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再贴现
搜索文档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4 17:36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 [3]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比年初增加14.8万亿元 [3]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3] 信贷与融资结构优化 - 信贷结构优化,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 - 9月末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养老产业贷款、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8%、22.9%、11.2%、58.2%、12.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3.9万亿元 [4]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2] 政策工具与未来方向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2] - 未来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7]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7]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7] 汇率与风险防控 -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2]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央行: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下阶段将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期货日报· 2025-11-11 18:20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 - 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1] 货币政策基调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下阶段将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3] -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1] - 发挥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作用,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信贷与融资支持 - 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3]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重点支持领域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1]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落实好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汇率政策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 [2] - 综合施策促进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风险防范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3] - 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 [3]
央行发布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18:02
货币政策总体立场与工具运用 -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工具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旨在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总量实现合理增长 [2] 货币信贷与融资成本 -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1][2]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个和25个基点 [2] 信贷结构优化与重点支持领域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优化信贷结构 [1] - 政策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并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发挥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作用,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1] 汇率稳定与风险防范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2] - 政策目标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促进预期平稳 [1][2]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11 17: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国民经济在压力下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2][3][5]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5] - 政策重点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融资成本下降、优化信贷结构、维持汇率稳定及防范金融风险 [6] - 货币政策效果显现,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7%,M2同比增8.4%,企业贷款和房贷利率分别下降约40和25个基点 [7] - 下阶段央行将坚持适度宽松政策,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强化宏观政策一致性,支持科技创新、消费等重点领域 [8][9][10]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7]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25个基点 [7] -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7] 政策工具与方向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 [6]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6]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使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支持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6]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6]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6] 下阶段政策重点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使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及价格目标相匹配 [10]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0]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10] - 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0]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央行最新披露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货币政策执行总结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1] - 主要工作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1] 流动性管理与信贷支持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利率政策与融资成本 -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1] -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以真实反映市场利率水平,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4] - 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 [4] 信贷结构优化与重点领域支持 - 用好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1]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3] 汇率政策与市场稳定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功能 [1][4] -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 [4] 金融市场发展与开放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5]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5]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5]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6] -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 [6] - 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风险处置资源 [6]
央行: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搜狐财经· 2025-11-11 17:23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1]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 [2]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2] 利率与融资成本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1] -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25个基点 [2] - 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3] 信贷结构优化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1]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结构功能,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3] 汇率稳定 -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1] -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2] - 下阶段将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3] 风险防范与未来政策导向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 下阶段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使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3]
央行释放货币政策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3]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结构性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 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M2同比增长8.3%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5]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5] 信贷结构优化方向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4]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贷款占比从2016年基建地产主导的60-70%提升至同等水平[5] - 近十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 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5] - 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6] 未来政策重点领域 - 普惠金融领域将持续提升服务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高质量发展[8] - 科技创新领域通过"科技板"债券市场创新丰富融资渠道 配套政策推动科技贷款量增价降面扩[8] - 服务消费领域聚焦供给端改善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 金融将支持高品质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能[9] - 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防范资金空转和汇率超调风险[9]
央行,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15 20:34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2] - 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2] 货币政策措施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3] 金融数据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9%和8.3% [4]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6万亿元 [4]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60个基点 [4] -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4] 未来政策方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6]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7]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7]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7]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7]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7]
重磅信号!央行最新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20:1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 [4] 货币政策措施 - 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3]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60个基点 [4] 信贷结构调整与支持重点领域 - 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3] 汇率与金融稳定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3][4]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3] 未来政策方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6]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6]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6]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新华网· 2025-05-09 21:30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 一季度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明显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1] - 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操作 中期借贷便利 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50个和60个基点 [2] 利率政策与融资成本 - 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研究扩大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地区 [2] 金融市场操作 - 年初国债市场供不应求 1月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1] - 更多使用其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 维护流动性和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1] - 将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 关注国债收益率变化 择机恢复操作 [1] 信贷政策导向 -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小微 扩大消费 稳定外贸等领域 [2] - 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