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

搜索文档
【大宗周刊】通过大宗商品平台经济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平台“孵化器”
期货日报· 2025-08-03 08:00
8月1日,期报传媒大宗商学院的多位专家齐聚郑州,围绕大宗商品平台经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讨,从 平台经济的宏观微观理论、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供应链体系建设、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四个方面明确核 心命题,总结出大宗商品平台建设的核心要点,并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为大宗商品现货企业提供理论 指导和实践指南,努力成为大宗商品平台的"孵化器"。 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其稳定运行与价格发现功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 用。充分发挥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功能,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从而构建起多层 次的商品市场体系,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国家对大宗商品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尤为重视,在近期发布的多项政策中,鼓励大宗商品平台发展被放在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下,通过系统 化知识输出有助于填补现货企业从传统贸易向平台化经营转型的能力缺口,为培育现代化大宗商品流通 主体提供智力支撑。聚焦"理论指导、平台建设运营、供应链体系、期现结合"四大维度构建的课程框 架,精准对接了国务院《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对"完善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支持 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的要求,助力形成多层次市 ...
石油巨头维多集团向其交易员派发创纪录的106亿美元股息
快讯· 2025-07-29 05:06
去年,能源危机的余波继续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带来巨额财富,维多集团(Vitol Group)通过股票回 购向其高管和高级员工派发了创纪录的106亿美元股息。 ...
三亚:聚力创新,挑大梁、当先锋
海南日报· 2025-07-23 10:15
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进展 - 三亚锚定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目标,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包括全国首单隔离期间同步DUS测试便利化、海南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等创新案例 [6] - 封关运作项目高效推进,天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通过科技手段实现25公里海岸线及310艘船舶的动态监管,建立全覆盖管理服务模式 [7] - 三亚凤凰邮轮港口岸查验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配备卫检/旅检智能闸机、行李CT机等设备,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2024年接待国际邮轮旅客5.46万人次(全国首位),游艇出海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 [8][9] 制度创新与首单业务突破 - 全国首创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模式,草莓苗通关时间压缩至1-2天,隔离检疫同步DUS测试使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缩短新品种审查周期 [10] - 三亚晨海实业完成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利用崖州中心渔港优势将进口牛肉加工增值超30%后内销 [11] - 城市聚焦打造"一标杆、五个区"发展定位,推动从"政策试验田"升级为"制度创新策源地",加速首单效应向规模效应转化 [12] 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 - 五年实际使用外资超31亿美元,引进285家"三类500强"企业,包括鹏瑞利外商独资医院、日本企业孵化中心、中意会客厅等项目 [13] - 英特尔、恒力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以三亚为出海总部开展国际业务,地中海蓝鳍等外资企业实现当年落地投产盈利,境外投资手续时间缩短50% [13] - 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等外向型业务 [14]
东盟大宗商品“入市”中国 线上通道日益顺畅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7
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完成交易额876亿元人民币、现货交收量2190.1万吨,吸引中马两国400余家企业注册 [1] - 平台定位为跨境数智化供应链协同生态圈,构建"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下与线上"四维互联互通体系 [1] - 核心功能包括交易交收、供应链金融、期现联动、跨境结算等,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 [2] 东盟特色商品跨境贸易布局 - 重点发展燕窝、榴莲、棕榈油、再生铝等东盟特色产品跨境产业链 [2] - 泰国碎米作为特约品种,上线3个月累计成交80.85万吨,配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锁汇服务 [3] - 通过金融监管仓集群降低企业30%融资成本,实现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闭环 [3] 钦州区域战略定位 -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城市,依托中马产业园和自贸试验区双重政策优势 [2] - 平台创新"交易+结算+物流"模式,建立海外供应商与国内客户直联机制 [3] - 目标建成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交易枢纽,2024年新增碎米等跨境交易品种 [1][3]
