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消费

搜索文档
扩投资、强研发、优并购 广东省A股公司多举措积蓄发展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8:44
整体业绩表现 - 广东省883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5.14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1个百分点 [2] - 合计净利润4001.16亿元 同比增长2.63%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制造业表现 - 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9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2] - 制造业净利润1721.91亿元 同比增长6.3% 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大幅高于整体表现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5家公司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同比增长19.6% 净利润491.76亿元 同比增长15.5% [2] - 印制电路板领域26家公司净利润91.13亿元 同比激增71.9% [2] 消费市场表现 - 家电家居领域52家公司营业收入4990.94亿元 同比增长8% 净利润486.0亿元 同比增长15.2% [3] 资本支出情况 - 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合计3163亿元 同比增长2.8% 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汽车制造业资本性支出826.6亿元 同比增长51.7% [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资本性支出694.2亿元 同比增长22.3% [4] 研发投入情况 - 848家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1589亿元 同比增长11.6% 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5]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7%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5] 并购重组活动 - 超250家公司披露或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 交易金额超1500亿元 其中超六成属于战略性产业 [6] - 披露或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 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6] - TCL科技实施两起百亿级产业并购 立讯精密以44亿元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 [6][7] - 瀚蓝环境以111亿港元收购粤丰环保 华润三九以61亿元收购天士力 [7] - *ST松发以80亿元收购恒力重工 格力地产完成60亿元重大资产置换 [7] 股东回报情况 - 广东证监局辖区74家公司开展中期分红 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 合计分红金额160.69亿元 [7]
如何用硬功夫做优软环境 ——海南探索打造“全国一流水平营商环境”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7
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进入全岛封关运作倒计时阶段 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建设核心支撑 [1]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签约265个项目 总金额达2336亿元 体现企业落户信心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设定2025年营商环境达国内一流水平目标 2025年为关键实现年份 [1] 立法体系构建与产业覆盖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2021年颁布 赋予海南省人大制定自贸港法规权限 构建覆盖产业全局的立法体系 [2] - 游艇产业立法成效显著:2022年出台《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后 2024年游艇进出港38.44万艘次(同比增33%) 游客236.89万人次(同比增35%) 注册游艇保有量超1780艘 [3] - "五个图强"立法全覆盖:种子进出口管理规定(向种图强) 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规定(向绿图强) 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向数图强) 商业航天条例(向天图强)制定中 [3] 精准立法解决具体问题 - "小切口"立法占比达77% 包括《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10条)《违反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失信惩戒规定》(9条)《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16条) [5] - 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规定明确失信名单标准与惩戒措施 支持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信息 [4][5] 执法方式创新与实践 - 柔性执法实践:三亚组建6支女子执法分队(如80人白鹭执法队) 采用服务型说理式执法降低冲突成本 [6] - 综合执法改革:2017年建立省级联席会议 推行"一个系统管检查""综合查一次"模式 美安园区实现单点对接执法 [7] - "信用承诺+事后监管"模式:首违免罚与承诺书制度 大东海商圈10家餐饮外摆试点 违规取消资格 [7][8] 全流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前端公证服务创新: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助力洋浦港3家企业境外设立 区块链存证平台解决"五难"问题 [9][10] - 后端仲裁机制突破: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为非营利法定机构 提升中立性与国际公信力 [10] - 临时仲裁制度落地:2023年施行《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规定》 已处理4宗案件 实现当事人自选仲裁规则与人员 [11][12] - 目标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通过全球仲裁资源互联与规则动态优化 [12]
社服与消费视角点评6月国内宏观数据:经济表现稳步修复,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振
