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音737 MAX
icon
搜索文档
Raytheon Technologies(RT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1 21:30
RTX (NYSE:RTX)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1, 2025 08:30 AM ET Speaker0Good day, and welcome to the RTX Third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My name is Desiree, and I will be your operator for today. As a reminder, this conference is being recorded for replay purposes. On the call today are Chris Scalio,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Neil Mitchell,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nd Nathan Weir, Vice President of Investor Relations. This call is being webcast live on the Internet an ...
波音(BA.US)跌逾3% 空客A320累计交付量超越波音737
智通财经· 2025-10-10 07:00
公司股价表现 - 波音公司股价周四下跌超过3%,报收217.29美元 [1] 行业竞争格局 - 空客A320系列客机累计交付量已正式超越波音737系列,成为全球航空史上交付数量最多的飞机型号 [1] - 土耳其航空可能将其近期订购的波音737 MAX飞机订单转为订购空客飞机,前提是发动机谈判失败 [1]
5万美元达成和解!波音“吹哨人”自杀事件最新进展 在此工作32年曾留遗言“如果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华夏时报· 2025-09-28 08:46
波音公司非正常死亡诉讼和解 - 波音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35.7万元人民币)非正常死亡和解金 其中2万美元用于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支付给原告[2][4] - 和解协议为全面最终且保密 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所有索赔 包括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4] - 波音否认公司任何行为导致巴尼特伤害或死亡 但表示对去世感到难过并向家属慰问[4] 吹哨人事件及影响 - 吹哨人约翰·巴尼特曾工作32年并多次曝光质量控制问题 生前称因担忧质量受"骚扰、诋毁和羞辱"[2][3] - 巴尼特遗言称"如果我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其密友詹妮弗表示他热爱家庭和生活不会自残[5][7] - 事件打击波音产品口碑 股价虽于9月26日大涨至221.26美元 但较2019年高点已腰斩[3][5] 第二名吹哨人死亡事件 - 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终年45岁 身体一向健康且生活方式健康[7][9] - 迪安因呼吸困难就医 肺部发现大量细菌且完全粘住 确诊感染MRSA后肺衰竭死亡[7][9] - 迪安曾为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质量检测员 最早指控737 MAX机型制造存在缺陷[9] 波音公司文化及历史问题 - 1997年并购麦道后企业文化从"管好质量"变为"盈利至上" 过于追求盈利导向埋下质量隐患[10][13] - 员工被曝从废料箱捡零件安装 内部滋生"隐瞒文化"把利润看得比安全更重要[13] - 2018年和2019年两架737 MAX坠毁造成346人死亡 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空难诉讼[13] 监管及政商关系问题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将部分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 形成"运动员兼裁判员"机制[14] - 许多美国政府前雇员成为企业说客 2023年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超1亿美元 共有1018名说客[16] - 波音是游说资金排名第一企业 65.03%说客为前政府雇员 存在美式"旋转门"现象[14][16]
波音“吹哨人”自杀,曾在波音工作32年,生前称“如果我出事,一定不是自杀”!最新:波音同意付钱达成和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7:17