香港加快打造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期货日报网· 2025-07-07 08:44
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建设 - 香港以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为切入点,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重点布局黄金和有色金属领域 [1] - 2024年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建设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并推动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发展 [2] - 2024年10月香港机场管理局计划扩建贵金属储存库,支持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建设 [2] - 2024年年底成立黄金市场发展工作组,全面检视黄金金融交易相关范畴,拟订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建设方案 [2] - 2025年6月2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在香港启用首个离岸黄金交割仓库,并上市香港交割黄金合约,推动人民币计价黄金交易全球化 [2] 有色金属及大宗商品布局 - 2025年1月20日LME将香港纳入全球仓库网络,4月15日核准首批4家仓储设施,5月新增3家,总计7家LME认可仓库 [3] - 首批4家仓储设施于2025年7月15日开始运营 [3] - 香港酝酿大宗商品交易税减半政策,拟为合资格贸易活动提供50%利得税宽减 [3]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推动黄金、有色金属等实物资产代币化 [3]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为实物资产代币化提供法律框架 [3] 战略布局的意义与创新 - 香港举措与金融科技及全球供应链竞争相关,旨在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 布局满足传统交易需求,同时通过代币化提供新投资工具,顺应市场趋势 [4] - LME认可仓和黄金仓储设施为大宗商品交割提供物质基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便利性 [4] - 黄金代币化借助金融科技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是传统设施的数字化升级 [4] - 代币化实现资产数字化、分割化,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和安全性 [5] - 代币化结合区块链技术,推动大宗商品交易智能化、高效化 [5] - 商品数字资产化改变期货市场流动性模式,香港有望成为全球大宗商品流动性中心 [5] - 香港新布局可能改变大宗商品全球定价格局,提升中国定价能力 [5]
新加坡企业登顶东南亚500强:全球大宗商品巨头,年入1.7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6 20:45
东南亚经济概况 - 东南亚地区拥有近7亿人口,去年GDP总量约为3.9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6% [1] - 2025年东南亚500强企业入围门槛为3.494亿美元,上榜企业总收入达1.82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 [1] 行业分布 - 能源行业(采矿、发电、输电等)占据东南亚500强企业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3] - 金融业为第二大产业,在盈利TOP20榜单中银行及金融机构占据13席 [3] 国家分布 - 印尼入选企业数量最多(109家),其次是泰国(100家)、马来西亚(92家)、新加坡(81家)、越南(76家)、菲律宾(40家)、柬埔寨(2家) [3] - 按总营收计算,新加坡企业以6,371亿美元位居第一,占比超三分之一,前十名占据半壁江山 [3] - 泰国(3,526亿美元)、印尼(3,218亿美元)、马来西亚(2,016亿美元)、越南(1,610亿美元)、菲律宾(1,413亿美元)、柬埔寨(14亿美元)紧随其后 [3] 企业排名与表现 - TOP20企业贡献近半营收(8,360亿美元) [5] - 冬海集团(Sea Group)是东南亚最大科技企业,去年营收168.20亿美元(+28.8%),净利润4.443亿美元(+173.1%) [5] - 东南亚第二大科技企业Grab排名第128位,较上年提升超20位 [5] - TOP10企业总营收达6,600亿美元,星展集团以84.485亿美元净利润成为最赚钱企业 [7] - 前五名企业总营收5,160亿美元,占500强总收入的28%,均经营大宗商品业务 [9] 头部企业详情 - 托克集团(Trafigura)以2,432.018亿美元营收蝉联第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领域龙头 [9] - 托克集团铜交易量达850万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15%,并在智利、刚果(金)、赞比亚布局铜矿项目 [10] - 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以876.385亿美元营收排名第二,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以753.27亿美元排名第三 [11] - 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和奥兰集团(Olam Group)分别以673.791亿美元和420.282亿美元营收位列第四、第五 [11]
国联股份卫多多与山东国际大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29
