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搜索文档
今日2只A股跌停 煤炭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2:2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午收盘下跌0 21% A股总成交量651 13亿股 成交金额7830 56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 72% [1] - 个股涨跌比例2926只上涨(59只涨停) 2244只下跌(2只跌停) [1] 行业涨幅排名 - 房地产行业领涨1 69% 成交额117 37亿元 单日增幅72 06% 渝开发以10 04%涨幅居首 [1] - 轻工制造上涨1 55% 恒鑫生活涨幅达13 25% 行业成交额148 75亿元 [1] - 综合行业涨幅1 34% 东阳光领涨4 12% 成交额16 28亿元 [1] 行业跌幅排名 - 煤炭行业重挫3 92% 中国神华下跌2 96% 行业成交额50 67亿元 [1][2] - 通信行业下跌0 96% 有方科技暴跌12 05% 成交额389 43亿元 [1][2] - 医药生物板块下滑0 90% 科兴制药跌幅达9 29% 行业成交额742 28亿元 [1][2] 重点行业成交动态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达948 43亿元 但板块下跌0 59% 南亚新材跌幅7 53% [1] - 计算机行业成交816 18亿元 中亦科技涨停20 01% 但板块仅微涨0 12% [1] - 电力设备板块成交594 26亿元 亿晶光电下跌8 52% 拖累行业整体下跌0 28% [1] 个股极端表现 - 华峰超纤(基础化工)上涨13 36% 惠城环保(环保)上涨6 90% [1] - 骑士乳业(食品饮料)暴跌12 82% 祥鑫科技(汽车)下跌8 81% [1]
保利置业集团(00119.HK):6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9,157元/平方米。
快讯· 2025-07-07 12:22
保利置业集团销售数据 - 6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8亿元 [1] - 6月合同销售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1] - 6月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9,157元/平方米 [1]
中银晨会聚焦-20250707
中银国际· 2025-07-07 12:20
核心观点 - 本轮落后产能退出安排从行业自律层面上调至最高层级,行情或呈“脉冲性”,细分行业将显著分化,相关行业企稳有助于A股“中枢”抬升;6月产需预期边际回暖,盈利因子有望修复,下半年市场有望中枢上行震荡 [6][7][8][9][10] 7月金股组合 - 包含滨江集团(002244.SZ)、顺丰控股(002352.SZ)、极兔速递 - W(1519.HK)等10只股票 [2]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472.32,涨0.32%;深证成指收盘价10508.76,跌0.25%;沪深300收盘价3982.20,涨0.36%;中小100收盘价6590.53,跌0.21%;创业板指收盘价2156.23,跌0.36% [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银行、传媒、综合等行业上涨,美容护理、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行业下跌,其中银行涨幅1.84%居首,美容护理跌幅1.87%居前 [5] 策略研究:助力“中枢”抬升 - 本轮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在7月1日前已有迹象,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标志退出安排升至最高层级 [6] - 行情或呈“脉冲性”,因需求侧尚不明确,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时不同;细分行业将显著分化,建议关注部分外需新行业和“动力煤”老行业 [7] - 相关行业企稳有助于A股实现“权重搭台,科技成长唱戏”结构和“中枢”抬升 [8] 策略研究:市场更新 - 6月产需预期边际回暖,5月工业企业利润走弱,6月PMI小幅回升,产需预期修复,但价格分项偏弱,经营活动预期弱于季节性均值 [9] - 价格拖累有望减弱,库存有望延续韧性,短期价格压力最大时点或已过去,7月关税或阶段性落地,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有望修复 [9] - 进入7月盈利贡献有望提升,当前市场对盈利因子计价较弱,7 - 8月中报业绩窗口期盈利因子有望修复,下半年市场有望中枢上行震荡,未来一个月市场占优风格为高盈利、小市值、高估值 [10]
A股午评 | 创业板指半日跌1.25% 地产、电力板块逆市走强 跨境支付多股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1: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沪指跌0.21%,深成指跌0.7%,创业板指跌1.25%,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830亿元,较上日缩量957亿元,超2200只个股下跌 [1] - 主力资金出逃权重股,题材概念多数反弹,跨境支付、多元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概念持续走强,京北方、信雅达等多股涨停 [1] - 房地产、租售同权、物业管理等地产产业链集体反弹,渝开发、沙河股份等多股涨停,电力、虚拟电厂概念持续走高,韶能股份、华银电力等涨停 [1] 电力板块 - 电力板块延续涨势,华银电力、韶能股份涨停,深南电A、乐山电力、粤电力A等跟涨 [2]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华东地区及蒙东等6省区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湘财证券预计短期电网负荷将维持高位,推动电力供需格局改善 [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电力资产价值重估预期升温 [2] 跨境支付 - 跨境支付概念股走高,信雅达涨停,海联金汇、华峰超纤、京北方、天阳科技等跟涨 [3]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国泰海通认为政策将推动CIPS功能提升和范围扩容,利好跨境清算行业 [3] 房地产板块 - 房地产板块普涨,沙河股份、渝开发涨停,金地集团、新城控股、华夏幸福等跟涨 [4] - 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调研,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华泰证券看好核心城市复苏及房企估值修复 [4]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市场环境类似2014年底,投资者赚钱效应积累,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触底,政策目标明确,仅缺催化因素 [5] - 华泰证券认为A股进入内外变量窗口期,短期情绪修复但后市波动或增大,趋势性行情需等待四季度 [6][7] - 中国银河预计A股将呈震荡向上行情,长期资金面稳中向好,估值具备吸引力,看好高安全边际资产、科技主线、大消费及并购重组主题 [8]
交银国际:南向资金近月主力配置集中医疗和金融板块 反映对高息防御价值重视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0:00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恒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20%和18.7%的半年度收益 位居全球主要股指前列 [1] - 4月对等关税引发回调后风险溢价回落推动港股全面反弹 截至6月底恒指已接近年内前高 [1] - 驱动因素主要源于风险溢价回落 无风险利率和基本面盈利改善贡献相对有限 [1] 港股利好因素 - 外部环境扰动边际收敛 特朗普政策重心从关税转向减税 降低外部不确定性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充裕 南向资金积极布局形成呼应 [1] -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外资持续加码信息技术板块体现国际资本长期信心 [1] 科技板块前景 - 科技板块多空分歧收敛 预示波动性降低和趋势性机会酝酿 [1] - 首季度AI估值重估后充分调整 当前拥挤度水平适中 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2] - 有望成为下一轮上涨行情重要引擎 但需更强基本面支持和政策催化 [2] 资金配置动态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对港股各板块持仓均有提升 体现内地资金战略性配置上升 [2] - 南向资金板块轮动显著 从信息技术转向新消费 近期主力配置医疗保健和金融 [2] - 外资仅边际加码信息技术板块 其他板块持仓市值多数下降 配置策略更为谨慎聚焦 [2] 沽空格局分析 - 通讯 房地产 能源 材料等周期板块维持较高沽空水平 边际变化不大 [3] - 消费板块明显分化 必需消费稳定 可选消费沽空力量上升且外资减持 [3] - 信息技术板块沽空集中度持续下降 多空分歧正在收敛 [3]
港股开盘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机构: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9:33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36%,恒生科技指数跌0.46%,国企指数跌0.38%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均跌超1% [1] 机构观点 - 国元香港认为政策预期仍能支撑港股估值,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2] - 交银国际指出恒指接近年内前高,驱动因素主要源于风险溢价回落,南向资金与外资配置分化,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对港股各板块持仓均有提升,近一个月主力配置集中在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外资仅边际主动提升信息技术板块仓位 [2] - 光大证券称短期港股可能呈现震荡走势,长期来看港股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估值仍偏低 [2] - 中信证券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提升港股资产质量及流动性,南向资金或将持续流入,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趋势,四季度或迎来业绩上修契机 [3] - 汇添富基金认为下半年港股或呈现"震荡上行+结构分化"格局,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或突破万亿元规模,外资配置比例有望从当前低位逐步回升 [3] 热点聚焦 - 2025年港股IPO市场中地方国资、知名外资、产业投资等多类型资金积极抢滩港股IPO基石投资 [4] - 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应排除欧盟企业参与 [4] - 纳入互联互通的南向和北向ETF数量达265只,港股通ETF受益今年港股行情与南下资金涌入,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自ETF通成立以来共获南下资金增持超280亿港元 [4]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政府将从7月4日起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新关税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 [5] 公司动态 - 新华保险拟出资112.5亿元认购三期私募基金份额 [7] - 中国海外发展前6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1201.5亿元,同比降19.0% [7] - 广汽集团前6月累计销量为75.53万辆,同比降12.48% [7] - 信利国际前6月累计营业额约为80.98亿港元,同比降约5.7% [7]