法律和解 - 波音公司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以了结"吹哨人"约翰·巴尼特家属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诉讼 [1] - 双方达成"全面的、最终的且保密的"和解协议,将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赔 [3][4] - 在5万美元的和解金中,2万美元用于支付律师费和相关费用,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波音否认其任何行为导致巴尼特的伤害或死亡 [5] "吹哨人"事件 - 曾在波音工作32年的质量控制经理约翰·巴尼特于2024年3月9日被发现死亡,警方判定为自杀,其生前曾多次爆料波音生产安全问题 [7][8] - 巴尼特去世当天原定出庭指认波音诽谤,其律师称波音涉嫌对巴尼特进行报复,包括调低绩效评分、调离团队等 [7][10] - 另一名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2024年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他此前曾指控波音737 MAX机型的主要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忽视制造缺陷 [11][13] 公司治理与产品质量 - 分析认为波音公司乱象主因在于重股票轻质量、领导层更迭频繁、缺乏问责机制,企业文化在1997年并购麦道后从"管好质量"变为"盈利至上" [14][16] - 巴尼特生前曾爆料波音为赶工放松品质把控,员工从废料箱捡回零件安装,公司内部存在"隐瞒文化" [16] - 波音737 MAX机型在2018年和2019年发生两起空难,造成346人死亡,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将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相关诉讼 [16] 行业监管环境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部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制造商,被指"把裁判权交到运动员手里" [17] - 很多安全认证人员是美国政府前雇员,存在利益冲突,形成美式"旋转门",部分员工早知737 MAX存在问题 [17] - 2023年美国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波音是排名第一的游说企业,65.03%的说客为前政府雇员 [18]
为什么老板一定要亲自干点“脏活”
虎嗅APP· 2025-09-16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高管对业务实际运作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显著脱节 高层往往沉浸于品牌战略叙事而忽视执行层细节 导致投资者依赖的信息存在系统性偏差 [6][7][14] - 企业CEO长期脱离一线业务操作 容易产生道德感弱化和责任逃避倾向 进而影响公司治理质量和经营透明度 [9][10][11][25] - 投资者需穿透管理层宏大叙事 通过观察CEO履历、中层沟通机制及业务实操细节 判断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14][17][25] 企业治理与执行层脱节 - 西贝案例显示 餐厅后厨实际操作(如预制菜使用程度)与高管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根源在于执行层为迎合品牌叙事选择性屏蔽细节 [6] - 餐饮企业净利润率与定价无关 蜜雪冰城净利润率达18% 奈雪的茶为-19% 西贝净利润率仅5% 低利润率反映战略失误或经营效率低下 [24] - 富国银行虚假账户丑闻中 53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2%)参与舞弊 造成客户损失超200万美元 体现KPI考核机制引发系统性造假 [21][22] 管理层认知偏差类型 - 波音737 MAX危机中 工程师早前反馈MCAS系统安全隐患 但官僚体系层层淡化风险 导致高层对致命问题"不知情" [16] - CEO认知脱节分两种模式:缺乏能力获取真实信息(如波音技术问题复杂化) 或主动回避过程细节(如富国银行追求结果导向) [15][19][22] - 理想主义CEO易被执行层欺骗 基层存在1000种方法迎合KPI目标 使管理层产生"站着赚钱"的错觉 [17] 投资者调研方法论 - 重点关注CEO从业履历 偏好从底层晋升且亲历业务实操(如假账处理、客户行贿、竞品打压等)的管理层 [13][14] - 需穿透财务指标表象 剖析高毛利/高增长数据的生成机制 例如富国银行远高于行业平均的交叉销售比例实为造假所致 [22][24] - 实地调研应观察CEO与中层管理者的互动模式 中层行为细节常暴露实际业务操作与汇报内容的差异 [25] 行业治理启示 - 餐饮行业后厨管理乱象为普遍现象 消费者抵触核心并非预制菜本身 而是管理透明度缺失引发的信任危机 [17] - 金融业强势销售文化(如富国银行每日8.5种产品销售指标)易诱发系统性道德风险 需重构考核机制 [22][23] - 企业需建立CEO定期参与一线机制(如亲自处理客户投诉、员工辞退等)以避免责任感知钝化 [20][25]
为什么老板一定要亲自干点“脏活”
