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V减速器
icon
搜索文档
昊志机电:上半年再创佳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5.08%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3: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4.21%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21.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08% [1] - 主轴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17%,其中外驱加工中心主轴、加工中心电主轴、数控雕铣机主轴、PCB钻孔机主轴和成型机主轴销售增长显著 [1] - 导轨和丝杆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9.17%,精密研磨丝杆进入国产品牌第一梯队 [1] 业务驱动因素 - 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叠加消费电子终端升级推动PCB产业结构性增长,公司专用加工设备销售提升 [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及消费电子技术创新为公司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支撑 [1] - 国产功能部件在中高端数控机床渗透率提升带动导轨和丝杆销售增长 [1] 战略扩张与技术突破 - 公司横向扩张至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核心功能部件领域,上半年机器人核心部件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 [2] - 全球首推谐波减速器振动量纲标准体系,实现振动峰值降低60%、传动精度提升66.7% [2] - 具备年产15万套谐波减速器及3000套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2]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储备及研发产品包括RV减速器、摆头、高速风机产品、传感器等 [3] - 股权激励目标显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或2024-2025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2026年目标1.8亿元或三年累计3.6亿元 [3] - 公司将持续升级产品性能并开发新产品以拓宽应用领域 [3]
【重磅深度】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正当时
减速器行业概述 - 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部件,通过降速增矩保证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2][8] -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结构的中间结构,我国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企业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国产供应能力增强[2][8] - 2024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1448亿元,较上年增长4.4%,近五年增长率维持在4%~5%[25] - 我国减速器产量从2019年的852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1470万台,连续五年稳定增长[24] 减速器分类与技术特点 - 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精密减速器可分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3][8] - 谐波减速器:传动比高、精密度高,应用于小臂、腕部及手部,但材料疲劳寿命要求高[3][8] - 行星减速器:成本低制造难度小,但精度不高,主要应用于手部[3][8] - RV减速器:高负载高刚度大体积,应用于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部位[3][8] - 摆线针轮减速器:高精度高负载,噪音低体积小,应用于腰髋部、腿部[3][8] 减速器市场格局 - 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哈默纳科以58%的销售收入份额位居第一,绿的谐波全球份额15%位居第二[38] - 行星减速器全球格局集中,2022年全球前5大厂商CR5超50%,其中德资企业赛威传动、纽卡特、威腾斯坦合计占36%[48] - RV减速器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024年国产份额达60.80%,环动科技、智同科技等多家国内厂商实现量产[62] 减速器应用趋势 - 特斯拉Optimus Gen2采用12个行星减速器和14个谐波减速器,行星用于手部,谐波用于肩肘腰等部位[78] - 摆线针轮减速器作为新型减速器,在大负载关节部位具有应用潜力,其扭矩增量显著大于成本&体积增量[91] - 2024年全球摆线针轮减速器市场规模达16.86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20.63亿美元,CAGR为2.70%[70] 重点企业分析 - 福达股份2024年营收16.48亿元同比+21.8%,归母净利1.85亿元同比+79.0%,布局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97] - 双环传动子公司环动科技深耕精密传动领域,拥有精密摆线减速器(RV)和谐波减速器两大类产品[103] - 中鼎股份拟投资10亿元建设机器人总部,第一阶段完成年产不少于15万颗谐波减速器产线建设[111] - 中大力德减速器产品多次获奖,摆线针轮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入选浙江省首台套[125]
摆线减速器:人形机器人下一代关节技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9 11:40
