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通信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持续建设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助企业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3:39
广西工业增长与跨境产业链建设 - 1-5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长34.8%,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4.3%、计算机通信设备出口增长25.9% [1] - 广西正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采用"两国双园"、"东部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海外原材料+广西制造+国际市场"三种合作模式 [1] - 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建成整车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居印尼首位,带动当地100多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发展 [1] 国际产业合作平台与项目 - 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加强东盟产业合作,计划落地AI智算中心、智能终端等面向东盟项目 [1] - 广西新设立梧州、北海、防城港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备案海外仓23个,主要分布在越南、美国、泰国等国家 [2] 跨境金融与贸易发展 - 广西建设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首创海关信息核验和企业名录登记在线采集功能 [2] - 跨境金融北部湾"港航融"平台助力企业获得贷款折合人民币逾12亿元 [2] - 1-5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逾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逾160% [2]
个税的蝴蝶效应——5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6-22 23:43
核心观点 - 5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达12.3%,领跑各税种,且1-5月累计增长8.2%,显著高于全年预算安排的3.2% [4][13] - 个税高增主要由工资薪金(占65.5%)和股息红利(占13.3%)驱动,前者或与体制内工资延迟调整有关,后者受益于红利股成交放量 [5][6][16][18] - 个税全年若维持8.2%增速,将超收约700亿,但量级远小于近年增量债务政策(5000亿~12万亿),仅能对冲部分政策幅度 [7][22] - 后续增量政策观察窗口集中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8月底和10月底人大常委会,政策方向仍取决于经济需求 [8][9][23][24] - 5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1.2%,支出同比4%,增速下滑主因卖地收入转负(-14.6%)及特别国债错位效应消失 [2][41] 分项总结 一、个税表现及驱动因素 - **高增持续性**:工资薪金部分因公务员调薪延迟(2020-2024年特殊事件导致),股息红利部分因上证50等红利股成交放量(2023年10月起持股未满1年需缴税) [5][6][16][18] - **行业贡献**: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5月税收+1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7%)等科技领域税收双位数增长 [27] 二、财政收支动态 - **收入端**:5月税收收入增速0.6%(4月1.9%),非税收入-2.2%;中央收入维持正增(+0.4%),地方首次转负(-0.1%) [25][26] - **支出端**:民生类支出(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合计拉动增速2.5个百分点,科技环保支出拉动0.7个百分点,基建类支出拖累1.6个百分点 [35] 三、政策影响评估 - **个税对冲能力**:2024年个税规模14522亿,超收700亿相当于国内消费税0.9个百分点或增值税0.2个百分点,难以匹配万亿级债务工具 [7][22] - **政策窗口期**: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6月底落地,增量债务政策可能于8月/10月人大常委会审议 [8][23][24] 四、广义财政与行业数据 - **卖地收入**:5月同比-14.6%(4月+4.3%),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转负(-8.1%) [41] - **制造业税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1-5月税收+28.8%,信息传输软件业+10% [27]
前5个月财政支出超11万亿元 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4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 同比增长4.2% [1] 税收收入表现 - 前5个月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 同比下降1.6% 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 [1] - 国内增值税 国内消费税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 [1] - 装备制造业税收保持较高增幅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8%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2.7% [1] 非税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支出 - 前5个月全国非税收入17467亿元 同比增长6.2% [2] - 前5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25亿元 同比增长16% [2] 重点领域财政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54亿元 同比增长9.2% [2] - 教育支出17455亿元 同比增长6.7% [2] - 卫生健康支出8896亿元 同比增长3.9% [2] - 科学技术支出3609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住房保障支出3303亿元 同比增长2.1% [2] - 节能环保支出2007亿元 同比增长6% [2]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82亿元 同比增长5.4% [2]
财政部: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2%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19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较1—4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中央收入下降3% 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9%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 同比增长4.2% [1][3] 税收收入表现 - 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 下降1.6% 降幅较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 [1] - 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1] - 非税收入17467亿元 同比增长6.2% 主要因多渠道盘活资产带动 [2] 行业税收亮点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28.8%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9% [2] - 文旅消费需求释放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长7.8% [2] - 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增长显著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7% [2] 重点财政支出领域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54亿元 同比增长9.2% [3] - 教育支出17455亿元 增长6.7% [3] - 卫生健康支出8896亿元 增长3.9% [3] - 科学技术支出3609亿元 增长6.5% [3] - 节能环保支出2007亿元 增长6% [3]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25亿元 同比增长16% 主要因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速 [3]
三大领域投资增速放缓,这些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6-18 20:48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 同比增长3_7% 增速较前4个月回落0_3个百分点 [2] - 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_6% 制造业投资增长8_5% 房地产投资下降10_7% [2] - 民间投资增速回落0_2个百分点至0 但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加快 [2] 制造业投资分析 - 制造业投资增速8_5%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6_5%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_3%贡献63_6% [3][4] - 出口和地产需求回落导致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投资增速下滑 消费品行业受价格低迷影响 [4] - 预计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缓降至8%左右 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扩内需政策形成支撑 [4][5] 基建投资动态 - 1~5月基建投资增长5_6%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增长6_5%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_6个百分点 [6][7] - 国家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部项目清单 [7] - 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9% 专项债发行加速将推动后期提速 [7] 房地产行业现状 - 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4亿元 同比下降10_7%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下降2_9%和3_8% [8] - 商业银行"白名单"贷款增至6_7万亿元 房企信贷资金改善但新开工面积仍深度下跌 [8][9] - 国常会要求摸底土地和在建项目 通过规划/土地/金融等政策多管齐下稳定市场 [9]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5月份多领域销售收入保持增长