虎嗅· 2025-09-16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面临的核心风险在于,上市公司高管提供的信息可能因管理层与业务实际运作脱节而失真,导致投资判断失误[1][2][3] - 公司CEO若长期脱离一线业务操作,容易对公司的真实运营状况产生认知偏差,沉浸于被下属包装过的“宏大叙事”中[8][9][18] - 评估公司价值时,不能仅依赖高管陈述和财务指标,需深入考察其管理流程与中层执行情况,以识别潜在风险[27][28] 管理层认知与业务实际脱节 - 公司高层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业务的实际运作方式,这种信息不对称并非总是故意撒谎,而是源于层级隔离[1] - 执行层为迎合高层的品牌战略叙事,会淡化或屏蔽与叙事不符的操作细节,导致老板对实际情况产生误判[1] - 西贝老板对后厨预制菜情况的不了解,体现了A股营收中位数达20亿级别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此类认知脱节问题[1][16][17] 领导责任与一线实践分离的风险 - 权力层决策与执行的分离,会使高层缺乏对执行细节的敬畏,并可能逃避责任[5][6][7] - 波音737 MAX危机中,工程师早已反馈MCAS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但信息在层层汇报中被淡化,高层最初并不知问题已严重到致命程度[12][13][14] - 官僚主义作风会导致公司高层战略与一线实际情况严重脱节[14][15] 考核压力下的系统性风险 - 富国银行虚假账户丑闻中,高达53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2%)为完成考核指标参与开设虚假账户,造成客户损失超过200万美元[21][22] - 强势的销售文化(如每日需完成8.5种产品的销售任务)和高压KPI,是导致基层员工集体舞弊的重要原因[25] - 公司高层对由KPI压力引发的集体舞弊行为,可能存在“不想知道”而非完全不知情的心态[20][22][23] 财务指标背后的经营实质 - 餐饮企业净利润率(如西贝老板所称的5%)与定价无关,而可能与战略失误或内部经营效率低下有关[26] - 不同餐饮公司净利润率差异巨大,例如蜜雪冰城为18%,而奈雪为-19%[26] - 高毛利、高增长等吸引人的财务指标,其实现过程可能并不完全“见得了阳光”,投资者需审视其来源而非仅看结果[23][27] 投资者调研的关键关注点 - 调研公司时,应关注CEO的日常工作方式及其与中层管理层的沟通细节,这些信息能揭示财报无法反映的实际情况[28] - 偏好那些有底层工作经历、曾亲自处理过一线“脏活”的CEO,这有助于其保持对业务真实的感知[8][29] -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公司决策常在商业利益与道德法律间权衡,CEO若完全假手他人,易产生自身决策皆正确的幻觉[28][29][30]
帮主郑重:美股狂欢夜!中概股起舞,波音坠落,三幕大戏谁主沉浮?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55
美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纳指和标普500创历史新高 道指暴涨483点 三大指数涨幅均超1% [3] - 美国7月CPI同比2.8%低于预期 核心CPI同比3.1%温和可控 [3] -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飙升至94.4% 利率敏感板块(科技、金融)领涨 [3] - 小盘股罗素2000暴涨近3% 机构押注经济软着陆剧本 [3] 中概股板块分化表现 -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整体上涨1.49% 受美国关税延期90天利好推动 [4] - 腾讯音乐飙涨11.85% 因消费贴息新政和付费用户破亿双驱动 [5] - 阿里巴巴和京东跟涨3% 消费复苏链成为资金避风港 [5] - 蔚来重挫8.86% 小鹏下跌6% 因电动车行业内卷加剧且电池成本未降 [6] 航空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 - 波音7月飞机交付量同比暴跌27% 仅交付43架 [7] - 737 MAX面临钛合金短缺和质检危机 舟山交付中心退货3架飞机 [7] - 中国对波音加征125%关税导致订单归零 [7] - 空客趁机抢占中国市场 计划2024年交付766架飞机 [8] - 中国国产C919加速补位 东航追加100架订单 [8] 科技巨头竞争与监管动态 - 马斯克公开批评苹果"必备应用"榜单排除X和Grok 指责算法黑箱操作 [9]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施压平台透明化 马斯克借势为xAI争夺AI入口话语权 [9] 能源市场供需格局 - OPEC在8月增产54.8万桶/日 实为挤压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 [9] - 美国页岩油钻机数降至425座(三年新低) 60美元/桶为行业生死线 [9] - 红海航运危机和中东冲突对冲增产压力 油价65美元/桶形成新底部 [10] 行业配置策略方向 - 增配降息受益板块包括科技巨头和地区银行 [11] - 波音危机下可关注航空维修产业链如厦门象屿 [11] - 中概股重点关注消费复苏和国产替代主线(腾讯音乐、中芯国际) [12] - 规避电动车价格战和数据安全争议等政策雷区 [12] - 在油价65美元下沿布局能源股如中海油 [12]
一周重磅日程:中美大事扎堆,美股财报季进入高峰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9:14
