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Asian Equity Markets Drop After Trump Reignites Tariff Ro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25-10-13 10:57
Asian markets sank Monday afte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reignited his trade war with China by threatening last week to impose 100 percent tariffs on goods from the country.However, the losses were tempered slightly by a more conciliatory tone on Sunday when Trump described Chinese counterpart Xi Jinping as "respected".Trump wrote on social media Friday that he would impose an additional 100 percent tariff on China and threatened to cancel a summit with Xi, citing Beijing's export curbs on rare earth miner ...
多么痛的领悟,美国专家:这辈子,美国都别想赢过中国制造业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48
2025年2月21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塔克·卡尔森的节目中发表了一番引人注目的言论:"在我们这一代,美国已经没法与中国的制造业竞争了。"这 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困境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强大。 美国的制造业衰退,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悄然开始。当时,底特律的汽车生产线嗡嗡作响,造船厂里火花四溅。二战后的美国舰队几乎垄断了太平 洋,背后正是强大的制造能力的支撑。然而,如今的美国"锈带"城市却显得荒凉萧条,昔日繁忙的工厂已经空无一人,许多工人只得推着购物车在街头游 荡。甚至连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头,也面临生产线停滞、工程师们无奈叹息的困境。 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美国凭借美元的全球霸权,占据产业链的顶端,获得全球80%的利润,大量资本流入金融和服务业。相比之下,制造 业利润薄弱,一般只有10%左右,谁愿意去做呢?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会力量强大,工人的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台积电在美国 建立的工厂,由于预算超支,只得忍痛减少亏损。而曾经全球领先的美国造船业,如今的产能仅相当于中国的1/200。 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尝试模仿中国发 ...
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
财联社· 2025-10-13 09:45
基纽称,目前加中关系处于"关键时刻",他敦促卡尼政府"抓住机遇"。此前,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也公开表示,他希望取消对中国电动汽 车关税。数据显示,萨斯喀彻温省8月份对华油菜籽出口同比下降了76%。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致信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 基纽在信中表示, 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引发了双边贸易战,对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 。中国对加拿大的反制 措施已导致加拿大油菜籽价格大幅下跌,猪肉生产行业遭受重创。 ...
电池护照大战,谁能抢先一步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13 07:08
撰 文 / 莫 莉 编 辑 / 黄 大路 设 计 / C C 如果每一颗电芯都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电动汽车的未来会怎样? 在欧盟推进电池新规进入倒计时的背景下,欧洲车企正把"电池护照"(Battery Passport)从概 念拉到量产一线。所谓电池护照,可看作一套随车、随电池全生命周期流转的终身可查的"数字 档案",记录其从原材料开采、生产制造、使用状态到回收利用的全链路数据。 而这一技术,现在正在被车企视为提升透明度、建立用户信任与应对法规的关键。 目前,起亚欧洲公司正开展首次电池护照公开试验,这次试验聚焦电池单体层面。起亚称,这 一突破性进展通过为每一个电池单体提供实时详细数据,确保了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状况的透明 度。 据Just Auto报道,这次试验车为EV3,搭载Dukosi的电芯监测系统,从韩国海运至德国后,在 欧洲路况下验证实时监控、上传与展示的稳定性。 这一试验车可对电池包内每个电芯采集并回传数据,自动更新到数字电池护照。一旦完成维修 操作,系统会同步刷新相应记录,确保生命周期内的可追溯。 2025年10月9日,起亚欧洲公司(Kia Europe)披露,在一辆EV3上开展"电芯级"电池护照 ...
