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供货维信诺8.6代AMOLED产线,合肥签约气体项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17:44
项目签约与投资 - 德国梅塞尔集团与合肥新站高新区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该项目将丰富高新区半导体显示大宗气体供应主体并增加外商投资 [1] - 梅塞尔计划投资新建大宗气站系统工程项目 总占地面积约2 6万平方米 计划总投资3 4亿元 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一期项目投产 [2] - 维信诺8 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50亿元 是全球首条采用无FMM技术(ViP技术)的生产线 设计产能为每月3 2万片玻璃基板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梅塞尔集团成立于1898年 总部位于德国巴佐登 业务涵盖工业气体 医用气体和特种气体生产制造 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2] - 2024年梅塞尔集团全球销售额为45亿欧元 [2] 项目进展 - 维信诺8 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已完成3 5万余根桩基作业 进入厂房主体建设阶段 [2] - 土建工程B项目房 综合动力站等工程施工被上海宝冶中标 相关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 [2]
A股回购月榜:4月官宣回购计划公司环比大增超4倍,拟回购金额上限超700亿元!紫金矿业三天扫货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13:41
4月A股回购热潮概况 - 4月A股共有241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35亿元,公司数量和金额较3月分别增长逾4倍和257% [2] - 实际回购交易金额达262.9亿元,环比3月增长73%,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单月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1][9] - 紫金矿业等8家公司实现"闪电回购",平均用时仅6个交易日,其中紫金矿业3天顶格完成10亿元回购 [11] 行业龙头回购动态 -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拟回购40-80亿元,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A拟回购20亿元,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机械拟回购36亿元 [3] - 家电龙头美的集团两期回购方案合计130亿元,证券龙头国泰海通已回购2.84亿元 [3] - 建筑央企中国中铁拟回购8-16亿元并注销减资,成为首家发布回购方案的破净建筑央企 [3] 政策支持与资金结构 - 央行将回购增持贷款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5] - 241家回购公司中105家取得贷款承诺函,贷款总额上限199.56亿元,环比3月增长68% [5] - 中国中铁获16亿元最高单笔贷款额度,84家公司明确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48家公司贷款比例达90% [5][7] 典型公司回购案例 - 徐工机械4月回购19.46亿元,一个月内推出两期回购方案合计42亿元 [10] - 紫金矿业一季度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62%,支撑其快速完成10亿元回购 [11] - 招商系六大央企及14家公司集中公告加速回购,4月合计回购40.82亿元 [10] 市场影响 - 上证指数在4月7日大跌7.34%后,4月8日至5月9日累计上涨7.93% [8] - 央企和龙头企业通过大额回购传递信心,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4][8]
联得装备(300545)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20:45
业务板块相关 - 公司将加强半导体显示模组设备、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装备、半导体封测设备及新能源装备领域研发,开拓新兴应用市场,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 [2] -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显示智能装备、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装备、半导体封测设备、新能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半导体显示自动化模组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运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中后段模组工序,相关产品是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需要显示功能的终端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 减持相关 - 2025年3月10 - 28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聂泉累计减持3,511,600股,占总股本1.95%;其一致行动人聂键在3月10 - 27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41,146股,占总股本0.02% [3]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聂泉承诺自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之日起24个月内不再减持 [6] 股价及市值相关 - 公司重视市值维护,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主营业务,加强与资本市场沟通,把握政策导向审慎决策,如有计划将及时披露 [4] - 公司重视分红,结合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利润分配方案 [5] 行业及业绩相关 - 公司深耕半导体显示设备行业二十余年,产品研发设计和质量性能处于行业前列,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经营规模及业绩稳定增长 [5] - 公司经营情况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5][7] 其他 - 公司有为业界客户提供VR/AR/MR相关产品工艺设备,无法披露特定单一客户项目合作信息 [7]
TCL科技:显示业绩持续向好,光伏25年有望回暖-20250508