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现状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已从产品定义阶段进入功能实现与商业化落地阶段,但关节传动系统存在精度、负载与寿命难以平衡的硬件瓶颈 [2] - 行星减速器因背隙较大导致精度不足,多级结构增加体积和重量,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采用该方案但牺牲了负载能力 [2] - 谐波减速器精度达0.1弧分但抗冲击性差,下肢高负载场景寿命仅数千小时,远低于家用场景数万小时标准 [4] - RV减速器因体积和重量问题难以适配人形机器人,虽在工业场景表现优异但降低运动灵活性 [4] 摆线减速器的技术突破 - 摆线减速器通过多齿啮合设计(啮合齿数60%以上)实现负载能力较谐波减速器提升300%,科盟创新PEEK材料版本抗冲击能力提升200% [6] - 传动精度突破至1弧分以内,动易科技PhyArc系列定位精度达±0.01mm,远超行星减速器的5弧分水平 [8] - 单级传动比6-119的设计使体积较RV减速器减小40%,Agility Robotics应用后机器人腿部重量减轻23%,运动能耗降低15% [8] - 效率达90-95%,寿命突破1万小时,较谐波减速器提升50%,满足高精度、高负载、长寿命、小体积综合需求 [9] 产业链竞争格局 - 全球减速器市场由日企主导(哈默纳科占谐波减速器60%份额,纳博特斯克占RV减速器70%),但摆线减速器领域格局未固化 [12] - 车端齿轮企业如双环传动、豪能股份凭借精密加工技术迁移快速切入,双环传动欧洲工厂摆线轮加工精度达0.002mm,良品率92% [12] - RV减速器企业南通振康、中大力德通过技术转化布局,双环传动利用RV技术积累节省30%研发周期 [12] - 产业链向关节模组集成延伸,头部企业整合摆线减速器与电机、编码器等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13] 商业化路径与市场空间 - 下肢关节为首个突破口,特斯拉Optimus若采用摆线减速器可减轻重量18%并提升精度3倍,2026年单台用量预计4-6套 [14] - 腰髋部位市场规模预计达30亿元/年,摆线减速器可将寿命从5000小时延长至1.5万小时 [14] - 2030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摆线减速器市场空间有望突破140亿元,单台搭载10套、均价9000元计算,100万台规模贡献90亿元收入 [16][17] - 价格预计从2025年1.5万元降至2030年0.9万元,降幅40%加速商业化进程 [17] 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 双环传动结合RV减速器与齿轮技术,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3.1亿元,计划在匈牙利投资1.2亿欧元扩产 [18] - 豪能股份差速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8%,磨齿精度0.001mm,2025年摆线减速器收入或突破1亿元 [18] - 福达股份拟收购长坂科技35%股权,合资设立机器人零部件公司,2026年机器人业务收入目标2.3亿元 [19] - 精锻科技精锻齿轮市占率超40%,开发集成式关节模组,2025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预计达5% [19] - 蓝黛科技参股泉智博布局关节模组,动力传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7%,一体化关节背隙控制在1弧分以内 [20] 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横向优化目标:精度0.5弧分以内、扭矩密度20Nm/kg以上、噪音60分贝以下 [23] - 纵向发展机电一体化,哈默纳科提出"整体运动控制"概念,国内企业推进智能关节模组集成 [23] - 汽车与机器人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技术可应用于摆线减速器偏心轴生产 [23]
在轮胎模具赛道,中国没有短板;让机器人舞狮,巨轮智能年内量产XT减速器|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3 12:09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展示机器人舞狮技术,关键部件为RV减速器,五轴机器人内置5台RV减速器实现灵活运动[1][4] - 公司形成轮胎模具、轮胎硫化机、工业机器人和精密机床四大高端业态[4] - 轮胎模具领域技术已达国际水平,2004年即与国际同行比肩,客户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巨头[5][6][9] - 液压式硫化机实现颠覆性创新,2024年推出"低碳电磁加热轮胎硫化系统",营收占比增至40%[1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RV减速器性能对标国际巨头,2023年5月获CR认证,为国内首批两家企业之一[15] - 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XT减速器样机已完成装配,预计2024年底量产[4][23] - 公司目标未来10年成为中国RV减速器领域龙头[4][15]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32.5万台,同比增长7.7%[15] - 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18] - 轮胎模具行业中国已无短板,公司最大模具直径达6米、重80吨,用于采矿车轮胎[5][6]
从荔枝林到独角兽,从乡镇厂棚到世界巨头:广东制造“出圈”密码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5:18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 - 本末科技研发的直驱电机在家用清洁类机器人领域有近百亿元市场规模 [2] - 公司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累计交付量达数千台 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Xbot 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 其中6家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 [9] - 东莞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 数量居全国前列 [10]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案例 - 巨轮智能从乡镇小厂起步 专注轮胎模具国产替代 2004年成功IPO [11] - 