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设备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06613):多元布局促进经营表现强劲,具身智能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国海证券· 2025-10-30 23: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蓝思科技"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蓝思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表现强劲,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多元业务布局促进高质量发展 [6] - 公司主营业务在长期发展战略指引下效益与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6] -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化趋势加速,公司相关产品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多款新品释放及批量交付将驱动未来增长 [7][8] 近期市场表现与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公司当前股价为27.36港元,总市值达144,579.20百万港元 [4] - 近三个月公司股价表现强劲,累计上涨36.7%,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3.1%的涨幅 [4]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12.62%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毛利率约为16.1% [5] 各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公司持续巩固在玻璃、陶瓷、金属等外观件、结构件与功能模组的市场领先地位,完成了多款年度旗舰智能手机的研发和量产准备,并配合头部客户量产了多款新品高端机型的金属中框,市场份额与盈利快速增长 [6]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超薄夹胶车窗玻璃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公司凭借技术壁垒与产能协同优势,持续深化与全球科技品牌及欧美传统车企的合作,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持续增长点 [6]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公司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 [7]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具身智能)**:公司与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企业的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7][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79.79亿元、1059.70亿元、1227.00亿元 [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0亿元、67.37亿元、80.23亿元 [8] - 对应2025-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26.1倍、19.6倍、16.5倍 [8][9]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27年的12% [9]
振江股份(603507.SH):目前仍在与脑机接口公司做前期的接洽工作
格隆汇· 2025-10-22 16:00
脑机接口与外骨骼业务 - 公司目前仍在与脑机接口公司进行前期接洽工作 将根据项目实际推进情况考虑后期适配计划 [1] - 公司外骨骼设备暂未考虑线上销售 目前主要方向为文旅租赁和工业销售 [1] 产品定价与成本 - 关于燃气轮机与欧洲风电机组价格上浮是否导致公司产品出货提价 目前没有明确信息显示公司出货产品有提价情况 [1]
“大力士”外骨骼、“马杀鸡”机器人:广交会智能展位人气旺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01:3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成为全场焦点,显示AI正加速跨越商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2]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汇聚商业落地、出海布局与生态构建三种"加速度",共同推动产业攀登新高峰[2] - 外商认为机器人在酒店或健身房等场景"很有盈利潜力",现场体验直接转化为订单[2] 产品应用与客户反馈 - 杭州太希智能的外骨骼设备让用户轻松托举20公斤重物,获外商"不可思议"评价[2] - 按摩机器人获"高效、舒适、解压"的客户反馈,但在互动性和个性化方面与真人按摩师各有千秋[2] - 苏州交易分团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提供互动合影体验,未来感十足[2] 商业成果与市场潜力 - 杭州太希智能展台在当日上午即与三位客商达成交易,其中一位马来西亚买家现场直接购买[2] - 兼具前沿技术与商业应用的创新产品集中亮相,清晰展现产业商业化进程[2] - 拥有20年经验的"老广交"客商表示此次机器人体验刷新了其认知[2]
港股异动 | 蓝思科技(06613)盘中涨超8%创新高 苹果转向AI智能眼镜 AI赋能有望打开远期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12:13
信达证券此前指出,AI赋能打开公司长期成长天花板。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实现营收16.47亿元, 同比增长14.74%。公司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 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28.20%。公司与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 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蓝思科技(06613)盘中涨超8%,高见33.32港元创上市新高。截至发稿,涨7.82%,报33.1港元,成交额 2.33亿港元。 消息面上,据报道,苹果公司已暂停原计划2027年推出的Vision Pro轻量版头显项目,转而将资源投入 AI驱动的智能眼镜研发,试图追赶Meta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另据蓝鲸新闻此前报道,市场日前传出 Meta将于9月发布下一代Ray-Ban AI眼镜,该产品将新增AR显示功能。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蓝思科 技将独家供应该款AI眼镜的三大核心部件,目前相关部件已在制作中。 ...
