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

搜索文档
【重磅深度】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正当时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7-27 22:33
减速器行业概述 -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通过降速增矩保证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2][8] -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结构的中间结构,我国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企业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国产供应能力增强[2][8] - 2024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1448亿元,较上年增长4.4%,近五年增长率维持在4%~5%[25] - 我国减速器产量从2019年的852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1470万台,连续五年稳定增长[24] 减速器分类与技术特点 - 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精密减速器可分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3][8] - 谐波减速器:传动比高、精密度高,应用于小臂、腕部及手部,但材料疲劳寿命要求高[3][8] - 行星减速器:成本低制造难度小,但精度不高,主要应用于手部[3][8] - RV减速器:高负载高刚度大体积,应用于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部位[3][8] - 摆线针轮减速器:高精度高负载,噪音低体积小,应用于腰髋部、腿部[3][8] 减速器市场格局 - 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哈默纳科以58%的销售收入份额位居第一,绿的谐波全球份额15%位居第二[38] - 行星减速器全球格局集中,2022年全球前5大厂商CR5超50%,其中德资企业赛威传动、纽卡特、威腾斯坦合计占36%[48] - RV减速器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024年国产份额达60.80%,环动科技、智同科技等多家国内厂商实现量产[62] 减速器应用趋势 - 特斯拉Optimus Gen2采用12个行星减速器和14个谐波减速器,行星用于手部,谐波用于肩肘腰等部位[78] - 摆线针轮减速器作为新型减速器,在大负载关节部位具有应用潜力,其扭矩增量显著大于成本&体积增量[91] - 2024年全球摆线针轮减速器市场规模达16.86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20.63亿美元,CAGR为2.70%[70] 重点企业分析 - 福达股份2024年营收16.48亿元同比+21.8%,归母净利1.85亿元同比+79.0%,布局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97] - 双环传动子公司环动科技深耕精密传动领域,拥有精密摆线减速器(RV)和谐波减速器两大类产品[103] - 中鼎股份拟投资1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第一阶段完成年产不少于15万颗谐波减速器产线建设[111] - 中大力德减速器产品多次获奖,摆线针轮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入选浙江省首台套[125]
603266、601279,午后直线涨停!这一板块走强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17:2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回调 上证指数跌0.03% 深证成指跌0.22% 创业板指跌0.22% [2]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汽车产业链 - 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天龙股份 英利汽车开盘即涨停 [1][5] - 汽车零部件指数上涨1.83%至5992.06点 [6] - 动力新科单日涨幅10.02% 5日涨幅12.89% [6] - 嵘泰股份 福达股份 浙江荣泰等个股单日涨幅均达10% [7] - 英利汽车市值68.03亿 换手率1.50% [8]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策 - 重庆计划到2027年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收7000亿 集聚企业1000家 [9] - 重点发展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等汽车电子领域 目标企业500家 [9] 减速器概念 - 减速器指数上涨1.89%至1761.58点 [10] - 金道科技单日涨11.70% 福达股份涨停 [10] - 2024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1448亿 同比增长4.4% 预计2025年达1510亿 [11] - 华创证券建议关注工业机器人 工业母机 人形机器人三大应用场景厂商 [12] 医药板块 - 创新药 仿制药方向表现亮眼 丽珠集团 哈三联 千红制药等多股涨停 [1][14]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 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 [14] - 联环药业8天6涨停 市值46.56亿 [15][16] - 公司上半年预亏3800-4500万 同比减少1亿-1.08亿 [17] - 拟投资3亿建设抗肿瘤等厂房 [17] - 创新药LH-1801项目三期临床已完成615例患者入组 [18] 金融板块 - 保险 银行板块走弱 [1][19] - 东海证券认为保险板块处历史低估值区间 [20] - 天风证券预计银行负债成本改善 资产收益趋稳 [20]