战略合作签署 - 国联股份及卫多多高管团队到访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就未来合作方向达成高度共识 [2] - 山东国际大宗总经理张鹿表示期待与卫多多在相关业务方面展开多层次 多角度的深入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5] - 国联股份董事王挺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加深彼此了解 为后期双方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6] 山东国际大宗业务布局 - 山东国际大宗依托青岛港区位优势 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积极推进东北 华北区域性现货交易所建设 [5] - 公司形成了以高效贸易流通 供应链精准服务 高可信仓单和大数据技术为特点的功能体系 [6] - 平台提供六大增值服务 包括供应链管理 仓储物流等业务模块 [3][5] 国联股份及卫多多业务优势 - 国联股份多多平台以工业电子商务 深度供应链 大数据服务 云ERP服务等为业务实践方向 [6] - 卫多多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相关产业领域的深度布局 [6] - 公司通过数字化服务体系架构推动产业数字化生态 赋能企业降本增效 [6] 参会人员 - 卫多多橡胶产业链 棉纺产业链 纸浆板块负责人及商务助理参会 [7] - 山东国际大宗产业服务中心 供应链服务中心多位总监共同参加会议 [7]
浙江首例数字人民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6-09 08:45
数字人民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浙江自贸区支行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标志着浙江省首例数字人民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在舟山落地 [1] - 质押融资标的物为"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数据"等三个价格指数 建行自贸区支行评估后认可其作为数据要素的价值 [1] - 该业务创新实践紧扣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与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推广双重机遇 [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浙油中心自2021年起与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合作发布保税燃料油价格指数 构建"舟山价格"指数体系 [1] - 本次贷款是公司探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重要举措 旨在推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2] - 公司计划以此次贷款为契机 继续拓展大宗商品交易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提升平台能级和金融服务供给能力 [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该业务丰富了数字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中的应用场景 [2] - 为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积累可复制 可借鉴经验 [2] - 助力浙江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2]
“产能预售及订单交易合规创新研讨会”圆满落幕
期货日报网· 2025-06-09 08:37
研讨会概况 - 由期货日报主办、期报传媒承办的"产能预售及订单交易合规创新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吸引二十多家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产业电商平台及清算机构的高管参与 [1] - 期报传媒定位为行业发声平台和市场建设推手,聚焦大宗商品现货、期现结合及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研讨会促进沟通学习并推动交易模式创新 [1]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大宗商品供应链核心风险点及订单农业发展难点被系统梳理,平台经济对行业升级的作用被重点分析 [1] - 大宗商品市场创新应以链接多元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导向,需厘清产能预售及订单交易的实质、误区、流动性和关键点 [1] - 山东港口投控集团案例显示,交易平台需在政策严监管下探索创新,近期国家政策更贴近大宗商品市场发展需求 [2] 机构功能与闭门讨论 - 清算机构的功能发挥和价值体现在研讨会上被详细解读 [3] - 闭门研讨会中,企业高管围绕业务创新难题展开讨论,并向专家提问 [3]
全球大宗商品巨头:这种“波动”赚不到钱!
金十数据· 2025-06-05 22:00
公司业绩与分红 - 上半年净利润15.2亿美元,同比微增2.8% [1] - 分红15.4亿美元,同比激增136%,超过净利润 [1] - 分红总额已超过2024财年全年20.2亿美元的分红 [1] - 集团净资产降至162亿美元(去年9月末为163亿美元),仍高于150亿美元最低目标 [2] 市场环境与交易表现 - 市场波动由政策决策驱动,未必能转化为实际交易利润 [1] - 铜、锌等金属交易成为亮点,托克作为最大铜交易商受益于特朗普拟加征关税的消息 [2] - 大宗矿产品交易量同比下降21%,公司解释称"聚焦高附加值业务" [2] - 油气交易量持平,有色金属量降4.8% [2] 公司治理与战略 - 新任首席执行官霍尔特姆上任后的首份财报 [1] - 公司仍深陷近年两起重大欺诈案的余波 [1] - 上半年重点在于"大幅提升政策与流程的运营效率" [2] - 首次公开承认参与美国科吉能源30亿美元收购案,非上市股权持仓价值从1.97亿美元跃升至4.67亿美元 [2] 员工激励与财务压力 - 通过控股公司向约1400名持股员工派发股息并回购股权,这是激励高管的核心机制 [2] - 近年多名高管离职导致公司被迫斥巨资回购其股份,形成财务压力 [2] - 已推迟部分今年到期的回购支付 [2] 地缘政治与行业展望 - 预计下半年市场将进一步动荡,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 - 当前市场波动更多由政策决策驱动,而非传统的供需失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