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36氪· 2025-10-14 18:43
行业核心问题 - 大闸蟹行业存在普遍的品质不稳定问题,消费者反馈蟹肉较空、口味发苦、蟹黄蟹膏不成形、缺斤短两以及死蟹等情况频发[4][5][10][12][13][19] - 以蟹卡为代表的预售模式出现严重兑换困难,官方页面频繁显示已约满,发货时间排到一月后,客服电话难以接通,暴露出重销售轻履约的畸形商业模式[4][5][23][24] - 行业累计投诉量已达5459条,相关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几乎每年吃蟹季都会出现大量针对主要品牌的投诉[35][34] 主要品牌案例分析:蟹太太 - 蟹太太成为消费者吐槽重灾区,消费者反映其产品与“黄满膏肥”的宣传承诺严重不符[10] - 该品牌蟹卡在电商平台价格区间为228元至988元,月销量超过10万件[27] - 蟹太太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若以线上销售额5亿元、20%消费者无法提货计算,品牌可能因此获得1亿元净利润[33] - 蟹太太所属公司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缺斤短两等行为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暂停会员资格,且近年来多次因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6][38] 蟹卡商业模式风险 - 蟹卡模式本质是预售,商家通过控制提货效率拉长交付时间,容易导致消费者提货困难或忘记提货,部分资金可能因客户未兑换而形成沉淀收益[26][33] - 蟹卡承诺兑付时间较长,存在相关企业在发售、筹集资金后跑路,或资金被挪作他用难以收回的风险[29] - 消费者在退卡流程上面临障碍,客服要求提供原购买平台订单、实体卡片等详细信息,被质疑有推诿责任之嫌[29] 行业监管动态 - 《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线上大闸蟹卡券经营者全年未兑换卡券销售额不能超过当年整体销售额的40%[39] - 标准要求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至所属线上平台,出现消费纠纷时平台应优先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制度[39] - 对于待履约卡券金额大于5万元的商家,不允许其退出平台,需冻结保证金直至待履约金额低于5万元[39]
研判2025!中国梭子蟹行业政策汇总、产量、进出口、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分析:1-8月行业进出口数量分别同比下降30.1% 、66.5%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4 08:44
行业概况 - 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主要品种包括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其中三疣梭子蟹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 [3] - 国内梭子蟹市场需求持续上涨,但自2014年起因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如禁渔期)导致捕捞产量持续下降,供需缺口依赖进口弥补 [1][6] - 2022年梭子蟹海水养殖面积为22827公顷,同比上涨6.9%,养殖产量达109017吨,同比上涨3.5% [6] 进出口动态 - 2022年受疫情影响,活、鲜或冷梭子蟹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4.1%至260.68吨,出口数量同比上涨57.7%至293.96吨 [1][7] - 进口数量随后恢复,2024年增长至922.55吨,而出口数量降至79.09吨 [1] - 2025年1-8月进口数量为568.83吨,同比下降30.1%,进口金额为562.17万美元,同比下降13.7%;出口数量为10.88吨,同比下降66.5%,出口金额为11.38万美元,同比下降76.3% [8] - 中国主要从韩国、泰国、土耳其等地进口梭子蟹,2025年1-8月从韩国进口数量达306360千克,从泰国进口114326千克 [9]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低,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等海洋资源丰富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11] - 代表性上市企业包括好当家(600467)、獐子岛(002069)、国联水产(300094)等 [2] - 2025年上半年好当家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下降9.1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8.74%;獐子岛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下降0.77%,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上涨146.39% [11][12] 政策与技术环境 - 2023年政策提出推动梭子蟹等水产品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替代率目标不低于80% [6] - 2024年政策鼓励水产养殖等领域设施设备淘汰更新,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6] -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应用于精准养殖,分子育种技术将提升苗种质量,低温锁鲜等技术助力产品跨区域销售 [15] 未来发展趋势 - 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受青睐,消费场景从家庭烹饪延伸至礼品、餐饮及即食产品 [13][14]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生态养殖技术(如循环水养殖、贝蟹混养)和有机认证将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转型 [16]
