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USA Rare Earth(USAR.US)联手穆格 布局数据中心稀土磁体供应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20:32
公司合作动态 - USA Rare Earth与穆格电动运动解决方案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钕铁硼磁体供应展开深度合作 [1] - 公司计划自明年初启动相关磁体产品的商业化生产,首批产品将供应给穆格公司用于数据中心关键设备研发 [1] - 穆格公司将基于USA Rare Earth提供的钕磁铁材料,开发适用于数据中心高性能冷却液分配泵的原型产品 [1] - USA Rare Earth将深度介入产品设计与测试环节,确保材料性能与终端设备需求契合 [1]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USA Rare Earth自今年3月启用创新实验室以来在稀土材料应用领域的最新商业协议 [2] - 标志着北美稀土供应链本土化进程迈出关键步伐 [2] - 公司已通过系列合作协议构建起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与穆格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其在高性能磁性材料市场的竞争优势 [2] 行业背景 - 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持续扩张,对高效能冷却系统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2] - 穆格公司作为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能效表现备受关注 [2] - USA Rare Earth通过掌控稀土材料供应端,为清洁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2] - 此次合作或将开创稀土永磁材料在数据中心领域规模化应用的新范式 [2] 市场反应 - USA Rare Earth盘前涨超6%,报14.05美元 [3]
美国共和党州长哈克比·桑德斯:法国政府在巴黎航展上关闭了以色列的展览,这“非常荒谬”。
快讯· 2025-06-16 18:16
美国共和党州长哈克比·桑德斯:法国政府在巴黎航展上关闭了以色列的展览,这"非常荒谬"。 ...
低空经济研究报告之制造篇:低空制造重点环节价值量、技术趋势及国产替代进度分析
粤开证券· 2025-06-16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制造环节约占总体规模的50 - 80%,动力、航电等高价值量稀缺环节估值更高,2024年动力系统环节龙头企业平均PE(不计算负值)为214,航电飞控系统环节平均PE为69,能源系统电池企业平均PE为30 [3] - 电池、碳纤维材料等环节供应成熟,动力、航电、飞控等环节国内研制及供应加速推进,航电系统国产供应链建设逐步成熟,动力、能源系统航空级别产品突破和飞控航电国产化替代是产业链发展重点 [4] - 消费、工业无人机与eVTOL基本采用纯电驱动,通航飞机及长航时高载重无人机采用燃油驱动,国内燃油发动机技术及生产有突破,国产替代进度良好 [5][73] - 固态电池等技术发展革新赋能低空航空器,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企业布局,部分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400 - 500Wh/kg,部分电池企业进入接样送样、适航认证阶段 [6][79] - 飞控系统是低空航空器核心,eVTOL、无人机等飞控系统集成化程度更高,国内飞控系统及核心硬软件供应初具规模 [6][88] - 低空经济为碳纤维复材带来新增长驱动力,我国T800/IM7级别生产体系基本健全,已进入供应链企业壁垒强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低空制造占总体产值规模的50 - 80%,动力、航电系统等是高价值稀缺环节 - 低空制造占低空经济总体产值规模的50 - 80%,动力、航电、能源系统合计占低空航空器总成本的1/2 - 2/3,机身、内部结构占比约1/5 - 1/3,碳纤维材料用量最高 [15] - 动力航电等环节国产替代尚在起步,优质企业稀缺,2024年行情中给予较高估值,动力系统环节龙头企业平均PE(不计算负值)为214,航电飞控系统环节平均PE为69,能源系统电池企业平均PE为30 [3][18] - 通航飞机单机价值量跨度大,消费、工业无人机单机价值量几千到几十万元,eVTOL单机价值量百万至千万不等,不同类型航空器各部分成本占比不同 [16][17] 二、航电系统:国产化替代伴随C919大飞机及北斗星通的研制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具备航电研制供应能力的厂商逐步成长 - 航电系统呈现综合化、集成化等发展趋势,此前被国外巨头垄断,国产化替代伴随C919及北斗星通取得进展,eVTOL兴起提供新机遇,国内供应链建设逐步成熟 [23] - 航电系统先后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四代先进综合航空电子系统高度综合化与模块化,融合多种功能 [25] - 国际航电系统市场欧美企业占主导,全球交付量排名靠前的通航飞机制造商多采用其产品,国外eVTOL主机厂航电系统主要由霍尼韦尔和佳明等提供 [29][34] - 国产大飞机带动国内航电供应商技术突破,北斗研发应用带动国内通信导航企业成长,部分企业已供应航电用设备 [35][36] - 国内无人机与eVTOL发展为供应商提供新机会,部分企业探索关键技术国产化,国内主要整机厂商与国内航电供应商合作,航电系统国产供应链建设逐步成熟 [37][39] 三、动力系统:消费、工业无人机与eVTOL基本采用纯电驱动,电机、电控、旋翼为核心组成,通航飞机及长航时高载重无人机仍采用燃油驱动 (一)电推进系统:无人机通常采用直流无刷电机 + 电调,eVTOL载重更大、安全要求更高,多采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 - 高功率、高效率、大扭矩电推进是核心方向,永磁同步电机是eVTOL常用动力源方案,国内代表电机电控企业部分产品进入整机厂商小批量供样及适航认证流程,但独立适航取证进度需加强 [47] - 电推进系统由电机、电控等部件构成,eVTOL电推进系统功率、可靠性、续航和航程要求更高,通常采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具有安全冗余等优势 [48][53] - eVTOL电机扭矩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高于新能源车,永磁同步电机适合分布式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电机持续升级,未来在eVTOL上应用潜力大 [56][57] - 此前eVTOL整机公司多自研或从欧美购买电机和驱动,国内代表电机电控企业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入,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份额 [62] - 卧龙电驱产品布局完善,与多家整机企业合作;英博尔落地多家低空客户;天津松正推出航空产品定制服务 [63][64] - 电机电控产品拓展商业化应用需通过适航认证,国内供应商需加速推进单独适航认证,提升定制化研发和生产能力 [65] (二)燃油发动机:国内涡桨、重油活塞等燃油发动机技术及生产突破,多家供应商已经相继供应翼龙、彩虹等系列无人机,国产替代进度喜人 - 航空燃油发动机类型有活塞、涡桨等,可满足大型无人机长续航高载重需求,涡桨和活塞式发动机推进效率高且耗油率低 [73][75] - 欧美燃油动力系统制造领先,国内涡桨、重油活塞等燃油发动机技术及生产有突破,多家供应商供应翼龙、彩虹等系列无人机 [77] 四、能源系统:固态电池等技术发展革新,赋能长航程和高载重突破,部分电池企业已经进入接样送样、适航认证阶段 - 电动无人机、eVTOL能源系统主要是电池,锂电池应用广泛,eVTOL等对电池性能要求提升,固态电池等技术发展革新赋能低空航空器 [79][80] - 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企业布局,部分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400 - 500Wh/kg,各整机厂商寻找合作企业,部分电池企业进入接样送样、适航认证阶段 [83][84] 五、飞控系统:eVTOL、无人机等低空航空器飞控系统集成化程度更高,飞控系统及飞控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核心硬软件国产供应初具规模 - 飞控系统是低空航空器核心,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eVTOL、无人机等飞控系统集成化程度更高,欧美企业起步早,国内厂商加速追赶,国产供应初具规模 [88] 六、碳纤维等复合材料:航空用复材认证壁垒高、技术难度大、议价能力强,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 低空经济为碳纤维复材带来新增长驱动力,无人机、eVTOL结构中使用占比高,我国T800/IM7级别生产体系基本健全,头部厂家开始批量供货,已进入供应链企业壁垒强 [7]
消费回升能持续吗?——5月经济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16 17:16
经济数据概览 - 5月工业生产高位略降 工增同比降至5 8% 环比增速0 6%持平近五年中位数 [1][3] - 消费转升 社零增速升至6 4% 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升至8% 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续升至5 2% [1][10] - 投资全面回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0 8个百分点至2 7% 民间投资增速降幅扩大 [1][5] - 地产继续回落 投资降幅走扩至-12% 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降幅走扩至-3 3% [1][14] 需求端分析 - 外需受对等关税波动影响显著 对美出口继续回落 但转口贸易和欧洲复兴支撑出口维持中高区间 [1] - 抢出口趋势或下行 规上工企出口交货同比增长仅0 6% 对等关税豁免即将到期可能加剧下行压力 [3][15] - 内需分化 投资受地产和基建拖累 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和消费节 家电音像、通讯等行业表现强劲 [1][10] 生产端表现 - 装备制造支撑生产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 7%、35 5%、11 5% [3] - 服务业生产高位续升 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0 2个百分点至6 2% [3] - 中观行业增速跌多涨少 汽车和油气涨幅较大 交运设备、电气机械和纺织降幅显著 [4] 投资结构 - 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突出 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1 4%、24 2% [9] - 基建投资放缓 旧口径基建增速同比下降至9 3% 新口径降至5 1% [8] - 制造业投资高位续降至7 8% 交运、通用设备和下游消费行业投资表现较好 [5] 消费细分领域 - 服务消费修复明显 旅游出行相关增长较快 餐饮收入增速上行 入境游支付交易笔数增长2 4倍 [2][10] - 商品消费改善 必选和可选消费品增速分别升至8 2%和8 5% 两年年均增速同步上行 [10] - 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余额或不足 后续需观察政策续作时点和力度 [2] 房地产动态 - 量跌价升特征延续 新房销售面积增速降幅扩大 各线城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1][14] - 施工面积增速大幅回升 新开工面积升至-19 3% 竣工面积增速上行至-19 5% [14] 就业与展望 - 就业基本盘稳定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 0% 与上年同期持平 [15] - 外需展望偏乐观 欧洲振兴或支撑出口 对等关税谈判可能转向有利条件 [15]