德邦快递开通中东6国物流专线;Temu与电商服务平台Base达成合作|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10-12 21:34
物流与供应链动态 - 德邦快递开通中国至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中东6国的空海运物流专线,以迪拜为货运中枢,通过21条运输线路实现货物直达 [5] - 德邦快递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专门“VIP通道”,支持亚马逊、Noon等平台,提供免费预约送舱、换标签、打包等服务 [5] - 沙特港口管理局与海关总署联合推出货运新规,要求所有抵达沙特海港的货物须通过FASAH电子清关平台提前提交舱单数据,新规将于2025年10月29日生效 [11] - 沙特新规根据航程远近设定提交时限:较远港口需在到港前72小时提交,附近港口为24小时,24小时以内航次可在到港前任意时间提交,逾期将面临罚款 [11] 电商平台与零售策略 - Temu与电商服务平台Base达成合作,旨在帮助跨境卖家提升在英国、美国等多个市场的运营效率,简化订单履行流程 [5] - 合作提供三大核心支持:加速产品上架与订单处理、简化库存与定价管理流程、实现多渠道无缝整合,使卖家能将Temu纳入现有销售矩阵 [5] - TikTok在英国测试名为“Trendy Beat”的自营电商购物功能,由TikTok自主采购和销售平台上因短视频而受到关注的商品 [6] - SHEIN计划于今年11月在法国开设其首家实体门店,将与法国大型百货公司Société des Grands Magasins合作,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内的五地开设门店 [6] 科技与人工智能应用 - 万兴科技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在日本NexTech Week2025秋季人工智能展会亮相,该平台在文生视频大模型评测榜单VBench-2.0中综合得分位列全球前三,并在两项关键指标上获得第一 [7] - 万兴科技自2011年进入日本市场,目前在当地拥有5600余家合作伙伴 [7] - 禾赛科技宣布2025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于9月底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8] - 禾赛科技全球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客户包括全球24家主机厂的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其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 [8] 汽车与出行行业 - 小米在德国埃森和西班牙马德里同步开设两家旗舰店,并宣布到2025年底将欧洲门店数量扩展至10家,为2027年正式在欧洲销售电动汽车铺路 [7] - 小米计划依托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生态产品,构建覆盖出行与家庭场景的闭环系统 [7]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车主,比亚迪在巴西已拥有超17万名车主,并连续两年成为巴西新能源市场销冠 [8] - 国庆中秋假期滴滴海外出行需求爆发,日均需求较暑期上涨超100%,用户出行峰值出现在10月4日,首尔、济州、新加坡等城市需求突出 [6] 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 - 美妆品牌自然堂集团完成新一轮融资,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人民币,欧莱雅参与,本轮融资估值超70亿元,公司已提交赴港IPO招股书 [9] - 自然堂已崛起成为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年营收超45亿元,并已进军北美及东南亚市场,计划进军全球主要电商平台 [9] - 安澜动力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清水湾二期基金独投,资金将用于电动智能摩托艇产品功能样机的迭代研发,核心市场为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欧洲 [9] - 达普生物完成B2轮融资,由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知识产权基金领投,资金将用于加速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产品的全球商业化进程 [9] 医药行业国际化 - 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达成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 [11] - 2025年以来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头部药企已通过海外授权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国际化突破 [11]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不断增长,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药企“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认可 [12] 区域政策与市场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拟推出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内地银行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以支持企业拓展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提供税务宽减吸引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推动碳排放核算服务等 [12]
关税引发波动,多家券商解读,股市大概率不会复刻4月冲击
财联社· 2025-10-12 13:59
股市影响评估 - 卖方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特朗普威胁征收100%关税事件不会重演今年4月对等关税引发的市场波动,对权益类资产无需过度悲观 [1] - 本次短期情绪冲击影响远小于4月,因环境差异本次仅是上行通道中的扰动,且中国具备偏主动性反击的底气,导火索转向 [3] - 相比4月,本次市场未遭遇流动性陷阱,甚至处于全球金融条件宽松周期,短期情绪冲击影响将远低于4月水平 [3] - 若投资者已调降部分仓位,可观望并选择更好时机以更低成本介入优质景气方向;若未降仓,没必要在最初恐慌时操作,可待恐慌缓解反抽后适度调整 [4] - A股或现小幅波动但向上趋势不变,伴随市场风格切换,短期不确定性上升将降低市场对中国资产风险偏好 [4] - 本轮关税冲突短期或对市场带来扰动,但中长期不改A股继续走牛特征,市场学习效应较强,本轮冲突大概率不及4月 [5] - 在短期关税风险上升背景下,权益类资产波动会被放大,本次美股调整更类似扰动因素,预计调整10%至20% [5] 债市与汇率展望 - 短期债市有望迎来相对难得的回暖窗口,在事件冲击后或现交易机会,建议把握切券调仓时机 [2] - 