(乡村行·看振兴)“鱼虾共舞” 江西彭泽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0:44
养殖模式创新 - 江西省彭泽县首创“彭泽鲫+罗氏沼虾”混养模式并喜获丰收 [1] - 该模式科学控制放养密度并做好前期管理 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佳配比 [3] - 混养模式实现一水两收 使养殖户利润增加三成 [1] 经济效益与产出 - 测产数据显示该模式下彭泽鲫亩产约1720斤 罗氏沼虾亩产近70斤 [3] - 每亩净利润较传统养殖提升约2000元 为当地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3] 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 彭泽县充分发挥彭泽鲫国家地理标志种质资源优势 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推进混养模式 [3] - 当地已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3家 省级2家 市级5家 持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3] - 未来将继续与各大院校在良种选育 病害生态防控等方面深入研究 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
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虎嗅APP· 2025-10-13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 大闸蟹行业存在严重的品质不稳定和蟹卡兑换困难问题,部分知名品牌如蟹太太、蟹状元等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4][7][10] - 蟹卡预售模式暴露出商家重销售轻履约的畸形商业模式,存在利用消费者不提货来盈利的嫌疑 [10][11][12] - 行业乱象长期存在,相关投诉量累计已达5459条,监管部门已出台规范文件试图整顿市场 [14][16] 宣传与实际品质差异 - 消费者反映到手的螃蟹品质差,出现蟹肉较空、口味发苦、蟹黄蟹膏不成形等情况 [4][7] - 存在缺斤短两和死蟹问题,部分螃蟹在快递过程中死亡,与宣传的鲜活肥美承诺不符 [4][7][8] - 消费者维权困难,客服常以季节因素推诿或要求提供复杂证据才愿小额赔偿 [8] 蟹卡兑换模式问题 - 蟹卡兑换难度大,页面频繁显示已约满,发货时间排到一月后,客服电话难以接通 [4][10] - 蟹卡模式将螃蟹供给周期拉长,但商家有意控制提货效率,导致部分消费者提货困难或忘记提货 [10][11] - 退款流程复杂,客服要求提供原购买平台订单、实体卡片等详细信息,有推诿责任嫌疑 [11][12] - 蟹太太年销售额达6亿元,若线上销售额5亿元且20%消费者不提货,商家可获1亿元净利润 [12] 行业监管与处罚 - 蟹太太因缺斤短两等问题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暂停会员权利,并多次因虚假广告受罚 [15] - 2021年发布的《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规定,未兑换卡券销售额不能超过当年整体销售额的40% [16] - 新规要求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平台需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制度 [16]
分类培育,流量赋能,聊城市培育全链条放心消费新场景
齐鲁晚报网· 2025-10-13 15:41
聊城市消费新场景培育策略 - 市场监管部门融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多元放心消费新场景,推动科技成果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以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1] - 坚持“一产业一特色”、“一企业一承诺”原则,针对商超、景区、电商、乡村等不同类型,分类打造多样化放心消费场景 [1] - 重点围绕冠县灵芝、东阿阿胶、临清桑黄、高唐锦鲤、莘县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开展培育行动 [1] - 截至目前,已将454家产业相关商家纳入放心消费培育库 [1] 特色产业具体实施举措 - 围绕灵芝产业打造放心消费直播间,直播过程“亮证、亮照、亮承诺”,所有上架商品均具备有机认证及质量检测报告 [2] - 围绕阿胶产业建设“阿胶产品—阿胶博物馆—阿胶影视城”放心消费线路,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阿胶类企业33家,景区内14家商家公示承诺内容 [2] - 围绕桑黄产业对种植户开展宣讲培训,加强源头质量管控,专营店落实首问负责、源头化解原则 [3] - 围绕锦鲤产业将放心消费元素融入锦鲤小镇,规范产业园内苗种、饲料、技术服务等经营行为 [3] - 围绕农产品产业通过源头管控、流通追溯、维权保障织密安全网,培育放心消费商超28家、市场5家,主动化解纠纷228起 [3] 消费环境优化与创新成果 - 推广“山东食链”码,实施入场查验、主体二维码公示、扫码进货查询,实现超10万单交易智慧溯源 [3] - 截至目前,全市围绕五大产业共发展无理由退货单位98家,建立先行赔付机制单位6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5个 [3]
