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部件

搜索文档
以案明纪释法丨准确认定以购买原始股为名受贿行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9 08:07
【内容提要】 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其近亲属以出资购买请托人提供的拟上市 公司股份为幌子,并以股份预期增值利益作为标的接受利益输送,虽其行为隐蔽复杂,但究其本质仍是 权钱交易。笔者认为,重点可以从国家工作人员有无接受行贿人请托利用职权为其谋利、依托职权还是 市场获取股权、是否承担市场风险等方面,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综合研判,精准识别以出资购买原始 股为名收受贿赂行为的权钱交易本质。 【基本案情】 【意见评析】 甲,受国有公司委派,担任A证券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股份融资部总经理、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乙,B科技公司(私企,以下简称B公司)实际控制人,B公司主营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业 务。丙,甲的近亲属,C公司(私企)法定代表人。 2009年5月,B公司打算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乙找到丙,请其向甲积极推荐B公司,通过甲的帮助和支 持,促使B公司与A公司达成首次公开募股合作并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使B公司能够尽快上市。丙向甲 提出乙的请求后,甲利用职务便利,授意A公司项目组成员帮助B公司解决各类法律和财务问题,开展 尽职调查、加快制作相关申报材料等,推动A公司与B公司于2010年6月 ...
美国贸易谈判言易行难 关税再次延迟坐实“TACO”窘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22:04
贸易政策与关税实施 - 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贸易政策,旨在通过关税使全球贸易体系向美国倾斜 [1] - 原定90天关税暂停期实施困难,谈判进展缓慢,政府承认截止日期过于乐观 [1] - 推迟关税生效日期旨在促使合作经济体给出"最终报价" [1] - 美国谈判团队不堪重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贸易让步 [1] 市场反应 - 亚洲和欧洲股市表现平稳,因特朗普愿意延期谈判 [2] - 美国股指期货上涨,市场对现有谈判走向持乐观态度 [2] 各国关税情况 - 日本:主要进口汽车、汽车零部件和药品,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484亿美元 [3] - 韩国:主要进口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316亿美元 [3] - 马来西亚:主要进口电子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525亿美元 [3] - 南非:主要进口金属和汽车,关税30%,2024年进口总额147亿美元 [3] - 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原油,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23亿美元 [3] - 突尼斯:主要进口橄榄油、化肥和电子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1亿美元 [3] - 老挝:主要进口太阳能电池,关税40%,2024年进口总额8028万美元 [3] - 缅甸:主要进口服装、鱼类和电子产品,关税40%,2024年进口总额6524万美元 [3] 谈判进展 - 与印度、欧盟的谈判接近完成,但重大突破难以在短期内公布 [5] - 预计未来三周内可能达成协议,关税将随之下降 [6] - 特朗普贸易顾问认为90天期限过于随意且不切实际 [6] 特朗普政策立场 - 特朗普表示对8月1日最后期限"态度坚决,但并非百分之百坚决" [7] - 若其他国家提出替代方案,特朗普政府愿意考虑 [7] - 特朗普曾多次自信宣称征收关税,后又暂停或降低 [7] 企业影响 - 美国进口商担忧关税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负担 [8] - 鞋类经销商与零售商协会预计消费者商品价格将上涨 [8] - 8月中旬可能对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145% [8] 中美贸易关系 - 中国拥有有利的反击措施,如稀土供应 [8] - 专家认为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在中国难以奏效 [9] - 中国不会像小国那样向美国示好以避免麻烦 [9]
加税25%,特朗普高估了美国,日本不是英国越南,对美握有3张底牌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45
越南对美国妥协达成不对等协议,特朗普对日本加征25%的关税,以为这样可以逼日本就范。然而特朗普高估了美国,也低估了日本,日本不是英国和越 南,对美国有3张反制的底牌。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放话:从8月1日起,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全面加征25%的关税。这份所谓的"加税清单",覆盖了汽车、半导 体、精密仪器等日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 消息一出,整个日本政界震动。首相石破茂当天就紧急召开会议,并在记者会上表达强烈不满:"这完全是破坏规则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与此同时,日 本还火速派出经济特使前往华盛顿,希望能以谈判方式阻止事态升级。 日本对美出口商品的确不少,特别是汽车和电子零部件,但同样,美国从中受益也不小。比如,美国不少汽车品牌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就来自日本,一旦被加 税,美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成本会直线上升,最后还得由消费者买单。 也就是说,这种加税方式虽然对日本有冲击,但对美国本土产业和通胀也会带来巨大压力,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美国通胀刚有点缓和势头,特朗普这招无 异于"火上浇油"。而且日本是有3张底牌可以反制美国的。 底牌一:抛售美债,日本"刀架美脖子"。日本是美债第一大持有国,手里握着 ...
