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
搜索文档
小众策略迎来高光时刻!可转换套利前7月回报近6%,成对冲基金年度最佳策略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1:59
可转换套利策略表现 - 可转换套利策略截至7月实现近6%回报 成为2024年前七个月表现最佳对冲基金策略之一 [1] - 该策略资金流入量正迈向18年来最大年度增幅 [1] - 策略通过捕捉可转换债券与标的股票间定价差异获利 总资产规模达840亿美元 [1] 市场环境驱动因素 - 企业信用质量稳健与高股票波动性结合 创造套利交易完美环境 [1][4] - 个股波动率显著高于指数 罗素3000成分股30天实现波动率中位数超40 是指数本身四倍 [4] - 财报季加剧市场动荡 业绩超预期与不及预期引发股价剧烈反应创造交易机会 [8] 加密相关企业贡献 - 加密相关发行方占据可转换债券市场近10%份额 一年前几乎为零 [9] - 微策公司发行可转债购买比特币后 Marathon Digital和Coinbase等公司纷纷效仿 [9] - 加密企业估值与高波动资产挂钩 持续提供套利机会 [9] 发行市场动态 - 美国可转换债券发行量达约650亿美元 超越2023年全年总量 [9] - 发行量创二十余年来同期第四高纪录 新发交易规模与多样性扩大机会集合 [9] - 发行热潮支持相对价值分散交易 从相似标间波动性差异及信用-股权价差获利 [9] 具体案例表现 - 福陆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暴跌近50% 使套利交易获益 [8] - Array Technologies受财政部新指南提振暴涨47% 使2028和2031年到期可转债交易者获利 [8]
LP集体“造反”:对冲基金,你这费收的不心痛吗
36氪· 2025-08-26 20:41
行业费用概况 - 自1969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经理累计收取费用高达1.8万亿美元,几乎吞掉行业收益的一半 [1] - 以Millennium、Citadel、Point72、Balyasny和ExodusPoint为代表的头部多策略基金普遍采用“成本转嫁”模式,将庞大运营开支直接压给投资者 [1] - 投资者除承担转嫁费用外,还需支付20%的业绩分成和最高2%的管理费 [1] 转嫁费用的规模与增长 - 黑石集团内部分析显示,实行转嫁费用机制的基金其费用平均约占基金资产的6.5%,最昂贵管理人的收费水平高达15% [3] - 过去五年,此类费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高个位数区间 [3] - 从2022年初到2024年9月,Citadel最大的三只基金累计收取近125亿美元的转嫁费用,其中超过110亿美元用于支付员工薪酬和福利 [8] 费用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 2023年Balyasny核心对冲基金毛回报率为15.2%,但投资者净收益仅为2.8%,超过7.68亿美元回报被用于支付费用 [2] - 法国巴黎银行报告称,到2023年多策略基金每赚1美元,投资者仅分得41美分,低于两年前的54美分 [13] - 投资者估算实际承担的费用水平已相当于“7+20”甚至“15+20”,超越传统“2+20”模式 [2] 转嫁费用的具体构成 - 转嫁费用范围极广,包括员工奖金、薪酬福利、招聘留任、技术软件支出、差旅租金乃至私人飞机航班费用 [7][8][10] - ExodusPoint的监管文件详细列明转嫁成本涵盖签约奖金、留任奖金、招聘差旅、搬迁补贴、甚至解雇成本 [7] - Balyasny去年支付超过2亿美元从竞争对手处挖角人才,其人才获取成本通常占公司资产的1% [8] 高薪酬与成本转嫁 - 薪酬是转嫁费用的核心组成部分,基金可将明星投资经理高达1.2亿美元的薪酬包直接转嫁给投资者 [3][5] - 2024年Millennium伦敦合伙人平均收入890万英镑,普通员工平均薪酬77.6万英镑;2023年Citadel伦敦合伙人人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基层员工平均薪酬150万美元 [3] - Millennium为从Citadel挖角投资经理开出总额5000万美元的待遇方案,行业顶级候选人签约金甚至达1.2亿美元 [5] 投资者的反应与抵制 - 德州教师退休系统、新墨西哥州养老基金及联合家族办公室Erlen Capital Management开始对高收费对冲基金“敬而远之” [14] - 这些机构设定硬性底线,如投资者利润分成低于60%将立即退出,要求基金业绩超越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才可收取绩效费 [16][17] - 已有超过60家机构联名要求推行“现金基准”考核,德州教师退休系统的基金经理中近四分之三已接受此要求 [17] 费用与业绩表现的关联 - 2022年一项对300只基金的调查显示,实行转嫁费用的基金扣费后回报率为11.8%,明显高于未实行者的6.4% [13] - 2022年Citadel总回报率60%,客户获得38%净收益,而当年标普500指数下跌逾19% [11] - 但在行情低迷年份,高额费用压力更为明显,2023年上半年Citadel和Millennium扣费后回报率仅2.5%和2.2% [13]