汰弱留强,永远保持犀利攻击性
搜狐财经· 2025-06-26 02:19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82亿元 [1] - 沪指涨1.03%,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3.11% [1] - 军工、证券、互联网金融、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油气、农药、影视、港口等板块跌幅居前 [1] 板块操作策略 - 早盘买入减速器板块,收盘时保持满仓状态 [3] - 计划次日卖出白酒概念板块,买入深海科技板块 [3][6] - 通过量化数据分析进行汰弱留强,保持组合进攻性 [3] - 反思操作案例,如四方精创在6月4日捕获并于5日集合竞价买入 [3] 深海科技板块分析 - 深海科技政策重视度提升,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可期 [7]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深海科技是重要新兴产业 [7] - 产业链涵盖上游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UUV、材料技术、水下通信等)、中游资源开发与探测(矿产资源获取等)、下游应用服务(军事、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等) [7] - 深海经济板块RPS指标显示近期波动,如RPS50从68降至80,RPS20从8升至82 [7]
谐波减速器需求激增,国内企业拥抱国产化机遇
东海证券· 2025-06-23 2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目前谐波减速器主要下游为工业机器人,2023 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消费量达 66.93 万台,同比增长 4.64%,我国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为 24.9 亿元 [3] - 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预计 2029 年全球产量 100 万台,需谐波减速器需求将达 1400 万个,全球增量市场将达 84 亿元,总市场规模迎来翻倍 [3] - 海外龙头哈默纳科缓速扩产,国内厂商迎来机遇,绿的谐波等公司积极扩产,有望抢占更多份额 [3] - 建议关注绿的谐波、瑞迪智驱等在谐波减速器领域有技术储备和研发创新的上市公司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机器人为谐波减速器目前主要下游 -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轮与刚轮组成,具有体积小、质量小、运动精度高等优点,适合空间受限、对精度和动态性能要求高的场景 [8][12] - 其研发和制造门槛高,涉及多学科交叉、工艺流程复杂、资金投入量大,柔轮加工难度大 [11] - 工业机器人是其最大应用领域,2023 年占比高达 75%,平均每台使用约 3 个,2019 - 2024 年消费量持续上升,2024 年达 79.55 万台,同比增长 18.86% [3][20][24] - 在机床领域也有较大应用,单台加工中心等可使用多台,随着机床行业升级,需求持续增长,2024 年金属切削机床生产量达 61.04 万台,同比增长 12.62%,2023 年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 4090 亿元 [28] - 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3 年为 24.9 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升至 12 亿美元(约 86 亿元),预计 2029 年达 3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3.2% [32] 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导致谐波减速器需求激增 - 人形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国内外巨头入局,政策明确发展方向,使用成本具性价比,应用场景持续扩散,2025 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34][38][42] - 特斯拉 Optimus 计划 2025 年量产 5000 台,2026 年扩产至 5 万台,2029 年或达百万台;Figure AI 宣布四年出货 10 万台 [50][51] - 特斯拉 Optimus 旋转关节采用 14 台谐波减速器方案,减速器部件约占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成本的 13%左右 [52] - 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呈多点开花态势,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为主流方案,预计 2029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 100 万台,需谐波减速器需求将达 1400 万个,全球增量市场将达 84 亿元 [60] 海外龙头缓速扩产,国内厂商迎来机遇 - 哈默纳科占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约 85%,国内绿的谐波占 8%,国内企业进口替代进程持续 [62] - 绿的谐波产品性能接近哈默纳科,价格具性价比优势,随着技术突破和工艺升级,逐步形成替代 [66] - 哈默纳科扩产幅度小,2024 年 3 月产能为 306 万台/年,2026 年预计达 347 万台/年,未能覆盖人形机器人量产增长需求 [70] - 