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苹果股票
icon
搜索文档
“卖飞”500亿后,巴菲特再次减持苹果股票
新浪财经· 2025-11-04 11:08
来源:智通财经 作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伯克希尔曾在2016至2018年间累计投入约375亿美元建仓苹 果,随后苹果股价持续攀升,一度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 "四大支柱" 之一,持仓占比峰值近50%, 为其创造了超1500亿美元的净收益。 但在2024年,伯克希尔启动了大规模抛售,全年减持约三分之二苹果持仓,其中仅第二季度就减持近4 亿股,大部分股票以每股约185美元的价格出售。进入2025年,减持步伐并未停止,第二季度继续缩仓 后,截至6月底,伯克希尔仍持有2.8亿股苹果股票,市值达570亿美元,虽仍是第一大重仓股,但持股 数量已较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近70%。 苹果股价在2025年三季度的强势上涨,伯克希尔此前的减持决策付出了高昂的机会成本。10月底苹果股 价一度触及264.38美元的历史新高,收盘价达262.24美元,市值突破3.9万亿美元,重新跻身全美市值第 二大公司。据估算,随着苹果股价的上涨,巴菲特出售三分之二苹果持仓的决定令伯克希尔错失了约 500亿美元的潜在收益。 巴菲特此前曾表示,减持苹果股票是出于税务考虑。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苹果股票在伯克希尔投资 组合中的占比近 ...
段永平回应“捐了1万股茅台”
第一财经· 2025-11-02 09:11
捐赠事件概述 - 段永平向江西省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无偿捐赠1万股贵州茅台股票,市值约1500万元人民币,以父母名义设立教育专项基金[2] - 此次捐赠是继2007年捐资500万美元建设段锡明图书馆后,对该校的又一次支持[5] - 段永平表示捐赠目的是让学校每年花费股票分红,并认为市值只是暂时的[6] 捐赠背景与个人历史 - 段永平父母均曾任职于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父亲已病故,母亲已退休,本次捐赠由其兄段力平代为出席[8] - 段永平曾多次向高校捐赠,特别是在2023年12月31日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超1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9] - 2022年5月向浙江大学捐赠1.7亿元支持教学楼建设,同年12月再次捐赠1亿元支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大楼建设[9] - 2024年3月向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价值1亿元的证券,支持学院长期发展[9] 个人背景与投资风格 - 段永平是知名企业家,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品牌,步步高系高管还创立了VIVO、OPPO和极兔快递[10] - 被誉为“中国巴菲特”,曾以62.01万美元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9][10] - 最知名投资案例为2001年底以约1美元买入网易股票,至2003年10月股价涨至70美元,涨幅超50倍[10] - 长期重仓苹果、茅台、腾讯并获得数十倍收益,2025年3月以1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575位[10][11] 当前投资组合与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持仓总市值为115亿美元,包含十只股票[12] - 苹果公司为第一大持仓,占比超60%,伯克希尔·哈撒韦为第二大持仓,占比约14.2%,拼多多、西方石油和阿里巴巴紧随其后[13] - 2025年第二季度大幅增持谷歌和英伟达,加仓苹果和拼多多,减持阿里巴巴和微软,清仓莫德纳[14] - 2025年以来分别于1月和10月两次买入贵州茅台,显示其对茅台的持续青睐[15]
段永平捐了一万股茅台!
