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卓
icon
搜索文档
Gemini 3登场 谷歌打出AI王牌
北京商报· 2025-11-19 22:41
产品发布与性能 - 谷歌正式发布其最强大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3,该模型在发布当天即应用于谷歌搜索、Gemini App及多个开发者平台 [2] - Gemini 3以1501分登顶LMArena全球排行榜,是首个突破1500分的模型,并在博士级推理基准测试中实现跃升 [2] - 模型展示出AI编程从“辅助”迈入“自主”新阶段的能力,可根据自然语言指令自动生成完整应用 [2] - 此次发布距离Gemini 2.5仅8个月,是谷歌首次在模型发布当天就将其引入搜索产品 [3] 商业化与财务表现 - 谷歌云业务第三季度营收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5%,营业利润率提升至23.7% [6] - AI相关收入已达到“每季度数十亿美元”规模,基于生成式AI模型构建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 [6] - 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此前的850亿美元上调至910亿至93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并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 [6] - Gemini应用目前月活跃用户达6.5亿,AI Overviews拥有20亿月活用户 [4] 行业竞争格局 - Gemini 3的发布使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改写,有业内人士预言未来6个月内很难有公司能够超越这一成绩 [1] - 资本市场关注点从模型性能转向模型是否能增强平台锁定效应及为核心业务带来可观回报 [1] - OpenAI的ChatGPT周活跃用户已突破7亿,但其与xAI的新模型发布在Gemini 3面前显得尴尬 [4] - 谷歌通过其搜索、YouTube、安卓等产品的分发网络构建了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3][5] 技术整合与战略部署 - Gemini 3将在谷歌全系产品中全面铺开,正被注入Maps、YouTube、安卓、搜索、Workspace等 [3] - 模型在发布当天同步向AI Studio和Vertex AI的开发者开放,支持构建更强大的AI应用 [3] - 谷歌的业务部门在分发AI产品方面具有战略优势,使其能够捕获AI投资的回报 [5] - 公司具备从芯片到数据,再到AI模型与前沿科研的全栈技术布局 [7] 行业挑战与前景 -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是否存在泡沫存在大量讨论,有近20%的投资者认为AI企业存在过度投资 [7] - AI行业正经历非凡的投资增长期,但存在非理性的过度投资问题,若泡沫破裂没有公司可以幸免 [7] - AI当前1.5%的全球耗电量占比对能源供应提出巨大考验,可能制约经济发展 [8] - AI被视为人类最具深远意义的技术,将引发社会变革与岗位转型,但也会创造新机遇 [8]
Epic Games CEO称赞谷歌和解方案“非常棒” 并借此抨击苹果封闭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1-05 16:57
和解协议核心内容 - 谷歌与Epic Games提交了针对安卓和Google Play的变更提案,旨在为开发者提供更大选择范围与灵活性,降低费用,并鼓励更多竞争,同时保障用户安全 [1] - 该提案如果获得法院批准,将标志双方的诉讼结束 [1] - 方案将简化应用商店的安装流程,降低Play商店的服务费,并支持第三方应用内和网页支付功能 [1] Epic Games的回应 - Epic Games CEO蒂姆・斯威尼称谷歌的方案非常棒且全面,进一步巩固了安卓作为开放平台的最初愿景 [1] - 该方案内容正是Epic Games一直以来努力争取的目标 [1] - 斯威尼抨击苹果公司,称谷歌提出的变革与苹果公司更加封闭的生态系统形成鲜明对比 [1]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如果获得法院批准,这项和解方案可能最终标志着业内最引人瞩目的反垄断案件之一的终结 [1]
鸿蒙越来越“6”,生态长征再迎全新里程碑
观察者网· 2025-10-24 18:00