另类投资简报 | 卷入“撤资潮”的基金:有的换桌继续,有的下桌出局
彭博Bloomberg· 2025-08-25 14:05
私募股权市场动态 - 香港赛马会因贸易紧张局势抛售美国资产规模达10亿美元 包括黑石集团 TA Associates Management LP 华平投资和Clayton Dubilier & Rice管理的资产[4][6] - 亚洲基金和富有投资者减少对美国投资 因贸易冲突导致美国市场难以预测[6] - 博龙资本管理公司计划扩展菲律宾苏比克湾业务[8] 对冲基金业绩表现 -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7月上涨1.19% 年初至今上涨5.34% 过去一年上涨8.50%[7] - 事件驱动型策略领涨 7月回报率达3.51% 年初至今回报6.16%[4][7] - 股票策略表现最佳 年初至今回报8.75% 过去一年回报12.81%[4][7] - 信用策略年初至今回报3.75% 宏观策略仅回报0.62%[7] 对冲基金行业变动 - New Silk Road Investment Pte即将关闭 管理规模从2021年20亿美元骤降至2024年12月6.15亿美元[6] - 城堡投资从Sylebra Capital挖角魏然担任投资组合经理 专注科技媒体电信领域[6] - 千禧管理公司首次在韩国将资金配置给外部管理公司[8] - 新加坡Dymon Asia Capital增加亚洲人才储备以扩大业务[6] 市场环境特征 - 小型对冲基金面临市场动荡和地缘政治博弈挑战[6] - 大型竞争对手持续吸引大量可用资金[6] - 美国投资者从亚洲撤资导致资产缩水[6]
【深度】“New Money”涌入香港中环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4
香港金融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 恒生指数今年涨幅超过26% 涨幅位居全球前列[1] - 上半年港股共迎来44家公司新上市 总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 超2024年上半年的八倍多 为2021年以来最强劲半年度表现[1] - 截至7月底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2] 超甲级写字楼租赁市场强势复苏 - 中环超甲级写字楼出租率接近饱和 IFC出租率超过九成半 达历史最高值[6][10] - 美国对冲基金Point72租用The Henderson四个楼层约5.5万平方英尺 尺租约120港元[2] - 简街资本以每平方英尺137港元租下恒基兆业大厦22万平方英尺楼面 月租超3000万港元 创中环核心商业区数十年来单一办公室租赁纪录[4] - 超甲级写字楼租金从去年末90-95港元/平方英尺升至100-120港元/平方英尺 环比增长近20%[9] - 香港甲级写字楼一季度整体净吸纳量录得14.37万平方英尺 中环区域占新租赁面积34%[10] 跨境资产管理和资金流动表现强劲 -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升至35.1万亿港元 同比上涨13%[11] - 净资金流入达7050亿港元 同比上涨81%[11] - 来自亚太区其他市场、北美及欧洲投资者的管理资产占比均达双位数[11] 金融机构招聘需求激增 - 贝莱德、摩根士丹利、麦肯锡等机构开启2026年实习和全职招聘[15] - 简街资本在香港拟招聘超过40个职位 其中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岗位有21个[17] - 外资机构招聘条件放宽 从要求粤语改为普通话流利 入职流程缩短至一个月内[17] - 金融机构为应聘者办理港签 急需尽早到岗[17]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 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19C和18C便利中概股回流和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14] - 简化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流程 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14] - 香港市场形成吸引内地资金与海外投资者的正循环[14] 人才结构多元化发展 - 会计师事务所增加招聘"港漂"员工作为内地企业与香港从业的桥梁[18] - 外资机构媒体联络人等岗位月薪达2.5-3万港币[19] - 具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外籍人士选择在香港长期发展[20]
排排网全球举办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