国内绿的谐波、丰立智能等公司积极扩产,有望凭借快速扩产和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74] 建议关注:国内谐波减速器企业研发扩产提速 - 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2023 年全球市占率达 8%,募投项目扩产 150 万台,与三花智控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77][85] - 瑞迪智驱是高新技术企业,2024 年谐波减速器业务收入 3424.38 万元,绑定知名客户,产品已量产,投资 0.8 亿元扩产 [90][94] - 中大力德是行星减速器龙头,掌握谐波减速器核心技术,正在升级研发 CSG 和 SHG 系列产品 [95][100] - 斯菱股份是汽车轴承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预计 2025 年产生销售收入,计划投资第二条产线 [106][110] - 丰立智能是小模数齿轮行业龙头,2024 年谐波减速器业务收入 1.3 亿元,已实现量产,与星动纪元深度合作 [115][120] - 科达利是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合资成立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建设产能达 5 万套谐波 [126] - 国茂股份是通用减速机龙头,精密谐波减速器研制顺利,为机器人定制开发的减速器表现良好 [132] - 恒工精密是连续铸造及机加工领域龙头,成立子公司开发谐波减速机刚轮,2024 年相关业务收入达 1752.23 万元 [133][142] - 翔楼新材开发谐波减速器柔轮部件,部分产品已完成开模,部分进入测试阶段 [146]
人形机器人深度研究系列八:谐波减速器:差齿传动,持续进化
东吴证券· 2025-05-30 1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确定性强,2027年谐波减速器或供不应求,看好率先绑定龙头客户,特别是海外大客户企业,并看好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强的新进入者,未来可在行业获一席之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设计、材料、工艺、设备造就谐波减速器高壁垒 - 谐波减速器是旋转执行器的核心部件,由柔轮、刚轮和波发生器组成,通过错齿运动实现减速,性能要求高,哈默纳科性能领先 [9][16][17] - 谐波减速器技术壁垒高,核心难点在于材料制备、齿形设计和生产工艺,材料对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柔轮和柔性轴承材料要求最高,国内仍主要依赖进口 [20][21][24] - PEEK材料在谐波减速器可大幅减重、降低温升,更适合用于人形,头部厂商已有专利布局,新进入者已发布相关产品 [27] - 齿形设计决定谐波减速器的啮合效果、传动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不同设计方案影响多种性能指标,国内企业已实现齿形设计突破 [31] - 谐波减速器生产流程复杂,需要持续的生产经验积累,瓶颈分布于热处理、加工、装配、润滑、检测等环节,加工工艺以柔轮滚齿+刚轮插齿为主流方式,设备依赖于进口高精度设备,交付周期长 [32][35][39] PART2 人形机器人带来谐波需求爆发,产业方兴未艾 - 全球谐波需求超200万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谐波需求市场,工业机器人占谐波需求80%+ [47] - 工业机器人需求平稳,多节机器人占比提升带动单台谐波用量,未来工业机器人及传统工业领域谐波需求预计复合增长8-10% [50] - 人形机器人带来显著增量,特斯拉执行器方案相对确定,采用14个旋转执行器(谐波减速器)+14个线性执行器,未来不排产髋部应用更优方案,但谐波仍为主导 [53] - 国内人形关节以旋转为主,谐波将逐步替代行星成上半身关节主流,海外谐波已为主导 [54] - 短期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需求来自海外厂商,27年爆发,需求超600万台,2030年全球人形销量350万台,单台人形谐波用量10台,对应谐波空间超4200万台,远期若人形销量3000万台,对应谐波需求超过3.6亿台 [58] - 哈默纳克仍占据全球市场50%+份额,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厂商份额明显提升,人形新赛道,谐波新进入者蜂拥而至,看好具备优秀制造基因、技术基础、客户优势的厂商 [63][65] - 25年全球谐波有效产能450-500万台,产能利用率50%,预计2027谐波供需格局扭转,或出现供给紧缺,谐波减速器平均资本开支相对低,海外高于国内,核心设备依赖进口,扩产周期1年左右 [70][74] - 谐波减速器不同型号产品、高低端产品价格差异大,近年竞争有所加剧,价格小幅走低,远期仍有较大降价空间,制造成本下降空间大,高盈利具备韧性 [79][82] - 预计2027年全球人形销量突破50万台,对应谐波减速器需求超600万台,按照均价1200元/台,对应市场空间超70亿,叠加传统工业市场,总体谐波市场空间超100亿,远期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突破3000万台,对应谐波需求超3亿台,均价500元/台+,叠加传统市场,对应市场空间近2000亿 [85] PART3 深度绑定海外人形客户,成长空间广 - 谐波产业链相对较短,原材料已实现本土化,设备主要为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核心设备来自进口,加工环节基本一体化,外协比例较低 [90] - 海外主流人形厂商谐波使用量大,且均价高,切入海外供应链且获得主供,弹性大,首选绿的谐波,其余双环传动、科达利、斯菱股份、中鼎股份等预计在海外可获得可观份额,大族谐波、中大力德、美湖股份、瑞迪智驱、国茂股份等亦可占据一席之地 [93] - 哈默纳科是全球谐波减速器行业领导者,技术实力领先,年产能220万台,产能利用率偏低,近年利润下滑明显,盈利承压 [94][98][99] - 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龙头,产品种类逐渐丰富,短期盈利承压,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需求向上,以及人形机器人量产,公司业绩有望逐步好转,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谐波产品先发优势突出,海外客户对接进度领先,并且新增丝杠布局,现有59万台/年产能,远期新增100万台产能规划中 [111][115] - 科达利是全球结构件龙头,龙头地位稳固,盈利持续维持高水平,轻量化产品进展领先,工程化能力优秀 [116]
