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巴中合作前景广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10:51
巴中经贸合作 - 巴林与中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国成为巴林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涉及铝材、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和消费品 [3] - 2018年巴林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合作领域涵盖港口、能源、工业园区等 [3] - 2024年5月巴林国王访华并出席中阿合作论坛,中方对海合会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促进人员往来 [3]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高铁技术显著提升,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行程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5小时 [3] - 中国通过长远战略和精细规划应对外部挑战,14亿人口大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繁荣 [4] - 中国民众生产力提升和对高质量产品追求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 国际合作与外交 - 巴林实施温和务实外交政策,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契合,成为不同规模国家友好相处典范 [1] - 2023年巴林主办第三十三届阿盟峰会,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与 [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11:21
中黎关系与投资合作 - 黎中关系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一些中企加大了对黎投资力度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黎巴嫩发展提供广阔机遇,黎巴嫩地处东西方交流要道 [1] - 黎巴嫩有望吸引更多投资,前提是政治稳定和营商环境改善 [1] -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黎经济发展和地区供应链稳定畅通 [1] 中国发展经验借鉴 -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工业制造和新技术领导者 [3] - 阿拉伯国家可从中国经验中学习根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3] - 中国在高铁、城市建设、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巨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 - 中国通过精准设计和精细实施减贫举措,使数亿民众摆脱贫困 [4] - 重要经验是需要长期发展战略并持之以恒推进实施 [4] 中国高质量发展 - 中国正加快高质量发展,从单纯看重GDP转向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指标 [4] - 中国在绿色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代表高质量发展成果 [4] 文明交流与合作 - 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主张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4] - 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价值理念相通,曾通过古丝绸之路为经贸交流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将加深阿中合作与友谊 [4]
了解印尼市场,从他们的神话开始
虎嗅· 2025-06-14 09:53
东南亚地缘政治与商业环境 - 安全与和平是商业活动的基础 没有安全稳定 做生意将非常困难 [2] - 东南亚地区并非完全平静 但亚洲国家对和平稳定的共同向往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3] - 2015年后地缘冲突更可能演变为中长期干扰项 与之前短期脉冲式影响形成对比 [3] - 亚洲尤其是中国周边有望保持相对和平 这为区域投资创造差异化优势 [4] 印尼文化特征与商业启示 - 印尼神话故事反映其重视家庭伦理、长辈权威的文化特质 这对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 [17][24] - Sangkuriang神话体现对自然崇拜与人伦秩序的早期社会观念 [17] - Tantu Pagelaran神话展现印度教体系下对权威与组织化信仰的尊崇 [23] - 加查玛达历史事件揭示国家与家庭价值观冲突的典型案例 [35] 印尼基础设施与产业动态 - 雅万高铁(Whoosh)作为标志性基建项目 名称融合省时、优化、卓越三大理念 [8] - 覆舟火山及其传说成为连接印尼自然地理与文化符号的典型案例 [10][16] - 工业化进程对印尼经济至关重要 但需结合本土文化特征推进发展 [5][24] 现代印尼社会经济发展 - Pancasila建国原则成为凝聚多元文化的国家治理基础 [36] - 制造业发展中需平衡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工业秩序的矛盾 [37] - Nusantara概念从历史征服目标演变为新首都命名 体现国家整合意识 [35][36]
卢比奥对中国“垄断”稀土感到愤怒:美国想要蛋糕,却不愿进厨房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24
中美稀土争端 - 稀土出口成为中美贸易和技术争端的重要议题 美国指责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称其为"不可靠合作伙伴" [1] -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指责中国通过"撒谎 欺骗 黑客攻击和盗窃"获得稀土全球主导地位 但该言论被批逻辑漏洞百出 [3] 稀土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通过30年时间 投入几十亿美元 将稀土加工从"脏活"发展为全球霸主 拥有绿色精炼技术和数百项专利 [5] - 美国因环保法规严格和企业嫌成本高 将稀土开采加工外包给中国 导致自身供应链缺失 [5] - 中国在稀土 核电 太阳能 风能 高铁等领域的长线布局 体现了长期投入的战略思维 [7] 稀土产业现状 -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在于技术先进 规模经济和全产业链布局 美国即使能生产 成本也将高得缺乏竞争力 [7] - 美国缺乏稀土专家和完整供应链 马来西亚曾尝试稀土加工但失败 显示行业门槛高 [7] - 中国通过稀土管制不仅是对美反制 更是巩固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的手段 [8] 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在芯片等领域制裁中国后 才发现稀土供应链问题 反映其战略短视 [8] - 西方长期将中国视为廉价代工厂 但中国已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改变产业格局 [8] - 美国需在关税 技术出口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让步 才能换取中国稀土 [8]