证券时报· 2025-11-01 22:39
捐赠事件概述 - 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市值1500万元的贵州茅台股票一万股,以其父母名义设立教育专项基金 [1][3][5] - 此次捐赠是段永平继2007年捐资500万美元建设段锡明图书馆后,对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的又一次慷慨支持 [3] - 捐赠仪式于10月31日举行,捐赠人代表段力平先生及校方领导出席活动 [3][4] 段永平背景与投资风格 - 段永平被誉为"中国巴菲特",曾以62.01万美元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7] - 其最知名投资案例为在2001年底以约1美元价格买入网易股票,至2003年10月网易股价飙升至70美元,持股涨幅超五十倍 [7] - 其他成功投资包括苹果和茅台,均获得数十倍收益 [7] - 截至2025年3月,段永平以1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575位 [8] 投资机构持仓分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段永平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持仓总市值为115亿美元,共持有十只股票 [9] - 苹果公司为第一大持仓,占比超过60% [9]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为第二大持仓,占比约14.2% [9] - 拼多多公司-ADR为第三大持仓,随后是西方石油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SP ADR [9] - 在第二季度,该机构大幅增持谷歌和英伟达,同时加仓苹果和拼多多 [10] - 同期减持阿里巴巴和微软,并清仓了疫苗制造商莫德纳 [10]
美债突破37万亿大关,巴菲特仓票变了,美国总统:像输掉世界大战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21
美国债务状况 - 美国国家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占GDP比重超过120% [1] - 年度预算赤字高达2万亿美元 为二战后历史最高值 [1] - 债务规模从6年前23万亿美元加速增长至37万亿美元 挤压经济承载力 [1] 财政风险与改革 -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需采取重大改革措施 否则经济将承受毁灭性打击 [1] - 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源于高额支出和税收收入不足 [3] - 特朗普政府一揽子经济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增加数万亿美元赤字 [3] 债务负面影响 - 高额债务增加利息负担 挤压财政空间导致经济放缓 [5] - 冲击投资者信心引发金融不稳 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全面崩盘 [5] - 限制货币政策灵活性 加剧通胀问题恶化 [5] 投资组合调整 - 巴菲特减持价值超40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 [5] - 同时大幅增加美债持有量 成为最大非政府持有者 [5] - 调整原因包括美债高收益率和美股投资成本增加 [7] 美元地位警告 - 特朗普称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如同"输掉世界大战" [7] - 强调经济低迷严重性以转移政策失误关注度 [7] - 试图加速资本和工业回流填补经济空心化 [7]
美国满盘皆输!中方减持3000亿美债,最大接盘者诞生,巴菲特自救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28
美债减持动态 - 中国自2020年起系统性减持美债,累计规模达3000亿美元,持仓从峰值1.32万亿美元降至7674亿美元,创16年新低 [1][3][4] - 2025年3月单月减持76亿美元,呈现节奏性撤离特征而非暴力抛售 [4] - 日本成为最大接盘方,2025年3月持有量达11878亿美元,被动承接中国减持份额 [8][9] 减持动因分析 - 减持是对美国高科技封锁、军工制裁及威胁中俄合作的战略性回应 [6] - 美国财政赤字激增至34万亿美元,美元信用风险上升,巴菲特同步减持苹果股票避险 [7][13] - 中国采取"金融冷处理"策略,配合商务限制措施(如吊销美军工企业高管签证)形成组合拳 [12] 市场影响评估 - 日本被迫持续增持美债,国内面临经济衰退与通胀压力却无法停止接盘 [9][10] - 中国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对美债稳定性的质疑,形成"慢刀子"式压力 [11][12] - 美债市场脆弱性暴露,34万亿美元规模如同"膨胀气球"等待破裂 [13] 未来趋势展望 - 中国可能进一步分散美元资产配置,扩大人民币结算网络 [15] - 中俄、中阿能源交易或完全脱离SWIFT系统,建立替代支付通道 [15] - 金融战场重要性超越传统军事对抗,中国已掌握战略主动权 [16][17]
典藏版|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完整实录(下半场)
聪明投资者· 2025-05-09 22:36
投资理念与资本配置 - 资产负债表分析比利润表更能揭示企业本质 重点关注企业过去8-10年的财务结构[9][10] - 资本配置需坚持清晰价值观 维护声誉和财务稳健是首要考虑[16] - 现金储备是战略资产 既用于把握投资机会也作为危机安全垫[16] - 资本配置路径包括:优化现有业务资本结构 全资收购优质企业 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权[19] - 投资决策标准统一 无论持股比例都需深入了解企业并看好长期前景[20] 公用事业行业挑战 - 美国电网系统急需升级 需数千亿美元投资和联邦政府协调[22][23][25] - 山火风险管控策略转变 从"确保供电"转向"安全优先"的主动断电机制[50][53] - 公用事业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 监管环境变化导致估值缩水44%[75][77] - 电力公司不应成为自然灾害的最终保险人 需明确责任边界[62][63] - 燃煤电厂退役需平衡环保与供电稳定 