鸿蒙6操作系统核心能力 - 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6正式发布,并非简单技术升级,而是涵盖流畅度、智能化、安全和跨设备协同的全面进化 [1] - 小艺化身“超级助理”,具备聊天、讲16种方言、办事、修图、深度研究及为视障用户描述环境等功能 [5] - 基于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首批80多个鸿蒙应用智能体已上线,可一句话处理旅行攻略、值机选座、点外卖等事务 [5] - 全新升级鸿蒙星河互联架构,全场景互联能力跃升,经典的“碰一碰”分享功能已获60多个应用支持,并带来一碰多新体验 [5] - 星盾安全架构升级,提供智能化主动安全,包括AI防诈识别、金融信息自动隐藏、加密分享可设单次查看等 [5] - 通过“软硬芯云”协同提升流畅度,并开放操作系统内核、分布式软总线、方舟引擎等底层能力及创新特性给开发者 [7]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5终端设备数量截至10月22日已突破2300万台 [2] - 腾讯系已有超过60款产品全面上架鸿蒙,鸿蒙版微信每月进行一次重要更新 [1] - 支付宝已正式发布100多个鸿蒙版本,鸿蒙版美团自2024年6月上线后坚持每月更新迭代 [1] - 高德地图自2023年启动鸿蒙版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全量功能开发 [1] - 生态步入“开发者创新加速→用户体验跃升→生态吸引力增强→更多开发者加入”的正循环 [7] 合作伙伴应用创新案例 - 腾讯新闻在鸿蒙6上带来全新直播功能,并上线桌面卡片、AI朗读、统一拖拽等体验 [7] - 美图秀秀、WPS、剪映等应用可通过“碰一碰”在手机和电脑间便捷分享文件 [7] - 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将分别带来隔空播放、端侧NPU音质提升等新体验 [7] - 智能体京东购物助手可根据用户需求推荐商品、对比不同商品、查询优惠及处理售后 [7] - 航旅纵横实况窗可让用户无需打开应用即可了解目的地天气及航线上的夕阳赏月等景观 [1] 鸿蒙操作系统的战略意义 - 鸿蒙5的出现代表中国全面掌握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国产软件得以在自己的“地基”上发展 [3] - 鸿蒙目标并非做传统操作系统的平替,而是面向万物智联时代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 [3] - 鸿蒙旨在打破国外操作系统主导市场的局面,扭转中国开发者在生态链中的被动地位 [8] - 鸿蒙并非再造“封闭花园”,而是与开发者深度共创,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8]
荣耀CEO李健:MagicOS 10与iOS、鸿蒙、安卓、Windows深度互联
搜狐财经· 2025-10-24 06:49
产品发布与战略定位 - 公司正式推出MagicOS 10操作系统,定位为具备自进化能力的AI智能体操作系统 [1] - 该发布标志着公司操作系统从传统OS向AI OS的战略转型 [1]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系统从底层架构进行重构,提出涵盖大模型底座、系统框架、智慧互联、系统应用和人机交互的"五维进化"路径 [4] - 智能体YOYO基于魔法大模型3.0,具备看见、记忆和执行三大核心能力,可执行复杂图像处理和自由生图等任务 [4] - 系统引入"零重力通透设计"与"蜂鸟架构",致力于提升视觉体验与系统流畅度 [3] 跨平台兼容与互联生态 - MagicOS 10宣称实现与iOS、鸿蒙、安卓、Windows等主流系统的深度互联,支持用户在不同设备间流畅传输文件 [3] 生态建设与开发者合作 - 公司提出围绕用户、产业和开发者构建创新飞轮,通过"YOYO许愿池"收集用户反馈推动迭代 [3] - 公司与阿里巴巴、比亚迪等企业展开合作,以拓展AI应用场景 [3] - 公司同步开设AI、互联安全、设计、游戏等七大分论坛,并宣布启动"AI智能体生态激励计划"与首届智能体创意大赛,以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其生态 [6]
OpenAI推出以ChatGPT为核心的浏览器
新华社· 2025-10-22 16:52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公司发布以ChatGPT为核心的新款网络浏览器ChatGPT Atlas [1] - 产品外观与功能与传统网络浏览器相近,但构建核心是ChatGPT [1] - 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无缝调用ChatGPT生成摘要、提出问题和直接在网页上执行任务 [1] - 浏览器具备"浏览器记忆"功能,可让ChatGPT记住用户访问网页的内容并在需要时调取信息 [1] - ChatGPT在Atlas中能通过"智能体模式"处理任务,在研究分析、开展自动化任务及规划活动或预约方面表现更佳 [1]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公司认为基于ChatGPT构建的浏览器让人们更接近真正的超级助手,帮助理解世界并实现目标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称此次推出Atlas是"十年一遇"重塑网络浏览体验的机会 [1] - 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将陆续推出更多功能 [1] 市场推广与平台布局 - Atlas自21日起在苹果公司开发的电脑操作系统macOS平台发布 [1] - 适用于微软视窗、苹果手机iOS和安卓等操作系统的版本将在近期推出 [1]
