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
搜索文档
【年中盘点】港股IPO盛景下的退市潮:离场者众,候场者多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38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火热,44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含转板及SPAC),合计集资1071亿港元,同比激增699% [2] - 新股市场受投资者青睐,蜜雪集团(02097 HK)、云知声(09678 HK)、布鲁可(00325 HK)等股价涨势凌厉 [2] 港股退市潮现状 - 2025年上半年29家企业从港交所退市,较2023年同期的23家增加6家 [3] - 退市企业分为两类:私有化退市(14家,占比48 3%)和被强制摘牌退市(13家) [5] - 私有化退市占比显著上升,较2023年同期的12 5%和2024年同期的30 4%大幅提高 [5] 退市原因分析 - 私有化退市主因:股价低迷、成交量不佳、内部重组,保留上市地位性价比低 [5][7] - 强制摘牌退市主因:业绩差、年报"难产"、长期停牌、违反上市规则 [5][8] - 港股市场80%资金集中在20%优质股,大量公司流动性极低甚至丧失融资功能 [7] 退市企业特征 - 被强制摘牌的知名企业包括西王特钢(债务危机、年报难产)、中泛控股(巨亏、违规) [8] - 29家退市企业多属传统行业:地产投资、影视娱乐、能源、消费等 [9] - 退市企业案例:VISION DEAL-Z(7827 HK)、安科系统(8353 HK)、粤丰环保(1381 HK)等 [9] 市场流动性问题 -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7398 7亿港元,集中增持中芯国际(00981 HK)、美团(03690 HK)等科技股 [11] - 7月7日港股413只个股零成交,占全部上市公司约15 6% [11][12] - 零成交个股包括大中华控股(0021 HK)、远东控股国际(0036 HK)、科联系统(0046 HK)等 [12] 私有化动态 - 上半年41家企业披露要约收购及私有化计划,至少10家正推进退市 [13][14] - 私有化案例:谭仔国际(02217 HK)溢价75 56%、迪生创建(00113 HK)100%股权收购 [14][16] - 私有化目的多为节省合规成本、业务调整,多数方案提供高于市场价的溢价 [15][16] 监管政策影响 - 港交所实施"快速除牌"机制(主板公司停牌18个月即退市),强化企业治理规则 [7] - 监管层加强财务及内控监管,加速出清不健康企业以提升市场整体质量 [7] - 香港证监会强调汰弱留强,投资者更青睐人工智能、新能源、互联网科技板块 [11]
速递|苹果AI团队基础模型负责人Ruoming Pang投奔Meta,千万年薪挖角或引发离职潮
Z Potentials· 2025-07-08 10:50
苹果AI高管跳槽至Meta - 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明将离职加入Meta 成为其超级智能团队的重要人才 庞若明2021年从Alphabet加入苹果 曾领导约百人团队开发支撑Apple Intelligence的大语言模型 [2][4] - Meta为争取庞若明开出每年数千万美元薪酬方案 远高于苹果为类似岗位提供的薪酬水平 [3][5] - 此次离职是苹果启动Apple Intelligence项目以来AI团队最重大人事变动 可能引发团队连锁离职 核心副手汤姆·冈特上月已离职 [5] Meta的AI人才争夺战略 -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深度参与AI人才招募 亲自联系目标人选并在家中接待候选人 近期已从OpenAI、Anthropic等公司批量引进研究员 [3] - Meta六月底重组AI团队专注"超级智能"技术 宣布今年将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和芯片 [4] - 除庞若明外 Meta近期还高薪聘请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等业界领袖 [3] 苹果AI业务现状与调整 - 苹果基础模型团队正面临管理层审查 考虑采用OpenAI或Anthropic第三方模型驱动新版Siri 导致团队士气受挫 [4] - 苹果AI战略现由软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主导 原AI高级副总裁John Giannandrea被边缘化 其管辖的Siri等团队被剥离 [6] -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 苹果自主研发AI仅展示通话翻译等有限功能 多数AI功能依赖OpenAI、谷歌技术支持 新版Xcode接入Claude和ChatGPT实现代码补全 [7] 组织架构变动 - 庞若明离职后 基础模型团队改由陈志峰接管 组织结构从扁平化管理变为多层汇报体系 拟设立多名中间管理层 [6] - 苹果AI研究部门仍由John Giannandrea负责 但实际业务主导权转移至消费产品相关团队 [6]
港股收评:恒科指涨0.25%,饮料股、濠赌股走强,茶百道涨超11%
格隆汇· 2025-07-07 16:49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7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回升,恒生科技指数涨0.25%,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小幅下跌0.12%及0.01%,市场呈现探底回升行情 [1]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120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7.9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2.76亿港元 [21] 行业板块表现 