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掉期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 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49
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背景及必要性 - 公司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深入 外汇收支规模日益增长 需提高应对汇率波动风险能力 [2] - 计划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 [2]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基本情况 交易目的 - 因业务出海推进 外汇收支规模增长 需锁定成本并规避外汇市场风险 [2] - 拟与金融机构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财务费用 增强财务稳健性 [2] 实施主体 - 东鹏饮料及下属子公司为交易实施主体 [2] 交易金额 - 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70 000万元(或等值外币) 可滚动使用 [2] 资金来源 - 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不涉及募集资金 [2] 交易方式 - 交易品种包括货币互换 外汇远期 外汇掉期 外汇期权等组合 [3] - 交易对手为具有资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 不涉及关联方 [3] 交易期限及授权 - 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 存续期超限可自动顺延 [3]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或其指定人员在额度内审批并签署文件 [3]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风险管控措施 - 加强汇率研究分析 实时跟踪市场变化 调整操作策略以规避风险 [6] - 选择净额交割衍生品 确保交割时足额资金清算 [7] - 审查金融机构合约条款 防范履约及法律风险 [7] - 制定《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7] 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可行性结论 - 业务以规避汇率利率风险为目的 围绕外币资产负债状况开展 具有必要性 [7] - 已建立管理制度规范审批及操作流程 能有效控制风险 [7] - 业务有利于增强经营稳定性 不损害股东利益 [7]
98万亿债务!一个巨大的风险即将爆发?
大胡子说房· 2025-07-19 13:14
美元隐性债务危机 - 国际清算银行警示全球美元隐性债务规模已达98万亿美元 [2][3] - 隐性债务主要指银行和企业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资金 [4] 外汇掉期机制 - 外汇掉期是用本币交换外币并在未来按约定汇率换回的利率衍生品 [5] - 跨国公司通过掉期降低汇率风险或获取短期美元贷款 [5] - 操作案例:欧元持有企业通过即期购美元+远期售回锁定汇率 [6][7][8] - 出口企业利用掉期结汇人民币并锁定远期购汇汇率 [9][10][11] 外汇掉期市场现状 - 美元掉期业务占主导且80%为1年内到期的短期合约 [12][18] - 30%为隔夜合约需频繁借新还旧加剧流动性压力 [18] - 近年机构因美元信用风险偏好短期持有美元 [13][14] 隐性债务风险 - 表外会计处理导致企业低估真实杠杆水平 [15] - 短期债务滚动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和美元挤兑 [16][19] - 历史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掉期市场崩溃 [21][22]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 日本三大银行(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外币存贷比超100% [23][24] - 存贷比分别为109%、131%、127%显示超贷状态 [24] 市场不确定性 - 美元降息预期或缓解流动性压力但政策变动风险仍存 [26][27] - 建议配置避险资产而非高风险金融资产 [28][29]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36氪· 2025-07-18 20:41
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全球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3] - 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的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的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3][4]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近一半隐性债务(41万亿美元) [4] 参与主体与监管问题 - 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是非银行机构 如投资基金 其信息披露比银行更不充分 [4] - 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监管漏洞 冲击发生时金融机构可能被迫高成本筹资或抛售美元资产 [6] - 目前缺乏统计数据 难以精准预测美元短缺发生的区域和程度 中央银行可能被迫被动应对 [6] 日本银行业风险暴露 - 日本三大银行(三菱UFJ 三井住友 瑞穗)外币存贷比均超100% 处于超贷状态 [6] - 截至2025年3月底 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通过长期掉期等分别筹资820亿/1460亿/937亿美元 [6] - 经营基础薄弱的地方金融机构可能率先显现冲击影响 [6] 市场环境与潜在触发因素 - 2020年新冠疫情曾引发美元短缺 美联储通过央行网络扩大美元供应 [7] - 市场担忧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承担美元供给成本 削弱美联储紧急供应意愿 [7] - 中东局势紧张若导致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可能引发全球信用收缩与流动性紧张 [8]
科捷智能: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5 22:12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及信息披露,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1]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范围涵盖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期权、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组合,用于规避汇率或利率风险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未经批准子公司不得独立开展相关业务 [1] 业务操作原则 - 业务需遵循合法、审慎、安全原则,以实际生产经营为基础,严禁投机性交易 [4] - 交易对手仅限于国家批准的正规金融机构,禁止与非持牌机构或个人交易 [5] - 业务规模需与外币收付款预测严格匹配,交割日期需对应资金流动时间或借款兑付期限 [6] 职责分工与审批流程 - 财务中心负责业务执行,内控审计中心监督全流程,证券事务部负责信息披露 [3][5]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需评估业务必要性及风控措施,必要时聘请第三方出具可行性报告 [3] - 单笔交易保证金超500万元或合约价值超5000万元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4] 内部管理机制 - 业务操作需设立独立账户,禁止使用他人账户 [7] - 财务中心需制定交易计划并定期汇报盈亏情况,内审部门负责审查交易合规性 [6][7] - 建立信息隔离制度,确保操作、复核、审批环节分离,防范利益冲突 [7] 信息披露要求 - 业务开展前需通过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专项公告,说明合理性及具体安排 [8] - 当已确认损益或浮动亏损达最近一年净利润10%且超1000万元时需及时披露 [8] - 出现重大亏损需重新评估套期有效性并披露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细节 [8]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4:28
