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昇腾910B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不甘心,阿斯麦不安心 安世中国不屈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0:12
英伟达的市场困境与影响 - 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前些年的95%降至当前的0% [3] - 因美国出口管制,A100/H100、A800/H800及特供版H20芯片相继遭禁售,导致本财季可能达20亿至50亿美元的H20芯片出货收入落空 [3]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69亿美元,相比2025财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 [4] - 公司最坚固的护城河CUDA开源生态面临风险,担忧中国开发者大国转向开源框架将瓦解其优势 [4] - 公司CEO黄仁勋曾表示,2025年中国市场可能为公司带来500亿美元的商机 [3]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产算力持续突围,国产AI芯片突飞猛进 [4] - 寒武纪思元590在推理性能上已可比肩国际巨头,其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暴增1332.52%,实现5.6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4] - 中芯国际14nm产能良率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量产,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7] - 在今年的"湾芯展"上,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一批半导体设备企业登场,显示中国芯片产业短板正被补上 [6] 阿斯麦的市场依赖与潜在风险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42%,创历史新高,但CEO预计2026年这一占比将明显回落 [5] - DUV光刻机贡献了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的70%,而更先进的EUV设备受政府限制无法进入中国 [6] - 公司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2022年的85%降至2025年的52% [7] - 公司困境源于其独特的业务结构,以及与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政策高度同步的限制性举措 [6] 安世半导体的地缘政治冲突与应对 - 公司是闻泰科技100%控股的企业,因美国商务部"穿透性规则"及荷兰政府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的干预而受创,其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等被冻结,闻泰科技所持99%股权被强制托管 [8] - 公司中国产能占据整个集团70%,并在技术、人力、供应链等方面已实现本地化 [10] - 针对荷兰总部的决定,安世中国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保持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的职务 [9] - 公司事件已构成供应链重大风险,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合16家大型车企发布声明指出其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的影响 [9]
每经热评|英伟达不甘心,阿斯麦不安心 安世中国不屈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2:18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境遇 - 公司CEO黄仁勋对失去中国市场表示痛心,称被迫离开导致公司失去了全球最大市场之一 [3] -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前些年的95%大幅降至当下的0% [3] - 为符合美国出口规定,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H20特供芯片,但该芯片在2025年4月仍遭禁售,7月因安全漏洞被审查并遭市场抛弃 [3]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69亿美元,相比2025财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 [4] - 公司担忧其核心护城河CUDA开源生态可能因中国开发者转向其他开源框架而面临瓦解风险 [4] - 公司本财季H20芯片出货收入预期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2025年中国市场潜在商机价值500亿美元,但均已落空 [3][4]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产算力持续突围,AI芯片突飞猛进 [4] - 寒武纪思元590在推理性能上已可比肩国际巨头,其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暴增1332.52%,实现5.67亿元人民币的归母净利润 [4] - 中芯国际14纳米产能良率已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量产,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7] - 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在"湾芯展"上亮相,显示产业短板正被补齐 [6]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格局重构,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85%降至2025年的52% [7] 阿斯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与忧虑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42%,创历史新高 [5] - 公司CEO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销售占比将出现明显回落 [5] - DUV光刻机贡献了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的70%,而更先进的EUV设备受政府限制无法进入中国 [6] - 公司危机感加重,中国市场的高份额使其更容易受到当地风吹草动的影响 [6] - 公司面临与英伟达相似的困局,即外部限制正倒逼中国本土供应链崛起,其技术面临被替代风险 [6][7] 安世半导体事件与全球产业链博弈 - 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100%控股)因美国"穿透性规则"和荷兰政府依据《物资供应法》的行政令而遭受制裁 [8] - 荷兰政府冻结公司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及权限,并未经庭审即暂停中国籍CEO职务,将闻泰科技所持99%股权强制托管 [8] - 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强调其是运营扎根中国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此表态被视为"独立宣言" [9] - 公司就荷兰政府的行政令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并要求就投资不公进行国际仲裁 [9]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总部免去中国区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9] - 安世中国的产能占据整个集团70%,并在技术、人力、供应链等方面实现高度本地化 [10]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在欧洲汽车芯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此事件已被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视为供应链重大风险 [9]
全球芯片“大地震”:英伟达不甘心,阿斯麦不安心,安世中国不屈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8:04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 公司CEO黄仁勋表示美国政策导致公司失去中国这一最大市场之一,其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95%降至0% [2] - 公司为符合美国出口规定专门开发H20特供芯片,但该芯片在2025年4月遭美国政府禁售,7月又因安全漏洞被市场抛弃 [2] - 公司本财季H20芯片出货收入预计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2025年中国市场潜在商机价值500亿美元,但均已无法实现 [2]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7.69亿美元,相比2025财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 [3] - 公司最坚固的护城河CUDA开源生态面临风险,担忧中国开发者转向开源框架并联合全球生态另起炉灶 [3] 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产算力持续突围,寒武纪思元590芯片在推理性能上已可比肩国际巨头 [3] - 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单季营收同比暴增1332.52%,实现5.67亿元人民币的归母净利润 [3] - 中芯国际14nm产能良率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量产,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5] - 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85%降至2025年的52% [5] 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与忧虑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42%,创历史新高,但预计2026年将出现明显回落 [4] - DUV光刻机贡献了公司在中国市场收入的70%,而更先进的EUV设备因政府限制无法进入中国 [4] - 公司困境源于其独特的业务结构以及对美国政策的依赖,使其不自在也不由己 [4] 安世半导体的地缘政治冲突 - 公司是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100%控股的企业,因美国2025年9月29日发布的"穿透性规则"而遭受制裁 [6] - 荷兰政府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冻结公司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调整权限 [6] - 荷兰法院未经庭审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公司CEO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所持公司99%股权强制托管 [6] - 母公司闻泰科技发起反击,包括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要求国际仲裁,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强调其为中国企业 [7]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总部免去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7]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在欧洲汽车芯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其事件被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视为供应链重大风险 [7] - 安世中国的产能占据整个集团70%,并在技术、人力、供应链等方面实现本地化 [8]
特讯!光刻机博弈惊现转折点:仓库里的沉默与稀土的反击
搜狐财经· 2025-10-21 17:51