第92届CMEF医博会在广州开幕 各方力量共绘医疗创新发展新蓝图
人民网· 2025-09-29 16:41
展会概况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9月26日在广州开幕,展期4天,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 [1] - 展会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万余款医疗器械新品集中亮相 [1] - 展会以“健康・创新・共享——共绘全球医疗新蓝图”为主题,同期举办60余场会议论坛 [1] AI与智能化趋势 - 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影像诊断、智慧康复等医疗服务全链条,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动力 [2] - 展会设置28大主题展区,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核心部件国产化等趋势 [2] - 影像展区的国产数字心脏专用SPECT、大平板移动C形臂,以及医疗机器人展区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 [2] 消费医疗与新场景 - 展会首次增设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以“健康生活美好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造新消费场景 [3] - 展区汇聚智能穿戴、居家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医疗美容、中医养生等千余款前沿产品 [3] - 配套“健康生活嘉年华”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推动健康理念普及 [3]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展会同期举办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智慧健康、应急救援、宠物健康等系列子品牌展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 [4] - 上游创新方面,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吸引近500家品牌参展,展示材料科学等前沿成果 [4] - 康养产业展示智能康复医疗、智慧养老、家用医疗新技术,推动银发经济与智慧健康融合 [4] 宠物医疗板块 - 宠物健康展聚焦宠物肿瘤早筛、康复理疗设备,推动人医技术向宠物医疗转化 [5] - 展会旨在实现“人宠共享健康”理念的临床与家庭落地 [5] 行业交流与市场机遇 - 展会期间举办60余场高端论坛,邀请千位行业领袖探讨科技创新、AI+医疗、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议题 [6] -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研究白皮书》在展会发布,梳理2015至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科研产出与竞争格局 [6] - 参展企业希望借助展会与广州大湾区商贸枢纽优势,将产品推向东南亚、中东、欧美市场,提升国际市场渗透率 [6]
“参与研发,新产品的问世就能快些”(亲历者说)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54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显著减少患者生病次数并改善身体状况[2] - 技术从单纯体验向研发参与升级 加速新产品问世进程[2] - 外骨骼设备结合脑机接口技术 可捕捉患者意念实现辅助行走[2] 残疾人科技应用社会效益 - 残疾人通过技术学习转型为研发人员 获得患者与同事认可[2] - 科技赋能使残疾人群体受益 实现"让更多残疾人站起来"的目标[2] - 杭州等城市无障碍设施日益健全 提供全程出行护航服务[2] 康复医疗技术演进 - 脑机接口帽进入测试阶段 标志外骨骼技术持续成熟[2] - 外骨骼机器人从辅助训练向意念控制方向迭代升级[2] - 技术应用有望让更多残障人士获得更美好生活[2]
提升紧急战场救治能力 军旅营三级卫勤救援演练
央视新闻· 2025-09-27 06:03
演练核心目标 - 研究探索“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救治”战伤救治链路,以提升集团军部队应急应战卫勤保障能力 [1] - 通过模拟典型战斗场景、设置标准伤员伤情、组织批量饱和冲击,从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将卫生救护嵌入作战各阶段 [8] - 分级检验战时十余种卫勤保障能力,探索优化卫勤指挥流程、畅通伤员救治链路、简化战伤救治阶梯 [8]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首次考查部队使用无人机完成运送药品、运载伤员等不同作业任务水平,拓展救治手段 [3] - 旅机动救护组利用热成像、腕表、北斗手持机等设备快速搜寻定位伤员,准确判断情况 [5] - 配合使用外骨骼设备搬运伤员,并在救治后快速组织后送 [5] 救治流程与效率 - 营救护站采用无人机方式及时补充救护器材并快速接送伤员至后方治疗 [1] - 伤员到达野战医疗队后,卫勤力量迅速响应,同步展开超声检查、药材配备等工作 [6] - 重伤救治组对危重伤员实施紧急手术,成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抢救任务 [6] 演练成效与能力提升 - 使用无人机让野外条件下救援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 [3] - 有效提升了多级救治机构一体指挥、一体衔接、一体联动的应急应战保障水平 [8]
跨过万亿门槛 “新中式”服务走向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7:39