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1] - 全球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1][2]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41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占总额近一半 [2] 外汇掉期的特点与参与者 - 外汇掉期是以本国货币交换美元融资的短期金融衍生品 期限通常不足1年 需到期以美元偿还 [1] - 非银行机构(如投资基金)是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 相比银行监管更宽松且信息披露不足 [2] 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 - 日本三大银行外币存贷比超标:三菱UFJ金融集团109%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131% 瑞穗金融集团127% 均处于超贷状态 [3] - 日本三大银行通过长期掉期或发债弥补美元缺口:三菱UFJ筹资820亿美元 三井住友1460亿美元 瑞穗937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 [3] - 冲击事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高价筹集美元或抛售美元资产 引发流动性危机与财务状况恶化 [1][3] 监管与市场应对挑战 - 缺乏外汇掉期统计数据 难以预测特定国家/地区的美元短缺程度 央行可能被迫在不透明环境下出台应对政策 [3] - 2020年新冠疫情曾引发美元短缺 美联储通过日银/欧央行扩大美元供应 但未来紧急供应能力存疑 [4]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 中东紧张局势若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 可能引发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进而恶化全球经济并触发信用收缩 [5] - 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分担美元供给成本 增加美联储在危机中向主要央行供应美元的不确定性 [4]
善用避险工具服务小微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7-14 05:54
政策创新与试点落地 - 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出"衍生品业务担保增信签约"试点功能 旨在提高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全国首笔试点业务落地浙江[1] - 试点功能通过线上化担保签约和优化风险分担机制 为企业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汇率避险服务 相比传统模式减少保证金要求和线下流程[1] - 浙商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 为绍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办理首笔业务 提供200万元保函额度和120万美元外汇掉期产品 有效盘活美元收汇资金[1] 汇率风险管理重要性 - 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 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直接影响以外币计价的企业收付款项 资产或负债价值[2] - 企业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 将汇率波动纳入财务决策 可降低对主营业务和财务的负面影响 提升经营可预测性[2] - 汇率风险管理不是可选项目而是企业经营必修课 直接关系到企业稳健经营能力[2] 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 - 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已形成远期结售汇 外汇掉期 货币掉期和期权等多品种基础产品体系[3] - 截至2023年12月 全国127家银行具备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 涵盖各类银行机构 服务覆盖全国[3] - 浙商银行计划深化试点政策 提供"避险+结算+融资"综合服务 截至6月末已为3600家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3]
达利凯普: 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0
套期保值业务制度框架 - 公司制定套期保值制度旨在规范金融衍生品及商品期货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决策权限与管理原则 [1] - 适用范围涵盖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需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方可开展 [1][2] -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利率掉期等工具,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采用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等对冲现货价格风险 [1][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 董事会和股东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套期保值工作小组负责方案制定与执行 [3][4] - 工作小组由董事长、财务总监等高管组成,职责涵盖策略制定、计划执行、风险监控及应急处理 [3][4][7] - 内部审计部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监督业务合规性,定期审查资金使用与盈亏状况 [4][10] 审批与授权机制 - 套期保值业务需提交可行性报告,交易保证金超500万元或占净利润50%以上需股东大会批准 [5][13] - 高频交易可提前审批12个月额度,期限内单日金额不得超获批上限 [5][14] - 业务操作实行分级授权,交易人员需在授权书限定范围内操作,变动时需即时更新权限 [6][16][17] 业务流程与风险管理 - 工作小组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交易方案,业务人员按流程完成保证金划拨与指令下达 [6][7][21] -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金融机构资信评估、保证金动态测算、价格波动压力测试等 [8][27][30] - 建立错单处理程序与风险报告制度,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平仓 [9][31][32] 配套保障措施 - 配备专业IT系统与交易设施,定期培训业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 [9][34] - 财务部每日核对交易账单,按月提交持仓、盈亏及保证金使用报告 [8][36] -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十年,涵盖审批文件、交易记录等全套资料 [11][41] 特殊情况处理 - 遇政策突变或重大市场风险时需立即平仓,不可抗力事件按行业法规处理 [10][37][38] - 系统故障时启用备用设备或电话委托,交割障碍需及时组织货源或平仓 [10][39][40]