华西证券· 2025-05-08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面板行业受益于供需格局持续释放业绩,TCL中环2024年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有望在2025年持续改善,调整盈利预测后持续看好显示行业长期竞争格局改善和产业链战略价值的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649.63亿元,同比减少5.44%;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减少29.38%;2025Q1实现总营业收入401.19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1.96%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半导体显示业务 - 2024年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2025Q1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30%,经营净现金流125亿元,受益于大尺寸化及国补政策催化,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主流产品价格高于去年同期 [2] TCL中环业务 - 2024年受行业周期下行等影响,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年营收284亿元,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 - 29.4亿元;2025Q1主产业链供需比改善,价格回升,营收61亿元,归属其股东净利润 - 19.06亿元,环比改善49%,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 - 5.7亿元,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其经营情况大幅改善 [3] 显示业务增长因素 大尺寸领域 - 受益于TV面板大尺寸化与高端化趋势,2024年产品结构优化,55吋及以上尺寸TV面板面积占比提升至82%,65吋及以上占比提升至56%,85吋、98吋产品快速放量;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55吋、65吋、75吋份额全球第一;商显领域交互白板、广告机等产品竞争力强化,份额居全球前三 [3] 中尺寸领域 - IT与车载等业务多元布局,T9产线推进产能爬坡与品牌导入,6代LTPS线调整业务结构;2024年显示器整体出货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平板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LTPS笔电和平板位列全球第一;车载领域紧抓大屏化与高端化趋势,LTPS车载屏供货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出货面积提升至全球第三 [4] 小尺寸领域 - 聚焦高端市场,2024年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四;完成t4产线LTPO和Tandem产能改造升级,LTPO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85%,折叠屏出货份额提升至全球第三;在柔性OLED新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准,供应头部客户旗舰手机 [5] 新技术研发与收购情况 - 坚持原创性创新,21.6吋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已量产出货;在Micro - LED、Mini - LED直显以及硅基Micro - LED技术取得突破,推进相关产品应用推广;完成LGD广州产线收购并于25Q2开始并表,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收购,推动显示技术矩阵多元化升级 [6]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由2258.5/2721.0/N/A亿元调整为1939.9/2275.9/2694.0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由0.33/0.45/N/A元调整为0.32/0.45/0.62元,对应2025年05月07日4.2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3.25/9.50/6.83倍 [8]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446|164963|193994|227592|269396| |YoY(%)|4.7%|-5.4%|17.6%|17.3%|1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15|1564|6037|8424|11708| |YoY(%)|747.6%|-29.4%|286.0%|39.5%|39.0%| |毛利率(%)|14.2%|11.6%|15.6%|17.0%|17.7%| |每股收益(元)|0.12|0.08|0.32|0.45|0.62| |ROE|4.2%|2.9%|10.2%|12.5%|14.8%| |市盈率|35.65|50.59|13.25|9.50|6.83|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1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508
天风证券· 2025-05-08 08:15
核心观点 - 国新办发布会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央行、金管总局、证监会多维度发力,应对复杂严峻外部形势,全力落实稳市场稳预期目标 [22][23][27] - 特朗普“百日新政”中关税影响大且有争议,后续关注其推动制造业回流、大规模减税举措及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4][28] - 海外科技大厂 AI 业务发展良好,云收入增速向上,应用商业化落地,中国头部 AI 科技企业有望带来投资机会 [9] - 多个行业和公司有不同发展态势,如风电行业需求回暖,风机板块迎来价值重估;部分公司业绩增长、布局新业务或进行并购等 [11][16][49] 宏观策略 《风雨同舟浪自平——5 月 7 日“一揽子金稳”国新办发布会点评》 - 央行实施“十箭连发”货币政策,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降息降准或与经济数据和汇率有关 [23] - 金管总局多维度推出增量政策,覆盖地产、保险、外贸、科技等领域,预计完善科技金融扶持 [24] - 证监会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支持汇金公司,改革科创板、创业板,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和资本市场开放 [26] - 4 月 PMI 显示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需一揽子政策提前发力稳市场稳预期 [27] 《不只是关税——特朗普“百日新政”系统解析》 - 特朗普上任 100 天推动《莱肯·赖利法案》限制非法移民,关税政策使美国 GDP 