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搜索文档
上半年净利润续亏!*ST岩石深陷诉讼,退市风险激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9:46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减亏3 07%~35 38%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3000万~4500万元,同比减亏42 60%~61 73% [3] 亏损原因 - 白酒行业复苏未达预期,政策影响导致行业承压,消费动能不足引发终端动销放缓和产品价格倒挂 [5] - 行业处于去库存周期,中小品牌酒企受优势产区、企业、品牌挤压 [5] - 公司资金承压导致返利返货无法兑现,市场投放减少,叠加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控股股东股票被冻结等事件影响经销商关系 [5] - 2025年上半年收到银行及供应商诉讼,逾期利息等费用增加影响损益 [5] 退市风险 - 若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6] 诉讼情况 - 涉及服务合同纠纷诉讼,被要求支付2575万元(含品牌推广费1000万元、物料制作成本50万元、违约金1500万元及律师费25万元) [8] - 另一起诉讼被判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需清偿借款本金1767万元、利息16万元、逾期利息688 43元及律师费3万元 [8] 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受挤压 [5] - 行业普遍存在价格倒挂和去库存压力 [5] 公司现状 - 面临行业挤压、信用崩塌、治理失效等多重风险共振 [9] - 若年内无法实现债务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退市风险极高 [9]
“大珍・珍酒”凭何成为酱酒市场“现象级宠儿”?
新浪财经· 2025-07-14 18:37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高端酱酒市场长期被"天价包装"与"概念营销"裹挟,消费者亟需一款回归本质的诚意之作 [1] - "大珍·珍酒"以极致性价比与深厚文化底蕴重新定义高端酱酒价值标杆,有望成为酒业"超级符号" [1] - 公司锚定"大珍"价位作为未来最重要任务,承载重要战略角色 [10] - 通过联盟生态严控价格和经销商利益绑定机制,确保终端价格稳定,形成"品牌—渠道—消费者"良性循环 [12] 产品核心优势 - 精选超过两百种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的优质基酒,由大师团队精心勾调 [2] - 酿造时间不晚于2020年,以20年珍稀老酒调味,集酱陈香、醇厚曲香、烘焙焦香、花果香于一体 [2] - 2024年投产规模达4.4万吨,优质基酒储备突破10万吨,产能规模稳居贵州白酒企业前三 [2] - 采用极简光瓶风格,非遗宣纸包裹,瓶身以明代画家沈周所书"珍"字为主视觉,融合东方美学 [4] 技术创新与防伪体系 - 应用"四重防伪"技术体系:瓶盖内外双防伪码、酒标内置NFC芯片、唯一身份编码、瓶身喷码 [6] - 构建从酿造到销售的全链路追溯网络,每瓶酒拥有不可复制的"数字身份证" [6]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主要经营指标连续第四年增长 [12] - 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 [12] - 酱酒市场正从"扩容式增长"转向"品质化竞争",具备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将占据先机 [13] 行业专家评价 - 推行极致性价比战略,为白酒市场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拥有巨大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8] - 以真实年份为主要品质表达方式,具有产能基础的企业才能做到品质体系可追溯 [8] - 有望凭借新品突出的品质价值,巩固并提升次高端市场地位,拓展商务宴请和礼赠市场 [12]
央行答21记者: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推动市场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8:33
科技金融政策进展 - 人民银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和企业签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到1.7万亿元 是2024年末的1.9倍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累计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截至6月30日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 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2]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包括金融机构 科技型企业 股权投资机构 [2] - 截至6月30日银行间市场共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 其中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获得风险分担工具增信 [3] 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支持措施 - 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与地方政府 市场化信用增进机构共同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提供担保 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支持 [3] - 风险分担工具通过直接投资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3] 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成效 - 债券期限更长 股权投资机构得以发行5年期 最长10年期的债券 更好匹配股权投资资金使用特点和融资需求 [4] - 发行成本更低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发行利率处于1.85%-2.69%的较低水平 市场认购踊跃 [4] - 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股权投资机构将发债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 扩募等 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科创领域 [4] 下一步工作计划 - 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发挥中央和地方合力 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 [4]