公司RV减速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 - 三环集团MLCC产品介质层厚度从5微米突破至小于1微米 堆叠层数达1000层 [19] - 三环集团光通信陶瓷插芯 氧化铝陶瓷基板等产品产销量全球领先 [15]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广东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9] - 东莞半小时供应链可快速实现创意落地 显著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6][9] - 三环集团依托广东产业链协同 上游装备支持与下游客户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19] 技术创新突破 - 本末科技通过共享工厂模式解决初创期高额设备投入难题 [6] - 逸动科技获松山湖管委会支持建立专属测试码头加速产品开发 [9] - 巨轮智能坚持技术迭代 将轮胎模具 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做到极致 [15]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国信证券· 2025-07-07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人形机器人已向功能实现、商业化落地方向演进,后续迭代重心围绕软硬件升级优化及适配耦合,硬件迭代方向包括高负载、轻量化等方面 [3] - 摆线/新型减速器较行星精度更高、较谐波负载能力更强,有望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成为减速器迭代新方向之一 [4] - 摆线/新型减速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下肢、腰髋及其他关节部位逐步搭载,2030 年市场空间有望超 140 亿元,车端齿轮玩家及具备 RV 减速器能力禀赋的玩家有望切入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精密减速器:匹配转速、传递转矩,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零部件 - 减速器用于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精密减速器在高端领域有应用场景,不同类型减速器特点各异,如谐波减速器在机器人小臂等部位有优势,行星减速器单级减速比小,RV 减速器适用于重负载位置,摆线针轮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腰髋等部位有应用潜力 [14][22][23] - 精密减速器关键技术指标包括扭转刚度、减速比等,各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 [19][20] - 减速器在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端均有应用,汽车领域有相关储备的公司有望实现产业升级 [17] 摆线减速器在设计与工艺方面均具壁垒 - 设计方面,摆线轮齿廓需修形,修形量不当会影响传动精度 [57] - 工艺方面,摆线针轮减速器零件多、工艺流程复杂,对精度要求高,且需磨齿机等设备,对厂商设备和资金要求高 [60] 减速器行业格局情况 - 减速器市场由日系等外资品牌主导,不同类型减速器市场格局有所不同,如谐波减速器日系龙头垄断,国产替代明显;行星减速器外资在高端领域占主要份额;RV 减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纳博特斯克份额领先 [64][69] 摆线减速器有望实现人形机器人搭载 - 当下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以行星、谐波减速器为主,各有优劣,摆线针轮减速器兼具精度和负载能力,有望满足人形机器人部分场景需求,2030 年市场空间有望超 140 亿元 [70] 摆线方案在机器人场景已有一定应用 - 科盟创新发布含 PEEK 轻量化摆线减速机的新品,动易科技推出准直驱一体化摆线关节模组,Agility Robotics 机器人使用摆线减速器 [71][72][74] 新型减速器有望持续渗透人形机器人关节方案 - 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方案以行星、谐波减速器为主,各有优缺点,摆线针轮减速器经优化升级有望满足部分场景需求,后续迭代方向包括横向性能升级和纵向机电一体化 [75][83][87] 投资建议:推荐具备精密减速器/齿轮加工能力和优质客户资源的零部件 - 看好人形机器人进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双环传动、豪能股份、福达股份、精锻科技、蓝黛科技等公司 [88] 双环传动 - 深耕传动部件,已实现两轮“蜕变”,面临出海和打造平台化供应体系的成长机遇 [89] - 核心看点包括依托车端积累开发延展产品矩阵,实现车 + 机器人共振增长,以及产品、技术、产能出口,出海打开增长天花板 [95][98] 豪能股份 - 从事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业务,积累了优质客户,积极布局机器人减速机等领域 [102][11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增加,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方法估算合理价值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24][125][142] 福达股份 - 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营业务,形成新发展格局,投资长坂科技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 [143][15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增加,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方法估算合理价值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65][167][178] 精锻科技 - 是国内乘用车精锻齿轮细分赛道龙头,成长核心支撑包括产品总成化等,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181][196]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197] 蓝黛科技 - 