刺激老百姓买房,湖北多地接连放大招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05
湖北多地房地产与生育刺激政策分析 天门模式的成功案例 - 天门市2024年推出12万购房补贴和10万公积金提取政策,配套生育刺激措施后生育率达6 77‰,同比增长17%,增幅全国第一[3] - 生育补贴力度显著:二孩家庭补贴6万,三孩家庭补贴12万,叠加职业补贴后三孩家庭购房补贴可达20多万[3] - 政策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逆势上涨,证明真金白银补贴能有效刺激消费和生育意愿[13][17] 湖北全省政策推广现状 - 孝感市将房贷首付比例降至15%,100万房产首付从30万降至15万[4] - 荆门市推出停车位契税100%补助、商业用房契税50%补助[6] - 武汉市将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扩展至全市范围[8] - 政策延续性明确:孝感补贴延续至2025年,武汉政策延长至年底[14] 政策实施的财政与人口基础 - 湖北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7亿元,全国排名第11位,具备财政支撑能力[7] - 常住人口5800万,人口结构优于东北地区,老龄化压力相对可控[7] - 天门案例证明政策有效性,形成可复制的"降成本刺激消费"模式[9][17] 经济政策转型逻辑 - 通过降低房贷首付、生育补贴等手段重新分配财富,减少银行利润换取居民消费能力提升[16] - 聚焦家庭三大开支(房产、育儿、汽车)同步发力,缓解居民压力以释放消费潜力[12][16] - 政策导向从GDP总量转向民生福祉,形成"精准滴灌"式经济刺激新范式[21][22] 行业影响与区域示范效应 - 房地产行业首付门槛降低直接提升购房需求,契税补助刺激商业地产去库存[4][6] - 生育相关行业(母婴、教育等)将受益于人口增长红利[3][17] - 湖北省政策组合拳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民生导向型"经济刺激模板[22][23]
“房市快要起飞了!”利率下调催热拍卖市场,澳洲买家竞相入场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20
澳洲房市回暖 - 全国初步拍卖成交率达到73 1% 近四分之三的拍卖房产成功成交 [1] - 过去四周成交率持续高于70% 过去十周有八周高于这一门槛 [3] - 悉尼和墨尔本房价重新进入上涨通道 最近一个季度涨幅均为1 1% [3] 利率宽松推动市场 - 年内已降息两次 市场普遍预期本周将迎来第三次降息 [1] - 买家积极响应降息带来的可支配购买力提升 对未来进一步宽松政策预期推波助澜 [3] - 澳储行再次开会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市场已经开始活跃 [3] 高端市场表现 - 悉尼内西区Abbotsford一套全层水景公寓以638 5万澳元成交 高出卖方600万心理预期 创该区公寓成交价格新纪录 [3] - 该公寓位于仅有五户的小型住宅楼内 享有绝对私密性和滨水视野 自带私人游艇泊位 [3] - 此类物业对换小房的高净值买家非常有吸引力 [4] 各大城市拍卖热度 - 悉尼上周初步成交率为72 5% 前一周最终修正为67 2% [4] - 墨尔本初步拍卖成交率为75 5% 略高于前一周的75 2% 过去十周成交率稳定高于70% 最近三周持续高于75% [4] - 其他城市成交率:布里斯班70 8% 阿德莱德65 7% 首都领地73 1% [4] 市场信心回升 - 年初许多拍卖现场几乎没人举牌 现在感兴趣的买家和出价者明显增加 [4] - 市场整体状况良好 正在向好发展 人们对市场更有信心 [4]
一线房价暴跌超30%,跌回2016年水平,中产财富为何“蒸发”?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02
一线城市房价暴跌现状 - 2025年一线城市房价平均下跌超30% 深圳以39 3%跌幅领跑 上海跌30 6% 北京跌29 5% 香港跌28 8% [1] - 47%业主面临房产亏本 深圳南山月亮湾花园等区域跌幅高达60% 上海闵行区高兴花园小区房价腰斩50% [3] - 上海市民案例显示2021年400万购置房产现仅值256万 首付款几乎归零 仍背负高额房贷 [3] 房价暴跌核心原因 - 政策调控累计超650次 限购限贷限售层层加码 2025年调控效应全面发酵导致补跌行情 [5]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40倍 疫情后居民收入减少购房能力削弱 泡沫破裂 [5] - 2023年起北上广深常住人口负增长 高生活成本导致人口外流 购房需求骤减 [5] 中产家庭财富影响 - 中产将积蓄全押房产 贪婪心态忽视风险 被泡沫破裂吞噬 [7] - 部分中产抱有一线城市房价只涨不跌侥幸心理 错过高位变现时机 [7] - 资产缩水导致还贷压力巨大 陷入卖房亏本与继续持有两难 [3][7] 行业未来趋势 - 房地产崩盘 债务危机和汇率波动成为中国经济三大挑战 楼市为重灾区 [3] - 房子回归居住本质 暴富神话破灭 需理性规划财务与多元投资 [8] - 年轻人需降低对高房价依赖 寻找更适合生活方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