证券日报网· 2025-08-24 18:27
行业活动 - 排排网全球在香港举办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 颁发四项奖项包括对冲基金管理人卓越奖 对冲基金管理人新锐奖 家族办公室卓越奖和家族办公室新锐奖 [1] - 排排网全球作为深圳市排排网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化战略核心支点 专注服务全球高净值华人 提供覆盖海外对冲基金 共同基金等金融信息以及海外保险资讯及教育资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 - 公司依托多年数据积淀 AI投研能力及对高净值华人财富管理需求的洞察 搭建连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华人财富的数字桥梁 [1] 中国管理人出海趋势 - 中国管理人出海存在两个维度:到海外募资投资其他市场 以及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 [2] - 出海管理人需面对机构及海外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对基金考察尽调更全面细致 [2] - 海外投资者看重中国背景管理人对中国相关资产的深度认知 偏好流动性好 低波动低回撤 能创造长期可持续收益的产品 [2]
氪星晚报|百度搜索接入荷兰国立博物馆、携程、同程等MCP;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京东为每人每月五险一金平均缴纳约2000元;欧洲专家:美国关税冲击欧洲出口
36氪· 2025-08-19 20:00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1] - 中国区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 [1] - 亚太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 [1] - 美洲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 [1] -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1] 科技与互联网合作 - 百度搜索接入荷兰国立博物馆、携程门票、同程机票火车票MCP [2] - 百度搜索开放平台MCP广场收录超2.2万MCP server [2] 苹果供应链动态 - 扩大印度五家工厂iPhone产量,供应美国市场新款机型 [3] 京东物流人力投入 - 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 [3] - 公司为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人均月缴纳约2000元 [3] 大智慧业务澄清 - 公司未开展稳定币、虚拟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等相关业务 [4] - 无相关资质,股票交易价格波动与市场传闻无关 [4] 软银与英特尔资本动向 - 孙正义曾洽谈收购英特尔代工业务,涉及合资或少数股权投资 [5] - 软银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 [5] 九号公司业务拓展 - 在常州成立九号零动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5] - 经营范围含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电动自行车销售 [5] 新城控股资本运作 - 在天津成立企业管理中心,出资额16亿元 [6] - 由新城控股、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北京融凯德投资共同持股 [6] Arm芯片研发进展 - 聘请亚马逊AI芯片专家Rami Sinno开发自研芯片 [7] - Sinno曾负责亚马逊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研发 [7] 对冲基金融资动态 - 高盛前交易员创立的Nexus Commodities获Millennium注资10亿美元 [8] - 基金总部位于新加坡,计划今年启动交易 [8] 欧洲出口贸易影响 - 美国高关税政策冲击欧洲出口 [8] - 欧元走强、关税措施及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拖累欧洲出口 [8] 泰国旅游业政策 - 简化加密货币兑换泰铢流程以刺激旅游业 [9] - 试点为期18个月的游客数字支付计划 [9] 广东省商业航天政策 - 鼓励企业攻关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成本卫星等技术 [9] -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项目,配套资金最高达50% [9] - 落实企业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9] 海南个人所得税政策优化 - 优化累计居住满183天核算方法,纳入离岛出差休假等天数 [10] - 明确在海南自贸港实际居住不得少于90天 [10]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819
