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期借贷便利
icon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11月2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25 20:22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5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25日开展302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与前次持平;鉴于当日有9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 利(MLF)和407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0054亿元。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延续窄幅震荡。具体来看,隔夜Shibor与前日持平,报1.3160%;7天Shibor下跌1.40BP,报1.4330%;14天Shibor下跌 0.20BP,报1.5400%。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11月25日)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方面,短期资金价格整体小幅回落,R007成交额占比高位徘徊。具体看,DR001、R001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0.1BP、0.5BP,报 1.318%、1.3843%,成交额分别减少1529亿元、409亿元;DR007、R007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1.6BP、3.3P,报1.4541%、1.5238%,成交额分别增加347 亿元、122亿元;DR014、R014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1.1BP、1.2BP,报1.5317%、1.533%,成交额分别减少66亿元、64亿元。 货币市场利率(11月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4 17:36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 [3]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比年初增加14.8万亿元 [3]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3] 信贷与融资结构优化 - 信贷结构优化,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 - 9月末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养老产业贷款、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8%、22.9%、11.2%、58.2%、12.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3.9万亿元 [4]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2] 政策工具与未来方向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2] - 未来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7]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7]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7] 汇率与风险防控 -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2]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4 15:16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 [3]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比年初增加14.8万亿元 [3]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3] 信贷与融资结构优化 -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2] - 9月末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1.8%,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2.9%,普惠贷款同比增长11.2% [4] - 9月末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8.2%,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2.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3.9万亿元 [4] 政策工具与执行重点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加力支持重点内需领域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2] -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 [2] - 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5] 未来政策方向 - 未来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7]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7]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等重点方向 [7]
央行: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下阶段将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期货日报· 2025-11-11 18:20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 - 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1] 货币政策基调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适宜环境 [1] - 下阶段将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3] -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1] - 发挥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作用,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信贷与融资支持 - 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3]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重点支持领域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 [1]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落实好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汇率政策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 [2] - 综合施策促进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风险防范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3] - 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 [3]
央行发布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18:02
货币政策总体立场与工具运用 -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工具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旨在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总量实现合理增长 [2] 货币信贷与融资成本 -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1][2]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 [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个和25个基点 [2] 信贷结构优化与重点支持领域 - 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优化信贷结构 [1] - 政策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并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发挥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作用,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1] 汇率稳定与风险防范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2] - 政策目标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促进预期平稳 [1][2] - 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11 17: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国民经济在压力下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2][3][5]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5] - 政策重点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融资成本下降、优化信贷结构、维持汇率稳定及防范金融风险 [6] - 货币政策效果显现,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7%,M2同比增8.4%,企业贷款和房贷利率分别下降约40和25个基点 [7] - 下阶段央行将坚持适度宽松政策,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强化宏观政策一致性,支持科技创新、消费等重点领域 [8][9][10]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7]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25个基点 [7] -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7] 政策工具与方向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 [6]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6]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使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支持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6]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6]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6] 下阶段政策重点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使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及价格目标相匹配 [10]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0]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10] - 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0]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央行最新披露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货币政策执行总结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1] - 主要工作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1] 流动性管理与信贷支持 - 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利率政策与融资成本 -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1] -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以真实反映市场利率水平,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4] - 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 [4] 信贷结构优化与重点领域支持 - 用好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1]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3] 汇率政策与市场稳定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功能 [1][4] -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 [4] 金融市场发展与开放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5]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5]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5]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6] -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 [6] - 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风险处置资源 [6]
央行: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搜狐财经· 2025-11-11 17:23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创造适宜环境 [1]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 [2]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万亿元 [2] 利率与融资成本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 [1] -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25个基点 [2] - 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3] 信贷结构优化 -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运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1] -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结构功能,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3] 汇率稳定 -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1] -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升值1.2% [2] - 下阶段将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3] 风险防范与未来政策导向 -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 - 下阶段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使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功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3]
重启国债买卖,央行10月净投放200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1-05 11:31
央行流动性操作概况 - 2025年10月央行实现流动性净投放200亿元,其中中期借贷便利净投放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 [1] - 央行重启自今年1月暂停的国债买卖工具 [1] 国债买卖操作分析 - 国债买卖工具具有期限长、成本低的特点,是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1] - 央行于去年8月启动国债买卖,截至当年12月累计买入规模达1万亿元,今年年初因市场风险暂停 [1] - 重启操作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回升至1.8%附近,买入操作旨在为债市提供支撑并缓和收益率上升势头 [1] - 此次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较低,体现了操作的稳健性,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2]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操作 - 央行同日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91天,因有7000亿元到期,此次为等量续作 [2] - 市场预计月内还将进行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 未来政策展望 - 未来货币政策或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多重工具协同发力,在防风险与稳预期间保持平衡 [2] - 资金面有望平稳跨季,流动性总体维持稳中偏松格局 [2]
央行发布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7:28
央行流动性操作概况 - 2025年10月央行通过多种工具进行流动性管理,整体呈现结构性调整态势 [1] - 公开市场操作是流动性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短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1][2]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流动性 - 中期借贷便利(MLF)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投放9000亿元回笼7000亿元 [1][2] - 常备借贷便利(SLF)净回笼24亿元,投放11亿元回笼35亿元 [2] - 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55亿元,回笼55亿元无投放 [1][2]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回笼173亿元,投放2827亿元回笼3000亿元 [2] 公开市场业务流动性 - 短期逆回购大规模净回笼5953亿元,投放47453亿元回笼53406亿元 [1][2]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投放17000亿元回笼13000亿元 [1][2]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投放200亿元无回笼 [1][2] -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回笼300亿元,投放1200亿元回笼1500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