若本轮冲击再度引发市场避险情绪,或重现类似4月10Y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16BP的交易机会 [7] - 本次行情或与4月行情形似而神不似,应把握事件冲击后调仓机会,将配置交易重心由30年国债逐步向10年国债转移 [7] - 债券短期利好,中期看政策组合,短期中美关税博弈将成为汇率重要影响因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为7.1-7.2 [7] 中美博弈关键节点 - 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方宣布针对中方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8] - 10月3日美国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10] -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出台稀土新规,全面升级出口管制,对含≥0.1%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磁体、半导体材料实行出口许可 [11] -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籍或美控股船舶在中国港口停靠征收每净吨400元的特别港务费,并计划逐年提高 [11] - 9月份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家具、重卡等领域加征25~100%关税,为此次博弈升级埋下伏笔 [16] 全球市场即时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道指跌1.9%,纳指跌3.56%,标普500指数跌2.71%,纳指和标普创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7]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6.1%,热门中概股普跌,蔚来、金山云跌超10%,哔哩哔哩跌超9% [18] - 港股与A股期货市场同步反应,恒指期货夜盘收跌5%,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跌4.26% [19] - WTI原油期货收跌4.24%报58.9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3.82%报62.73美元/桶 [20] - VIX恐慌指数当日大幅飙涨超31%,显示投资者对短期市场风险的担忧显著升温 [21]
泰国将数据中心纳入清洁能源试点计划
商务部网站· 2025-10-12 00:29
(原标题:泰国将数据中心纳入清洁能源试点计划) ERC秘书长Poonpat表示,本月晚些时候,数据中心运营商将获得关于这 项直接电力购买协议的详细信息,包括电价和交易规则。该协议将在下个月获 得能源政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后于12月正式实施。参与直接公共采购协议的各 方必须是获得了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的投资激励措施的数据中心运营商。 泰国政府计划先在试点项目中直接实施这种PPA机制,运行几年后再将其推广 到其他行业,包括印刷电路板、电子产业以及电动汽车领域。这些行业在运营 过程中都需要依赖清洁能源。 当局迫切希望推出这项试点性的直接电力购买协议计划,因为该计划有助 于电力公司与客户之间开展贸易活动,而这一点对于那些考虑在泰国投资建设 数据中心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该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点对点电力交易仍然被禁止;不过,在直接签 订购电协议的情况下,电力生产商可以直接将电力出售给买家。 据曼谷邮报10月10日报道,根据泰国能源监管委员会的说法,那些渴望将 业务扩展到泰国的外国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从今年12月开始,通过该国直接 电力采购协议(PPA)计划购买清洁能源。 ...
东莞反超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36氪· 2025-10-11 10:24
近日,各大城市今年前8个月外贸数据出炉。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 时隔9年重返中国(内地)外贸城第一城。不过,上海今年 的增速较快,目前与深圳的外贸差额仅272亿元,年底反超也是有可能的。 今年以来,东莞外贸复苏强劲, 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活跃,此次反超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东莞之外,另外一匹黑马是金华,此次反超厦门和青岛, 由外贸第十城升至第八。 从进出口额的整体增速来看,金华的增速达到19.3%,排名外贸十强城市中的第一。 单看出口数据的话,广州的出口增速达到22.2%,在十大外贸城市中排名第一。 | | | | 2025年前8个月外贸十强城市 制图:城市战争 来源:海关总署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 | 1-8月进出口 (元元) | 1-8月出口 (万元) | 法治工 增速 | 增速 | | 1 | 深圳市 | 296257456 | 179595131 | 0.3 | -4.6 | | 2 | 上海市 | 293539488 | 130638975 | 4.5 | 11.6 | | 3 | 北京市 | 21 ...
价格竞争席卷全球,跨国车企电动车促销力度加大
观察者网· 2025-10-11 08:31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9日报道,由于全球市场电动汽车需求疲 软,日产、特斯拉、现代、福特、通用等跨国汽车巨头均选择大幅降价,以刺激消费。而在业内人士看 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动汽车的售价未来将持续下降。 更长续航,更低价格 就在10月9日,日产汽车宣布将于10月17日上市第三代聆风,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和明年1月在美国和日本 开启交付。该车型在日本的起售价约为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3万元)。若叠加政府补贴,其终端 价格将在4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此外,日产计划于明年2月推出电池容量和价格更低的 版本,价格将在3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3万元)左右。 第一代日产聆风于2010年推出,是世界上第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迄今全球累计销量超过70万 辆。但日产首席营销经理寺西章表示,前两代聆风一直被认为续航里程过短,需要频繁充电,因此日产 必须努力改变客户的固有印象。 扣,使现代IONIQ 5的价格降至约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比亚迪则在9月提供高达117万日 元(约合人民币5.46万元)的折扣,并计划于明年在日本推出K-Car—— ...