格林期货· 2025-08-19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宏观与金融板块全球经济评级为偏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银首席策略师认为美联储或通过货币贬值应对债务,做空美元成核心投资主题,黄金、加密货币、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将是赢家 [1] - 《大空头》原型对冲基金经理第二季度对中概股“空翻多”,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看涨期权 [1] - 野村预计鲍威尔周五不会“明确承诺”,美银预计其持强硬鹰派立场,大摩预计其强调通胀风险抵制降息预期 [1] - 港股市场兼具南向资金流入支撑和外资视角再配置吸引力,有更全面和长期配置价值 [1] - 公募人士称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未来应用领域广泛,将成万亿美元级全球性业态 [1] - 印度总理宣布全面改革商品与服务税,将四档税下调简化成两档以提振经济应对关税冲击 [1] - 日本金融服务局本月将批准首次发行日元计价稳定币JPYC [1] - 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看跌期权”能缓冲经济疲软,但投资者不应低估宏观风险尾部效应 [1] 相关目录总结 全球经济逻辑 - 中国作强国内大循环,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7月出口增长7.2%,中美对等关税延期90天 [1] - 美国统计局大幅下修非农就业数据,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2026年加速降息 [1] - 中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望提振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 [1] - 欧洲央行已降息8次,德国扩军30%,有望推动欧洲经济增长 [1] - 高盛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产品迭代速度惊人,全球经济保持上行方向 [1]
如何应对“投多少”的核心困境?对话《消失的亿万富翁》作者:明智守护财富的原则是……︱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8-18 15:32
投资哲学演变 - 维克多·哈加尼的投资理念从激进套利转向低成本、多元化、无杠杆的全球股票配置,源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崩盘和金融危机的教训[5][16] - 现代对冲基金行业规模从1998年的不足1万亿美元增长至6万亿美元,但私募投资存在流动性差、估值不透明等结构性问题[18] - 市场有效性认知经历波动:1980年代坚信市场有效,但1980年代末日本泡沫、1999-2000年科技股狂热等非理性现象冲击原有信念[15] 系统性投资策略 - Elm Wealth采用动态风险承担策略,根据风险溢价与市场波动率自动调整股票敞口,避免情绪化决策[5][23] - 指数增强策略并非被动复制,而是基于金融理论优化:风险敞口应与风险溢价成正比、与方差成反比[23][24] - 全球股票市场回报分布类似抛硬币序列,Kelly准则等概率思维可帮助确定最优下注比例[24][25] 人力资本与财富管理 - 1900年美国4000名百万富翁家族未能延续财富,主因是风险管理与支出决策失误而非投资失败[30][31] - 年轻人应优先最大化风险调整后人力资本,职业选择需平衡预期回报与风险[33] - 重大生活事件(职业变动、生育、退休前5年)应触发支出计划重新评估,常规审视至少每年一次[35] 市场环境应对 - 投资原则应立足风险承担本质而非特定历史数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与宏观经济环境[37][38] - AI可能提升生产力但未必改变企业盈利格局:过去125年美国企业实际盈利年均增长率仅2%[39][40] - 分批建仓虽数学上次优,但可克服心理障碍,3个月内每周投入1/12资金是可行折中方案[42] 财富积累路径 - 财务自由核心路径是最大化人力资本(高薪职业/创业)为主,合理投资为辅[46][47] - 社交网络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需主动与更优秀群体建立双向学习关系[44] - 投资主要功能是守护财富而非创造财富,超额收益往往伴随不可控风险[46]