快讯· 2025-06-12 18:45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表现 - 5月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比重达30.1%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1] 细分行业增长亮点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1%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 [1] -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 [1]
武汉千亿级投资“加速跑” 前4个月完成年度目标超四成
长江商报· 2025-06-04 14:39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武汉市575个市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2978亿元 前4个月完成投资1206亿元 完成年度目标40.5% 超时序进度7.2个百分点 [1][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 连续1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38.2% 汽车制造投资增长27.6% [2] - 集中开工项目达423个 保持每月举行重大项目推进活动的节奏 [2] 重点产业与项目动态 - 江夏区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工地建设加速 东西湖区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上千名建设者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 [1] - 长江沿岸崛起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车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走廊 光谷科创大走廊集聚3个国家实验室 [3] 战略布局与规划 - 全年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 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30个 [3] - 围绕重大科技设施引领 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 先进制造业强基等重点领域布局 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不少于100场 [3] - 分区分行业建立重点跟踪项目清单 解决用资 用地 用能等需求 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3]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广东4月家具建材零售增速创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9:55
消费市场回暖 - 广东省2025年4月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9%、123.5%、156.9% [1] - 4月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 较一季度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2% 餐饮收入增长2.1% [3] - 1-4月广东消费复苏动能增强 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9%、36.5% [3] 家具建材零售爆发 - 4月广东家具类和建材类零售增速创历史新高 限额以上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激增123.5%、156.9% [3] - 4月全国家电、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26.9% 建材类单月增长9.7% 广东增速远超全国 [3] -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5.19% 但4月单月环比下降15.14% [3] 线上消费与新型业态 - 1-4月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 其中4月增速达31.9% [5] - 线上渠道与实体零售创新场景互补 智能家居体验店、绿色家装展厅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5] - 1-4月广东制造业同比增长4.1% 计算机通信设备增长7.1%、汽车制造增长7.8%、通用设备增长10% [4] 高端制造表现 - 1-4月广东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2.9%、36.4%、48.6% [4]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广东家居建材零售增长与以旧换新政策深化实施密切相关 家电补贴刺激换新需求 家装厨卫政策推动局部装修和智能家居消费 [6] - 2024年广东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实现销售额1534.5亿元 惠及消费者超1128万人 规模全国第一 [6] - 2025年政策升级 新增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品类 汽车报废更新最高补贴2万元/辆 家电能效1级产品补贴达销售价20% [6] - 1-4月政策带动下广东家电、家具、建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4%、60.6%、29.2% 远超全国增速 [6]
财政前置发力促消费 新质生产力崛起助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9:04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国民经济稳中有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1]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增速达18.2%,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8.8%高位 [1] - 财政政策通过前置部署8000亿元"两重"资金和5000亿元"两新"投入形成投资消费拉动效应 [1] 行业投资结构 - 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铁路船舶等行业投资增速均超过10% [1] - 新质生产力主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5.5%,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近6个百分点 [2] - 人工智能、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量子计算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政策重点支持 [2] 消费市场表现 - 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达4941.6万台,带动相关消费7200亿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至5.1%,创近1年新高 [3] - 家电、家具、通信器材等行业消费增速高达20% [1] 产业升级趋势 - 汽车制造、船舶航空、电气机械和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营收增速超10%,贡献率达30% [2] - 传统制造业营收增速为4.6%,显著低于新质生产力产业 [2] - 政策推动消费补贴范围扩大至手机、平板、手表等商品,并延伸至服务业领域 [3] 未来展望 -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重要经济发力点 [4] - 体验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4] - 制造业出海和"一带一路"战略将缓解出口压力 [4]
财政部最新数据!这两项,由负转正!
证券时报· 2025-05-20 20:03
财政收入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 同比下降0.4%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8%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个百分点 其中4月增长1.6% 为今年以来首月正增长 [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 增幅与一季度持平 [1] - 1—4月全国税收收入65556亿元 同比下降2.1%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 其中4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 为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 [1] - 全国非税收入15060亿元 同比增长7.7% 主要受多渠道盘活资产带动 [1] 税收收入结构 - 1—4月国内增值税 国内消费税 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1.8% 1.8% 7.4% [2] -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关税 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6.5% 12.1% 3.1%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2% 6.8% [2]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8.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 [2] 财政支出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 同比增长4.6% 完成预算的31.5% 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教育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同比增长8.5% 7.4% 3.9% 3.9% [3]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分别同比增长3.2% 29.5% [3] - 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7.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