人形机器人深度研究系列八:谐波减速器-差齿传动,持续进化
东吴证券· 2025-05-30 17: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确定性强,2027年谐波减速器或供不应求,看好率先绑定龙头客户,特别是海外大客户企业,并看好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强的新进入者,未来可在行业获一席之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设计、材料、工艺、设备造就谐波减速器高壁垒 - 谐波减速器是旋转执行器核心部件,由柔轮、刚轮和波发生器组成,通过错齿运动实现减速,单极传动比70 - 500 [9][16] - 哈默纳科性能领先,国内厂商在使用寿命、传动精度等方面存在差距,全球市占率约50 - 60%,高端市场占比超70% [17] - 技术壁垒核心在于材料制备、齿形设计和生产工艺,材料需高疲劳强度和纯净度,齿形精度影响传动效率和寿命,生产工艺依赖进口高精度设备且装配无法完全自动化 [21] - 材料对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柔轮和柔性轴承材料要求最高,国内依赖进口,未来有望国产化,轻量化是趋势,PEEK材料可用于替代刚轮/柔轮 [24][27] - 齿形设计影响多种性能指标,哈默纳科IH齿形专利限制新进入者,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突破,如绿的谐波P齿形、来福谐波LS齿形 [30][31] - 生产流程复杂,各环节环环相扣,包括毛坯制备、热处理、加工、装配、润滑、检测等,每个环节都有难点,如热处理需自主研发工艺,加工依赖进口设备,装配需经验丰富技工,润滑脂依赖进口,检测需高精度设备 [32][35] - 柔轮滚齿 + 刚轮插齿为主流加工工艺,不同厂家略有差距,设备高度依赖进口,交付周期长约10 - 12个月 [39][40] PART2 人形机器人带来谐波需求爆发,产业方兴未艾 - 全球谐波需求超200万台,中国是最大需求市场,工业机器人占谐波需求80% +,每台六轴多关节机器人搭配3 + 台谐波 [47] - 工业机器人及传统工业领域未来增长平缓,预计复合增长8 - 10%,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单台用谐波数量将小幅上升 [50] - 人形机器人带来显著增量,特斯拉执行器方案采用14个旋转执行器(谐波减速器)+ 14个线性执行器,未来腰髋关节不排除采用新型方案,但谐波仍为主导 [53] - 2027年全球人形销量或超50万台,对应谐波需求600万台,叠加传统需求总量达880万台,2030年全球人形销量350万台,对应谐波空间超4200万台,远期若人形销量3000万台,对应谐波需求超3.6亿台 [57][58] - 哈默纳克占据全球市场50% + 份额,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厂商份额明显提升 [63] - 国内谐波传统应用领域形成梯队,随人形机器人兴起,新进入者蜂拥而至,看好具备优秀制造基因、技术基础、客户优势的厂商 [65] - 2025年全球谐波有效产能450 - 500万台,产能利用率50%,2027年若人形机器人销量突破50万辆,全球谐波减速器需求近900万台,行业或出现供给紧缺 [70] - 谐波减速器平均资本开支相对低,海外高于国内,核心设备依赖进口,扩产周期1年左右 [74] - 不同型号和高低端产品价格差异大,近年价格小幅走低,远期预计降至300 - 500元/台 [79] - 谐波减速器原材料成本占比低于40%,制造和人工成本占比超50%,未来降本空间大,预计可维持25 - 35%毛利率 [82] - 预计2027年全球谐波市场空间超100亿,远期近2000亿 [85] PART3 深度绑定海外人形客户,成长空间广 - 谐波产业链相对较短,原材料已实现本土化,设备核心来自进口,加工环节基本一体化,外协比例较低 [90] - 海外主流人形厂商谐波使用量大且均价高,切入海外供应链且获得主供,弹性大,首选绿的谐波,其余企业也可占据一席之地 [93] - 哈默纳科是全球谐波减速器行业领导者,技术实力领先,年产能220万台,产能利用率偏低,近年利润下滑明显 [98][99] - 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龙头,产品性能领先,短期盈利承压,人形机器人领域先发优势突出,海外客户对接进度领先,现有59万台/年产能,远期新增100万台产能规划 [111][115] - 科达利是全球结构件龙头,盈利稳定,轻量化产品进展领先,工程化能力优秀 [11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RV减速器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产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4 10:09
行业概况 - RV减速器由行星减速机前级和摆线针轮减速机后级组成,具有传动比大、自锁功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 [1] - 相比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具有高精度(齿隙1角分以下)、高刚性、高耐久性、高输出密度等优势,但技术要求更高、国产化率更低 [2] - 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消费量达57.05万台,较2016年15.39万台增长270%,同比增长率9.69% [1][15] - 预计2028年消费量将突破80万台,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1][1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钢材、铝材、轴承、铸件等原材料及高精度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 [4] - 中游代表厂商包括日本纳博特斯克、住友重工、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等 [4] - 下游应用涵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设备、工程机械、高端机床等六大领域 [4] 市场供需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136.6万台(同比增长14.85%),其中增量需求115.45万台,存量更换需求21.15万台 [13] - 行业经历2017年供不应求、2018年供过于求、2021年复苏等周期性波动,2022年后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增速放缓 [10] - 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同比增长14.2%),销量约3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市场 [8] 竞争格局 - 国产化率从2022年41.59%提升至2024年60.80%,首次超越外资份额 [17] - 市场高度集中,前五企业占80%份额,纳博特斯克以53%市占率领先,双环传动以14%份额居本土首位 [18] - 双环传动2024年减速器收入6.56亿元(+17.91%),中大力德精密减速器收入2.43亿元(+1.07%) [20][22]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政策推动下,2030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50%,双环传动已实现6-1000KG全系列覆盖 [24] - 高端化转型:航天、医疗等领域需求推动精度提升,高端产品市场规模CAGR将超15% [25] - 全球化布局: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战略支点,预计未来五年出口占比突破25% [26]
专家访谈汇总:巴菲特抨击美国新政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05 22:46
OpenAI ChatGPT搜索上线网购功能 - OpenAI ChatGPT Search上线智能网购功能 实现从需求到下单的一站式体验 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商品推荐 价格比对和购买链接获取 [4] - 系统结合实时价格 用户评价和历史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 例如预算3000元的15寸笔记本需求 并自动筛选核心参数如续航 防水等 引用专业媒体评测数据增强可信度 [4] - 记忆模式上线使AI对个体消费行为理解更深入 提升个性化营销效率 相关数据服务商与用户画像平台存在机会 [2] - OpenAI不参与交易抽成 可能成为多个电商平台的中立推荐入口 对第三方结构化数据质量和覆盖面的依赖提示数据服务供应商新机遇 [2] - 该功能展现出OpenAI在电商垂直领域的应用潜力 可能对现有搜索导购平台如小红书 京东搜索 拼多多推荐系统等构成挑战 [4] 巴菲特股东大会 - 巴菲特接任者Abel的稳健风格预计不会带来战略大幅调整 短期内市场信心稳定 但中长期投资决策能力仍需观察 [3] - 不确定的政策环境或影响跨国企业业绩 投资者应注意地缘政治对公司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3] 减速器领域 - 主要减速器类型包括谐波减速器 RV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 在不同领域有广泛应用 [7] - 减速器国产替代趋势加速 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打破国际垄断 带来巨大市场机会 [7] - 技术创新如谐波减速器的三次谐波技术 微型行星减速器的体积缩小和精度提升 使相关公司具备较强竞争力 [7] - 人形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扩大 将推动减速器厂商未来几年快速增长 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公司如中大力德 绿的谐波等更具优势 [7] AI智能体能力增长 - AI智能体能力正呈现爆炸式增长 任务处理能力加速 2024-2025年间预计每4个月翻一番 2019-2025年翻倍周期为7个月 [7][9] - 形成新的"AI智能体摩尔定律" 任务时长和复杂度呈指数增长 2019年GPT-2处理不到1秒简单任务 2022年ChatGPT处理30秒编程任务 当前顶尖AI系统已能完成人类一小时编程任务 [7] - 按每4个月翻倍趋势 AI在2027年可能完成一个月级别任务 推动智能体能力爆发 [7] - 正反馈循环可能触发"软件智能爆炸" AI能力极短时间内超越人类水平 导致超指数级增长 影响软件开发 科学研究 医疗诊断等领域 自动化完成复杂任务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9] 特朗普汽车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及在美组装汽车的生产商提供一定程度补偿 [10] - 特朗普政府加大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 美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 投资者应关注受影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相关企业股价波动 [10]
国茂股份(603915):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营收小幅下降,利润端承压明显