预测下跌,民意支持率略低于半数 [28][29][30] - 人事提名工作平稳推进,贸易保护大幅升级或受掣肘,减税法案三季度大概率落地,后续关注制造业回流和大规模减税 [31][32][33] 行业公司 《爱美客(300896):拟收购 AestheFill 母公司 85%股权,加强国际协同》 - 爱美客拟现金收购韩国 REGENBiotech,Inc.85%股权,标的公司聚乳酸类产品 AestheFill 全球领先 [36] - 交易协同效应突出,有望巩固医美注射填充产品市场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市场收入和竞争力 [37] 《TCL 科技(000100):国补政策行之有效,股权回购有望增厚业绩》 - TCL 科技是半导体显示和光伏硅片双龙头,盈利能力强劲,新能源光伏业务短期盈利承压 [37] - 公司拟回购深圳华星半导体股权,优化业务布局,国补政策刺激 TV 需求,各尺寸领域业务有不同发展机遇 [38][39][40] - 新能源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公司有望率先回暖受益,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2][43] 《火炬电子(603678):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自产元器件订单拐点或已显现》 - 火炬电子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考核目标或支撑公司快速增长 [44] - 自产元器件板块有望释放延迟订单,新材料业务市场空间广阔,在建工程推进和收购产业公司或提升业绩 [45][46] - 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期,看好公司发展 [46] 《电力设备:风机专题报告:价格企稳&盈利见底,海内外需求共振》 - 国内风电需求有预期差,中长期需求被低估,行业基本面超预期,风机环节量价齐升 [49] - 全球风电需求向好,中国风机出口订单高增,风机行业逻辑发生变化,迎来价值重估 [50][51] - 分析风机盈利修复路径、风场利润估值、出口业务和竞争格局,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51] 《港股周报(2025.3.3 - 2025.3.7):科技龙头及消费 IPO 引领结构性机遇,持续看好港股中概》 - 本周港股整体上涨,科技股具估值优势,内政策加码稳增长,国际贸易环境改善,南向资金流入 [53][54] - 全球 AI 竞赛升级,新茶饮赛道资本化,重点港股业绩亮眼,建议关注多类标的 [55][56] 《美股 AI 周报(2025.03.03 - 2025.03.07):博通业绩超预期且后续 AI 指引乐观,Marvell 预计 26 财年 AI 收入将超 25 亿美元》 -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回调,美国就业数据有变化,博通、Marvell、Crowdstrike 等公司 AI 业务表现良好 [56][57][58] - 微软发布医疗 AI 助手,建议关注宏观政策和 AI 相关标的 [60][61] 其他 天风 5 月金股推荐 - 推荐锦波生物、百济神州 - U、工业富联等多家公司 [7]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盘 3342.67,涨 0.8%;沪深 300 收盘 3831.63,涨 0.61%等 [8] - 海外市场中,香港恒生收盘 22691.88,涨 0.13%;道琼斯收盘 40829.00,跌 0.95%等 [14] 申万行业指数预览 - 展示农林牧渔、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的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和市净率 [15][20] 评级调整 - 泛亚微透、丰立智能、福达股份获首次评级,分别为买入、增持、买入 [19]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4:33
公司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已发行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7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 [1] - 回购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旨在维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升公司价值 [1] - 回购议案已于2025年4月15日通过第八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 [1]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以全球领先为目标,坚持战略引领和创新驱动 [1] - 公司致力于巩固行业地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暂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 [2] - 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和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实施回购方案,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一大批企业递表,要去香港二次IPO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09
香港二次IPO热潮 - 香港成为全球资本避风港 尤其在中美金融战背景下 吸引大量资本流入[3][6] - 2024-2025年赴港二次IPO企业络绎不绝 包括美的、顺丰、蜜雪冰城等知名企业[7][8][12] - 30多家企业已确定或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涵盖新能源、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12][14][15] 重点企业案例 - 美的集团2024年9月赴港上市 募资超300亿港元 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10] - 顺丰控股2024年11月港股挂牌 募资58.31亿港元 为当年第二大IPO[12] - 蜜雪冰城2025年2月启动招股 定价202.5港元/股 计划集资34.5亿港元[12] - 宁德时代拟募资至少390亿港元 有望成为香港四年来最大IPO[14] 市场表现 - 经纬天地2024年全年涨幅达542% 广联科技控股涨526.6% 老铺黄金涨495.56%[15][16] - 2024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破发率高达53.5% 天津建发全年累计跌幅86.6%[18][19] 行业分布 - 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中伟股份、先导智能等[14] - 半导体领域:紫光股份、天岳先进、江波龙等[14][15] - 生物科技:迈威生物[15] - 消费领域:蜜雪冰城、安井食品等[12][15] 上市动机 - 拓展融资渠道 如用友网络因业绩承压寻求转型[14] - 推进全球化战略 如三一重工、玲珑轮胎等[14] - 提升国际影响力 如紫光股份巩固AI领域优势[14]