价格腰斩!茅台1935跌破600元,曾被炒至1899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7:06
茅台1935价格走势分析 - 茅台1935市场售价从上市初期的1899元/瓶高位暴跌68.93%至590元/瓶,较零售指导价1188元/瓶腰斩 [1] - 京东平台多个店铺售价跌破600元/瓶(最低587.5元/瓶),自营渠道补贴价681.12元/瓶 [1] - 其他电商平台售价分化:拼多多普遍650-670元/瓶,天猫多在700元/瓶以上,官方渠道"I茅台"仍维持1188元/瓶指导价 [3] 产品定位与销售表现 - 茅台1935定位为千元价格带"品饮雅鉴级产品",计划内/外进货价分别为798元/瓶和1088元/瓶 [5] - 2022年上市首年销售额50亿元,2023年同比大增120%至110亿元,但2024年增速骤降至不足10%(120亿元) [5] - 公司通过强化"喜"文化、升级酒体、优化渠道等措施推动动销,2024年1-4月表现稳定 [8] 行业竞争格局 - 五粮液董事长指出茅台1935实际成交价约700元/瓶,已脱离千元价格带竞争,普五(八代)批发价905元/瓶形成领先优势 [6][8] - 贵州茅台回应称将坚持"竞合"策略,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培育行业理性消费生态 [7] 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消费端需求疲软叠加初期人为炒作(配额制、限量抢购)导致价格虚高,市场热钱退潮后回归理性 [9] - 2023年公司暂停合同计划投放并取消扶持政策后,价格短暂回升后持续回落 [5] 关联产品价格动态 - 飞天茅台出口版京东售价跌破1300元/瓶(最低1280元/瓶),多店铺好评率100% [11]
提前10年布局,泸州老窖搞定年轻人1年卖出100亿低度酒
搜狐财经· 2025-07-14 13:36
行业趋势 - 低度酒消费场景多元化,涵盖露营、酒吧、朋友聚会等轻社交场合,契合年轻人追求轻松化、健康化的饮酒需求[1]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低度酒成为新赛道,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酒企纷纷布局[1] - 年轻人饮酒文化变化推动低度酒渗透率提升,女性饮酒人群扩大,小型聚会等轻社交场景更受欢迎[16]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泸州老窖提前十余年布局低度酒,38度国窖1573年销突破100亿元,占据低度白酒市场首位,洋河42度海之蓝以80亿元位列第二[1][3] - 公司通过低度酒差异化策略重回行业第四(前三为茅台、五粮液、汾酒),营收311.96亿元(+3.19%),净利润134.73亿元(+1.71%)[4] - 2024年新兴渠道(主要为线上)收入增长32.83%至14.79亿元,38度国窖1573在年轻群体销量占比从15%跃升至50%[3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低度酒技术核心为"降度不失香",泸州老窖1983年独创"吸附过滤"技术,保留窖香、粮香等风味,解决传统低度酒"水感重"痛点[8][10] - 公司拥有全国90%以上、1600多个国宝级老窖池群,500年微生物群落积累支撑低度酒风味稳定性[12] - 产品梯度覆盖全场景:38度国窖1573(600元中高端)、28度新品(酒吧/露营)、未来计划推出16度/6度产品[16][18] 营销创新 - 打造"窖主节"IP融合会展、露营、Livehouse等元素,将白酒转化为"社交货币"[20] - 社交媒体矩阵(小红书、抖音、B站)推广"低度酒调饮"场景,跨界联名奈雪、《三体》、香水、雪糕等抢占年轻市场[24][26] - 数字化私域运营通过"五码合一"系统追踪消费行为,2000万会员数据库支撑个性化推送(如AR调酒互动)[28] 竞争格局与行业数据 - 头部酒企营收对比:贵州茅台1708.99亿元(+15.71%)、五粮液891.75亿元(+7.09%)、山西汾酒360.11亿元(+12.79%)[4] - 低度酒技术发展史显示泸州老窖1987年推出38度特曲获国家金质奖,2001年38度国窖1573成为高端化标杆[9][14][15] - 北方市场38度国窖1573占当地销量80%,满足豪饮文化中"多饮不醉"需求[22]
外资加仓方向,大曝光!
天天基金网· 2025-07-14 13:07
外资持仓情况 - 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2907只个股 持股数1232亿股 持仓市值2.29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871亿元 较一季度增加超500亿元 [3] - 持仓市值超百亿元的行业有53个 前五大行业为电池(1754亿元)、半导体(1349亿元)、白酒(1341亿元)、股份制银行(1234亿元)、白色家电(1036亿元) [3] - 电池行业保持榜首 7家公司持仓超10亿元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居前三 半导体行业排名从第五升至第二 [3] 行业配置变化 - 二季度科技行业持续获加仓 消费股持股市值环比减少 加仓方向包括有色、交运、公用事业、非银、建筑装饰等 减仓方向包括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机械设备 [4] - 上半年重点增持银行和黄金股 股份制银行持仓增加213.08亿元 工业金属增加122.55亿元 紫金矿业持仓增加96亿元 [4] - 北向资金持有9家股份制银行 7家持仓增长超10亿元 招商银行持仓增长128亿元居首 [5] 个股持仓 - 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1287亿元)、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长江电力、比亚迪、中国平安、紫金矿业、汇川技术、迈瑞医疗 宁德时代持仓较一季度增长3.2% [6] - 传统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被减持 显示外资更看好零售银行与财富管理赛道 [6] 市场展望 - 多家券商对下半年A股持乐观预期 预计将呈现"慢牛"新格局 [8] - 中金公司预计A股下半年节奏"前稳后升" 华福证券认为市场将"波浪式"前行 中信建投预计"先震荡、后向上" [8] - 推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新兴产业发展和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等 [8]
河南酒王的梦醒时分:冲刺百亿,仰韶有望吗?