最后关头倒向美国!东盟出现“叛徒”,中方一句话回应,早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05 20:14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越南本土商品出口美国关税从46%降至20%,但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将被征收40%惩罚性关税,且界定权由美国掌控 [1] - 越南对美国商品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涵盖农产品、工业原料、飞机及高科技产品,并允许美国海关入境稽查 [3] - 美国通过协议增加海关收入,同时以零关税进入越南石油市场,抢占工业化进程中的需求红利 [4] 对产业链的影响 - 中国企业此前利用越南作为对美出口中转站以规避高关税的路径被封锁 [1] - 越南制造业60%以上电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进口,协议可能威胁其供应链稳定性 [6] - 美国在协议中嵌入针对中国产业链的条款,意图切断第三方通过越南的贸易迂回 [1][3] 区域经济连锁反应 - 东盟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可能效仿越南向美国妥协,冲击中国在东盟的经贸合作 [7] - 印度加速与美国谈判,担忧制造业投资转移至墨西哥等协议受益国 [7] - 欧盟若接受类似美英协议中的"毒丸条款",或被迫减少与中国在钢铁、制药等领域的合作 [9] 中国的应对与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80%稀土加工产能及高性能磁铁等关键材料,具备反制能力 [9] - 拥有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和最大消费市场,可对冲外部贸易压力 [9] - 商务部明确表态将坚决反制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贸易协议 [6]
曾芳勤的“红舞鞋”再次开始加速旋转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5:12
核心观点 - 领益智造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核心战略方向,目标成为"全球TOP 3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2][6] - 公司凭借精密制造体系、全球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经验,试图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建立标准化秩序[6][7][8] - 战略上"All in"人形机器人,但战术上循序渐进,计划用现有业务现金流支撑至少三年投入[14][15][16] - 商业化落地关键是通过制造能力将整机成本降至20万元以下,并在自有产线部署100台机器人验证场景[17][18] - 采用"四箭齐发"内部团队+开放外部合作模式,定位为行业"基础设施"而非单一技术路径追随者[21][22][23] 战略布局 - 2025年6月正式发布机器人战略,联合优必选、智元新创等30余家产业链单位[2] - 全球58个制造基地和每日超10亿件出货量构成机器人应用的真实训练场景[6] - 拥有RV减速器专利和七轴机械臂技术,覆盖冲压/CNC/压铸/注塑/3D打印全工艺链[6][22] - 修改可转债募投项目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资金,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投入[14][15] 核心竞争力 - 精密制造体系:曾为单一客户单日交付80万料件并管理300个料号的系统能力[7] - 成本控制经验:通过生态整合将模组研发成本降低90%(自研圆刀机成本30万 vs 进口200万)[11][12] - 场景验证优势:计划在自有产线部署100台机器人,覆盖2万名质检人员的重复性工作[18] - 全球化供应链:服务海外客户定制化需求,避免国内企业出海亏损困境[18][23] 商业模式 - 扮演"生态桥梁"角色,推动零部件准标准化以降低行业整体制造成本[8][9]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关键模组出货量达10-30万套时即可摊薄成本[18] - 三大业务支柱:消费电子(440亿元营收基础)、汽车电子(并购驱动增长)、人形机器人(最大想象空间)[25][26] - 与智元新创合作探索新材料/轻量化/无线充电,与北京国创中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23] 行业观察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混沌区域",标准未定导致重复设计和高制造成本[4][8] - 商业化引爆点取决于机器人综合使用成本低于替代人工的临界值[17] - 领益判断未来制造业是"最智慧的人+最可靠的机器"协同模式[17] - 行业需要长期投入,领益定位为"土壤"和"背后的大树"支持生态发展[23][24]
曾芳勤的“红舞鞋”再次开始加速旋转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3:57
公司战略转型 - 领益智造将人形机器人明确列为未来核心战略方向 目标成为全球TOP 3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 [2][4] - 公司提出"All in"机器人赛道 但战术上采取循序渐进策略 计划用现有消费电子业务现金流支撑新业务至少三年 [9][10] - 机器人业务将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构成未来"三足鼎立"的业务结构 预计成为最大想象空间的增长极 [18][19] 核心竞争力 - 拥有成熟精密制造体系 包括全面工艺制程能力、自动化技术积累、58个全球制造基地形成的海量应用场景及全球化供应链优势 [4][5] - 具备支撑"大规模、高标准、高复杂度"生产的系统能力 曾实现单日交付80万料件并管理300个料号的全球同步供货 [5] - 通过"生态桥梁"角色推动行业标准化 整合上下游资源开发"准标准化"模组 