自主可控系列:鸿蒙和国产操作系统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国产操作系统产业,特别是鸿蒙生态 [1] * 涉及公司包括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中国软件旗下麒麟软件、晨麦科技旗下统信软件、麒麟信安等 [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与市场现状 * 操作系统是软硬件纽带,在安全和新技术产业中扮演核心角色,解决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缺芯少魂"中的"魂"的问题 [2] * 长期依赖国外操作系统存在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威胁,2008年微软黑屏事件是例证 [1][2] * 国内电脑操作系统市场长期被Windows和Mac OS垄断,市场份额曾高达95% [1][2] * 智能手机领域,安卓和iOS同样占据超过95%的市场份额 [2] * 随着信创工程推进,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正逐步提升 [1][2]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策略与投入 * 华为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纯血鸿蒙(封闭式国产化)和开源鸿蒙(对标安卓,开源生态) [1][4][5] * 纯血鸿蒙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旨在摆脱对安卓依赖 [1][8] * 截至2025年8月,华为每年投入超过1万人和数百亿人民币进行鸿蒙研发,代码超过1.3亿行 [1][8][9] * 从2024年开始,搭载纯血鸿蒙的华为手机逐步摆脱对安卓适配的依赖 [8] 开源鸿蒙的生态建设与产业意义 * 开源鸿蒙由华为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公益平台,受工信部指导 [10] * 开源鸿蒙已成为国内产业界公认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开源操作系统生态 [1][10] * 开源鸿蒙通过开放性吸引软硬件开发商参与,共同贡献代码并无偿使用 [11] * 鸿蒙生态构建南向生态(硬件兼容)和北向生态(软件应用接口),吸引众多公司开发投资 [3][12] * 生态覆盖金融、教育、汽车、政务等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11]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历程与未来前景 *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历经萌芽期、国产Linux初始期、壮大期、百花齐放阶段,当前(2018年后)进入信创产业加速发展期 [4] * 未来在外部环境变化和政策支持下,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空间巨大 [3][13] * 纯血鸿蒙和开源鸿蒙将在政策级市场、消费市场及垂直行业市场中表现突出 [3][13] * 发展孕育着围绕国产操作系统,特别是华为鸿蒙的投资机会 [3][13] 其他重要内容 * 除了华为,其他布局国产操作系统的企业包括中国软件旗下麒麟软件(面向政策性市场)、晨麦科技旗下统信软件、麒麟信安等 [6] * 华为早在2012年就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鸿蒙 [7]
史上最经典的安卓和苹果的互黑广告
新浪财经· 2025-10-07 05:24
行业营销动态 - 安卓和苹果公司历史上存在经典的互相攻击性广告 [1]
“苹果航母,安卓航母”
虎嗅· 2025-09-26 08:02