离开白宫后,伯恩斯说了大实话:特朗普犯下大错,美国低估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21
美国对华政策失误 - 特朗普政府过度依赖关税手段 导致美国企业供应链受损并丧失国际信誉 而中国企业借此提升技术和市场地位 [1] - 美国低估中国抗压能力 施压政策反而促使中国加速科技研发 在高铁 电动车等行业实现全球领先 [1][3] - 美国在贸易战中未能联合盟友 若整合韩国 日本 欧洲等经济体(占全球GDP六成)可形成压制优势 但策略失误使中国获得发展窗口 [1] 中国产业升级表现 - 中国制造业从代工转向标准制定 高铁 电动车等领域已建立全球技术标杆 [3] - 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强劲 制造业升级与对外投资规模同步扩大 [3] - 美国传统施压策略失效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产业突破 政策误判导致美国错失遏制时机 [3] 中美竞争格局变化 - 美国对华政策三大失误包括 抗压预期误判 盟友关系破坏 战略轻敌 最终强化了中国竞争力 [3] - 当前中美关系进入调整期 美国需重新评估中国实力 旧有压制手段可能持续失效 [5] - 前官员公开承认政策失败具有标志性 反映美国需系统性调整对华战略框架 [5]
传统渠道之外,藏着 10 倍增长的「特通渠道」(二)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33
中国快消品特通渠道分析 核心观点 - 中国快消品市场渠道呈现"多元分化"与"精细化运营"特征,特通渠道成为重要增长点,需针对性开发策略 [2] - 加油站便利店与航空高铁渠道具备高客单价、强场景适配性,需差异化产品与供应链布局 [3][12] - 特通渠道开发需实现"人+场+品+策"四要素协同,采取"一人一场、一场一品"的精准匹配模式 [24] 加油站便利店渠道 市场规模与格局 - 中石化易捷覆盖2.8万家门店,年营收600-700亿元,日均销售额2亿元,中石油昆仑好客门店近2万家 [3] - 单店日均客流650+人,客单价超35元,香烟酒水、休闲食品、日化用品等品类畅销 [3] 运营模式 - 销售模式包括自主开发专属产品(如五粮好客、赖茅酒业)、代销/经销、自采贴牌产品 [6][8] - 供应链分省级集中采购(降本增效)与门店自主采购(满足区域需求)两种模式 [11] 准入要求 - 需具备大型商超/电商平台供货经验,部分区域要求一件代发能力 [11] - 产品需强关联司机群体需求,如便携食品、车载用品等 [3][11] 航空+高铁渠道 航空渠道特性 - 目标客群信任度高,适合高溢价商品:旅行装护肤品(雅漾小样)、免税奢侈品(美妆套装)、航空专属周边(飞机模型) [12] - 产品需满足便携性(液体≤100ml)、独特性(专供款)、即时性(即食食品)要求 [14] - 必备HACCP、AS9100D航空质量管理体系等特殊资质 [14] 高铁渠道特性 - 四大销售场景:站内零售终端、列车内销售、数字屏广告跳转、冠名专列 [15] - 乘客61%为企业中高层,候车时间45分钟,广告触达率100%,适合快消品与地域特色商品 [17] - 合作模式分直接合作(渠道分成30%-50%)与代理入驻(如中免集团) [18] 渠道运营对比 | 维度 | 航空渠道 | 高铁渠道 | |------------|-----------------------------------|-----------------------------------| | 选品逻辑 | 高客单价奢侈品/免税品 | 高频刚需食品+地域特色品 | [23] | 供应链 | 全球备货(中东客群偏好商品) | 区域化JIT模式(库存周转≤3天) | [23] | 促销设计 | 绑定航司里程积分兑换 | 结合12306积分抵扣 | [23] 特通渠道开发策略 - 需按渠道特性定制产品系列,如航空渠道专供护肤品小样、高铁渠道区域特产礼盒 [23] - 建立动态运营机制:节假日溢价(高铁提价10%-20%)、客流热力图优化铺货 [17][21] - 实施"一品一策",如航空渠道绑定积分体系、高铁渠道匹配会员优惠 [23][24]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 2025-05-30 19:10
中国制造2025核心目标与政策支持 - 计划目标为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给率达70%,2049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 [3] - 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3] - 2015-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十大优先行业投入超1.3万亿美元,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域占60%资金 [4] - 创新税收优惠年均增长28.8%,享受企业比例较2015年翻四倍 [3]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规模达475亿美元,2025年新增82亿美元AI基金 [3] 新能源车领域突破 - 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80%份额,比亚迪驱动电机国产化率近100% [4][5] -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第二,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使中国车价低欧美30% [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占全球65%,上汽MG品牌欧洲销量增87% [5] 高铁技术国产化进展 - 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率达90%,刹车片领域天宜上佳和北京普兰分别占42%和20%份额 [6] - 复兴号高铁国产化率97%,仅高端滚珠轴承依赖日本NSK [6] - 2023年中国高铁里程4.5万公里占全球70%,中国中车全球市场份额45% [6] 新材料与机器人领域表现 - 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份额25%居首,MDI技术打破杜邦垄断 [7] - 京东方OLED全球份额从2015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柔性屏技术部分超越三星 [7]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沈阳新松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85% [7]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短板 - 2023年中国芯片企业全球收入占比仅1.9%,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芯片产量占全球2% [8] - 光刻机100%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市场75%被进口品牌占据 [8][9] - C919飞机国产率60%,发动机完全依赖CFM International [9] 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 -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900GWh超实际需求50%,宁德时代利润率从15%降至8% [11][12] - 美国2018年对相关产业加征500亿美元关税,2023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11] - 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1.39%,低于美国的4.9% [13] 新兴领域国际竞争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5%,迫使3DR和Parrot退出市场 [12] - 华为和中兴2023年分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和第四,5G基站国内份额89% [12] - 中国在流式细胞术设备份额仅3%,高端设备核心部件100%进口 [14] 技术合作与信息壁垒 - 2023年中美联合科研论文数量下降20% [14] - 量子通信技术推测有突破但细节不明,因信息封锁 [15]
