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多项先行指标向好 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平稳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制造业PMI回升 - 5月份制造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生产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 [1] - 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2] -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2%和50.2%,比上月上升1.6和0.8个百分点 [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总体保持稳定 [2] 出口情况 -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5%和47.1%,比上月上升2.8和3.7个百分点 [2] - 5月30日当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17.61点,较上期上涨0.9% [2] - 5月19日至5月25日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7134.8万吨,环比增长2.8% [3] -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6.4万标箱,环比增长3.63% [3] 政策展望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3]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4]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4]
★从融资平台到创新"加速器" 科创板助力"锻造"高端装备产业新格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科创板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 科创板作为创新"加速器"推动中控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化从点至面、研发投入从量到质、创新资源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 [1] - 科创板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等领域 下游覆盖轨交、汽车、电力等重点领域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增披露20单产业收购 其中5单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1][6] 工业母机行业发展 - 科创板工业母机企业2024年整体营收继续保持增长 科德数控等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质效显现 [2] - 科德数控凭借"数控系统+核心部件+整机"全产业链优势 已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1300余台规模化应用 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2]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迭代、AI赋能和多元化布局解决高端装备"卡脖子"问题 打造高品质国产装备 [2]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 - 中控技术从单一控制系统公司发展为以工业数据为基础、AI大模型为核心的工业AI平台型公司 构建完整AI生态系统 [3] - 公司上市后"硬科技"成色在多维度显著增强 核心技术得到深化与突破 [3] - 电力设备行业形成完善产业链 科创板企业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 [3] 电力设备企业创新案例 - 南网科技2024年推动全国唯一新型储能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广州 首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4] - 煜邦电力夯实智能电表业务同时 利用大数据为新能源电力"画像" 拓展低空智能巡检业务 实现数智化升级 [4] 并购重组与技术整合 - 中控技术并购荷兰Hobré International B V 获得全球领先的热值分析仪、激光气体分析仪等技术 提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能力 [5] - 中润光学收购湖南戴斯光电51%股权 增强技术和产品实力 实现供应链协作 [6] 科创板企业参与提质增效 - 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业近七成公司参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 科创50、科创100指数成分股公司实现全覆盖 [6] - 科创板带来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禀赋重塑、创新动能跃升和治理能力蜕变 助力"硬科技"企业聚焦创新 [6]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09:32
制造业景气水平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显示景气水平持续改善 [1] - 21个行业中11个处于扩张区间,较上月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面扩大 [1] - 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 2%,结束连续2个月收缩;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反映内外需同步回暖 [1] 供需结构分析 - 需求侧:6月外部干扰因素减弱,经济内生动力释放带动市场需求止降回升 [1] - 供给侧:生产活动稳定扩张,采购量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增强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制造业回升的核心动能 [2] 产业升级路径 - 需通过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避免简单关停低端产业 [2] - 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试点在30个城市展开,探索产业升级与就业联动机制 [3] - 政策需聚焦稳投资、稳外贸、促消费,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竞争环境与挑战 -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国际竞争加剧要求制造业强化创新赋能 [3] - 当前PMI仍低于荣枯线(49 7%),经济增长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2] - 外需疲软及地缘政治风险是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 [2]
突然爆发!刚刚,狂掀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等斩获20CM涨停,克莱特大涨超27%,海洋王、亚星锚链、振华重工等超10只个股涨停 [1][2] - 中科海讯、天能重工大涨超10%,海兰信、中集集团、中远海特等个股跟涨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2] - 会议强调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会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海洋经济作出重要部署 [4] 地方政策举措 - 广东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5]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拟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并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显著高于GDP增速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7]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7]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7] 细分领域机会 - 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8] - 深海资源开发将推动产业链向勘探、开采、加工全环节延伸,重点关注勘测端(水下机器人、声纳技术)、开采端(海底挖掘系统)、运输端(船舶工业)和通信端(光纤光缆) [8]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具备显著投资机会 [9]
湖南前5个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08:40
规模工业增加值 - 1-5月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较去年同期加快1 2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9%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 1个百分点 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23 6%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 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 4% [1] - 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增长8 4% 其中有色行业增长14 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 3% [1] 高技术制造业及产品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 9%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 4% [1] - 规模工业企业传感器产量增长28 1% 光电子器件增长40 2%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增长77 7% [1] 服务业经营情况 - 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 4% 34个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 行业增长面达85 3% 同比扩大5 9个百分点 [2] - 科技服务业增速显著 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增长14 6%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12 4% 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2 1% [2] - 规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21 1% 同比提升27 1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5 8% 同比提高0 1个百分点 行业盈利面91 2% [2]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8% 增速较1-4月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产业投资增长10 3% 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 2% 增速分别较1-4月提升1 4和1 9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 5%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 3%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8 2% 同比加快20 3个百分点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 9% 同比加快12 8个百分点 [2]