科技板块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快手、腾讯涨超1%,网易、小米小幅下跌 [4] - 理想汽车-W涨2.8%,小鹏汽车-W涨2.68%,携程集团-S涨1.97% [5] 博彩行业 - 濠赌股持续活跃,汇彩控股涨7.5%,澳博控股涨5.3%,金沙中国、新濠国际发展涨超3% [6] - 瑞银上调2025至26年澳门博彩总收入预测8至14%,次季增速超预期 [7] 房地产行业 - 内房股普遍上涨,融创中国、新城发展涨超4%,华润置地、绿城中国涨超3% [8] - 中指研究院预计7月楼市延续弱复苏走势,融创中国境内债务重组进入执行阶段 [10] 电力行业 - 电力板块活跃,大唐发电涨4.43%,华电国际电力涨3.76%,华能国际电力涨3.08% [12] - 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7月4日达14.65亿千瓦,同比增长1.5亿千瓦 [12] 饮料行业 - 饮料类股集体走强,茶百道大涨11.04%,古茗涨6.15%,蜜雪集团、沪上阿姨涨超5% [13] - 高温天气叠加外卖补贴推动饮料销量大增 [13] 黄金及有色金属 - 黄金股集体低迷,招金矿业跌6.48%,山东黄金跌5.96%,中国黄金国际跌4.22% [16] - 有色金属板块多数下行,江西铜业股份、中国铝业跌超3%,中国宏桥跌超2% [17] 生物医药 - 生物医药类股回调,诺诚健华、联邦制药、药明生物、绿叶制药跌超4% [18] 光伏太阳能 - 光伏太阳能板块回落,卡姆丹克太阳能跌8%,信义光能跌4.17%,福莱特玻璃跌3.88% [20] 后市展望 -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行业及高股息标的,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消费行业估值较低 [23]
山姆和LV,突击同一个战场
36氪· 2025-07-07 07:58
品牌自制播客现状 - 中文播客数量从2020年6月的1.1万档增长至2024年6月的4.2万档,呈现井喷式发展[3] - 过去五年间超30个品牌/公司开始自制播客,覆盖奢侈品、互联网、零售、运动等多个行业[11] - 订阅量TOP15的品牌播客中,GIADA《岩中花述》以121万订阅居首,飞书《组织进化论》27万订阅次之[11] 品牌自制播客类型 - 实用价值类:以互联网科技、金融行业为主,内容聚焦职场、理财等实用主题,如飞书《组织进化论》、华夏基金《大方谈钱》[14][15] - 精神价值类:注重传递品牌理念,如GIADA《岩中花述》探讨女性议题、耐克《耐听》讨论运动文化[17][19] - 播客用户画像:90后/00后占比近7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超70%,本科以上学历超90%,具有高学历、高消费特征[25][28] 品牌选择播客的原因 - 内容优势:相比硬广更易建立信任感,能深度传递品牌理念[21] - 形式优势:长内容载体适合系统化表达,陪伴属性强且具备长尾效应[25] - 成本优势:制作流程轻量化,文本编辑和录制剪辑门槛较低[29] 品牌播客制作方法论 - 女性议题类:强调主持人/嘉宾的个人故事与共情能力,如鲁豫在《岩中花述》中展现立体人设[37] - 职场类:注重嘉宾专业影响力,飞书通过强背调挖掘独特观点[38] - 金融类:平衡合规与趣味,将专业概念故事化,嘉宾选择多元化[39] - 核心原则:82.8%听众因"开拓视野"持续收听,内容质量是关键吸引力[33][39] 品牌播客发展趋势 - 传播策略:金融类通过降低专业术语提升共鸣,人文类注重情感连接[40][41] - 长期价值:成为品牌信任资产,通过高质量内容实现精准传播[42][43]
恒生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分析:恒生科技指数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国盛证券· 2025-07-04 19:40
根据提供的量化分析报告内容,以下是全面详细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基于CDS评分的恒生科技择时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中国主权CDS指标的水平(滚动4年zscore)和方向(近20日差分)对港股进行评分和仓位配置[1][7][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当CDS下行且处于低位时,配置100%恒生科技 - 当CDS下行且处于高位时,配置75%恒生科技 - 当CDS上行且处于低位时,配置25%恒生科技 - 当CDS上行且处于高位时,配置0%恒生科技[11] **模型评价**:策略通过动态调整仓位有效降低风险并提升收益弹性 2. **模型名称**:美联储流动性指数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数量维度和价格维度构建流动性指数,划分宽松/收紧区间[1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通过净流动性、联储信用支持、预期引导等子指标综合计算[13] **模型评价**:能有效反映资金面环境对科技股的影响 3. **模型名称**:中国经济六周期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根据货币-信用-增长三因子方向划分6个宏观阶段[1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阶段1(信用扩张):恒生科技表现最优[19] - 阶段6(货币扩张):防御型资产占优[17] **模型评价**:为宏观情境下的资产配置提供框架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基于CDS评分的择时策略**: - 年化超额收益:9.8% - 年化波动率:20.4% - 最大回撤:34.3% - 夏普比率:0.80[10][16] 2. **恒生科技指数基准**: - 年化收益:6.4% - 年化波动:34.6% - 最大回撤:74.1% - 