新浪财经· 2025-07-14 11:10
公司发展现状 - 公司2023年营收突破50亿元 成为豫酒龙头[1][3] - 2019-2021年营收从20亿元增至35亿元 年增速超30%[2] - 2022年营收38亿元 稳居豫酒"五朵金花"之首[2] - 2024年河南民企百强榜显示营收35.7亿元 与官方50亿元数据存在差异[4][5] 百亿目标挑战 - 河南省政府要求2025年营收突破100亿元[1] - 需在两年内实现营收翻倍 但行业进入弱周期[6] - 白酒行业库存周期变长 渠道价格倒挂[6] - "新禁酒令"政策影响加剧行业悲观情绪[7] 产品结构风险 - 彩陶坊系列贡献95%以上营收 其中大单品"地利"年销超10亿元[10] - 产品严重依赖单一系列 河南本土市场增长空间有限[10] - 全国7000家白酒生产企业中仅十余家营收过百亿[11] 全国化战略布局 - 2024年启动全国化战略 重点突破省外市场[14] - 以彩陶坊为支点 但陶香型省外认知度低[15] - 2018年曾尝试西安/北京等市场 未取得突破[14] 第二增长曲线探索 - 通过黄河酒业发展第二品牌 主推兼香型"大黄河美酒"[16] - 目标三年内年销5亿元 进入河南白酒第一梯队[16] - 推出百元以下高线光瓶酒 瞄准年轻消费群体[18] 行业环境分析 - 光瓶酒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规模达1500亿元[17] - 山西汾酒玻汾年收入近百亿 宝丰"自由爱"年销10亿[17] - 白酒行业经历多轮周期波动 新旧品牌更替频繁[19][20]
五粮液:延展全球“和美路” 引领白酒出海“深落地”
新华财经· 2025-07-14 10:28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和美全球行"活动相继在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及非洲塞舌尔举办,深化欧洲市场布局并首次登陆非洲[1] - 公司参与中国(四川)-巴伐利亚州经贸合作交流会,通过文化展示强化欧洲市场对中国白酒认知[2] - 公司与西门子达成深化合作共识,围绕数字化、低碳化及产业链融合全面开展合作[4] - 公司领衔川酒亮相塞舌尔文旅合作交流会,通过主题展演绎川酒多元魅力[5] - "和美全球行"已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六大洲[9] 品牌文化推广 - 公司在杜塞尔多夫举办主题推介会,强调与德国在文化交流、科研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9] - 公司在塞舌尔展示经典五粮液系列等多款产品,展现品牌文化底蕴[9] - 公司与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合作,将在全球50个城市构建品牌文化体验空间[11] - 公司在法兰克福举办鸡尾酒快闪活动,以创意特调形式激活年轻消费群体[12] 创新营销模式 - 公司开创"中国签证+白酒文化"联动模式,探索跨境文化营销新范式[11] - 通过签证中心高频场景触达海外高端人群,提升文化认同并促进产品动销[12] - 公司采用适应欧洲消费者习惯的鸡尾酒形式,赋予品牌年轻化、时尚化标签[12] - 公司持续通过开设"五粮液大酒家"、亮相国际盛会及跨界合作等方式探索出海模式[13] 行业引领作用 - 作为川酒龙头,公司积极融入四川省产业发展大局,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树立标杆[2] - 公司通过集体出海模式汇聚布局岛国微型市场的发展动能[5] - 作为行业先行者,公司持续探索国际化新模式,为民族品牌国际化贡献智慧[11] - 公司创新举措为白酒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国际化范本[12]
以人才铸就品质灵魂|趵突泉酒业第九届品酒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14 10:24
人才战略与品评团队建设 -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至12日举办"2025-2026届品酒小组选拔考试暨第九届品酒技能大赛",活动集人才选拔与专业考评于一体,体现对专业化品评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 [1] - 公司高层强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品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技术人员需持续精进专业学习 [3] - 公司构建涵盖选拔、培育、实践与进阶发展的全链成长体系,通过内部培训、技术交流和大师指导实现技艺传承与创新升级 [7] 考评体系与专业标准 - 