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中航高科20250520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航高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结构与核心竞争力**:主要业务为航空新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领域,中航工业复材是收入和业绩主要支撑,收入和利润占比具绝对优势;去年成立深圳青源世界合资子公司拓展低空经济产品;处于快速爬产期,新产能投放建设周期短,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新产能投产及产品释放[3] - **股权结构优势**:隶属于中船工业集团,拥有强大渠道优势,下游主要客户包括沈飞、成飞、西飞等一级企业;集团内制造院研发先进辅材牌号,上市公司完成批量化生产,具备先发优势并解决利益分配问题[4][5] - **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举措**:去年8月以3.4亿元现金增资参股长盛科技20%股权,延伸产业链并疏通上游资源;南通装备生产园和顺义复合材料生产园产能提升,预计整体扩充幅度至少达50%以上甚至翻倍[6] - **财务表现**:财务报表标准,有成长股属性,营收和利润稳健爬坡;新材料核心主业盈利能力高且不断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固定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约30%-40%)和产品迭代(如碳纤维从T300延伸到T700、T800及以上级别);过去两年未体现航空产业波动压力,得益于研发、渠道壁垒及强议价能力[10] - **军工材料领域商业模式特点**:要求单一企业具备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上游企业竞争激烈、同步报价和获取市场份额;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中不同企业占不同产品型号份额,公司保持偏垄断属性,每轮军工价格体系波动中具备较好溢价能力支撑盈利能力[11] - **研发费用情况**:除制造院提供研发支持外,公司自身每年研发费用支出维持较高比例,基本每年约3%,去年达4%左右,体现未来技术壁垒重要性[12] - **日常关联交易数据情况**:2025年各关联交易科目显著提升,大部分科目增长约30%,有些超50%,今年生产经营处于高警惕状态,与过去几年(除2023、2024年)稳定增长态势一致[14] - **碳纤维材料应用趋势**: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材料对航空器及高端制造装备至关重要,核心是平衡性能与经济性;美国从F - 22到F - 35碳纤维占比从24%提升至36%,国内四代机到五代机及无人机等军用航空器预计有类似趋势[15] - **今年碳纤维复合材料排产增速**:结合产业端补库存和新型号迭代,增速高于航空器段本身排产增速,新型号结构增速比老型号快,对应碳纤维用量提升,预计军用航空领域“十五”阶段保持约20%复合增速[16] - **国产民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趋势**:C919、CR929等国产民机复合材料占比较高,对标波音777和787,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从10%提升至50%,中航复材在国内产业链环节处于垄断地位,公司在国产大飞机领域市场空间拓展前景好[17] - **商用航空发动机和低空飞行器领域发展趋势**:商用航空发动机进气道、风扇及叶片采用碳纤维工艺,但需认证和定价;低空飞行器轻量化对复合材料需求增加,公司因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在该领域有份额及竞争优势[18] - **业绩预期**:短期军用航空器碳纤维占比提升和型号迭代支撑业绩;中期国产民机导入带来增量;远期低空经济应用扩展和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迭代增加新场景;未来两年保持15% - 20%复合增速,“十五五”期间类似,中长期成长韧性被看好[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解决产品型号认证问题,成立深圳清创世界和上海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为未来场景拓展,一个从中航发角度,一个从低空角度[8]
留给法兰西航空工业之花的时间,并不多了
虎嗅· 2025-05-20 19:26
法国军工行业概况 - 法国拥有欧盟最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具备独立研发战略核武器和航天航空系统的能力,拥有超过400家军工企业[2] - 法国军工产品出口不受地缘政治限制,可与美俄客户同时开展业务,2022年军工出口额达270亿欧元创历史峰值[13][14][16] - 2024年法国以6.9%的全球武器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38%)和俄罗斯[16] 达索航空业务表现 - 达索航空2024年订单收入108.69亿欧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出口订单占比达90%[17] - 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432.24亿欧元,涉及299架飞机(含220架阵风),计划2025年提升至月交付3架[17] - 阵风战机累计销售507架(出口273架),主要客户来自亚非欧地区,2024年仅交付21架[15][17] 阵风战机市场动态 - 印度先后签订两笔大单:2016年87亿美元采购36架(单价2.41亿美元),2024年65亿欧元采购26架舰载型[3] - 实战表现引发沙特暂停54架采购谈判,希腊要求重新评估已交付24架性能[4] - 与F-35相比,阵风全包合同价约2.2亿美元,但性能落后于五代机[29][30] 技术研发与竞争格局 - 达索主导研发的FCAS项目计划2027年实现下一代战机原型机首飞,2030年完成作战能力演示[31] - 歼10CE在实战中展现优于阵风的协同作战、超视距打击等性能[6][8] - 达索在五代机研发出现断档,目前仅有四代半的阵风战机[30] 印度市场战略 - 达索加入"印度制造"计划,建立维修设施并考虑设立总装生产线[21][22] - 印度采购存在合作方变更争议,合同价格从信实国防接手后明显上涨[23][24] - 美国趁机加大推销F-35,美印宣布将增加数十亿美元军售[27][28]
美国败在哪里?白宫误判中方实力,美媒一针见血,释放信号强烈
搜狐财经· 2025-05-20 09:07
稀土材料依赖 - 每架F-35战斗机含有超过900磅稀土元素 每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含有9200磅稀土元素 这些材料制成的永磁体用于"战斧"导弹、"捕食者"无人机及智能炸弹等关键军事装备 [1] - 中国几乎承担全球所有重稀土的加工工作 美国军事工业的稀土材料供应高度依赖中国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仍维持30%关税 导致开学季和圣诞假期消费成本上升 零售商与消费者持续承受负担 [3] - 小企业因利润率较低受关税打击尤为严重 行业呼吁政府提供长期确定性 [3] - 中美同意同步取消115%关税 并建立定期磋商机制 该结果被视为中国通过坚定立场取得的成功 [3] 军费争议与效率 - 2024年中国公布军费预算2113亿美元 但美国政客声称实际投入被低估40%-90% 部分报告指中国军费高达7000亿美元 [5] - 中国以较低军费取得显著国防成就 美国高军费投入在关键领域仍落后 两国军事规模与产业结构差异导致军费效率不可直接比较 [5] 经济应对措施 - 美联储考虑降息以缓解贸易战冲击 通过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7] - 美国政府被指误判中国应对能力 高估自身优势导致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7]