基金血亏57%,石油大王100岁才能出狱,清盘破产才是大佬的归宿?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25
石油交易员安杜兰的业绩波动 - 安杜兰资本旗舰基金年内巨亏57%,主要因可可期货做多策略失败[4][12] - 2020年通过精准做空原油并在反弹时反手做多,基金收益翻两倍多,单季度获利3亿美元[9][10] - 资管规模从成立初的3亿美元峰值增至24亿美元,主要依赖历史性行情捕捉能力[7][9] 安杜兰的交易策略转向 - 2023年退出石油多头头寸转战可可和铜期货,曾预测可可库存耗尽及铜价长期牛市[10][11] - 2024年可可价格从12000美元/吨暴跌至8000美元/吨,亚洲需求骤降16%,导致策略失效[12] - 旗舰基金2023年押注可可获利50%,但2025年初因供应过剩14.2万吨而回吐全部收益[11][12] 兴隆集团破产事件 - 新加坡兴隆集团总负债40.5亿美元,资产仅7.14亿美元,涉及23家银行共38.5亿美元债务[20][21][22] - 创始人林恩强承认8亿美元期货亏损被财务隐匿,最终被判17.5年监禁[15][23][26] - 鼎盛时期年石油交易额140亿美元,运营130艘油轮,包括31.8万吨级超大型油轮[15][17] 其他重大交易亏损案例 - Amaranth基金因天然气合约误判单月亏损66亿美元,占净资产70%以上[31] - 住友商社滨中泰男铜期货投机亏损26亿美元,被判8年监禁[32] - 法国兴业银行Jérôme Kérviél未经授权做空欧股期货致亏71亿美元[32] 行业特征与教训 - 顶级交易员依赖单一品种连胜纪录(如安杜兰十年原油不败),但跨品种操作风险显著[6][10][12] - 大宗商品贸易商需应对价格剧烈波动(如2020年原油负油价)及供应链突发事件[9][24][26] - 行业存在"教父"式人物垄断区域市场(如林恩强掌控东南亚石油贸易准入)[17][18]
达利欧告别桥水,聊聊他独创的全天候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54
公司领导层变动 - 75岁的达利欧正式退出桥水基金,长达半世纪的“达利欧时代”划下句点 [2]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达利欧26岁创办桥水基金,凭借对宏观经济周期的把握和首创的全天候策略,将公司打造成管理规模超16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3] - 桥水中国管理规模增至约550亿元人民币,是在中国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的第一家外资私募 [17][20][21] 核心投资策略:全天候策略的起源与理念 - 全天候策略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达利欧对“滞胀”时期判断失误导致的毁灭性损失,此次失败使其意识到精准预测市场不可能,需构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健运行的策略 [4][5] - 策略核心是风险平价,即把风险均衡分配到各个资产类别,而不仅仅是分散资金 [6][13] 核心投资策略:具体构建步骤 - 第一步是分析经济环境,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为根本因素,组合成经济增长超预期、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通货膨胀超预期、通货膨胀低于预期四种“季节气候” [7][8] - 第二步是同时配置不同资产,使每个“季节”都有资产表现良好,例如经济繁荣时股票、大宗商品表现良好,经济衰退时长期国债和现金表现良好 [9] - 第三步是实施风险平价,通过量化模型反向计算每种资产的配置比例,确保其对组合的风险贡献相等,并对波动性较低的资产适度加杠杆以匹配高风险资产的风险贡献 [10][11] 策略表现与局限性 - 策略在极端市场情况下会失效,例如2020年疫情导致各类资产齐跌出现流动性危机,以及2022年高通胀和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股债双杀”,造成策略出现重大回撤 [14][15] - 没有一个投资策略完美无缺,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由专业人士进行修改设计 [16] 中国市场业务表现 - 桥水中国管理的产品业绩不俗,2022年7月设立的主力产品截至今年7月25日收益率为18.55%,累计上涨76.61%,年化收益20.8% [19] - 在2023年A股市场各类指数全盘皆墨的背景下,桥水中国多只产品录得8.8%左右收益,规模超400亿元;2024年有产品创下约35%的年度业绩 [20] - 国内一些私募推出“全天候增强”策略作为平替产品,但年化收益超过15%的产品屈指可数,其表现更依赖于基金经理的“阿尔法”能力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