地缘政治管制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商务部强制要求ASML亚利桑那工厂采用30%本土零部件,导致设备精度下滑和技术等级骤降两级 [1] - 荷兰监管机构颁布新规,允许对华出口的DUV光刻机关键技术参数“作适当处理”,为持续供货留下弹性空间 [3] - 飞利浦、恩智浦等老牌供应商因订单萎缩,2024年首季利润下滑18% [4] 企业的应对策略与市场动态 - ASML对华销售额在2023年第三季度不降反升,创下46%的营收占比纪录 [3] - 德国蔡司在承诺保障供应的同时,加速在东南亚布局备用产线 [4] - 荷兰KMWE成为首个在中国设厂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在苏州建立精密制造基地 [4] - 台积电阿姆斯特丹分厂月产3纳米芯片的七成积压在鹿特丹港,但其苏州厂区通过“特批渠道”获得关键设备 [8] - 中国企业取消100台EUV订单,转向日本尼康采购80台DUV设备 [8]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 - 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进入量产阶段,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 [6] - 华为昇腾910B芯片、平头哥玄铁C910等产品在成熟制程上通过优化架构提升性能 [6] - 中芯国际28纳米产线持续满载,显示市场对成熟制程芯片的旺盛需求 [6] - 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35%,进口设备金额同比下降22% [9] 人才与供应链的深层影响 - ASML裁撤1200名精通对华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这些是技术生态中难以复制的软实力 [1][6]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永磁材料出口暴跌47%,新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条例》将人工智能芯片与军事用途列入管控清单 [6]
中国芯片只落后美国几纳秒!“华为们”奋力追赶,专家:5年就能摆脱依赖
凤凰网· 2025-10-07 20:42
中国芯片研发进展 - 中国科技巨头正加码高端芯片研发,以突破美国科技限制并挑战NVIDIA等企业 [1] - 中美半导体差距明显但已呈缩小趋势,NVIDIA CEO黄仁勋称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1] - 阿里旗下平头哥研发的AI芯片PPU效能可媲美NVIDIA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 [1] - 华为Atlas 900 A3 SuperPoD系统搭载昇腾910B芯片已大规模出货,并规划2027年推出更先进芯片 [1] 企业动态与市场影响 - 上海沐曦为中国联通等供应先进芯片,寒武纪因美国出口管制及中国推动国企用国产芯片,过去3个月股价飙涨 [1] - 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都投入芯片研发,NVIDIA发言人表示“竞争无疑已经到来” [1] - 年初中国DeepSeek的AI模型因推理能力强且开发成本低(少用高端芯片),曾引发NVIDIA股价大跌 [1] 技术能力评估 - 中国半导体在预测性AI上与美国表现相近,但复杂分析能力不足,差距明显且在缩小但短期难赶上 [2] - 中国目前仍依赖美国最强大芯片推进先进项目,美国的出口限制恰好击中其依赖核心 [2] - 宏观来看中国差距不大,或只需5年就能摆脱对美依赖 [2]
黄仁勋:中国芯片潜力无穷,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9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被视为可能适得其反 促使中国加速芯片自主化进程并推动"去美化" [1]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认为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拥有强大潜力 并呼吁美国政府允许美企在中国市场竞争以维持美国影响力 [1] - 英伟达正采取策略在中国市场保持存在 包括恢复向中国客户出货符合规定的H20 AI GPU 同时中国本土芯片产业(如华为)正加速发展 对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构成压力 [2][3] 美国芯片管制政策与行业反应 - 美国政府推行针对中国大陆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 意图打压其芯片产业发展 [1] - 专家指出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促使大陆持续推动"去美化"政策并加快芯片自主化 [1]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早前直言美国管制AI芯片出口是"政策错误" 近日更警告大陆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1] - 黄仁勋呼吁美国政府允许美国科技公司在包括大陆在内的全球市场竞争 以提升美国的经济成功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1] 英伟达的中国市场策略与动态 - 英伟达正计划恢复向中国客户出货其H20 AI GPU 此前出货因美国新出口规则暂停了数月 [2] - 美国商务部已于8月开始为H20发放许可证 英伟达已开始研发一款后续芯片 旨在符合当前限制规定同时提供更高性能 [2] - 这是自A100和H100禁令生效以来 英伟达第二次尝试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定制AI加速器 [2] - 英伟达的策略是在中国站稳脚跟 并在地缘政治分歧的两边都发挥作用 [3] - H20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条留在英伟达生态系统内的道路 英伟达此前在中国市场占有95%的份额 [2][3] 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与竞争态势 -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芯片自给自足计划 华为全新Atlas 900 A3 SuperPoD系统搭载其昇腾910B芯片现已批量出货 [2] - 华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27年发展路线图 下一代昇腾芯片旨在达到甚至超越当前一代芯片性能 [2] - 华为的系统设计不依赖CUDA 并针对中国自主研发的软件堆栈进行了优化 这一转变对英伟达的主导地位构成真正压力 [2] - 中国的超大规模企业正在用资本支持这一路线图 他们都在投资定制芯片 要么通过内部芯片团队 要么通过资助初创公司 [3]
摩尔线程上市!国产算力双雄共振!华为海思迎超级风口,算力国产替代的浪潮已不可阻挡!