中银国际· 2025-07-17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经济整体平稳运行,部分促消费政策带动相关品类消费数据增长,但整体消费信心尚未明显改善 [3] - 25年H1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逐步增强,但消费信心仍处低景气度水平有待提升 [5]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 - 6月社零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6月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0.9%;6月服务业PMI为50.1% [1] - 2025H1实现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3% [1] 经济增长情况 - 25年H1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6%、36.2%、60.2%,增长节奏符合全年5%增长目标 [5] 消费情况 - 2025H1社零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pct;H1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一季度提升0.3pct [5] - 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助力相关消费数据增长,2025H1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0.7%、25.4%、24.1%、22.9% [5] - H1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pct [5] 人均收入与消费 - 25H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4309元,实际同比增长5.3% [5] - 消费类别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增幅较高,分别为9.0%、8.4%、11.8%、10.4% [5] 就业与消费信心 - 25H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pct,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 [5] - 6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皆低于临界点,当前用工景气度偏弱 [5] - 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0,环比有所提升,但仍处低景气度水平,未来有待提升 [5] 投资建议 - 关注有望受旅游出行消费需求复苏而实现业绩加速恢复的旅游综合服务标的岭南控股、同程旅行,受益于商务和会展业复苏的米奥会展 [3] - 关注受益于商旅出行恢复的演艺、景区、酒店标的如天目湖、丽江股份、宋城演艺、中青旅、锦江酒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等 [3] - 关注本土餐饮消费代表同庆楼,演艺演出产业链优质标的锋尚文化、大丰实业,会议会展领域主要标的米奥会展、兰生股份 [3] - 关注受益于促就业政策的北京人力、科锐国际,免税消费相关的中国中免和王府井 [3]
珠免集团(600185.SH)Wind ESG评级升至A级
搜狐网· 2025-07-10 12:23
ESG评级提升 - 公司ESG评级由BBB升至A级,得益于聚焦"大消费"主航道和深化可持续治理体系的举措 [2]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维度全面发力,ESG治理成效显现 [2] 战略转型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置入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51%股权,置出非珠海区域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 [4] - 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珠免集团",明确聚焦"大消费"主航道的发展定位 [4] - 公司承诺不再新增房地产项目,5年内完成存量房地产有序退出 [4] - 公司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引擎,拓展商业运营、跨境贸易等板块,构建"免税+商管+商贸"大消费生态圈 [4] 环境实践 - 公司推动业务生态低碳转型,构建高效集约的物流网络,优化免税商品运输路径、降低碳排放强度 [5] - 洪湾渔港项目加快建设冷链仓储加工基地,平均年渔获卸载量超6万吨,推动渔业资源节约与绿色流通 [5] 社会责任 - 公司参与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新乡村建设,打造"新穗乡舍"文旅民宿项目 [7] - 公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机遇,拓展高品质消费服务,2025年1-5月拱北口岸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 [7] 公司治理 - 公司设立董事会品牌与ESG委员会,推动可持续理念融入战略决策与经营管理 [9] - 公司纳入华发集团体系,依托其产业资源与治理能力,释放治理协同优势 [10] - 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与合规机制,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与公司透明度 [10] 协同价值 - 公司自2012年起连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披露ESG报告 [11] - 评级上调是对公司在战略转型关键期强化治理韧性、深化ESG融合的认可 [11] - 公司将持续强化ESG治理效能,聚焦免税主业核心优势,推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全面跃升 [13]
知名百亿A股,更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21:44
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 - 公司名称由"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 85亿元人民币 [2] - 股票证券简称自2025年5月8日起由"格力地产"变更为"珠免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仍为600185 [2]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将上海、重庆、三亚等地的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务与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进行置换 [6] - 2024年12月31日完成资产置换,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控股子公司,标志着公司全面转向免税消费赛道 [6] - 公司战略定位转型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发展,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2 01亿元,其中免税商品销售收入24 41亿元,占比46 94%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 1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 69亿元,同比减少86 22% [7] - 亏损扩大主因系地产业务遗留问题,而非免税业务 [7] 股权结构变动 - 2025年4月珠海市国资委将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后者拥有华发股份等上市平台 [7] 市场表现 - 截至4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6 36元/股,当日涨幅2 91%,总市值119 9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