从事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业务,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参股泉智博拓展发展空间 [198][206]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增加,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方法估算合理价值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21][225][238]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国信证券· 2025-07-07 0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人形机器人已向功能实现、商业化落地方向演进,后续迭代重心围绕软硬件升级优化及适配耦合,硬件迭代方向包括高负载、轻量化等方面 [3] - 摆线/新型减速器较行星精度更高、较谐波负载能力更强,有望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成为减速器迭代新方向之一 [4] - 摆线/新型减速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下肢、腰髋及其他关节部位逐步搭载,2030 年市场空间有望超 140 亿元,车端齿轮玩家及具备 RV 减速器能力禀赋的玩家有望切入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精密减速器:匹配转速、传递转矩,机器人旋转关节核心零部件 - 减速器用于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精密减速器回程间隙小、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高,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领域有应用场景 [14] - 谐波减速器传动比大、精度高、体积小,在机器人小臂、腕部等部位有优势;精密行星减速器体积小、寿命高,单级减速比小;RV 减速器高精度、大速比、高刚性、高疲劳强度 [14] - 摆线针轮减速器承载能力高、传动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在人形机器人腰髋等重负载部位有应用潜力,但设计与工艺复杂 [14] 减速器行业格局情况 - 减速器市场由日系等外资品牌主导,外资品牌在谐波、RV 减速器市场份额高,产品定位高端,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 [64] - 谐波减速器市场国产替代明显,内资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RV 减速器市场国内厂商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69] 摆线减速器有望实现人形机器人搭载 - 当下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以行星、谐波减速器为主,各有优劣,摆线针轮减速器兼具精度和负载能力,有望满足人形机器人部分场景需求 [70] - 测算到 2030 年全球机器人用新型减速器市场空间有望超 140 亿元,新型减速器后续搭载路径将从下肢到腰髋再到其他环节 [84] 投资建议:推荐具备精密减速器/齿轮加工能力和优质客户资源的零部件 - 看好人形机器人进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具备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和齿轮加工能力,以及拥有优质客户资源的公司双环传动、豪能股份、福达股份、精锻科技、蓝黛科技等 [88] - 双环传动深耕传动部件,打造齿轮平台型供货体系,积极出海打开增长天花板,机器人业务有望实现车+机器人共振增长 [95][99] - 豪能股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有优势,积极布局机器人减速机等相关领域,预计 25 - 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25][142] - 福达股份专注高端制造业,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业务定位为战略业务,预计 25 - 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67][178] - 精锻科技是国内乘用车精锻齿轮龙头,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81][197] - 蓝黛科技深耕汽车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业务,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 25 - 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02][238]
深度 | 人形机器人前瞻系列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7-07 08:55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已从产品定义阶段进入功能实现和商业化落地阶段,后续迭代重心围绕软硬件升级及耦合优化 [2] - 当前多数产品完成基础运动和轻负载功能实现,但距离大规模商用仍有提升空间,硬件迭代方向包括高负载、轻量化、高散热、低能耗等 [2] - 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新型减速器市场空间超140亿元,渗透路径将从下肢→腰髋→一般部位逐步推进 [5][6] 减速器技术路线比较 - 当前主流关节方案: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精度不足,谐波减速器精度高但负载能力弱,RV减速器负载强但体积重量大 [4][25] - 摆线减速器综合优势:较行星精度更高,较谐波负载更强,较RV体积更小,具有传动比大、效率高、承载强等特点 [4][22][64] - 技术指标对比:谐波在腕部等小空间优势明显,RV适合重负载部位,行星多用于灵巧手,摆线针轮在腰髋部位潜力突出 [23][25] 摆线减速器技术壁垒 - 设计壁垒:齿廓修形方案复杂,需平衡啮合间隙与传动精度,修形量不当会导致零件卡死或精度下降 [63][66] - 工艺壁垒:零件数量多且加工精度要求高,需磨齿机、磨床等昂贵设备(单台价格数百万至千万级) [67] - 材料壁垒:常采用GCr15高碳铬轴承钢,需配套热处理工艺 [67] 行业竞争格局 - 外资主导:哈默纳科占谐波市场80%份额,纳博特斯克占RV市场61%份额,德日品牌垄断高端领域 [69][71] - 