持续关注中东局势突变影响
中信证券· 2025-06-16 13:17
股票市场 - 中东局势升温致全球股市震荡,A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下挫,沪指跌0.75%,深证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3][15] - 港股周五下跌,恒生指数跌0.59%,国企指数跌0.85%,恒生科技指数跌1.72%[11] - 欧美股市周五明显下跌,道指跌1.79%,标指挫1.13%,纳指跌1.30%;德国DAX指数跌1.07%,伦敦FTSE 100指数跌0.39%,法国CAC 40指数跌1.04%[8][9] - 亚太股市上周五普遍下跌,北亚地区跌幅居前,台股、日本、韩国、内地A股及港股下跌0.6 - 1.0%[20] 外汇/商品市场 - 上周五原油期货创出三年多来最大涨幅,纽约期油涨7.3%,布伦特期油涨7.0%;纽约期金涨1.5%,工业金属齐跌[4][26][27] 固定收益市场 - 上周五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超4个基点;亚洲债市开盘走软,午后部分买盘流入[5][30] 个股及板块 - Robinhood有望受益美股与加密币行业贝塔,持续拓展业务提升市场份额[9] - 汉朔科技是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厂商,预计将通过拓展业务迎来高增长[18] - 油气股有望成为对冲油价波动的廉价工具,推荐顺序为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13] 其他 - 2025年5月新兴市场资金流向改善,印度、东盟、东亚市场均有外资流入[23]
贸易波动不改长期需求 波音(BA.US)基本维持未来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1:38
波音商用客机需求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将增长40%以上 [1][3] - 预计到2044年新飞机需求达43600架 与去年预测43975架(2043年)基本持平 [1] - 欧洲空客同期预测上调2%至43420架 认为行业能应对当前贸易紧张局势 [1] 飞机类型需求分布 - 单通道客机占比最高达33300架(含737 MAX和A320neo) 占当前交付量80% [1] - 宽体客机7800多架 工厂制造货机955架 支线飞机1545架 [1] 行业增长预期调整 - 客运量增长率从4.7%下调至4.2%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6%降至2.3% [1] - 货运量增长率从4.1%降至3.7% 机队规模增长率从3.2%微调至3.1% [1] - 公司强调贸易波动不会显著改变长期需求 引用航空货运60年4%复合增长率 [2] 生产与供应链现状 - 当前飞机产量仅为疫情前50%以下 导致1500-2000架短缺 [2] - 737 MAX月产量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限制在38架 [2] - 中国占现有积压订单10% 预计6月恢复因关税暂停的交付 [4] 区域市场结构 - 51%新机需求来自运力增长而非替换旧机 [4] - 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将贡献新增运力50% [4] - 北美和欧亚地区超50%交付量用于替换旧机 [4] 近期运营挑战 - 737 MAX面板脱落事件和787-8坠机事故影响公司运营 [2] - CEO取消巴黎航展行程以处理事故调查 [2]
军工概念小幅上涨,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涨0.68%,晨曦航空涨超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1:37
市场表现 - 6月16日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军工概念小幅上涨 航空航天ETF(159227)涨0.29% 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涨0.68% [1] - 航空航天ETF持仓股涨跌分化 国睿科技涨超5% 亚光科技、华秦科技走强 中航成飞、新劲刚、广联航空领跌 [1] - 通用航空ETF持仓股晨曦航空涨超8% 国睿科技、联创光电领涨 [1] 指数与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达96.2% 航空装备、航天装备领域占比更高 权重达71% 高于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 [1] - 截至6月13日 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达2.3亿元 居同标的指数产品首位 [1] - 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跟踪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 聚焦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产业链龙头 涵盖低空经济、国防军工和国产大飞机概念 [1] 行业驱动因素 - 军工行业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显著增强 受益于全球环境变革与"强计划性"内生增长双重驱动 [2] - 地缘冲突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不确定性 军事需求提升行业战略地位 长期增长预期稳固 [2] - 军工行业抗周期性突出 技术迭代加速、关键战略节点临近、五年计划周期将至 短期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2]
“五证齐发”,助力企业在宁“拿地即开工”
南京日报· 2025-06-16 08:11
