/IC photo 谁能想到,潮玩拉布布(LABUBU)不仅成了银行揽储的"扛把子",还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推上了河 南首富的位子。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系列中的一个角色。丑萌丑萌的形象设计令其深受欢迎。 原价99元到599元的玩偶,如今一"娃"难求,在二手市场被炒到成千上万元,被冠以"塑料茅台"。据新 京报贝壳财经报道,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平安银行存款5万元即赠LABUBU"的帖子热度飙升,引发 众多网友"围观"。 能成为银行的营销利器,足见LABUBU的市场号召力。而且,LABUBU还成功打破了"次元壁垒",中 外明星、海外网红公开携带、展示自家的拉布布,让这个二次元的潮玩明星角色融入了主流时尚文化。 6月9日,泡泡玛特港股市场的盘中股价一度达到253港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这家创立于2010年的企 业,经历了15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超3000亿元的巨无霸企业。要知道,全球第二大股市的A股 市场5300余家上市企业中,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不过三四十家。 再看行业细分,重资产的汽车产业巨头林立,但市值超过3000亿的车企只 ...
“新首富”泡泡玛特王宁:在下行周期里卖 “情绪” 的人
36氪· 2025-06-10 18:55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财富增长 - 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超越秦英林 [1] - 6月9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王宁身家增至208亿美元,跻身中国榜第十,全球第101名 [2] - 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以来上涨174%,年初至今涨幅超过11倍 [2] - 公司市值突破3280亿港元 [2] 泡泡玛特的发展历程 - 2010年王宁创办泡泡玛特,初期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的首店经营困难 [3][4] - 2012年获得天使投资人麦刚200万元投资 [4] - 2015年Sonny Angel盲盒爆火,单月销量从几千飙升至数万 [6] - 2016年签下Molly设计师王信明,推出盲盒产品 [6] - 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 [8] - 2018年与迪士尼签约,开始构建IP矩阵 [8] - 2019年成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第一 [8] - 2020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8] - 2021年拓展海外业务,加拿大首店开业 [8] - 2022年强调DTC业务模式 [8] - 2023年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落地 [8] - 2024年海外收入达50.7亿,同比增长375%,占总营收38.9% [8]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转型 - 从渠道商转型为IP情绪制造商 [6] - 盲盒是短期催化剂,IP生态才是核心壁垒 [8] - 构建"外部挖掘+内部孵化"的双轨机制,全球签约约350名设计师 [13] - 通过潮玩展、艺术社群筛选潜力IP,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反哺原创IP开发 [13] IP战略与表现 - 四大头部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2024年均实现超10亿元营收 [10] - THE MONSTERS(Labubu系列)以30.4亿元营收,726.6%的增长成为现象级超级IP [10] - 不同于迪士尼的完整世界观IP,泡泡玛特IP强调"留白"降低认知门槛 [10] - IP是情感投射,产品是空画布,越简单越有想象空间 [10] 用户运营策略 - 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92.7%,会员复购率49.4% [14] - LTV(用户终身价值)是行业均值的4.2倍 [14] - 商品运营思路为"不以货品定指标",注重成交率、客流等精细化指标 [15] - 线下设置IP主题桌,优化机器人商店点位 [15] - 线上推动天猫视觉升级,自建抖音团队,开通各IP直播间 [15] 海外扩张与DTC模式 - 2024年海外收入50.7亿,同比增长375%,占总营收38.9% [8] - DTC模式优化海外业务利润空间,规避经销商利润分流 [16] - 构建总部与海外市场直接协同机制,实现跨区域资源对接 [16] - 在泰国曼谷通过LABUBU机场快闪活动引爆社交媒体传播 [16] 商业哲学与成功因素 - 商业核心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情感共鸣 [17] - 抓住新一代群体的真实细微需求 [17] - 在资源有限时关注小事情而非假想大市场 [17] - 证明了在算法时代,未被量化的情感仍能打动人心 [17]
这个85后小伙成为了河南首富,凭什么?
36氪· 2025-06-10 15:52
日前,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身家203亿美元,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这一消息迅速在商业圈掀 起波澜,人们纷纷好奇,这位85后的创业者究竟凭什么缔造如此财富神话? 王宁,1987年出生于河南新乡获嘉县。在郑州大学求学期间,他就展现出非凡的商业天赋。 2005年,还在读大学的王宁组建"Days Studio"工作室,拍摄校园纪录片,首日就售出1000张光盘,赚到第一桶金。 2008年,他又开设"格子街Box Street"线下零售空间,采用格子铺模式,让不同商家租赁格子售卖商品,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不少学生光顾,王宁也 借此积累约20万元资金,为日后创业奠定基础。 此外,他还创办街舞队Color Style,在组织活动、拉赞助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活动运营和商业谈判经验,锻炼他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早期经 历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埋下伏笔。 2010年,23岁的王宁怀揣创业梦想,在北京中关村开设第一家泡泡玛特门店,最初泡泡玛特定位为潮流杂货铺,销售各类潮流商品,如文具、饰品、玩具 等,品类丰富但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陷入困境,门店亏损严重。 转机出现在2014年,王 ...