国产替代进展:绿的谐波国内份额达25%,双环传动RV份额14%,价格较外资低50%左右 [74] - 新兴玩家布局:科盟创新推出PEEK轻量化摆线减速机,动易科技开发背隙仅1弧分的一体化模组 [80][8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车端技术迁移:汽车齿轮/差速器厂商凭借磨齿、锻造等工艺积累,有望切入机器人减速器领域 [8][17] - 重点公司布局: - 双环传动:RV减速器打破外资垄断,谐波减速器批量供货,新能源车齿轮市占率超70% [105][111] - 精锻科技:差速器总成价值量翻倍,泰国基地2025年投产,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 [153][163] - 福达股份: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开发行星减速器并投资丝杠企业长坂科技 [147] - 蓝黛科技:参股关节企业泉智博,合作研发一体化关节核心部件 [175]
中金 | 人机系列02:传动的技术基因及发展趋势
中金点睛· 2025-07-04 07:29
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传动方案尚未完全收敛,特斯拉采用线性+旋转互补方案,国内以全旋转方案为主 [1] - 线性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存在互补性和相互替代性双重关系,未来滚柱丝杠成本下降可能推动线性执行器更广泛应用 [1] - 行星滚柱丝杠作为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当前成本较高,加工工艺尚未定型,存在磨车铣轧四种加工路线 [1] - 减速器和轴承加工工艺相对成熟,未来降本主要依靠规模化和结构设计 [1] 传动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丝杠、减速器和轴承等传动系统硬件具有相似的机加工技术基因,行业参与者可相互跨界 [2] - 未来具备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和资本优势等多重竞争优势的厂商更具竞争力 [2] - 国内主关节传动以旋转执行器为主,主要因价格敏感和轻工业场景需求,负载能力多在20kg以内 [5] - 工业场景倾向于采用负载能力强、精度高的线性执行器,家庭服务场景更注重轻量化和安全性 [6] 灵巧手传动技术 - 灵巧手传动呈现丝杠+腱绳混合传动趋势,特斯拉Gen3灵巧手采用三级传动方案 [8] - 丝杠在灵巧手中价值量不断提升,但考虑重量和成本因素,预计未来将维持混合传动方案 [8] 线性执行器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中国线性执行器相关专利申请6796件,超过旋转执行器的3324件 [9] - 2022年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中,国外制造商占据64%份额,国内厂商南京工艺和博特精工各占8%左右 [9] - 复合设计和材料优化成为新趋势,包括执行器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柔性执行器开发 [10] 减速器技术比较 - 旋转执行器方案差异主要在减速器选择,TSA/SEA方案使用谐波减速器,准直驱方案使用行星减速器 [11] - 谐波减速器在传动比、精度方面优势明显,但成本较高,在Optimus成本中约占7.42% [14] - 2024年绿的谐波营收3.9亿元,谐波减速器销量24.7万台,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进展明显 [16] - 2022年中国行星减速器市场中,日本新宝以20.4%市占率居首,科峰智能占11.7% [16] 丝杠技术分析 - 丝杠分为滑动丝杠和滚动丝杠两大类,滚动丝杠又分为滚珠丝杠和滚柱丝杠 [18] - 行星滚柱丝杠制造分为丝杠、小滚柱、螺母加工,难度依次递增,精加工有磨削、车削、铣削、轧制四种工艺 [21] - 磨削加工精度最高但效率低,车削效率较高但对刀具要求高,铣削效率与精度协同,轧制法效率最高但精度最低 [25] - 人形机器人丝杠精度要求C5级,对应误差18微米,与滚动轴承精度要求相仿 [40] 轴承技术特点 - 轴承在人形机器人价值量占比约5%,可分为滚子轴承、球轴承和滑动轴承等 [31] - 2022年全球轴承市场中,滚动轴承占比86.14%,八大国际厂商占据约75%市场份额 [34] - 滚动轴承技术壁垒高,需要高精度加工技术和复杂热处理,资本密集属性明显 [35]
巨轮智能持续发力RV减速器 成机器人赛道重要参与者
证券日报· 2025-07-03 19:42
公司业务与技术突破 - 巨轮智能是一家综合性制造企业,涉足轮胎模具、轮胎硫化机、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四大高端业态 [2] - 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RV减速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性能对标国际巨头,品种已拓展至30多个 [2] - 公司填补了中国机器人RV减速器完成耐久性测试的空白,推动关键零部件产品认证与国际接轨 [2]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开发出三四个型号的微型高精密减速器,正在进行场景测试 [2] - 最新研发的XT减速器产品能为人形机器人大幅减轻重量,具备超长寿命、刚性和超载能力,样机已装配完成 [3]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RV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2] -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优质企业培育 [3] - 公司作为广东本土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创新联盟,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3]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3] - 公司将凭借关键部件、机器人本体、成套装备、自动化集成线等一体化发展优势 [3] - 公司以RV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打造国际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3] - 公司致力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创造更多辉煌,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