军事技术发展 - 中国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技术,歼-35战斗机成功弹射起飞[1] - 美国福特级航母尚未实现F-35战斗机的弹射能力,被网友称为"安卓航母"[1] - 美国电磁弹射技术发展不顺,部分观点曾质疑中国技术突破的可能性[3] 品牌认知与消费文化 - 国内存在将苹果、特斯拉、山姆超市等美国品牌视为高端,并将国产品牌对应为低端产品的现象[3] - 这种认知被比喻为"船货崇拜",即对外来先进物品的神化[3] - 美国品牌历史上也曾被欧洲视为低端,例如19世纪末的"美元公主"现象[4] 军事装备与实际效能 - 美国装备如F-15战斗机、M1坦克、爱国者导弹等在全球被广泛崇拜[5] - 但美式装备在实战中表现不佳,例如沙特在也门冲突中未能取胜,乌克兰反攻未达预期[7] - 美军在阿富汗后期只能困守城市,无法控制乡村地区[8] - 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依赖工业基础和历史潮流,而非武器绝对优势[8] 工业基础与国力对比 - 美国已失去工业产值、发电量、钢产量等多项数据的全球领先地位[11] - 美国基层社会问题频发,包括卖血、毒品、枪击和帮派横行,影响制造业健康[11] - 冷战结束后美国过度依赖军事手段,忽视内部矛盾积累,导致次贷危机[10] 思想认知与社会共识 - 国内舆论缺乏类似西方的底层政治正确共识,易受外部思想影响[17] - 存在将美国模式视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药方"的倾向,需警惕这种思想上的"船货崇拜"[17] - 社会需要基于实事求是原则形成自主发展共识,而非盲目追随外部模式[20][21]
知名分析师万字长文:范式转移与赢家的诅咒
36氪· 2025-09-24 07:07
智能手机时代的范式定义者 - 苹果通过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的范式,占据近一半的设备市场份额和几乎全部的行业总利润 [2] - 亚马逊云服务(AWS)在2006年创建,比iPhone发布早10个月,其开创的云范式对智能手机时代至关重要,使计算变得无缝和持续 [3][5] - 在智能手机时代,真正决定行业走向的搭档是苹果和AWS,而非其他科技巨头组合 [2] 范式转移中的失败案例 - 微软无法摆脱PC和Windows平台的成功包袱,错误地认为能将此优势延伸到移动领域,其Windows Mobile虽早于2000年推出,但移动设备的触摸交互、简化界面和ARM架构与PC截然不同 [7] - 诺基亚在iPhone发布前十年主宰手机市场,2007年售出1.1亿部手机(同期三星仅4100万部),但失败于未能采用安卓系统并利用其供应链优势,反而试图自建操作系统 [8][9] - 微软和诺基亚的共同失败点在于假设前一范式的主导地位可无缝转化为新范式的主导地位,并因对失去控制的恐惧而未做出拥抱iOS/安卓的战略选择 [9] 范式转移中的成功案例 - 三星通过公然抄袭苹果硬件在非iPhone市场蓬勃发展,其成功源于“厚脸皮”地无视外界看法,快速改变以适应市场 [10][11] - 谷歌彻底改造安卓系统以模仿iOS界面,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移动时代成功控制了iPhone以外的市场 [11][14] - 谷歌和三星的成功在于与骄傲相反,能够无视唱反调者,只做对公司有利的事 [10] 苹果与亚马逊的人工智能战略 - 两家公司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苹果强调其通常不是先行者但能发明“现代”版本,亚马逊指出当前AI训练集中且大规模应用较少 [15] - 苹果的战略核心是将AI深度个性化、注重隐私和无缝整合到其平台和设备中,强调利用Apple Silicon在设备端和自有服务器上运行 [16][19] - 亚马逊的战略是提供低成本、高性价比的AI基础设施,通过自研AI芯片(Trainium2性价比比其他GPU提供商高30%到40%)来服务企业客户,并利用其庞大的应用和数据基础 [20][22][23] - 两家公司均假设AI不是一次范式转移,而是持续计算的又一个基础模块,苹果押注用户首要想要iPhone并满足于本地AI,亚马逊押注AI将商品化并附加到现有AWS服务上 [23][24][25] 潜在的人工智能新范式 - 最乐观的AI场景指向由智能体和增强功能构成的新范式,可能超越云和智能手机,其特点是AI在无需人类参与下完成工作,性能压倒成本 [28][30] - 真正的增强现实(AR)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设备,需要完善超高分辨率显示屏、高性能芯片和微型电池等技术,并需以生成式AI作为未来用户界面的基础 [31][32] - 谷歌DeepMind发布的Genie 3展示了生成式AI创造动态、交互式环境的潜力,表明我们比三年前更接近元宇宙或按需界面的愿景 [34][35] - 在这种新范式下,亚马逊对成本的执着可能抓错重点,而该公司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前沿模型也令其更难参与竞争 [30] 谷歌的适应性与范式驾驭 - 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为保持重要性而全力以赴,其无定形的特质和看似缺乏战略的状态使其难以被分析,但可能正是其能跨越多个范式取胜的关键 [36][39] - 与2007年智能手机范式转移类似,分析市场的最佳方式应是假设前一个范式的赢家会在新范式中受到根本性束缚,源于其过去的成功 [38][39] - 谷歌已成功驾驭一次范式转移(移动互联网),并在当前AI转移中的表现超出预期,该公司近三十年后仍在做着很酷的事情,这可能是其适应能力的核心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