一场海上直播热销600万元!广东金鲳鱼游出产业新蓝海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11:31
了全国各地的餐 桌。10月11日, 东方甄选在湛江 开启双节后首场 落地海上的直 播,吸引了超过 200万人线上观 看,创下5.8万 单订单量、卖出 34.8万条、总销 售额超600万元 的亮眼成绩。这 场没有明星大咖 助阵的直播之所 以成功,凭借的 正是广东金鲳鱼 的品质魅力。 直播背景中,深 远海桁架式网箱 在碧波间若隐若 现,恒兴渔业特 呈基地的现代化 养殖场景让观众 眼前一亮。这里 不仅是广东省第 一个深海网箱产 业园,更是广东 海洋牧场建设的 一个缩影。镜头 跟随着渔民的身 影,观众仿佛能 一场海上直播热 销600万元!广 东金鲳鱼游出产 业新蓝海_南方 +_南方plus "湛江金鲳鱼, 又鲜又香!3、 2、1,上链 接!"随着主播 喊着倒计时,湛 江海域的金鲳鱼 通过直播间游向 感受到南海的海 风,闻到海水的 味道,浮现那些 在海水深处自由 游弋的金鲳鱼。 一条鱼的产业传 奇 "中国金鲳鱼看 广东,广东金鲳 鱼看湛江。"这 句在业内流传的 佳话,道出了湛 江在金鲳鱼产业 的霸主地位。相 关数据显示,湛 江金鲳鱼养殖产 量约占全国 35%,全省 70%,是名副其 实的行业风向 标。 最新数据显示, ...
中国农业遗产项目亮相联合国粮农组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3 10:41
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展区,浓郁的东方茶韵与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吸引着参展人士的目光。茶艺师手持茶壶,将滚烫的热水高冲而下,茶叶在盖碗中翻 滚、舒展,渐渐析出清亮的茶汤,为来宾们生动展示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据了解,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于 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唯一获此认证的乌龙茶。其首创的乌龙茶半发酵工艺与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独特 的"茶—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和"森林—村落—茶园茶叶"景观体系,成为了山地生态农业的典范,同时悠久茶史与民俗的交融,还承载着跨越千年"海上丝 绸之路"的文化记忆。 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展台上,来自当地多家代表性品牌联袂参展,通过多款知名产品及图文影像等多媒体形式,充分展示着稻鱼共生系统的悠久 历史和丰富价值。作为我国首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形成的独有的"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生态复合循环系统,大 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有效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中非常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具有传承 利用价值的农业遗产类型。 安溪县委常委 ...
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虎嗅· 2025-10-12 21:14
行业核心问题 - 大闸蟹行业在销售旺季持续面临产品品质不稳定、蟹卡兑换困难及消费者投诉高企等系统性挑战 [1][2][3] - 行业累计投诉量已达5459条,涉及多家品牌,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16] 产品品质问题 - 消费者普遍反映大闸蟹存在蟹肉空、蟹黄蟹膏不成形、口味发苦及死蟹等情况 [2][6] - 部分品牌产品存在缺斤短两现象,进一步损害消费者权益 [8] - 品质问题的成因包括螃蟹未完全成熟即上市销售以及运输过程中死亡导致不新鲜 [7] 蟹卡销售模式风险 - 以蟹太太、蟹香门第为代表的品牌其蟹卡兑换流程存在重大缺陷,消费者面临预约页面长期显示约满、发货排期长达一月、客服难以联系等困难 [10][11][12] - 蟹卡预售模式被部分商家异化为重销售轻履约的畸形商业模式,蟹卡有沦为无法兑现空头支票的风险 [12] - 蟹卡模式存在资金风险,若消费者不提货,商家可能获得巨额利润,例如蟹太太年销售额达6亿元,假设20%消费者未提货即可产生1亿元净利润 [15] 主要品牌表现 - 蟹太太品牌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产品存在空壳、苦味及缺斤短两问题 [6][8] - 蟹太太因其销售商品存在缺斤短两行为及多次受到相关部门处罚,于2023年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暂停会员资格 [17] - 蟹状元等品牌同样面临消费者关于产品品质不佳的投诉 [6] 行业监管动态 - 行业团体标准《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已发布,规定线上蟹卡经营者需持续经营一定期限,未兑换卡券销售额不得超过年销售额的40% [19] - 新规要求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平台在纠纷中需优先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 [19] - 相关规定旨在对大小经营者均产生震慑作用,减少销售乱象 [20]
大湖股份拟变更公司全称 凸显战略转型决心
证券日报网· 2025-10-12 20:41