新加坡媒体:美政府一系列新政动摇美国科研根基
环球时报· 2025-05-20 06:36
新加坡《海峡时报》 5 月 13 日文章,原题:创新放缓正在摧毁美国政治 如果说有一件事情能让所有美国 人达成共识,那就是政治已经变得残酷无情。背后原因有很多,从选区划分到党派争锋,美国两党在意 识形态上日益趋同。我想补充一个因素,这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在计算机领域之 外的技术放缓正在摧毁美国政治。 科学摘取 " 低垂的果实 " 技术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其快速发展使得政治争端集中在如何最佳分配利益上。这很容易 理解,但当技术停滞不前、增长放缓、政治游戏变成"零和博弈"时,情况就变得愈发艰难。过去几年, 新技术的出现有望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但现在的美国政府却在浪费这个机会。 技术放缓的想法似乎有悖常理,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收集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 明除计算机领域外,几乎所有领域都在发生着类似情况。例如,莱特兄弟于1903年首次让"飞行者一 号"翱翔天际,在此后的不到70年时间里,波音747和协和式飞机陆续诞生。如果你向莱特兄弟展示其中 任何一种型号的飞机,他们都会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再过半个世纪,波音747和现代客机之间的差异 已经微乎其微,没有任何民用飞机的速度 ...
国泰海通证券彭磊:航空航天产业崛起 为投资者带来多维度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20:03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航空航天核心产业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2万亿元 [1] - 国防预算2025年达1.81万亿元,连续三年保持7.2%增速,航空航天装备是重要方向 [1] - 商业航天、商用飞机和低空等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 [1] 需求端与供给端动态 - 需求端呈现国防装备升级、新兴领域崛起、全球化市场拓展等强劲需求 [1] - 供给端经历技术自主创新加速突破、政策红利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 [1] - 供需两端良性互动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 投资逻辑与机遇 - 航空航天产业兼具高壁垒与高成长属性 [2] - 军工央企通过国企改革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核心院所优质资源注入预期增强 [2] - 民营上市公司聚焦柔性制造、商业航天等差异化赛道,技术转化效率与毛利率持续优化 [2] - 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催生新增长点,如航空级高温合金、惯性导航系统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延伸 [2] 行业前景与龙头企业 -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中国在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驱动下渗透率与附加值将持续提升 [2] - 技术护城河深厚、产能释放明确、应用拓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收获技术红利与市场扩容回报 [2]
从“策源高地”到“产业高峰”,2025浦东科技节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5-19 19:51
浦东新区科技节概况 - 2025年浦东新区科技节以"科创'浦'新篇,开放'赢'未来"为主题,融合科普、科创和产业链条,举办1场开幕式、10多项区级重点活动和千余项基层活动 [1] - 活动集中展示浦东在科技创新策源、开放生态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科普普惠民生等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1] 科技创新成果 - 浦东集聚3个国家实验室(基地)和14个大科学设施(项目),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九章""祖冲之号"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4] - 三大先导产业取得突破:C919大飞机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爱达・魔都号"邮轮全球首航,17个一类新药上市,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落地张江 [4] -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5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万亿元 [4] 产业升级与创新生态 - 浦东"科创+产业"同频共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为全国产业升级提供"浦东样本" [4] -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虞晶怡展示浦东以"科研—场景—生态"三位一体模式抢占全球人机协作产业制高点 [4] 青年人才培育 - 《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举措》落地,覆盖张江、金桥等区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启动、全周期护航"平台 [5] - 首批5个青年科创项目入驻创新创业新空间,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5]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 - 拜耳、辉瑞、索尼等5家国际领军企业加入GOI计划,成员突破100家,赋能企业超6000家 [6] - GOI累计推动3600家企业技术突破,吸引投资超54亿元 [6]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放共享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大科学设施单位响应开放共享倡议,优化机制服务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 [6] - 形成覆盖"需求对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科普传播"的全链条开放共享机制 [6] 科技节品牌活动 - 10家单位发布"2025年浦东新区科技节品牌系列活动",包括"北斗卫星揭秘"科普讲堂、国际生物多样性巡展等 [7] - 活动采用"进学校、进社区、进院所"的"三进"模式,构建全民参与科普服务网络 [7]
ETF日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航空航天ETF(159227)逆市收涨