服贸会盛况 - 2025年服贸会首日参观人次超10万 现场VR试戴、外骨骼设备、机器狗等科技展示引发高度关注[1][3] - 文创展区人气火爆 国内游戏厂商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服务贸易规模突破 -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3] - 服务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发展势头强劲[3] 文化服务贸易出海 - 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覆盖数以亿计海外用户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获国际关注[3] - 中国短剧出海平台2024年总收入达65.2亿元人民币 为海外从业者提供新机遇[3] - 文化出海成功得益于新颖形式、文化吸引力及政策支持[3]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 -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通过"人工智能+"模式深度赋能金融服务等领域[6] - AI技术将催生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手段 推动服务出口潜力[7] 传统服务贸易升级 - 2024年前7个月旅行服务出口增长62.9%[8] - 高铁、移动支付、数字沉浸式漫游等新体验重塑旅游定义[8] - 带动旅游平台、跨境支付及数据服务同步成长[9] 规则创新与国际合作 - 北京率先试行WTO《电子商务协定》 提升贸易数字化与数据治理水平[10] - 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输出至坦桑尼亚、柬埔寨等国 实现从"承接型"向"输出型"演进[10] - 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近十年为货物贸易两倍 拉动作用显著[10] 新中式服务特征 - 中国提供具数字化、智能化和知识密集特征的"新中式"服务[11] - 服务贸易突破万亿门槛标志中国从商品制造者转向经验与内容提供者[11][14]
蓝思科技(300433):2022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成长,AI赋能打开远期空间
信达证券· 2025-09-05 15:11
投资评级 - 蓝思科技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蓝思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扣非归母净利润9.40亿元,同比增长41.85% [2] - 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垂直整合战略成效显著 [3] - 公司在AI端侧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与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1亿元、69.19亿元、80.26亿元,对应PE为30.39倍、23.07倍、19.88倍 [3] 业务表现总结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收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垂直整合战略持续发挥成效,以整机组装业务为主的湘潭蓝思收入同比增长32.87% [3] -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实现营收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等产品协同放量,超薄夹胶车窗玻璃取得战略性突破,已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 [3]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实现营收16.47亿元,同比增长14.74%,公司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 [3]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20%,公司与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921.79亿元,同比增长31.9%,2026年1123.13亿元,同比增长21.8%,2027年1320.23亿元,同比增长17.5% [4]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51亿元,同比增长44.9%,2026年69.19亿元,同比增长31.8%,2027年80.26亿元,同比增长16.0%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5.9%,2026年16.2%,2027年16.3% [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10.0%,2026年11.9%,2027年12.4% [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99元,2026年1.31元,2027年1.52元 [4]
首程控股将开设20家机器人4S店,加速全产业链应用落地
格隆汇· 2025-09-04 08:16
公司业务拓展计划 - 未来6个月在全国重点城市开设10家机器人4S店 [1] - 一年内推动20家机器人体验店落地 [1] - 门店功能集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于一体 [1] 门店运营表现 - 国家速滑馆外首店开业期间日均人流量超6,000人次 [1] - 店内展示200余款机器人产品 [1] - 覆盖四足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外骨骼设备等多品类 [1] 产业链生态布局 - 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2] - 上游布局电子皮肤、腱绳、轻量化PEEK等核心材料 [2] - 中游投资宇树科技等企业打通"感知-决策-执行"技术环节 [2] - 下游通过销售代理和融资租赁形式推动整机市场化 [2] 产品与合作伙伴 - 作为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一级代理商 [2] - 重点展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和消费级机器人 [2] - 叠加生态企业技术成果推动多场景应用 [2] 行业意义 - 机器人4S店模式成为实验室产品走向大众的加速器 [2] - 为行业开启"应用元年"新通路 [2] - 呈现机器人在家庭、教育、康养、运动等多元化场景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