史上最便宜的特斯拉?我都想不通马斯克在搞啥。
创业邦· 2025-10-11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新发布的Model Y和Model 3标准版(“丐版”)车型,特别是Model Y标准版,因其“又贵又简陋”的定位而令人失望,未能满足市场对高性价比平价电动车的期望 [9] - 新车型的发布导致公司股价当日下跌4.45%,市值蒸发超过463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策略的负面反应 [9] - 此次新车缺乏特斯拉以往标志性的创新元素,更像是在收割品牌积累的口碑,显示出公司对降本和利润率的过度执念 [46][49] 新车发布与市场反应 - 特斯拉于10月7日悄然在官网公布了Model Y和Model 3标准版车型,并将原有车型更名为高级版 [5] - 新车型目前为美国市场特供,但根据上海工厂已有测试车的消息,预计未来将在国内上市 [7] - 市场对新车期望很高,希望其能以实惠价格(如15万人民币)在平价纯电市场大杀四方,但实际结果与预期相去甚远 [9] - 新车发布当日,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4.45%,市值蒸发超过4630亿元 [9] Model Y标准版具体分析 - Model Y标准版美国定价为3.996万美元,相比现款4.499万美元仅降价约九分之一,换算到国内起售价约为23万人民币,降价幅度仅约3万,缺乏价格吸引力 [11] - 车辆进行了大量配置削减,外观上取消了标志性的贯穿式头灯和反射式尾灯,改为分体头灯和Model 3同款尾灯,前杠、轮毂(改为18寸)及后备箱门结构均有简化 [13][16] - 内饰配置大幅缩水:取消全景天幕改为全织物顶棚,座椅材质改为皮质织物混搭并取消前排通风加热,中控封闭储物空间改为开放通道,扬声器数量从15个减至7个,同时取消了氛围灯、电动折叠后视镜、后排屏、双层隔音玻璃等 [16][19][21] - 在用户不易察觉的部位减配更为严重:前备箱材质改为不防水的纤维复合材料,且取消了周边覆盖件,导致内部结构裸露,不易清理 [21][23][26] - 车顶设计存在缺陷,在玻璃车顶下加装织物顶棚,结合了玻璃不隔热和顶棚不透光的缺点,被评价为“汽车工业史上最神人的设计” [26][28] - 后排杯架设计简陋,直接在椅背挖洞,牺牲了基础便利性 [31][33] - 座椅虽为电动调节,但调节按钮被阉割,用户只能通过屏幕操作 [33] - 综合评价是,若非搭载满血FSD,该车仅为一台能正常开的电动汽车,在20万价位毫无配置优势,缺乏吸引力 [33][39] Model 3标准版具体分析 - Model 3标准版美国定价为3.699万美元,相比现款降价5500美元,换算到国内价格约为20万人民币,降价幅度更具吸引力 [37] - 相比Model Y标准版,其减配幅度更小,外观内饰变化不大,保留了全景天幕,且驱动电机功率比现款更高 [35][37] - 具体减配包括:电池包变小、取消前排座椅通风和后排座椅加热、座椅改为织物皮质混搭、取消后排屏幕、方向盘改为手动调节、仅前排配备双层夹胶玻璃等 [35] - 该车型被评价为交通工具属性更强的电动汽车,更适合注重品牌和设计、仅用于代步的用户,相比Model Y标准版更具吸引力 [37][38]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此次新车发布被视为特斯拉创新能力的倒退,与以往推出Model S(全触屏交互)、Model 3(集中式域控)、Cybertruck(48V架构)、Model Y(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具有突破性创新的车型形成鲜明对比 [41] - 公司当前策略更像是在收割过去积累的品牌口碑,对降本和利润率表现出不理智的执念,缺乏对“如何造车、造什么车”的独特想法 [46] - Model Y作为特斯拉当前的全球销量担当,其标准版车型的失败定位可能无法承担起推动公司销量增长的重任 [39] - 文章建议特斯拉在未来国内上市时需重新思考定价策略,发挥其在中国市场定价低于海外的传统优势,否则可能需要重启已搁置的Model 2项目来应对平价市场竞争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