光大证券· 2025-04-30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制造业复苏慢,减速器行业筑底调整,公司营收小幅降、利润端承压,高端产品线成长潜力被看好 [1][2][3] - 因行业竞争加剧,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9日国茂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收25.89亿元,同比降2.7%;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降25.8%;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降42.2%;销售毛利率21.1%,同比降4.9pct [1] - 2024Q4营收6.62亿元,同比增2.0%,环比增0.5%;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降34.2%,环比增36.4%;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降73.9%,环比降44.8% [1] 点评 - 2024年公司减速机总发货量(不含精密类)同比增约5%,市场占有率提升,但因行业竞争,减速机价格降致收入降;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主因是市场竞争使产品价格和毛利率降,收购子公司摩多利业绩未达预期致商誉减值 [2] - 2024年齿轮减速机收入19.51亿元,同比降5.0%,毛利率18.9%,同比降6.0pct;摆线针轮减速机收入3.56亿元,同比降7.5%,毛利率25.1%,同比增1.0pct;GNORD减速机收入0.89亿元,同比降26.6%,毛利率12.1%,同比降9.7pct;摩多利减速机收入0.97亿元,毛利率29.2%;配件其他收入0.65亿元,同比降10.9%,毛利率39.2%,同比增3.7pct [2] 产品发展 - 2024年高端产品捷诺品牌销售受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冲击大,公司瞄准注塑机市场、橡塑行业等下游推新品,如DHI系列电预塑齿轮箱、TEH系列齿轮箱,还拓展水利、矿山等应用场景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下调39%)/4.2(下调36%)/4.8亿元 [3] 财务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60|2,589|2,952|3,342|3,818| |营业收入增长率|-1.35%|-2.67%|13.99%|13.21%|14.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96|294|346|416|47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44%|-25.78%|17.77%|20.37%|15.18%| |EPS(元)|0.60|0.45|0.52|0.63|0.7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1.01%|8.02%|8.98%|10.02%|10.65%| |P/E|26|34|29|24|21| |P/B|2.8|2.8|2.6|2.4|2.2|[4] 财务报表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660|2,589|2,952|3,342|3,818| |营业成本|1,968|2,042|2,345|2,625|2,989| |折旧和摊销|142|155|139|146|153| |税金及附加|23|22|24|25|29| |销售费用|73|66|74|80|92| |管理费用|78|73|89|94|107| |研发费用|127|118|130|127|143| |财务费用|-9|-2|-17|-19|-22| |投资收益|43|51|51|51|51| |营业利润|441|343|399|481|554| |利润总额|444|343|401|482|555| |所得税|51|45|54|65|75| |净利润|393|297|347|417|480| |少数股东损益|-2|4|1|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96|294|346|416|479| |EPS(元)|0.60|0.45|0.52|0.63|0.73|[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33|594|680|534|617| |净利润|396|294|346|416|479| |折旧摊销|142|155|139|146|153| |净营运资金增加|-54|-220|-114|177|177| |其他|49|367|309|-205|-192|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643|352|-420|-84|-99| |净资本支出|-84|-67|-120|-135|-150| |长期投资变化|259|262|0|0|0| |其他资产变化|-818|157|-300|51|51| |融资活动现金流|-138|-247|-150|-92|-112| |股本变化|0|-3|0|0|0| |债务净变化|0|6|-9|0|0| |无息负债变化|51|206|53|136|180| |净现金流|-248|699|110|358|406|[9]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5,014|5,348|5,581|6,023|6,550| |货币资金|696|1,896|2,006|2,363|2,770| |交易性金融资产|1,200|252|600|600|600| |应收账款|257|294|216|248|284| |应收票据|35|29|44|40|38| |其他应收款(合计)|10|1|3|4|5| |存货|545|624|523|589|677| |其他流动资产|623|510|510|510|510| |流动资产合计|3,374|3,614|3,907|4,361|4,891| |其他权益工具|0|0|0|0|0| |长期股权投资|259|262|262|262|262| |固定资产|1,090|1,092|1,049|1,021|1,003| |在建工程|6|10|24|33|39| |无形资产|199|200|209|218|227| |商誉|0|94|94|94|94| |其他非流动资产|6|6|6|6|6| |非流动资产合计|1,640|1,733|1,674