当好龙头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5-29 14:57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武汉市将加快形成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格局 [1] - 武汉地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交汇中心位置,承担着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使命 [2] - 武汉都市圈GDP目标到2027年达到4.3万亿元左右 [2] 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持续稳定在六成以上 [3] - 2024年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达到3.6万亿元,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重达到29% [5] - 重点推进"五同"(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提质增效 [4] 武汉新城建设 - 锚定武汉都市圈发展"主引擎"定位,统筹推进六大片区开发建设 [3] - 建成投用华工正源一期、科创金融总部一期等项目 [3] - 加快产业集聚和科创平台布局,持续提升新城影响力 [3] 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为抓手,推进基础设施共联、公共服务共享、产业科技共兴、生态环境共治等领域突破 [6] - 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合武段,共同争取将武咸昌、长昌(九)武安杭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6] - 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欧班列集合合作 [6] 科技产业合作 - 推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开展交流合作,举办"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长江中游城市群光量子产业合作交流会等活动 [7] - 加强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 [7] - 探索开展重点商标、优势商标等共享互认和协同保护 [7]
【中国制造新观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经济日报· 2025-05-27 17:17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战略 - 核心目标是在国家安全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2][4] - 强调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竞争力[4] -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全链条技术攻关[4] 产业链现状与国际地位 - 中国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3] - 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需从长度优势转向韧性建设[3] - 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形成国际领先优势[5]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包括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5] - 未来产业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赛道[5] - 通过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链布局[5] 技术突破方向 - 需锻造"撒手锏"技术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2][5] - 强调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机制[4] - 应用场景驱动模式推动新技术商业化落地[5]
以包容合作、共同发展谱写时代新乐章(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 - 由法国和中国联合建设的国际化疫苗创新平台,在知识科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2] - 采用无人机快速配送疫苗至偏远山区,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为机器人接种提供可能 [2] - 体现法中两国政府和企业长期互信、共同愿景的合作成果 [2] 中国科技与基建发展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运营里程达4.8万公里 [2] - 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和东方超环装置运行破千秒 [2] - 中国发展为全球提供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2] 中国市场与经济贡献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充满活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3] -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涵盖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3] 法中第三方市场合作 - 法国是最早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3] - 2015年以来两国在非洲、中东欧推进多个项目,2022年签署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 [3] - 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总金额超17亿美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