“喜忧参半”的TCL
北京商报· 2025-05-05 21:00
公司业务发展 - TCL从磁带生产制造拓展至智能终端产品及新能源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1] - 集团旗下拥有TCL科技、TCL中环、TCL智家、天津普林四家A股上市公司 [1] - 半导体显示业务成为TCL科技核心主业,2024年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 [3] - 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TCL中环2024年营收284.19亿元同比下降51.95%,归属净利润-98.18亿元 [4] 2024年财务表现 - TCL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648.23亿元同比下降5.47%,归属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下降29.38% [3] - 天津普林2024年营收11.28亿元同比增长74.57%,归属净利润3386.44万元同比增长28.16% [7] - TCL智家2024年营收183.61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29.58% [7] - TCL中环2024年影响TCL科技归属净利润-29.4亿元 [3] 2025年一季度表现 - TCL中环2025Q1营收61亿元,归属净利润-19.06亿元环比改善4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亿元 [4]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2025Q1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5] - TCL智家2025Q1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9.58%,归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33.98% [8] 市场表现 - 四家公司总市值合计1242.97亿元,TCL科技以780亿元居首 [9] - 2025年内四家公司总市值累计缩水249.68亿元,TCL智家跌幅22.34%居首 [9] - TCL科技总市值从944.59亿元降至779.33亿元,缩水165.26亿元 [9] - TCL中环总市值从358.62亿元降至309.7亿元,缩水48.92亿元 [9]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经历2024年深度调整后,2025年供需比改善,产品价格回升 [4] - 服务器平台升级推动PCB层数与材料升级,汽车电动化带动PCB量价齐升 [7] - 股价波动受基本面、宏观环境、市场情绪及突发因素四大主因驱动 [10]
和辉光电港股上市路:三年累计亏损73.6亿,上海联和控股情况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5-02 23:0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致力于研发和生产低功耗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推动其在多领域应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自AMOLED半导体显示产品销售 [3] - 公司于2021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538,至2025年4月30日市值达302亿元,近期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财务状况 营收与毛利率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41.91亿元、30.39亿元和49.58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3.19%,境外营收占比27.29% [5] - 2022 - 2024年毛利率持续为负,分别为 - 10.18亿元、 - 23.83亿元和 - 15.32亿元 [5] 利润情况 - 2022 - 2024年分别亏损16亿元、32.44亿元和25.18亿元,总计亏损73.62亿元,主要因高额折旧及摊销费用和财务成本 [6] - 2022 - 2024年折旧及摊销费用分别为14.69亿元、17.13亿元和19.17亿元,财务成本分别为3.1亿元、5.24亿元和6.47亿元 [6] 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营收达12亿元,同比增长7.45%,净亏损5.0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6.42亿元有所减少 [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27.88亿元 [7] 股权结构 - 大股东为上海联和,持股比例58.25%,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持股11.09%,上海金联持股2.98% [10] - 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科创板50ETF分别持股1.67%和1.21%,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等持有少量股份 [10]
TCL科技(000100):面板盈利持续改善,期待光伏业务回暖
华安证券· 2025-05-01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TCL科技公告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2亿元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4% 扣非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70.8% 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0.4%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0% 扣非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1254.2% [4] - 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期待光伏业务回暖 2024年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 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 全年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6%达到274亿元 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 实现归属于其股东净利润-98.2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4亿元 1Q25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 