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泉州台商投资区18个台资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约5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6:52
投资活动 - 泉州台商投资区举行台资企业招商大会 集中签约18个台资项目 总投资额约55亿元人民币 [1][3] - 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 新材料 食品健康 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1] - 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与浦发银行泉州分行为台资企业提供综合预授信150亿元人民币 [3] 区域发展 - 泉州台商投资区已落地超过200家台资企业 在生物医药 机械制造等领域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3] - 泉州凭借地缘 血缘 文缘 商缘 法缘的"五缘"优势吸引台胞投资兴业 [3] 配套服务 - 台胞掌上开办市场主体平台正式发布 支持全流程掌上办理营业执照 公章刻制及银行开户等业务 [3] - 台湾嘉宾实地考察城市规划展示馆 "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平台及智能制造产业园 [3]
东杰智能股权变更,遨博智能韩永光成实际控制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14:4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淄博市财政局变更为自然人韩永光 [2] - 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淄博展恒鸿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99%基金份额以16.2亿元转让给海南鹤平投资有限公司 [5]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仍为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但实际控制人变更 [5] 新任实际控制人背景 - 韩永光担任晏和扶光(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海南鹤平投资有限公司控股股东 [5] - 韩永光担任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5] - 韩永光已接替邢成亮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5] 关联企业业务协同 - 遨博智能主要产品涵盖磁编码器、谐波减速器、协作机器人等并拥有国内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柔性智能生产线 [6] - 遨博智能与比亚迪、奇瑞、吉利、华为等300多家企业合作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出货量连续5年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7] - 公司深度布局机器人研发与场景应用核心产品包括仓储物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及服务型机器人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24.90% [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4.54万元同比增长113.96% [7] 资本市场动态 -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启动IPO辅导2023年5月获上交所受理目前审核状态处于问询阶段 [7]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东杰转债"自2025年8月27日开市起复牌并恢复转股 [7]
国家出台顶层设计 破解AI应用“最后一公里”障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4:10
政策框架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将深刻重塑经济发展格局[1] - 政策要求推动新基础设施 新技术体系 新产业生态 新就业岗位等发展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 - 政策针对企业问题形成系列务实举措 突出应用导向 明确科技 产业 消费 民生 治理 全球合作等6大重点行动[3] 技术应用方向 - 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 工程实现 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 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2] - 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 加强AI与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2] -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 加快AI在设计 中试 生产 服务 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2] - 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3] 产业发展重点 -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AI手机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3] - 加快AI与元宇宙 低空飞行 增材制造 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3]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鼓励企业将AI融入战略规划 组织架构 业务流程等[4] - 大力发展智能原生技术 产品和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基于AI的智能原生企业 探索全新商业模式[4] 科研创新部署 - 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加快探索AI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 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4] - 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 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4] - 打造开放共享的高质量科学数据集 提升跨模态复杂科学数据处理水平[4] - 强化AI跨学科牵引带动作用 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4] 实施保障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 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5] - 相关部门将陆续推出各领域配套文件 确保政策落地见效[5] - 构建涵盖自然科学和哲社科的中国特色的"AI4S"体系 提出三大产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5]
华工科技(000988):光模块增速靓丽,盈利能力或进一步改善
山西证券· 2025-08-27 14: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76.29亿元,同比+44.66% [4]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44.87%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43.01% [4] - 25Q2单季度营收42.74亿元,同比+39.19%,环比+27.36% [4] - 25Q2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48.30%,环比+22.28% [4]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49.23%,环比+35.80% [4] 分业务营收表现 - 智能制造业务25H1营收16.76亿元,同比-2.95% [5] - 联接业务25H1营收37.44亿元,同比+124% [5] - 感知业务25H1营收21.54亿元,同比+17% [5] - 传感器业务营收19.42亿元,同比+18.12% [5] - 激光全息防伪业务营收2.11亿元,同比+6.11% [5] 业务进展与突破 - 智能制造业务新能源订单同比增长43%,船舶+26%,商业航空+220%,轨道交通+67% [5] - 精密系统事业部海外业务同比+95% [5] - 光模块业务推出3.2T CPO解决方案,支持51.2T交换机 [5] - 800G ZR/ZR+ Pro相干光模块量产并完成客户测试导入 [5] - 传感器业务在汽车、光伏储能领域取得新项目定点和量产突破 [5] - 压力传感器销售规模超2024年全年 [6] - 泰国工厂产能预计达15-20万只/月 [6] - 3Dlaser激光倒角智能装备获首个批量订单 [6]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5H1毛利率20.24%,净利率11.88% [7] - 光联接业务毛利率提升2.19% [8] - 期间费用率9.94%,同比下降3.22 pct [8] - 销售费用率3.21%(-1.7 pct),管理费用率1.79%(-0.8 pct),研发费用率5.28%(-1.4 pct)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18.7/24.1/29.6亿元,同比+52.8%/+29.2%/+22.8% [8] - 对应EPS为1.86/2.40/2.94元 [8] - 2025年预测营收161.32亿元,同比+37.8% [9] - 2025年预测毛利率20.8%,净利率11.6% [9] - 2025年预测ROE 15.4%,P/E 31.6倍 [9] 市场数据与基础财务 - 收盘价60.07元,总股本10.06亿股,流通市值603.69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10.53元,每股资本公积2.68元,每股未分配利润6.96元 [3]
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创新策源·创新驱动·创新转化——走进城市智库 系列报道
郑州日报· 2025-08-27 09:40