考评体系设计科学严谨,覆盖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两大维度,对标国家级评酒资格考试标准,为选拔优秀人才树立清晰标尺 [5] - 生产运营中心总监指出品评技艺是品质保障基石,精准判断力对保持产品风味一致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6] - 党委副书记表示公司将优化评选机制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品品质优势 [6] 人才与品质的协同效应 - 公司将人才作为品质战略核心,专业品评团队深度参与酒体设计优化、生产工艺完善及产品稳定性管控等关键环节 [7] - 通过扎实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在传承非遗工艺与创新发展道路上实现人才成长与品质提升的同频共振 [7] - 公司以建设高质量科研队伍为目标,凭借专业团队的集体智慧铸就产品数十年如一日的醇厚韵味 [7]
食品饮料业绩反馈&观点更新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细分白酒、啤酒、黄酒、休闲零食、调味品、软饮料、酵母等板块) - **公司**:茅台、五粮液、老窖、古井贡、汾酒、洋河、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啤酒、盐津、卫龙、劲仔、甘源、恰恰、松鼠、东鹏特饮、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海天味业、怡海食品、中炬高新、天卫等 [1][3][11][15][16][19][23][26][27][2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酒板块 - **动销情况**:7 - 8月淡季动销占全年低于5%,主要受升学宴等驱动,300元以下酒水需求略高;下半年动销预期改善,9 - 10月旺季动销回落幅度或收窄,若送礼需求恢复,下滑幅度或减小 [1][3][4] - **库存情况**:6月进入淡季库存压力显现,下半年尤其是10月后缓解,2026年春节前后压库或滞销风险低 [1][5] - **价格情况**:茅台通过价格梯队建设维持经销商盈利,原箱飞天批发价1900 - 2000元,实际调价超2000元 [1][6][7] - **业绩预期**:二季度整体业绩预期低,多数酒企难持续增长,头部企业如茅台仍能增长,全年EPS受二三四季度业绩回落扰动幅度主要在个位数 [1][8] - **估值情况**:当前估值13 - 16倍属正常,外部风险修复后或回升至15 - 20倍,龙头股息率达4%左右,总体回报可观 [1][9] 啤酒板块 - **业绩情况**:燕京啤酒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25% - 35%,珠江啤酒增长15% - 25%,利润端受成本红利影响增速双位数甚至超20%,下半年预计稳步兑现 [3][11][12] 黄酒板块 - **业绩情况**:二季度业绩关注度低,缺乏收入支撑且费用投入增加,关注产业逻辑兑现程度,如高端化、年轻化动作及提价等 [13] - **估值逻辑**:基于中长期EPS预期,市场通常给予20倍或25倍市盈率估值 [14] 休闲零食板块 - **业绩情况**:整体景气度高,多数公司双位数增长,盐津预计收入增长15% - 20%,利润增长超25%,卫龙利润增速双位数 [15] - **新渠道红利**:魔芋、菌菇类、辣条等受新渠道红利影响大,如卫龙在山姆新品放量 [17] 调味品板块 - **业绩情况**:整体表现稳健,部分公司受成本压力和淡季影响,如劲仔、甘源、恰恰等,海天味业收入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业绩增速有望达双位数 [16][23][24] - **行业阶段**:处于景气度底部起稳阶段,零添加、减盐产品渗透减缓,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23] 软饮料板块 - **市场表现**:整体良好,健康化、功能性饮料高增长,含糖茶和果汁类乏力,东鹏特饮、农夫山泉、康师傅表现突出 [19] 酵母行业 - **发展趋势**:延续一季度增长趋势,收入增速接近10%,业绩增速可能达15%左右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白酒公司货币现金或类现金资产充沛,中期股息率和修复性价比高,二季度EPS低于预期不构成风险扰动,建议关注茅台、古井、汾酒等 [10] - 东鹏特饮二季度净利率下降因冰柜投放节奏,下半年预计改善 [20] - 农夫山泉上半年水品类收入增速约15%,利润增速略快,市占率持续修复 [21] - 康师傅短期收入增速不如其他企业,但利润端因提价及成本红利预计双位数增长,统一中长期有望修复 [22] - 怡海食品二季度表现改善,第三方业务增速好转 [26] - 中炬高新二季度逐月环比改善,董事会换届或带来边际改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