新浪财经· 2025-09-28 20:28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海思芯片产业链的多家合作公司在先进封装、服务器制造、芯片分销、IP核授权、封测服务、软件适配、车载解决方案、半导体设备、材料供应、代理分销、通信模组、金融应用、晶振供应、热管理、固件服务、测试服务、封装基板、光模块和PCB等领域深度参与,受益于海思芯片出货量增长和技术升级,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先进封装领域 - 长电科技独家承接麒麟X90芯片的4nm Chiplet封装,使芯片算力提升3倍,临港车规级芯片工厂投产后预计年贡献营收5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先进封装营收占比达38% [1] - 通富微电掌握TSV先进工艺,适配海思HBM替代方案,单颗芯片价值量提升20%,2025年AI封装订单增速预计超50% [5] - 兴森科技是国内唯一量产ABF封板封装基板的厂商,ABF载板是海思高端AI芯片封装的核心材料,已通过海思认证并实现批量供应 [15] 服务器与算力生态 - 拓维信息旗下兆瀚AI服务器市占率超30%,是海思昇腾芯片核心整机合作伙伴,服务器订单已排至2026年Q1 [2] - 卓易信息为海思昇腾服务器芯片提供固件开发服务,良率超99.9%,是国内唯一同时支持ARM/X86架构的BIOS厂商 [14] - 光讯科技为海思昇腾AI集群提供400G和800G高速光模块,支撑智算中心的高速数据传输 [16] 芯片分销与代理 - 深圳华强2025年Q1昇腾910B分销额同比暴涨120%,旗下华强电子网服务全球超10万家企业,线上交易规模年增40% [3] - 力源信息自2009年起代理海思芯片,2025年Q1净利润预增43%-65%,子公司新签授权协议覆盖至2026年 [10] IP核与芯片设计 - 芯原股份为麒麟9100及昇腾AI芯片提供核心CPU/GPU/NPU IP核,深度参与5nm异构计算IP流片验证,2025年预计为海思相关业务贡献营收1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30% [4] 软件与系统适配 - 润和软件为麒麟芯片定制开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适配层,市场占有率超40%,基于海思Hi3516芯片的智能摄像头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2000余个社区安防项目 [6] - 中科创达为海思AI芯片提供算法优化服务,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占率达61.54%,合作车企超40家,2025年车载业务收入预计增长60% [7]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 北方华创为中芯国际N+2产线提供刻蚀机、ALD设备,5nm兼容设备占比达35%,离子注入机已通过海思验证并量产,2025年设备订单金额超80亿元 [8] - 华正新材CBF积层绝缘膜技术成功替代ABF载板,通过海思认证用于高端封装基板,半导体材料收入年增45% [9] - 深南电路为华为AI芯片服务器提供高频高速电路板和HDI高阶PCB板,PCB订单已排至2026年 [17] 通信与模组技术 - 美格智能基于海思芯片开发AI模组应用于新能源车智能座舱,端侧AI模组份额全球前五,新能源车业务环比增长217%,SLM790国产4G模组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市占率超25% [10] - 创维数字联合海思开发支持星闪技术的智能网关,使AI机顶盒连接延迟降至10微秒,较蓝牙低80%,2025年星闪相关订单预计增长200% [10] 特定应用领域 - 广电运通基于海思昇腾芯片的金融风控系统准确率达99.8%,2025年相关订单可见性达10亿元 [11] - 晶赛科技为海思5G基站芯片定制高精度晶振频率稳定性达±0.5ppm,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毛利率达35% [12] - 飞荣达导热材料应用于昇腾910B芯片使散热效率提升50%,超薄型VC均热板厚度降至0.3mm,2024年车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 [12] 测试与技术服务 - 慧博云通累计完成超100款海思芯片的兼容性测试,自动化测试平台将效率提升50%,深度参与海思芯片量产前的测试环节 [14]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商业洞察· 2025-09-10 17: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通过技术钳制和政策干预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日本和韩国先后因依赖美国技术而陷入发展困境 台积电通过代工模式重塑产业分工但同样受制于地缘政治 中国正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封锁 半导体产业需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5][53][88][94][96] 美日半导体竞争历史 - 日本1980年代通过改进美国技术实现反超 DRAM芯片良品率超越美国 全球半导体份额超48%[9][16] - 美国1985年对日本实施贸易反制 包括反倾销调查 强制限制出口份额及《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芯片涨价100%[25] - 日本半导体全球份额从48%跌至1995年不足十年前一半[16][26] 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与困境 - 韩国19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起步 三星支付300万美元获得美光64K DRAM设计授权 SK海力士从德州仪器引进设备[22] - 韩国DRAM全球份额从不足5%跃升至1990年代中期的30%以上 三星1992年推出全球首款64M DRAM 1996年量产1GB DRAM[27] - 美国拟撤销对韩"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 要求每台设备进口单独申请许可 技术依赖度超七成[5][72] 台积电的代工模式创新 - 台积电通过纯代工模式改变产业成本结构 良率从50%提升至80%[35][37][42] - 为苹果 英伟达 高通等企业代工 但受美国政策限制 2020年被要求停止为华为代工7nm芯片 2025年禁止生产16nm及以下制程芯片[44][51]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 荷兰阿斯麦垄断EUV光刻机 日本供应全球70%光刻胶 中国拥有稀土资源反制能力[62][65][66] - 韩国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14%份额 DRAM和NAND闪存领域占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69] 中韩半导体贸易关系 - 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韩国半导体最大出口市场 2020年对华出口占比突破35% 存储芯片对华依赖度达42%[73][74]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3280.8亿美元 占韩国外贸总额21% 中国连续21年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77][78] 中国半导体技术突破 - 华为通过昇腾910B芯片3D堆叠技术在14nm制程实现近4nm性能 长江存储232层NAND芯片量产获得存储领域定价权[90] - 上海微电子SSX800系列光刻机实现28nm制程国产化 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阶段[92]
中国刚大幅放开稀土出口,美公然给中国贴标签,稀土较量将走向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41
稀土出口数据 - 7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量达5577吨 环比6月增长75% [3] -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从5月46吨增至6月353吨 7月进一步增至619吨 [3] - 美国80%稀土需求依赖进口 [3] 稀土产业地位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是F-35战机 爱国者导弹 特斯拉电动车关键原料 [3] - 全球90%稀土冶炼 80%稀土加工 70%稀土应用在中国完成 [39] - 中国对钐 镝等7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曾使全球价格暴涨300% [24]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5月达成关税暂停协议 中国暂停28家美企稀土出口管制 [12] - 6月中美稀土协议以美方部分半导体设备解禁为基础达成 [26] - 中国保留随时收紧稀土出口的权利 [26] 产业链优势 - 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稀土开采成本为中国3-5倍 [37] - 中国在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投资稀土项目 与巴西 智利建立锂资源合作 [41] - 从稀土矿到稀土金属再到稀土磁材的完整产业链由中国主导 [39] 技术发展现状 - 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逼近英伟达A100 [43] - 中芯国际28纳米良率追平台积电 [43] - 技术封锁加速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43] 经济相互依赖 - 摩根大通在华利润率比美国本土高出12%-15% [16] - 中国抛售413亿美元美债作为反制措施 [30] - 美国在稀土 芯片 制造业领域均依赖中国供应 [18]
中国送出稀土大礼包,美国却回赠三记闷棍,逼中国付出更高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8-26 04:21
稀土出口数据 - 7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量达5577吨,同比增长75%,创年内新高[3] - 对美出口呈现阶梯式增长:5月46吨、6月353吨、7月619吨[5] - 稀土加工行业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主要流向德国、美国和越南(部分经越南中转至美国)[3]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驻华使馆将中国称为"敌对国家",并指控非法电子烟输出及基因改造计划[5][7] - 美国财政部以"帮伊朗运石油"为由制裁两家中国公司,实施长臂管辖[9] - 边境执法人员无理盘查中国留学生,扣留时间最长超70小时并注销签证[11] 产业与技术反制 - 5个月内调回4110吨黄金并抛售413亿美元美债,调整外汇储备结构[21] - 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逼近英伟达A100,中芯国际28纳米良率追平台积电[22] - 中俄达成87%能源交易本币结算协议,减少美元依赖[22] 供应链依赖现状 - 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F-35战斗机、特斯拉电动车、iPhone及风力发电机等高科技产品[3] - 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已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环节,短期内难以替代[3][5] 商业合作动态 - 波音公司拟与中国签署500架飞机大单,与制裁行为形成政策矛盾[13] - 历史类比80年代《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压制,体现美国对战略竞争者的系统性遏制[17] 行业应对策略 - 通过数据实证反驳美方指控(如渔业数据显示远洋捕捞占比不足4%)[7] - 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加速自主创新、以事实回应舆论战的非对抗性反制手段[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