项目概况 - 星河动力航天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在六合区龙袍新城开工,总投资约20亿元,属于省级重大项目 [1] - 项目专注于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智能制造,计划建设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火箭总装基地 [2] - 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产,将示范引领带动六合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3] 审批优化 - 南京深化制造业重点项目"五证齐发"改革,实现拿地开工"零时差" [1] - 六合区采用极简审批、并联审批等机制,使项目在各审批环节"无缝衔接",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开工 [2] - "五证齐发"指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五证 [4] - 今年前4个月已有近2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五证齐发" [4] - 溧水区已有5个重大项目实现"五证齐发",包括总投资40亿元的追觅科技项目3天完成审批 [4] 土地保障 - 南京提出深化工业重点项目"五证齐发"改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现快速发证 [5] - 截至5月底,395个当年实施重大项目已完成征地98%、供地94% [6] - 全市"地等项目"储备库动态保有1194.9公顷国有建设用地,其中392.1公顷为"十成熟"地块 [6] - 2025年一季度已供地134.2公顷,保障40个产业项目落地 [7] 政策支持 -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台22条措施强化规划资源要素保障 [6] - 措施包括深化"地等项目",动态保有300亩以上"十成熟"地块 [6] - 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支持重大项目落地 [7]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环球时报· 2025-06-16 06:59
波音787梦想客机空难事件 - 印度航空AI171航班(波音787-8机型)在古吉拉特邦起飞后坠毁 机上242人仅1人生还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1] - 事故引发市场对波音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深度质疑 事故当天波音股价下跌5% 次日继续下探3 8% [1] - 波音787梦想客机在AI171航班空难前尚未发生过致人死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但曾多次被爆出生产问题 包括2013年因电池安全问题被停飞4个月 近期因生产质量问题中断交付近两年 [2] 波音公司管理层与应对措施 - 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上任后誓言改变"公司文化" 全力稳定生产并改进质量控制进程 [1] - 奥特伯格表示波音团队将全力配合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的事故调查工作 波音高管取消出席巴黎航展计划以应对空难 [1] - 2018年和2019年波音737 MAX飞机接连坠毁 去年1月737 MAX再度发生舱门坠落事故 导致管理团队全面撤换 [1] 787梦想客机生产与设计问题 - 执飞AI171航班的787属于波音最早一批60架787飞机之一 当时波音将大部分设计研发工作转交给外包商以降低成本 导致内部进程动荡且首批60架787出厂后需大量返工 [2] - 业内人士分析AI171坠机可能原因包括推力或发动机性能问题 飞机超重 或其他影响爬升能力的故障 也不排除天气、风切变等因素 [2] 波音公司近期业绩与订单情况 - 5月波音签下卡塔尔航空公司大单 推动订单量达到约18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波音已连续亏损6年 将今年视作翻身之年 但此次事故可能使好势头戛然而止 [3]
安全危机蔓延 波音前景蒙尘
北京商报· 2025-06-15 23:13
波音787坠机事故影响 - 印度航空波音787-8梦想客机坠毁造成279人死亡,为787机型首次致命空难[3] - 事故导致波音股价当日盘中暴跌超5.9%,收盘跌近5%,创4月4日以来最大跌幅[5] - 多国派团队协助调查,日本要求国内航司对同机型进行检查,全球超10%运营中的787在日本[7] 波音下调需求预测 - 将未来20年新飞机交付需求预测从43975架下调至43600架[3] - 客运量增长预测从4.7%降至4.2%,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6%降至2.3%[4] - 预计51%新飞机需求来自增长而非替换旧机,单通道客机占比达80%(33300架)[3][4] 787机型历史与现状 - 787采用轻质复合材料,燃油效率高,已获89家客户2000多架订单[6] - 运营14年载客突破10亿人次,速度创宽体机纪录,当前全球千余架在运营[6][7] - 过去十年多次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舱压下降、座椅松动及机身固定不当举报[6] 波音生产与财务困境 - 2024年每月亏损近10亿美元,737 MAX月产量被FAA限制在38架[1][4] - 2019-2024年累计亏损359.91亿美元,创108年最差六年纪录[9][10] - 2024年西海岸工厂3.3万人罢工两个月,导致多型号飞机生产停摆[9] 行业供需动态 - 航空货运市场过去数十年保持约4%增长率,当前飞机短缺1500-2000架[4] - 波音与空客均试图恢复疫情前产量,但波音737 MAX增产计划受坠机事件冲击[4][5] - 日本企业承担787机体35%零部件制造,若调查确认缺陷将波及供应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