中美贸易谈判 - 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将于7月28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旨在推迟8月12日暂停加征关税截止日[4] - 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关税,并可能对药品、半导体等行业征收高达200%的新关税[6][10] - 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瑞典首相称此次谈判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4] 美联储利率决策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97.4%,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57.2%[14] - 关税政策是美联储按兵不动的关键因素,可能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增长[15] -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质疑,70%受访经济学家对其能否保持独立性表示忧虑[16] 美国经济数据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增长14.7万人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17] - 美国一季度GDP终值下修至-0.5%,为三年来首次萎缩[18] -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消费者支出下降0.3%[19] 中国政治局会议 - 7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下半年政策基调[11] - 预计会议将强调内需不足、经济运行基础不牢固等问题,政策可能"托而不举"[11] - 重点关注反内卷、稳地产、降准降息等具体举措[11] 日本央行政策 - 日本央行可能维持基准利率0.5%不变[22] - 日本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3%,较5月3.7%有所回落[23] - 央行密切关注美日贸易谈判和政府财政政策对通胀的影响[23] 公司财报 - 微软第四财季业绩受AI领域领先布局支撑,目标价530美元[26] - Meta Q2营收预计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8] - 苹果Q3营收预计907亿美元,iPhone业绩可能超预期2%[29] - 亚马逊营收预计1620亿美元,AWS业务增长强劲[30] - 波音营收预计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3] - 高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英国半导体公司Alphawave[32] 其他重要事件 -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预计保持扩张态势[21] - 星巴克在华推出免费自习室以应对竞争压力[34] - 药明康德股价创60日新高,90天内获18家机构买入评级[35]
联合航空高管:波音(BA.N)737 MAX的交付实际上略早于预定时间。
快讯· 2025-07-17 23:24
波音737 MAX交付情况 - 波音737 MAX交付时间略早于预定时间 [1]
波音正在“急速坠落”
36氪· 2025-06-19 17:46
波音公司现状与问题 - 2024年全球客运飞机事故中波音占比达51.4%(18架/35架)[2] - 2019-2024年累计亏损359.91亿美元创108年最高纪录[2] - 787机型开发成本被压缩至777机型的40%出厂成本低于60%[2] - 737 MAX研发成本从250亿美元压缩至25亿美元[4] - 2013-2019年股票回购434亿美元超过同期净利润388亿美元[8] 企业文化与战略转变 - 1997年收购麦道后放弃"工程师文化"转向资本导向[3] - CEO费尔·康迪特明确将稳定股价作为首要任务[3] - B-29轰炸机研发投入30亿美元曾超原子弹成本[3] - 787工厂被曝生产问题737 MAX员工举报遭压制[5] - 两位举报波音生产问题的员工于去年意外死亡[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空客交付766架飞机远超波音的348架[16] - 空客未交付订单8630架波音仅5943架[16] - 中国商飞C919已交付16架国内市场份额达3.5%[19] - 2040年中国商飞或实现月产11架C919的能力[19] - 全球机队平均机龄升至14.8年(1990-2024年为13.6年)[20] 美国高端制造业趋势 - 通用电气金融业务利润占比超50%后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10] - 美国车企80年代金融业务利润占比过半被日本超越[10] - 波音787项目海外供应商占比从2%(727)升至70%[13] - 密歇根州制造业岗位空缺率突破8%全美空缺85万个[12] - 2024年波音西海岸工厂3.3万工人罢工致停产[12]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41家航司中59%运营波音机队14家为全波音机队[16] - 厦门航空波音占比90.2%海南航空84.5%[16] - 波音在华待交付订单130架空客2025年计划交付136架[18] - 空客在华飞机占比升至52.2%波音降至40.8%[18] - 南方航空待交付30架瑞丽航空42架(36架737+6架7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