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

搜索文档
余承东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鸿蒙已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搜狐财经· 2025-08-17 13:01
鸿蒙操作系统里程碑 - 鸿蒙操作系统5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用户 标志着生态越过"生死线" 成为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里程碑 [1]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强调1000万用户是市场认可的关键指标 六年研发成果得到验证 [1] 自主操作系统的战略意义 - 全球操作系统长期由Windows、iOS和安卓主导 发展自主系统关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3] - 国际形势变化和开源社区干扰凸显自主操作系统的紧迫性 鸿蒙为全球数字世界提供新选择 [3] 生态构建的挑战与突破 - 历史案例显示生态构建比操作系统研发更难 微软Windows Phone等因生态失败退出市场 [4] - 华为联合支付宝、淘宝、抖音等数千家企业共建生态 投入超万名研发人员和数百亿资金 [6] - 2023年投入近百亿等效资金支持开发者迁移 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生态困局 [6] 鸿蒙的技术优势 - 全场景互联:分布式架构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覆盖手机、平板、车机等设备 [8] - 金融级安全:微内核架构和形式化验证技术 安全等级对标波音飞机操作系统 [8] - AI深度集成:系统底层融入自然语言交互等能力 支撑产业智能化转型 [8] 生态合作与行业应用 - 腾讯、阿里等头部企业投入资源迁移应用 《王者荣耀》在鸿蒙5性能提升超20% [12] - 开源鸿蒙已落地矿山("矿鸿")、教育("教鸿")等领域 拓展医疗、航天等行业应用 [12] 未来发展目标 - 鸿蒙定位为全球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力量 技术理念和生态合作支撑国际化 [13] - 系统承载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希望 目标从替代品升级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领先平台 [7][13]
谷歌前 CEO 施密特呼吁人们“关掉手机”:在通知轰炸之下保持专注几乎不可能
新浪财经· 2025-07-22 05:33
科技行业对人类注意力的影响 -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指出,科技行业长期致力于通过广告、娱乐和订阅等方式变现用户所有清醒时间,这与人类传统深思熟虑的方式相冲突 [4] - 施密特认为手机通知严重干扰专注力,建议关闭手机以保持高效思考,并提到年轻研究人员普遍采用这一策略 [1][4] - 研究显示技术导致注意力持续时间显著下降:二十年前平均专注时长为2.5分钟,当前缩短至47秒 [4] 数字放松方式的争议 - 施密特批评数字放松应用的矛盾性,强调传统方式(如关闭手机)才是有效的放松方法,其历史可追溯至7万年前 [4] - 冥想应用Calm反驳称"并非所有屏幕时间价值相同",Headspace指出强制关闭手机不现实,主张数字健康应聚焦有目标的使用 [4][5] 操作系统设计与社会责任 - 施密特承认安卓等操作系统推送通知功能的设计责任,暗示科技产品可能加剧注意力碎片化问题 [4]
本田日产共研汽车操作系统,抗衡中美车企
日经中文网· 2025-07-15 11:00
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 新一代汽车领域通过软件更新实现性能扩展及功能升级将成为竞争关键[1] - 特斯拉搭载自主操作系统 华为等中国企业引领软件革新[1][2] - 本田与日产就车辆操作系统共通化展开协商 最早2020年代后半期搭载新款车[1] 本田与日产合作细节 - 双方自2024年8月起共同开展软件技术基础研究 将根据效果决定量产开发[1] - 计划2026年分别推出搭载自主操作系统的车辆 新一代汽车将采用共同开发系统[2] - 考虑实现高性能半导体 电机等驱动电子设备控制零部件的共通化以降低成本[2] 软件定义汽车(SDV)发展趋势 - SDV可通过互联网更新软件提升性能及扩展功能 操作系统与低成本生产技术决定竞争力[1] - 自动驾驶及车内空间体验功能是竞争核心 数据收集能力直接影响竞争力[2] - 操作系统开发费用高达数万亿日元 联合开发可减少巨额投资[2] 行业技术动态 - 特斯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40%召回问题可通过软件更新解决[2] - 本田开发"ASIMO"系统 日产推进自主系统 计划打造类似iOS/安卓的易用平台[2] - 一体化压铸(Gigacast)等低成本生产技术成为竞争要素[1] 商业模式转型 - 汽车商业模式可能从一次性销售转向持续收费模式[1] - 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统可能导致数据使用权受限 促使车企自主开发[2]
为啥我国不禁用Windows和安卓,而全部用鸿蒙系统呢?