新浪财经· 2025-05-19 18:0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收涨0.00%报3367.58点 深证成指收跌0.08%报10171.09点 创业板指收跌0.33%报2032.76点 两市总成交额1.09万亿元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71% 最新报价1.00元 收盘成交额2177.24万元 换手率5.19% [1] 行业动态 - 军工板块利好消息集中释放 包括央视首次报道歼-10CE实战成果 "九天"无人机预计6月底完成首飞 第55届巴黎航展将于6月16日至22日举行 中国航空学会联合20家中方企业参展 [1] - 现代战争中空天威胁成为重点 航空航天板块是核心受益方向 军贸预期增强 [1] - 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 加大国防投入成为必选项 内需和外贸有望驱动军工行业高景气度 [1] ETF构成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该指数高度集中覆盖中国军工领域核心公司 涵盖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2] - 指数中军工行业占比达99.2% 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领域占比高达73% 远高于中证军工(40%)和中证国防指数(53%)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89% 包括光启技术、航发动力、中航沈飞等军工龙头企业 [2]
航材股份: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民机、低空及国际市场前景广阔-20250519
中邮证券· 2025-05-19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航材股份业绩稳健增长,对主要客户销售收入较快增长,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4][5] - 2024年毛利率有所下降但费用控制良好,加大国际市场开拓,紧抓民机、低空经济等领域市场机遇 [6] - 2025年经营目标稳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8、7.39、8.6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33、28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4元,总股本4.5亿股,流通股本1.15亿股,总市值243亿元,流通市值6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62.40 / 43.92元,资产负债率11.7%,市盈率41.86,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3] 事件 - 3月31日航材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9.32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4月30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6.53亿元,同比减少4%,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9% [4] 点评 - 2024年对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工系统内客户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16%、29%,基础材料收入同比减少8%,航空成品件、非航空成品件、加工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5%、97% [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9.64%,同比下降1.91pcts,2025Q1销售毛利率29.51%;2024年四费费率9.26%,同比提高0.34pcts,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0.98pcts为8.26%,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2pcts、-0.24pcts、-0.44pcts [6] - 2024年与国外某客户签订2025 - 2030年长期框架合同,预计累计合同金额约21亿元,积极对接民机下游单位,多款产品通过适航认证,与沃飞合作拓展低空飞行器透明件市场 [6]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29.90 - 32.20亿元,同比增长2% - 10%,预计净利润5.90 - 6.40亿元,同比增长2% - 10%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32|3165|3695|4322| |增长率(%)|4.62|7.93|16.77|16.96| |EBITDA(百万元)|619.17|752.95|864.19|997.8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81.04|638.49|739.31|867.22| |增长率(%)|0.84|9.89|15.79|17.30| |EPS(元/股)|1.29|1.42|1.64|1.93| |市盈率(P/E)|41.82|38.06|32.87|28.02| |市净率(P/B)|2.35|2.26|2.16|2.06| |EV/EBITDA|35.40|27.58|23.85|20.49|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932|3165|3695|4322|营业收入增长率(%)|4.6|7.9|16.8|17.0| |营业成本|2063|2225|2601|3047|营业利润增长率(%)|-0.4|9.9|15.8|17.3| |税金及附加|16|17|20|2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0.8|9.9|15.8|17.3| |销售费用|16|17|20|24|毛利率(%)|29.6|29.7|29.6|29.5| |管理费用|79|83|85|88|净利率(%)|19.8|20.2|20.0|20.1| |研发费用|242|235|270|297|ROE(%)|5.6|5.9|6.6|7.4| |财务费用|-65|-66|-73|-76|ROIC(%)|4.3|5.3|5.9|6.7| |资产减值损失|-6|-6|-7|-9|资产负债率(%)|11.7|12.1|13.1|14.3| |营业利润|644|708|819|961|流动比率|8.26|8.09|7.43|6.85| |营业外收入|0|0|0|0|应收账款周转率|2.22|1.86|1.95|1.98| |营业外支出|1|1|1|1|存货周转率|1.68|1.76|1.84|1.85| |利润总额|643|707|818|960|总资产周转率|0.25|0.26|0.29|0.32| |所得税|62|68|79|93|每股收益(元)|1.29|1.42|1.64|1.93| |净利润|581|638|739|867|每股净资产(元)|23.02|23.92|24.95|26.15| |归母净利润|581|638|739|867|PE|41.82|38.06|32.87|28.02| |每股收益(元)|1.29|1.42|1.64|1.93|PB|2.35|2.26|2.16|2.06| |货币资金|3324|3653|3808|3970|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2935|2935|2935|2935|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112|2254|2606|3022| | | | | | |预付款项|56|60|70|82| | | | | | |存货|1218|1308|1523|1777| | | | | | |流动资产合计|10567|11141|11896|12768| | | | | | |固定资产|240|262|277|284| | | | | | |在建工程|172|154|139|125| | | | | | |无形资产|118|91|65|39|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1168|1097|1028|964| | | | | | |资产总计|11735|12238|12924|13732| | | | | | |短期借款|0|0|0|0|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111|1198|1401|1641| | | | | | |其他流动负债|168|179|200|224| | | | | | |流动负债合计|1279|1377|1601|1865| | | | | | |其他|95|98|98|98|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95|98|98|98| | | | | | |负债合计|1374|1475|1699|1963| | | | | | |股本|450|450|450|450| | | | | | |资本公积金|8468|8468|8468|8468| | | | | | |未分配利润|1259|1563|1915|2329| | | |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 | | | | | |其他|184|281|392|522|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10361|10762|11226|11769| | |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1735|12238|12924|13732| | | | | | |现金流量表| | | | | | | | | | |净利润|581|638|739|867| | | | | | |折旧和摊销|117|113|119|114| | | | | | |营运资本变动|-632|-182|-415|-490| | | | | | |其他|-44|-58|-31|-25|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511|412|467| | | | | | |资本开支|-146|-51|-51|-51| | | | | | |其他|-2365|79|70|70|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511|29|19|19| | | | | | |股权融资|0|0|0|0| | | | | | |债务融资|0|4|0|0| | | | | | |其他|-291|-216|-276|-324|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91|-211|-276|-324|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778|329|155|162| | | | | | [14]
全国各地发挥计量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铺路架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5:46
浙江省产业计量体系建设 - 浙江省即将发布《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体系建设方案(2025年版)》,聚焦专用测量装备缺乏、关键参数测量方法缺失等问题,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 [1] - 浙江省计划推出10余个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覆盖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浙江省已累计建设无人机等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4个,制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947项,具有校准测量能力7000余项 [2] - 浙江省建成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电能表实验室和民用"三表"等18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 [2] -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包含筹建国家/省级计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19个方面的任务 [3] 北京市计量创新进展 - 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石墨烯相关测量装置和标准样品,助力打造国际竞争力的石墨烯材料产业体系 [4] -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担多项国家和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拓展计量校准能力22项 [4] - 北京市高质量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汽车自动驾驶),实现自动化数据资产盘点和实时安全监测 [4] - 北京市20个案例获评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优秀案例、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之首 [4] - 北京市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等活动,共帮扶中小企业5006家,开展计量培训7852人次 [5] 安徽省产业计量发展 - 安徽省聚焦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三样"产业,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6] - 安徽省投入550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和提升能力,正在申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4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先进测量实验室 [6] - 安徽省在全国产业计量"揭榜挂帅"活动中计量供需对接33项,位居全国第二 [7] - 安徽省各产业计量中心突破产业关键计量技术28项,研发产业专用测量设备32台/套 [8] - 安徽省梳理摸排产业计量需求661个,已解决526个,解决率79.6% [8] 内蒙古碳计量体系建设 -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正在开展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核算法比对研究 [10] - 该中心首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碳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的NQI协同创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立项 [10] - 中心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6项,牵头地方标准43项、团体标准8项,发布全国首个省级《零碳产业园区计量评价规范》 [11] - 中心建成"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初步实现部分行业碳排放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精准监测 [11] 陕西省航空产业计量 - 中航西飞开展大尺寸部件多系统组网测量及校准技术研究,解决飞机装配过程中大部件的高精度测量问题 [14] - 研究建立了大尺寸测长标准系统、数据融合标准器组和高精度控制场等标准装置 [15] - 开发了相关测量规划系统及应用程序,实现多系统组网测量路径规划等自动化功能 [15] - 该技术成功入选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