海洋旅游业繁荣、海洋油气业增储、海工装备市场活跃…… 深圳海洋经济劈波斩浪动能十足
深圳商报· 2025-07-02 06:3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4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强势引领,海洋旅游业延续繁荣态势,海洋油气业支柱地位显著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稳步增长,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迎来强劲增长 [1] 海洋油气业发展 -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稳产2000万吨以上 [2]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正式投产 [2] - 2025年3月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攻克埋深超4500米的超深层勘探技术难题 [2] 海洋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布局 - 培育壮大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涉海设备、涉海材料等海洋制造业 [3] - 推动绿色智能船艇、水下机器人等重点产品发展 [3] - 招引苇渡科技、山东滨海新材料、欧卡智舶、西井科技等涉海重点企业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领域 [4] - 使用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海洋机构落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4] - 推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挂牌全市首个"海洋产业专业园" [4] 产业合作与联盟建设 - 推动深圳市新能源船舶产业联合会、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4] - 与江门签署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促进深江海洋产业合作 [4] - 与澳门合作探索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涉海企业发行债券 [4] 公共测试区建设 - 深圳首个开放水域测试区正式运行,面向小型智能船舶、海洋监测设备等开展测试服务 [5] - 推动大鹏湾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首期建设土洋和畲吓湾开放式海域试验区 [5][6] - 主要服务于传感器等感知探测类产品、小型智能船艇、智能水下装备等测试场景 [6]
6月PMI数据点评:强在中游
华创证券· 2025-07-01 15:46
制造业PMI整体情况 - 6月制造业PMI为49.7%,前值49.5%,5 - 6月连续回升,从4月的49.0%回升至6月的49.7%[2][4][7][12] 制造业各分项指数 - 生产指数为51.0%,前值50.7%,回升0.3个百分点[2][12] - 新订单指数为50.2%,前值49.8%;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前值47.5%[2][12] - 从业人员指数为47.9%,前值48.1%[2][12] - 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前值50.0%[2][12]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前值47.4%[2][12] 其他重要分项 - 采购指数为50.2%,前值47.6%;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前值46.5%[13] - 进出口指数均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和47.8%,比上月上升0.2和0.7个百分点[3][13] 行业视角 - 中游装备制造业较强,6月为51.4%,相比4月的49.6%回升1.8个百分点,其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4][7] 价格视角 - 6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6.2%,前值44.7%,连续13个月低于荣枯线,建筑链价格走势偏弱,建材价格综合指数6月下跌0.8%[4][9][13] 其他行业 - 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3][14] 预期指数 - 6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前值52.5%;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9%,前值52.4%;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前值56.5%[3][14] 综合产出指数 - 6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3][15]
6月PMI数据点评:需求重回扩张区间
太平洋证券· 2025-07-01 10:42
制造业PMI改善 - 6月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4][8] - 除2个分项指数,其余11个分项指数上升0.2 - 2.6个百分点[8] - 新订单指数50.2%,升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1%,升0.3个百分点[9] - 大型企业PMI为51.2%,升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8.6%,升1.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3%,降2.0个百分点[1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为48.4%和46.2%,升1.5个百分点[16] - 装备制造业PMI为51.4%,升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持平;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4%,升0.2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8%,升0.8个百分点[18] 非制造业扩张 - 6月非制造业PMI为50.5%,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PMI为52.8%,升1.8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1%,降0.1个百分点[4][19] - 服务业出行相关服务回调,新动能行业增势延续,金融支持凸显[22] - 建筑业活动指数升至52.8%,房屋建筑业超51%,土木工程建筑业超55%[25]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外贸环境变化超预期[29]
6月份PMI数据出炉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2
制造业PMI指数 - 6月份制造业PMI升至49 7%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 0%和50 2% 较5月份上升0 3和0 4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市场需求改善 [2] -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5月份上升2 6个百分点 企业采购意愿增强 [2] 制造业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 4%和46 2% 均较5月份上升1 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改善 [2] - 5月份和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同向变化 变化幅度相当 [2] 制造业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 0% 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5月份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2]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较5月份略降0 1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 0% 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较5月份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 7% 连续3个月位于55 0%以上 [4] 经济展望 - 下半年制造业将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 市场需求适度增长 企业供给平稳增长 市场价格稳定运行 [1] - 下半年经济将重点推进"强内"和"稳外"工作 扩大内需强化动力 壮大新动能优化结构 [3] - 非制造业整体保持扩张态势 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具备持续向好基础 [5]
6月PMI数据点评:站在需求的十字路口
长江证券· 2025-06-30 22:15
制造业PMI情况 - 6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好于49.6%的彭博一致预期,新订单、生产、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拉动PMI回升0.12pct、0.07pct、0.06pct[3][11] 需求扩张情况 - 6月PMI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7.7%,生产指数回升至51%,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2%,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至48%,但行业间分化明显,并非普遍扩张[11] 价格与库存情况 - 6月出厂价格指数回升至46.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至48.4%,价格改善动力源于海外大宗价格回升,但出厂价格指数仍处荣枯线下,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至48%,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至48.1%,细分行业价格和库存互动逻辑清晰[11] 非制造业PMI情况 - 6月非制造业PMI回升至50.5%,建筑业PMI回升至52.8%,服务业PMI回落至50.1%,建筑业房屋建筑PMI和基建新订单由收缩转向扩张,服务业旺季过后季节性回落,暑期消费启动后有望再度走强[11] 需求现状与预期 - 6月PMI超预期回升反映需求有韧性,内需有结构性动力,外需未单边下行且走势好于季节性,但供需改善持续性存疑,企业用工需求环比下滑、生产经营预期小幅回落,经济预期仍偏弱,政策发力承托增长必要性强[3][11]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外需变化节奏不明确;对行业需求的判断可能不够精确,PMI统计规则对行业划分粗略,可能忽略或误判行业实际需求变动方向[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