夏普比率:0.19[1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CDS水平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中国主权CDS的4年滚动zscore标准化处理[1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zscore = \frac{CDS_t - \mu_{4y}}{\sigma_{4y}} $$ **因子评价**:反映海外对中国基本面的长期风险溢价 2. **因子名称**:CDS方向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CDS近20日差分值[1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Delta CDS = CDS_t - CDS_{t-20} $$ **因子评价**:捕捉短期市场情绪变化 3. **因子名称**:AI纯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成分股中AI概念股的权重占比[3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通过港股人工智能概念股票名单匹配[33] **因子评价**:有效识别科技属性强度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CDS复合因子**: - 年化IR:1.21 - 多空收益差:15.6%[10] 2. **AI纯度因子**: - 恒生科技指数AI纯度:72.3%(vs恒生指数21.5%)[33] 补充说明 - 所有公式严格采用$$公式$$格式呈现 - 估值因子显示恒生科技PE 20.04倍(历史分位数18%),PB 2.88倍(历史分位数25%)[40][41] - 盈利预期因子显示2025年EPS增速43%[43]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64% 创新药、光伏概念股逆势上扬
快讯· 2025-07-04 16:2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6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33%,市场呈低位震荡态势 [1] - 恒指大市成交额达2678.08亿港元 [1] - 午后主要股指跌幅有所缩窄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美团(03690.HK)下跌1.6%,阿里巴巴(09988.HK)和小米集团(01810.HK)均下跌1% [1] 生物医药行业 - 生物医药股持续强势,圣诺医药(02257.HK)涨幅超过20% [1] - 荣昌生物(09995.HK)和药捷安康(02617.HK)涨幅均超过10% [1] 光伏能源行业 - 光伏能源股中,信义能源(03868.HK)收盘上涨15% [1]
山姆和LV,突击同一个战场
36氪· 2025-07-04 16:15
中文播客行业现状 - 中文播客数量从2020年6月的1.1万档增长至2024年6月的4.2万档,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明星名人和数字游牧民将播客作为声音日记本和创业平台,推动内容多样化 [2] - 奢侈品品牌GIADA和欧莱雅等知名企业开始将播客作为营销主战场 [3] 品牌自制播客概况 - 过去五年间超过30个品牌/公司开始自制播客,涵盖奢侈品、互联网、零售等多个行业 [6] - 品牌自制播客分为两类:实用价值型(职场、理财主题)和精神世界型(品牌理念挂钩) [7] - 订阅量较高的案例包括飞书《组织进化论》、华夏基金《大方谈钱》、GIADA《岩中花述》等 [7][8] 品牌选择播客的原因 - 播客具有深度内容和陪伴属性,能培养高粘性用户群体 [11][12] - 播客听众画像为90后、00后占比近7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超70%,本科以上学历超90% [12] - 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流程灵活轻量,文本编辑和内容设计难度不高 [14] 播客制作方法论 - 成功播客需兼顾专业价值(开拓视野)和情感价值(陪伴感) [16] - 女性议题播客注重主持人个人故事和共情能力,如《岩中花述》展现陈鲁豫的B面 [17] - 职场类播客强调嘉宾分量和专业性,需进行深度背调和话题挖掘 [18] - 金融类播客需平衡合规与趣味,将专业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讨论 [19] 品牌播客的挑战与对策 - 面临"出圈"难点,需降低专业内容理解门槛,寻找听众共鸣点 [20] - 金融类播客减少专业术语使用,从普通听众关注点切入 [20] - 人文类品牌需深入理解消费者情感,从听友反馈中获取灵感 [20] 品牌自制内容趋势 - 品牌营销从"大水漫灌"转向"去销售化"的内容营销,建立信任感 [9] - 头部品牌更注重通过播客传递品牌理念,而非直接流量转化 [10] - 优质内容应追求本质价值而非营销目的,好内容自带传播属性 [21]
“对等关税”大限将至 对美国来说也是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30
贸易谈判进展 - 特朗普政府给予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90天缓征期将于7月9日截止 [1] - 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七轮磋商,核心的汽车关税问题仍无解,特朗普威胁可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30%或35%关税 [3] - 美韩谈判中,作为韩国对美第一大出口商品的汽车,其关税同样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4] - 美欧谈判可能在未来两周内达成一项无法完全满足任何一方目标的初步协议,但谈判破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4] - 加拿大为推进谈判,取消原定于6月30日生效的针对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 [4][5] 美国经济影响 - 自2024年11月后,在“关税战”预期下,美国企业开始“抢进口”,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一直处于高位 [7] - 2024年前5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7] - 贸易逆差扩大让美国GDP数据表现不佳,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 [7] - 若美国在7月9日强硬恢复对等关税,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将更快显现 [7] 行业与公司风险 - 日本汽车业因潜在的30%或35%关税面临严峻考验 [3] - 韩国汽车行业作为对美第一大出口商品面临关税障碍 [4] -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和Meta因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而避免被追溯至2022年收入的3%税款 [4][5] - 美国旅游业受累,外国游客因对特朗普贸易政策和言论担忧而取消赴美旅行计划 [5]
金管局200亿港元入场,港股走向成谜?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盘中小幅回调
金融界· 2025-07-03 11:01
港股市场表现 - 美国与越南签署贸易协议营造积极氛围 周四港股市场集体高开 [1]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微幅回调0.56% 上周涨幅超4%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30% [1] - 热门个股表现: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涨超7% 科伦博泰生物科技、再鼎医药等涨超6% 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等涨超% 比亚迪股份等跟涨 [1] 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50ETF(513980)近三个月区间资金净流入额达3.23亿元 年初至今区间资金净流入额为4.16亿元 [1] 港元汇率与流动性 - 香港金管局向市场卖出美元、买入港元 涉及金额200.18亿港元 自6月26日至7月2日期间累计买入约300亿港元以稳定汇率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441亿港元 5月初香港金管局曾投放1294亿港元 使银行体系总结余达到1740亿港元 创2022年以来新高 [1] - Hibor利率由4.5%降至0.4% [1] - 高盛研究部表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和港元资产兴趣浓厚 港元流动性环境较为充裕 [1] - 香港IPO市场持续活跃 未对流动性造成冲击 海外投资者对港元需求有所提升 [1] 港股通科技ETF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人民币指数 [1] - 截至2025年7月2日 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W、美团-W、中芯国际、快手-W、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信达生物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41% [1] - 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464;C类:021465)布局港股通优质科技资产 [1]
从拥挤度看港股向上空间,机构称恒生科技指数向上弹性充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0:48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1%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下行 [1] - 持仓股中金山软件、阿里巴巴、小米集团、阿里健康、美团、快手等领跌 舜宇光学科技、中芯国际、小鹏汽车等领涨 [1] 港股横盘行情分析 - 交银国际认为港股已具备突破横盘行情的条件 仅待关键催化因素出现 [1] - 综合拥挤度指标显示港股拥挤度降至历史均值左右 恒生科技指数拥挤度降至30%左右 处于相对正常区间 [1] - 恒生科技指数主要上涨行情集中在2020年科技股牛市和2024年9月以来的AI主题驱动阶段 [1] - 港股近期呈现价平量缩的横盘整理格局 但量能势头有从底部向上修复的积极趋势 [1] - 当前市场拥挤度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 恒指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仍具备充足向上弹性空间 [1]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经过近一个季度调整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截至6月30日PETTM仅20.10倍 [2] - 当前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8.51%的分位点 即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 [2] - 利好事件催化下 板块高成长、高弹性特质或带来强劲上涨动力 [2] - 情绪面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港股科技板块下一阶段上涨奠定重要基础 仅待科技叙事主题催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