新浪财经· 2025-07-06 21:28
Windows系统的重要性 - Windows系统在工业、交通、金融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禁用可能导致系统瘫痪[1] - 金融行业60%以上核心系统基于Windows NT架构,港口自动化设备80%依赖Windows平台[11] - 关键基础设施如航班调度系统曾因Windows 10安全更新冲突导致数百航班延误[11] 安卓系统的市场地位 - 中国安卓智能手机用户超过7.2亿,占全部智能手机用户的78%[7] - 安卓手机覆盖百元机到万元机,鸿蒙系统生态和用户规模远未达到替换水平[5] - 40%以上应用为安卓独占,支付宝和微信等国民级应用虽适配鸿蒙,但中小企业开发者跟进不足[9] 鸿蒙系统的现状与挑战 - 鸿蒙系统用户约5亿,但纯鸿蒙生态设备占比不足30%,多数设备仍兼容安卓应用[7] - 工业设计软件AutoCAD和金融交易系统Bloomberg在鸿蒙上兼容性不足50%[13] - 金融行业一次OS迁移需数年时间和千亿级投入,国产替代方案尚不成熟[13] 系统替换的潜在影响 - 禁用安卓将导致数亿用户日常生活停摆,包括扫码支付、外卖订餐和远程办公[9] - 百元安卓机用户(如农民工或学生群体)可能因换机成本陷入"数字贫困"[9] - 激进替换政策可能引发全国性供应链中断,加剧技术脱钩风险[15] 渐进迁移的可行性 - 现实路径是政府引导关键领域试点鸿蒙,同时扶持开发者生态[15] - 鸿蒙系统代表国产化进步,但全面禁用现有系统将付出巨大代价[15]
谷歌,被判赔超3亿美元!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0:59
谷歌数据滥用案件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谷歌需向加州安卓用户支付3 146亿美元赔偿金[1] - 案件涉及谷歌在手机待机状态下持续收集1 400万名加州用户数据用于定向广告等商业用途[1] - 原告指控谷歌行为造成用户承担"强制性且不可避免的负担"[1] 案件争议焦点 - 谷歌辩称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已说明数据传输且用户已同意[1] - 陪审团认定谷歌未经授权利用手机设备发送接收信息侵犯用户权益[1] - 原告律师认为裁决证明案件价值并反映谷歌不当行为严重性[1] 公司回应与后续进展 - 谷歌表示将上诉并称裁决误解安卓设备安全性服务[1] - 另一起代表美国其他49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预计2026年4月开庭[1] 案件背景信息 - 集体诉讼最初于2019年在圣何塞圣克拉拉高等法院提起[1] - 案件由原告代表1 400万名加州安卓用户发起[1]
谷歌非法使用安卓用户数据 被判赔超3亿美元!回应将上诉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1:55
核心观点 - 谷歌因非法收集和使用闲置安卓手机数据被加州陪审团裁定赔偿3.146亿美元(约22.55亿元人民币)[2] - 谷歌表示不满判决结果并将提起上诉[2] - 案件涉及2019年起约1400万加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5] - 另一起代表美国其他49州安卓用户的集体诉讼将于2026年4月开庭[6] 案件背景 - 原告指控谷歌在用户未连接网络时仍通过特殊编程传输数据至服务器用于个性化广告投放[5] - 该行为导致用户付费数据流量被消耗并造成经济损失[5] - 谷歌辩称数据传输是维持安卓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操作[6] - 谷歌强调数据传输量极小且用户已通过协议和设置同意此类行为[6] 公司回应 - 谷歌认为陪审团误解了数据传输功能的重要性[6] - 公司强调该行为对维持全球数十亿安卓设备性能至关重要[6] - 谷歌指出没有用户因此受到实际伤害[6] - 公司提到消耗的数据流量比发送单张照片还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