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 [6][7] 商业化路径 - 商业化引爆点取决于经济账 目标将整机成本从40-50万元降至20万元以下 并通过场景训练提升功能复杂度 [11] - 以自身工厂作为"第一个客户" 计划2024年底部署100台机器人 重点替代质检等重复性岗位 形成真实数据反馈 [12] - 关键盈利节点设定为单一模组(如轮式机器人底盘)出货量达10-30万套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化 [12][13] 业务布局策略 - 内部采取"四箭齐发"模式 包含专业自动化团队、整机设计团队、金属加工应用团队及海外定制化团队 [15] - 外部与智元机器人、北京国创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 采取"不押注单一技术路径"的开放生态策略 [14][16] - 定位为产业"基础设施"和"背后的大树" 通过提供场景、标准制定和联合开发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16][17] 行业洞察 - 人形机器人行业当前处于"混沌区域" 标准未定且商业模式尚在探索 存在严重非标化导致的重复投入问题 [3][6] - 消费电子行业"舞池日益拥挤" 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十万亿级"市场 但需要长期培育耐心 [10][18] - 未来制造业将呈现"最智慧的人+最可靠的机器"协作形态 自动化替代门槛已从20人/台降至3人/台 [11]
和林微纳拟发H股 A股上市4年共募10.5亿扣非连亏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4:55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优化资本结构 拓展融资渠道 [1] -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具体方案需经董事会 股东大会审议及中国证监会备案 香港联交所审核 [1] - H股上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需通过监管审议和审核程序 [2] 公司融资历史 - 2021年科创板IPO发行2000万股 发行价17.7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54亿元 净额3.12亿元 比原计划少1530.03万元 [2] - 2021年IPO募集资金用途:1.41亿元用于MEMS精密电子零部件扩产 7619.65万元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 1.1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 - 2022年定向增发987.45万股 发行价70.89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 净额6.90亿元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54亿元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69亿元 同比增长99.13%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70.81万元 同比减亏(上年-2093.91万元) [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88.33万元 同比减亏(上年-3553.05万元)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05.12万元 上年为-1105.72万元 [4] 发行费用 - 2021年IPO发行费用4224.25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164.53万元 [3] - 2022年定向增发发行费用1048.15万元(不含税) [3]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以“稳五进三”战略创新领航,衡阳新质生产力驶入发展快车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8:57
衡阳市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衡阳市构建"一核两电三色四新"特色产业格局,"一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两电"涵盖电气设备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三色"指代有色金属、盐卤化工、钢管及深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新"布局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等新兴增长点 [1][13] - 实施"稳五进三"发展战略,"稳五"巩固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五大优势产业,"进三"重点突破智能计量衡器、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 [1][13] - 2024年衡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91.69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3.36亿元增速6.9%,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7亿元增速5.1% [4] 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 推动55家示范企业产值倍增新增超百亿元,钢管及深加工、智能视听产业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 [6]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9%,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59家通过认定46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0亿元同比增长14.6% [8]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 [6] 企业生态与产业集群 - 输变电装备领域集聚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金杯电工等企业,有色金属领域有水口山集团、五矿铜业等龙头企业,盐卤化工领域有建滔化工、爱洁科技等企业 [20][21] - 新兴产业代表企业包括湖南凯铭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湖南天雁机械(涡轮增压器)、衡阳镭目科技(核反应堆液位监测系统)、古汉中药(中药制剂)等 [20][21] - 引进圆通速递湘南总部基地等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吸引中航集团、京东集团等30家"三类500强"企业落户 [6] 空间布局与政策支持 - 构建"一江四屏、一圈一带"国土空间格局,打造"北部创新智造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和"南部转型示范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15][18] - 出台《衡阳市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核技术应用、电气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10][11] - 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双轮驱动,50个省级重点项目、4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1100亿元 [6][15]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新兴产业如智能衡器计量、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成为新引擎 [23][24] -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技术应用和绿色产业基地建设 [25] - 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兴市场 [26]
和林微纳拟赴港IPO推进全球化布局 业绩回暖首季净利2655万大幅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06
公司战略与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推进"A+H"上市 [1] - 赴港上市目的是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 [3] - 2021年3月公司在科创板上市,IPO募资规模为3.54亿元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99.13%,归母净利润减亏58.41%至-870.81万元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15.95%,归母净利润2654.74万元,同比扭亏 [2][6]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57.87%,毛利率31.58%远超境内的10.64% [5][6]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微型精密电子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主要产品包括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和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 [5] - 全球客户包括英伟达、AMD、英飞凌、博通等优质客户 [6] - 2021年科创板IPO募资投向三个项目,截至2024年末整体投资进度83.14% [4]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呈现井喷态势,已有7家成功上市,超60家正在筹划 [3] - 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香港开设"科企"专线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服务 [3]
日本对美出口额4个月来首次减少
36氪· 2025-05-21 17:22
美国于4月份启动了各国统一的10%的对等关税。对日本汽车和钢铁等产品加征25%的关税。汽车出口 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出口量增加11.8%,达到12.5817万辆,已连续4个月增长。钢铁出口额为180亿日 元,减少29.0%,出口量也减少了20.3%。 财务省的负责人就是否存在抢搭末班车需求和上年比较基数较高形成的下降表示,"没有看到称得上急 剧增减的情况,关税政策的因素尚不清楚"。该负责人指出4月份汽车数量本身就在增加。 4月日本对美出口额1.7708万亿日元,减少1.8%,其中汽车出口额5130亿日元,减少 4.8%…… 日本财务省5月21日发布的4月份贸易统计速报显示,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7708万亿日元,同比减少 1.8%。这是4个月来首次减少。这可能是受到了特朗普政府4月份启动的对等关税和对汽车加征关税的 影响。4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为5130亿日元,同比减少4.8%。 4月份的日本对全球整体的贸易收支逆差1158亿日元,3个月来首次出现逆差。出口增长2.0%,达到 9.1571万亿日元,进口减少2.2%,降至9.2730万亿日元。半导体的电子零部件、食品和医药品的出口有 所增长,但煤炭和原粗油的进口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