日盈电子: 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12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目的 - 公司及子公司外销业务主要采用美元、港币结算,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需通过外汇套期保值降低汇率风险 [1] - 开展业务旨在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减少汇兑损益对经营的影响 [1] 业务必要性与可行性 - 外汇套期保值可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减少汇兑损失,具有必要性 [1] - 公司已制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内控措施完善,业务可行性高 [1][4] 业务基本情况 - 业务总持有量不超过2000万美元,额度在投资期限内可循环使用 [2] - 涉及货币包括美元、港币等,业务方式涵盖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期权等衍生品 [2]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选择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外汇套期保值产品,合作方为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 [3] - 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加强收付款管理,跟踪合同执行情况以匹配现金流 [2][3] 会计处理 -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37号、39号对金融衍生品进行核算和披露 [3] 可行性结论 - 业务有助于应对外汇波动风险,增强财务稳健性,相关制度与措施已完备 [3][4]
富祥药业: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48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范 - 公司制定外汇套期保值制度旨在规范业务操作并防范汇率及利率风险,业务范围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期权及利率衍生品等[3]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未经审批子公司不得独立开展相关业务[3] 业务操作原则 - 公司禁止以投机为目的的外汇交易,所有操作需基于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且与收付款周期严格匹配[3][4] - 交易对手限定为持牌金融机构,禁止使用他人账户或募集资金进行保证金交易[4][6] 审批与权限管理 - 业务开展需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投资额超净资产50%且超500万元或绝对金额超5000万元需提交股东会[4] - 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子公司业务需上报财务部统一管理[5][6] 业务流程与部门分工 - 财务部主导方案制定、资金筹集及交易执行,需定期登记交易记录并监控交割风险[6] - 审计部负责监督资金使用与盈亏情况,销售/采购部需配合提供外汇收支基础数据[6] 风险监控与信息披露 - 汇率剧烈波动时财务部需提交应对方案,重大风险需向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报告[7][8] - 业务亏损达净利润10%且超100万元时需立即上报,交易资料保存期限为10年[8][9]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后生效,未尽事宜按《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执行[9] - 董事会拥有最终解释权及修订权[9]
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出正当时!业内期盼已久,中小企业汇率避险需求激增
券商中国· 2025-06-19 07:16
人民币外汇期货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布八项重要金融政策,明确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1] - 人民币外汇期货是学术界、企业界呼吁已久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能够承载更加多元化的交易主体,为境内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2] 中小企业汇率避险需求 - 2025年1—5月,共有1295家实体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相关公告,较2024年同期增加142家,增幅达12% [4] - 汇率风险继续排在第一位,共有1084家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汇率套保相关的公告 [4] - 2025年一季度企业汇率风险对冲需求显著增长,其中中小企业避险需求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 [6] 现有外汇衍生工具的局限性 - 当前外贸企业主要通过银行提供的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和外汇掉期等外汇衍生品工具管理外汇风险,但存在规模门槛较高、灵活度与便利性较低、价格透明度较低等不足 [5] - 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更为灵活便捷、成本更低的外汇风险管理产品,外汇期货是标准化合约、无信用门槛、低保证金、透明报价,可显著降低避险成本 [5]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 - 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推出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疏导资本流动,实现"藏汇于民" [7] - 全球外汇日均交易中仅有2.4%涉及人民币(美元占88.5%),避险工具缺失是关键制约 [7] - 在岸外汇期货通过集中交易形成统一权威价格,压缩套利空间,避免"人民币定价权旁落",同时可成为东盟、中东等地区交易所的挂钩基准 [8] 期货业转型发展 -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研究的推进赋予境内期货交易所与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强有力工具,成为构建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的关键突破口 [9] - 外汇期货的引入将重塑期货经营机构的产品矩阵与服务模式,推动其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转型 [9] - 期货公司要抓住机会,在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 [10] 政策实施建议 - 需加快完善交易规则与风险管理制度,构建与国际市场惯例接轨的监管框架 [11] - 需提升市场主体对外汇衍生品工具的认知水平与运用能力,夯实市场发展的投资者基础 [11] - 需推动交易系统迭代升级与清算结算体系优化,构建高效稳健的市场运行支撑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