河南首富换人!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000亿元,“火得一塌糊涂!”贝克汉姆都在晒
齐鲁晚报· 2025-06-09 16:37
富豪榜变动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取代牧原股份秦英林(163亿美元) [1] - 王宁家族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04位 所属行业为玩具 [2] - 秦英林财富位列第147位 所属行业为养猪 [2] 创始人背景 - 王宁1987年生于河南新乡 郑州大学广告学本科 2010年创立泡泡玛特 [4] 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6月6日收盘价244.8港元/股 总市值3288亿港元 [6][13] - 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 15个月内最高涨幅达12倍 [6][13]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4% [6] 产品热度 - Labubu盲盒隐藏款年均收益率超300% 二手市场溢价超30倍 [6] - 产品定价几十元至百元 国际明星如贝克汉姆、麦当娜、蕾哈娜公开晒出引发全球追星风潮 [8][10][11] 发展战略 - 线下门店被视为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 计划进驻全球地标性商场 [13] - 公司发展三阶段:2010-2016初创期 2016-2020聚焦潮玩+海外扩张 2020年后推进IP全球化 [15]
Labubu 绑定奢侈品,富人们的“齐美尔时刻”
36氪· 2025-06-09 16:26
Labubu现象的核心分析 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LABUBU 3 0系列原价99元一盒的新品当日售罄 二手平台价格飙升至130元以上 端盒玩家需支付1000多元集齐全套 [1] - 与Vans联名款定价599元 转手价达14839元 溢价超24倍 [1] - 搪胶工艺玩偶系列三代定价499元 二手市场价格突破3000元 形成奢侈消费属性 [4] - 厂家刻意控制供应量 避免产品普及化导致魅力消退 维持稀缺性 [7] 2 全球市场表现与明星效应 - 东南亚市场因BLACKPINK成员Lisa社交种草引发抢购 曼谷MEGA BANGNA门店首日营业额突破千万人民币 [1] - 国际巨星蕾哈娜多次将Labubu作为奢侈品包挂饰 带动时尚圈模仿 [1] - BLACKPINK成员Rosé、泰国公主Sirivannavari Nariratana等名人公开使用 强化高端潮流符号属性 [11][13] - 欧美明星如西蒙·拜尔斯、杜阿·利帕通过社交媒体推广 形成跨文化影响力 [13] 3 消费心理与符号价值 - 契合"Kidult"现象 成年人通过丑萌形象获得情感慰藉 缓解现实压力 [17] - 体现"口红效应" 经济不确定性下 消费者倾向以较低成本获取愉悦感 单次消费500-3000元区间覆盖年轻白领需求 [18] - 与LV、爱马仕等奢侈品搭配形成新符号系统 既保留传统奢侈品的财富象征 又注入年轻化、个性化标签 [21] - 稀缺性+潮流属性创造"齐美尔时刻" 明星通过"稀缺+稀缺"搭配建立时尚区隔 [15][16] 4 行业竞争壁垒 - 复制奢侈品核心逻辑:高二级市场价格门槛(溢价20倍以上)、主动限制产能、制造获取难度(排队/抢购) [4][7][8] - 联名策略提升溢价空间 Vans合作款溢价表现远超普通款 [1] - 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替代传统代言 节省营销成本 [9][13]
叶国富又要IPO
36氪· 2025-06-09 12:41
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正在评估分拆旗下潮流玩具品牌TOP TOY上市的可能性,以优化股东价值 [1] - TOP TOY在20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8.9%至3.4亿元,成为名创优品新的增长点,而主品牌收入增速仅为16.5% [1][2] - TOP TOY采取高性价比策略,2024年客单价同比下降至109.5元,平均售价降至57.8元,但销量和GMV大幅增长 [2][3] - TOP TOY计划2025年新增150家门店,其中100家位于中国,并计划未来5年在全球开设超过1000家店 [4][5] - TOP TOY未来海外销售预计占比突破50%,已在印尼和泰国开设门店 [5] 经营数据 - 2024年TOP TOY GMV为11.48亿元,同比增长41.04%,交易总量为1990万单,同比增长54.26% [3] - 2024年TOP TOY平均客单价为109.5元,同比下降9.7%,平均售价为57.8元,同比下降8.69% [3] - 截至2024年一季度,TOP TOY门店数量达280间,同比净增120间,其中合伙人门店240家,直营门店40家 [1] - 2024年TOP TOY同店GMV增长率为中个位数 [3] 品牌策略与市场布局 - TOP TOY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提供约1.1万个SKU,涵盖盲盒、积木、手办等品类 [1] - 与泡泡玛特不同,TOP TOY更注重高性价比和可控品类,而非开发爆款自有IP [2] - TOP TOY正在培育自有IP如"Twinkle",但与泡泡玛特的Labubu、Molly等IP相比仍有差距 [6] - TOP TOY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和"快准柔"超级供应链支撑双轨制IP战略 [5] 行业竞争与优势 - TOP TOY背靠名创优品,具备较强的渠道能力和IP整合资源能力 [5] - 业内认为TOP TOY现阶段打法类似布鲁可、52toys,过于依赖IP合作,可能影响利润结构和品牌辨识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