研究院成立背景与定位 - 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于2023年9月签约揭牌 由河南省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和郑州市政府共建 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省唯一的教育 科研 产学研合作总体管理单位[1] - 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研 人才 技术优势 结合河南省产业基础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化学合成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 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 - 研究院布局合成与催化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智能制造 低空智能 双碳科技等7个创新中心 已启动建设其中4个中心[3] - 研究院全职引入高水平人才6名 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机构专家学者37人[3] - 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国际医学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签署战略协议 推动科创资源共建共享[3]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 - 张万斌教授团队研发关键催化剂 实现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高效合成 预计产业化后年销售收入达2亿至3亿元[6] - 合成与催化中心与平煤神马集团 心连心集团合作解决关键分子合成问题[6] - 人工智能团队与郑煤机开展巷道机器人项目 与正星科技探讨加油机器人项目 与新乡通达推进铺路机器人落地[6] 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与慧川自动化共建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与洛阳正骨医院共建骨科医学研究中心[7] - 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小试阶段科研成果在郑州完成中试并产业化[7] 人才培育体系 - 打造多元化师资+定制化课程+模块化场景本土化人才联培模式 与本地高校合作开发AI+及智能制造课程[8] - 计划靶向引进多名国际影响力领军人才及团队 推动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8] - 与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探索研究院+高校协同育人模式[8]
鲁台经贸洽谈会将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8-27 09:03
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安排 - 活动定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1][2] - 采取主会场加分会场办会方式 主会场设在潍坊市 分会场设在济南和德州等市[2] - 主会场举办1项主题活动和6项专题活动 包括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 现代农业合作推进会 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对接会 医养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 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启动仪式 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大会 台商齐鲁行活动[2] - 分会场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和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等经贸活动[2] 产业对接与客商邀请 - 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现代农业 高端化工 医养健康等鲁台优势产业 促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重点项目对接洽谈[3] - 重点邀请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 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等台湾工商团体和富士康 旺旺 台塑 统一 康师傅等智能制造 现代食品 金融科技领域领导企业来鲁投资考察[3] - 前期针对性开展我帮企业组主场和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 重点瞄准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台商集聚区 通过产业主管部门加项目承接地协同推进模式洽谈合作项目[3] 鲁台产业合作成果 - 截至2025年6月 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907个 实际使用台资310.4亿美元[4] - 锚定19条标志性产业链和8加X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通过举办涉台经贸活动和专题招商 引导台资企业卡位入链 聚链成群[4] - 设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 围绕现代食品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两岸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4] - 截至2025年7月 合作区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1家 省级专精特新 瞪羚等高质量中小企业254家 省市级研发平台67个[4]
诚益通: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7:09
公司财务与业务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1]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智能制造业务占比71.11% [1]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康复医疗器械业务占比28.89% [1] 行业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呈现爆发态势 [1] - 宠物智能手机等创新产品推动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1]
合锻智能: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8:1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应出席董事9人 实际出席9人 其中5人以通讯方式参与 [1] - 会议由严建文主持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1] 审议通过议案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获全票通过 认为报告真实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获全票通过 [2] - 使用公积金弥补亏损议案获全票通过 需提交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2] - 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议案获全票通过 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3] 信息披露安排 - 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募集资金使用报告 公积金弥补亏损公告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 [2]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通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 [3]
中小企业,如何把生意做大?
创业家· 2025-08-26 18:04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策略 -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时应保持上市选择独立性 这是融资最重要的条件 [1] - 可以约定财务回报 但不能约定控制权和未来路径选择方向 [1] 梅花创投投资活动与规模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将带队100家企业家于2025年9月21-23日赴四川泸州开展线下游学活动 [3][9] - 活动聚焦空天科技产业升级 国民消费科技 产业生态协同和万亿赛道蓝海探索 [9] - 覆盖领域包括机器人 智能制造 低空经济 卫星通信 科技消费和AI+产业 [9][21][22][23][24][25] - 吴世春预计下半年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6] - 梅花创投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投资企业达600多家 其中13家企业已上市 [13] 星移联信公司发展情况 - 星移联信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早期开拓者 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 [16]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 元航资本和梅花创投 [16] - 融资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和低轨卫星组网等核心业务 [16] - 2024年成功发射首颗试验星"中国移动01星"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 [16] 泸州游学活动具体安排 - 活动包含产业深度链接 沉浸式学习 创业方法论和百位创业者同行等环节 [11] - 具体行程包括破冰晚宴 泸州老窖洞藏文化探索 赤水河晚宴和太平古镇夜游 [18] - 导师授课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与产业破局 卫星制造模式变革与商业化之路 [19] - 活动原价15800元/人 早鸟价12800元/人 含2晚住宿和4餐 [25]
国务院: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18
人工智能政策推动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1] -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并加快人工智能在全环节落地应用 [1] - 着力提升全员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并推动形成可复用专家知识 [1] 工业智能化发展重点 - 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1] - 推进工业供应链智能协同并加强自适应供需匹配 [1] - 推广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法 [1] 技术融合应用 - 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1] - 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