|1,663|1,659| |总负债|1,416|1,629|1,674|1,810|1,990| |短期借款|0|6|0|0|0| |应付账款|391|417|399|420|448| |应付票据|666|758|870|974|1,109| |预收账款|96|110|118|124|134| |其他流动负债|9|16|16|16|16| |流动负债合计|1,347|1,539|1,591|1,727|1,908| |长期借款|0|0|0|0|0| |应付债券|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62|82|82|82|82| |非流动负债合计|69|90|82|82|82| |股东权益|3,597|3,719|3,907|4,214|4,560| |股本|662|659|659|659|659| |公积金|1,375|1,377|1,412|1,443|1,443| |未分配利润|1,589|1,640|1,793|2,068|2,414| |归属母公司权益|3,591|3,660|3,848|4,153|4,499| |少数股东权益|6|59|60|61|62|[10] 主要指标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6.0|21.1|20.6|21.4|21.7| |EBITDA率|21.9|19.5|15.9|17.3|17.3| |EBIT率|16.2|13.1|11.2|12.9|13.3| |税前净利润率|16.7|13.2|13.6|14.4|14.5| |归母净利润率|14.9|11.3|11.7|12.5|12.6| |ROA|7.8|5.6|6.2|6.9|7.3| |ROE(摊薄)|11.0|8.0|9.0|10.0|10.7| |经营性ROIC|17.0|14.1|14.9|17.9|19.4|[11]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28|30|30|30|30| |流动比率|2.50|2.35|2.46|2.52|2.56| |速动比率|2.10|1.94|2.13|2.18|2.21|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467.69|425.78|-|-|-|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937.88|580.61|-|-|-|[11]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76|2.53|2.50|2.40|2.40| |管理费用率|2.95|2.84|3.00|2.80|2.80| |财务费用率|-0.33|-0.06|-0.57|-0.57|-0.56| |研发费用率|4.77|4.54|4.40|3.80|3.75| |所得税率|11|13|14|14|14|[12] 每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20|0.24|0.17|0.20|0.23| |每股经营现金流|0.81|0.90|1.03|0.81|0.94| |每股净资产|5.45|5.56|5.84|6.30|6.83| |每股销售收入|4.04|3.93|4.48|5.07|5.80|[12] 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26|34|29|24|21| |PB|2.8|2.8|2.6|2.4|2.2| |EV/EBITDA|15.4|17.4|17.5|14.0|12.0| |股息率|1.3|1.6|1.1|1.3|1.5|[12]
万亿巨头,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3-19 18:2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冲高回落悉数翻绿 沪指跌0.1%报3426.43点 深成指跌0.32%报10979.05点 创业板指跌0.28%报2222.35点 北证50指数大幅下探2.85%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5072亿元较昨日减少570亿元 [1] - 场内超3700股下跌 食品饮料/家电/酿酒板块回落 半导体板块下挫 寒武纪跌逾6% 英伟达概念股走弱 景旺电子跌停 天孚通信/英维克跌超7% [1] 减速器概念 - 减速器概念逆市爆发 双飞集团/金帝股份/南方精工等涨停 通力科技涨超10% 其中双飞集团/襄阳轴承/杭齿前进等年内涨幅均超100% [2][3] -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减速器价值量占比13% 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26亿元 预计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将带来112亿元增量市场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日本哈默纳科占40%份额 绿的谐波以18%居次 [5] - 机构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显著拉动谐波减速器需求 看好国产替代前景及零部件端投资机会 [6] 绿电概念 - 绿电概念盘中活跃 韶能股份/亚通股份/林州重机等涨停 金固股份涨逾8% [7][8] - 政策面五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7年完善绿证市场交易制度 建立强制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电消费机制 到2030年实现绿证国际应用 中金认为政策将提升绿电交易活跃度并引导价值回归合理水平 [10] - 华福证券指出政策旨在推动绿证高质量发展 预计2027年前完成市场制度建设和机制衔接 [11] 比亚迪动态 - 比亚迪股价涨3.25%报397.07元/股 盘中最高399元续创历史新高 港股比亚迪股份同步涨超4% [12][13] - 公司发布超级e平台技术 含1000V高压架构/10C超快充等亮点 汉L/唐L车型开启预售 同时推出不超41亿元员工持股计划 机构认为新平台技术将强化品牌形象 持股计划有助于凝聚发展信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