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江丰电子投资新设两家电子材料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8-11 10:39
公司投资与股权结构 - 江丰电子间接全资控股广东丰科晶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合肥丰科晶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 - 两家新设公司法定代表人同为王学泽 [1] - 两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 [1]
杭州为硬核创新搭台 新势力企业占三成
每日商报· 2025-08-08 09:40
比如,获得企业组一等奖的"电子专用高端超细金属粉末国产化"项目,展现出较高的技术壁垒。由新川 新材料带来的产品——电子专用高端超细金属粉末,是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 手机、电脑、AI服务器等高端电子元器件上。 新川新材料创始人谢上川表示,公司在关键材料如用于MLCC(陶瓷电容)内电极的200纳米以下高端成品 镍粉上实现了国产化突破,核心技术为国际首创。他解释,金属粉末颗粒度越小越均匀,陶瓷电容才能 做得更小,手机等设备才能更轻薄,这有力推动了电子行业向小型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新 川新材料的AI服务器芯片电感用超细软磁合金粉,自去年年中上市以来,销售额已超1.3亿元。 获得创业组一等奖的"便携移动式五轴加工机器人"项目,则攻克了跨尺度定位及测量、精度主动调控等 关键技术,系统性地解决了大型复杂构件高效高质量铣削加工难题,使得产品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 车、船舶重工、轨道交通等行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商报讯(记者汪株燚通讯员张烨张杰)近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杭 州赛区(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杭州赛区")在萧山区迎来了总决赛。25个硬核项目展开巅峰 ...
德邦科技遭“大基金”第二次减持,首次套现1.65亿元,上半年营收增近五成仍难掩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13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计划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拟减持不超过4,267,200股(占总股本3%),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至11月26日,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1,422,400股)和大宗交易(不超过2,844,800股)[1][2] - 此次为基金年内第二次减持,前次减持于2025年3月20日披露,实际减持4,267,200股(3%),价格区间37.11-41.05元/股,总金额1.65亿元,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15.65%[6][7] - 减持公告后次日(8月6日)公司股价低开,盘中最大跌幅5.19%,收盘跌2.06%至41.91元/股,市值59.61亿元[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及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亿元和9743万元,同比下滑16.31%和5.36%,2023年Q2至2024年Q3连续六个季度归母净利润下滑[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6.87-6.92亿元(同比增48.39%-49.47%),归母净利润4300-4700万元(同比增27.56%-39.42%),主要因并购苏州泰吉诺并表贡献增量[8][9] - 但二季度净利润1586-1986万元,同比下滑20.42%至0.35%,增速转负,显示业绩复苏仍存不确定性[9] 股价与资本运作 - 公司2022年9月科创板上市,发行价46.12元/股,募资16.4亿元,开盘价71.6元/股(较发行价涨55.25%),市值曾超百亿,2024年9月股价最低跌至22.98元/股,较峰值跌幅达74.64%[6] - 2024年12月以2.58亿元收购苏州泰吉诺89.42%股权(整体估值2.88亿元,增值率458.23%),标的承诺2024-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4233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03.29万元[9]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材料、导电材料、晶圆划片膜等400余种产品,提供封装、粘合、散热等专业技术服务[4]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作为第一大股东(原持股18.65%),其减持行为被视作市场风向标,引发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担忧[3][4]
国际复材:致力于高端电子产品研发与升级
金融界· 2025-08-07 10:19
行业动态 - 日本电子布制造商日东纺计划于2025年8月1日起对高端电子布产品实施全面提价 涨幅达20% [1] 公司业务 - 公司致力于高端电子产品的研发与升级 持续关注电子产品市场动态 [1] - 市场驱动将推动相关产品的创新升级 为客户及市场提供更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 [1]
江丰电子: 关于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00:21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为5名激励对象办理15万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20]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占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的20%,占公司总股本的0.0565%,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8月8日 [24]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需满足2024年营业收入较2021年增长不低于45%,实际增长率为126.17% [22]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与回购注销 - 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股权激励计划经历多次调整: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从317人调整为315人,首次授予数量从320万股调整为314万股 [3][24] - 累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涉及多批次:2022年注销10.5万股(含3名离职激励对象),2023年注销12万股(11名离职激励对象),2024年注销7.75万股(15名失去资格对象) [5][6][12] - 回购价格经历三次调整:首次授予价格从24.50元/股逐步下调至23.99元/股,预留授予价格从24.50元/股调整至24.09元/股 [8][15][28] 公司财务与股本变动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5.94亿元,2024年增长至36.0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1.2% [22]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总股本从初始265,660,583股缩减至265,320,683股,主要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19][29] - 本次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4万股至44,163,570股(占比16.65%),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221,157,113股(占比83.35%) [29] 激励对象考核与合规性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采用A/B/C/D四档,A/B档可100%解除限售,C档60%,D档0%,本次5名激励对象均获A档评级 [24] - 所有审批程序符合规定,包括股东大会授权、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核查及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 [1][3][20] - 预留授予部分于2022年6月22日完成登记,第三个限售期于2025年7月27日届满 [20]
中英科技:主营业务为高频覆铜板及高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19:45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频覆铜板及高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1]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技术及产品研发情况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1]
科创新源: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19:12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8月4日、8月5日、8月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属于异常波动 [1] 公司业务状况说明 - 数据中心散热结构件业务目前处于客户开拓和产品认证阶段 该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较低 [2] - 公司未向第三方提供2025年半年度业绩信息 具体经营情况需关注后续披露的半年度报告 [5] 重大资产收购进展 - 公司计划收购东莞兆科51%股权 包含其重组后持有的昆山兆科、兆科科技有限公司(台湾)、越南兆科和新加坡兆科等子公司 [3] - 标的公司股权结构调整涉及复杂跨境并购 实际用时超出预期 排他期限已通过补充协议延展 [3] - 东莞兆科已完成对昆山兆科的股权整合 正积极推进其他子公司的股权整合工作 [3] - 最终交易协议尚待前置条件满足 并需履行公司内部决策和审批程序 [4] 信息披露状况 - 公司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中的重大事项 [1][2] - 公司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2] - 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为准 [5]
江丰电子在武汉投资成立新公司
企查查· 2025-08-06 14:52
公司投资动态 - 江丰电子在武汉成立全资子公司武汉丰科晶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学泽 [1] - 经营范围涵盖显示器件销售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及销售 金属材料制造 [1] 股权结构 - 武汉丰科晶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由江丰电子(300666)间接全资持股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业务涉及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用设备制造与材料供应 [1] - 显示器件销售业务拓展显示公司向电子材料应用端延伸 [1] - 金属材料制造能力与江丰电子核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1]
同益股份:8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7:57
公司治理动态 - 第五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4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等文件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批发业(电子材料)占比59.8% [2] - 批发业(化工材料)收入占比31.58% [2] - 制造业(化工行业)收入贡献率为8.62% [2]
美联新材(300586.SZ):公司生产的EX电子材料处于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
新浪财经· 2025-08-05 12:03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生产的EX电子材料处于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 [1] - 辉虹科技成功投产打破了全球垄断局面 [1] 行业产能格局 - 辉虹科技投产前全球仅有一家日本企业具备同类材料生产能力 [1] - 日本企业年产能约20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