已退役50%机组同时保持低电价[147] 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 - 可再生能源投资达160亿美元 配合各州政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146] - 能源基础设施需增强抗灾能力 包括高温风暴火灾防护[48] - 未来10-20年美国能源领域需天文数字投资 伯克希尔具备资金和执行优势[28][29] - 气候变化应对需政企合作 现有机制难以应对大规模变革[30][33] 企业管理与文化 - 去中心化管理与信息共享并重 子公司保持运营自主权同时经验互通[132][133] - 管理者需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对企业文化至关重要[135][136] - 风险管理是核心能力 需贯穿保险和非保险业务[17] - 运营子公司产生稳定现金流 为资本配置提供基础[18] 医疗体系困境 - 美国医疗支出占GDP20% 系统深度嵌入经济难以改革[151][153] - 医疗体系已成结构性难题 涉及多方利益难以撼动[154] - 企业尝试改革医保体系失败 显示问题复杂性超出预期[155] 资本主义体系反思 - 美国资本主义存在教堂与赌场悖论 需平衡价值创造与金融投机[102][103] - 资本管理行业存在道德风险 用他人资金操作并抽成的模式易被滥用[97][98] - 财政赤字达GDP7%不可持续 货币体系稳定是国家根基[115][130]
巴菲特最后一次股东大会,宣布接班人、清仓苹果、警告美国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5-04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巴菲特宣布集团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明年接任其位置,同时探讨巴菲特在国际对美投资信心动摇下是否仍坚持信仰美国,还分析其投资操作、美国面临的问题及资本市场估值情况,并提醒伯克希尔要拥抱变化 [1][7][18] 巴菲特相关动态 - 94岁的巴菲特在2025年股东大会宣布集团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明年接任其位置,这是他最后一次伯克希尔年度大会 [1] - 巴菲特一直是美国精神化身,口头禅是“永远不要做空美国”,但近年言行稍显保留,承认美国制度“并不完美” [3] - 巴菲特拒绝分红,认为钱用来再投资美国比发给股东更好 [6] - 巴菲特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股票,累积3450亿美元现金储备,澄清不是为给继任者留面子,称是等待“更好时机”再出手 [7][10] - 巴菲特不排斥海外投资,2020年伯克希尔以日元低息贷款大举投资日本五大商社,目前获利丰厚 [13] - 巴菲特担心美国财政赤字,不认同关税和“零和游戏”贸易观,认为货币体系崩坏会使社会不稳定 [14] - 巴菲特承认若用未来10年AI发展换保险业务高管Ajit Jain,他不会换,仍相信人类智慧 [16] - 巴菲特核心信息是“不要对美国失去信心”,提醒国家处于变革中,伯克希尔要拥抱变化 [17][18] 美国市场情况 - 近年全球资本对美国信心动摇,有人认为巴菲特投资组合代表“过去的美国”,未配置多数科技巨头,未必代表未来美国 [13][14][16] - 美国资本市场长期是巨大优势,但白金资产创始人Kerr Neilson认为美国公司“太贵”,欧洲、日本、中国类似公司常被严重低估 [17]
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10大精华看点:贸易战是错误;年轻人别学我喝可乐,要学我交朋友(附全文)
创业邦· 2025-05-04 11:29
股东大会核心观点 -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现场参与人数达1.97万创历史新高 全球参与者超4万人 [2] - 巴菲特明确阿贝尔为接班人 强调将延续"非干预"管理模式和长期投资哲学 [3][6] - 公司现金储备达创纪录水平 目标降至500亿美元 等待"非常诱人的机会"部署 [3][14]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日本市场布局 - 长期押注日本五大商社 计划持有50-60年 当前投资额200亿美元 目标扩大至1000亿美元 [3][11] - 日本投资逻辑基于企业优秀经营历史和文化独特性 不考虑短期利率变动影响 [11][12] - 日元持仓增加以应对美元贬值风险 但会计处理会受汇率波动影响 [42][43] 现金管理与投资机会 - 公司持有约3000亿现金 短期投资占比27% 显著高于历史13%水平 [14] - 投资决策需满足"非常吸引人"标准 不因现金过多而盲目投资 [15][17] - 典型投资规模可达500亿美元 但需符合业务协同要求 [15] 资产类别比较 - 股票市场流动性显著优于房地产 能以"5秒内成交2万股伯克希尔股票" [4][19] - 房地产交易复杂低效 涉及多方谈判 2008-2009年曾参与部分交易 [18][20] 行业与业务发展 保险业务 - GEICO通过技术优化和裁员实现复苏 季度利润达20亿美元 现金储备290亿美元 [4][34] - 对AI持审慎态度 不会率先采用 待风险回报明确后再行动 [4][22] - 自动驾驶对车险影响有限 仍以驾驶员错误率为主要定价依据 [62][63] 能源领域 - 投资160亿美元建设美国最大风电站 但强调传统能源对电力稳定的必要性 [4][9] - 能源转型需政府合作 平衡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关系 [9] 管理与文化传承 - 接班人阿贝尔已与日本五大商社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一年会晤1-2次 [12] - 强调"与优秀的人同行"的管理哲学 投资决策需团队互信 [38][39] - 企业文化注重长期价值 避免短期情绪干扰 [10][56] 宏观经济观点 - 批评美国财政政策"令人恐惧" 但认为美元仍是相对安全资产 [7][44] - 主张通过"进口凭证"平衡贸易 反对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 [3][6] - 美国经济长期仍具韧性 经历过多次重大变革仍保持发展 [28][29] 投资建议 - 建议年轻人专注长期价值 建立正确投资哲学 [10][54] - 投资决策需混合耐心与行动力 机会出现时需快速响应 [30][33] - 新兴市场投资需谨慎 目前无蒙古等市场的具体计划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