10月10日晚间,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湖股份(600257)")公告,公司拟变更公司全称、 调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其中,公司名称将从"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湖健康产 业股份有限公司"。 杨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了更加契合公司'整合健康产品资源、稳步发展健康医疗产业、逐步 向医疗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发展战略,向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真实、准确地传递公司的业务发展 现状及持续向大健康产业布局的发展思路,我们拟将公司全称变更为'大湖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他进一步补充:"为了维护公司成立至今在水产品业务领域积累数年的'大湖'品牌信誉与价值,保留了 公司原名称中'大湖'字样。因此,公司简称'大湖股份'保持不变。" 湖南富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湖股份的更名是其 从传统水产养殖向大健康产业全面转型的关键一步,具有战略合理性和市场必要性。通过'健康产品+健 康医疗'双轮驱动、科技赋能及品牌重塑,该公司有望在老龄化加剧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占据有利地 位。然而,转型成效取决于战略执行能力、医疗板块盈利释放速度及预制菜市场竞争力。投资者需关 ...
“十万亿”后,中国海洋经济落子何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9:43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与趋势 - 全球海洋经济产值已突破2.5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攀升至3万亿美元,规模可媲美全球第七大经济体 [1][4] - 海洋产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3100万个,间接带动就业人数高达2亿以上 [4]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稳步提升至7.8% [2] 海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演变 - 报告构建了经贸活力、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五大维度,反映了全球海洋城市发展逻辑从“传统海事枢纽”向“创新型海洋城市”的转变 [1] - 传统评价体系如LMC报告聚焦航运中心、海事金融与法律、海事技术等垂直领域的行业话语权 [8] - 新的衡量标准强调经济、科技、治理、生态的系统协同,将深海开发、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纳入考量 [12] 全球领先海洋城市格局 - 新加坡、伦敦、鹿特丹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9] - 伦敦在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均排名第一,经贸活力排名第二 [5] - 新加坡在LMC报告中航运中心和港口效率排名第一,海事金融排名第二,在新报告中经贸活力与国际影响居于前列 [9] -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海洋经济竞争主场,新加坡、东京(总排名第五)、釜山(总排名第26)表现突出 [7] 中国主要海洋城市定位与策略 - 上海在两份报告中均进入全球前十,依托港口规模与产业链完整性成为亚太航运枢纽 [9] - 深圳在海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及水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拥有强劲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涉海企业超2500家 [10] - 青岛拥有约占全国1/5的涉海科研机构、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近1/3的涉海两院院士,优势集中于前沿创新 [10] - 上海可探索以数字港航为基础拓展航运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洋山港依托5G+AI技术使桥吊作业效率提升40%,港口服务业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35% [16] - 深圳可依托“香港研基础+深圳做转化+广州搞制造”链条,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可量产的水下机器人部件、海洋药物中间体等 [17] - 青岛蓝谷以崂山国家海洋实验室为核心,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6亿元,本地转化率45%,远超全国平均的20% [16] 未来竞争格局与机遇 - 报告预测中国城市有望梯队跃升,上海有望跻身三强,青岛或从第二梯队跃升至准第一梯队 [18] - “深港穗”、山东半岛等集群将打破单一城市竞争逻辑,形成“技术—制造—服务”协同的区域竞争力 [18] - 若加速清洁技术革命,至2050年全球海洋经济增加值有望实现40%强劲增长,否则可能萎缩20% [12] - 竞争规则已转变为“硬基建+软规则+新生态”的综合较量,人工智能、深海开发、蓝碳交易等新技术重塑海洋经济竞争规则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