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环比增长30% 实现经营净现金流125亿元 TCL中环1Q25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 归属其股东净利润-19.1亿元 环比改善49% 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5.7亿元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亿元 [5][6] - 2025全年公司已完成LGD广州产线的收购 并于2Q25开始并表 预计将对显示业务全年业绩带来额外的增益贡献 公司还在积极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的收购 该方案也有望提高显示业务归属到集团母公司的利润 长期来看 受益于宏观政策和产业趋势 以及依托公司自身相对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显示业务营收和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2、100.2、132.0亿元 对应EPS为0.35、0.53、0.70元 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PE为11.95、7.78、5.90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4.15元 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5.83/3.56元 总股本18779百万股 流通股本18100百万股 流通股比例96.38% 总市值779亿元 流通市值751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4963|196099|211073|227474| |收入同比(%)|-5.4%|18.9%|7.6%|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64|6521|10016|13202| |净利润同比(%)|-29.4%|316.9%|53.6%|31.8%| |毛利率(%)|11.6%|14.0%|15.0%|15.9%| |ROE(%)|2.9%|11.7%|16.8%|20.3%| |每股收益(元)|0.08|0.35|0.53|0.70| |P/E|59.74|11.95|7.78|5.90| |P/B|1.78|1.40|1.30|1.20| |EV/EBITDA|8.20|4.22|3.10|2.46|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95373|144315|177864|217707| |非流动资产|282878|270228|242722|211691| |资产总计|378252|414543|420587|429398| |流动负债|111056|125395|129846|134881| |非流动负债|134492|155562|154062|152562| |负债合计|245548|280957|283908|287443| |少数股东权益|79536|77846|76935|7693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3168|55740|59744|65020| |负债和股东权益|378252|414543|420587|429398| [11]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64963|196099|211073|227474| |营业成本|145745|168646|179488|191340| |营业利润|-4098|5084|9585|13897| |利润总额|-3954|5084|9585|13897| |所得税|202|254|479|695| |净利润|-4156|4830|9106|13202| |少数股东损益|-5720|-1691|-91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64|6521|10016|13202| |EBITDA|29933|51648|58115|58883| |EPS(元)|0.08|0.35|0.53|0.70| [11]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9527|51218|60913|60381| |投资活动现金流|-26682|-33216|-12622|-12278| |筹资活动现金流|-2006|18963|-12501|-14213| |现金净增加额|864|37044|35789|33890| [11][12]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5.4%|18.9%|7.6%|7.8%|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179.0%|224.1%|88.5%|45.0%|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29.4%|316.9%|53.6%|31.8%|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1.6%|14.0%|15.0%|15.9%| |获利能力 - 净利率(%)|0.9%|3.3%|4.7%|5.8%| |获利能力 - ROE(%)|2.9%|11.7%|16.8%|20.3%| |获利能力 - ROIC(%)|-0.2%|2.6%|3.8%|4.8%|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64.9%|67.8%|67.5%|66.9%|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85.0%|210.3%|207.7%|202.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86|1.15|1.37|1.61|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61|0.92|1.16|1.41|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43|0.49|0.51|0.54|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45|7.93|7.46|7.47|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96|5.43|5.30|5.31|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08|0.35|0.53|0.70|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1.57|2.73|3.24|3.22|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2.83|2.97|3.18|3.46| |估值比率 - P/E|59.74|11.95|7.78|5.90| |估值比率 - P/B|1.78|1.40|1.30|1.20| |估值比率 - EV/EBITDA|8.20|4.22|3.10|2.46|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