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系缓解影响全球,墨西哥推迟对华加税,外交部持续发出警告
搜狐财经· 2025-11-12 17:37
关税政策推迟 - 墨西哥政府原定于2025年11月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但决定将计划推迟至12月 [1] - 关税推迟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商界和执政党内部日益高涨的反对声浪 [1] 墨西哥制造业对华依赖 - 墨西哥汽车制造商使用的零部件有40%依赖从中国进口 [3] - 2024年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和电子零部件总额达280亿美元,占该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35% [3] -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指出,该国汽车产业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价值超过80亿美元 [18] - 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表示,其60%的原材料来自中国,若关税实施生产成本将暴涨30% [3] 政策反对意见与影响评估 - 墨西哥众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指出执政党内部对关税提案存在严重分歧 [5] - 墨西哥财政部在听证会上收到全国制造商协会等机构提交的17份反对意见书 [5] - 墨西哥财政部测算显示,若完全满足美方要求,墨西哥每年将损失约18亿美元的转口贸易收入,并影响相关行业约5万个就业岗位 [12] - 墨西哥国家统计局就业报告显示,依赖中墨贸易的物流、零售和制造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工业联合会警告关税措施可能导致这些行业流失10-15万个工作岗位 [16] 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 - 2025年5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美方取消91%的对华加征关税,并暂缓实施另外24%的关税措施 [7] - 中美关税战缓和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汇率在5月份升值1.7%,墨西哥证券交易所主要指数当月上涨3.2%,制造业板块涨幅最为明显 [9] - 2025年上半年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额同比增长8.2%,而从中国的进口额下降2.1% [10] 美国压力与转口贸易 - 2025年1-9月,中国通过墨西哥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金额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2] - 美国海关在9月份查获总值2.3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这些商品被指控通过墨西哥进行“洗产地”贸易 [12] - 美方在10月谈判中要求墨西哥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54类商品征收不低于35%的关税 [12] 中墨贸易关系与中方反应 - 2025年1-10月,中墨双边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4] - 中国商务部于9月25日宣布对墨西哥的贸易限制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并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碧根果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14] - 中国海关总署在11月10日将墨西哥列入“贸易摩擦风险较高国家”预警名单 [18] - 墨西哥政府已收到来自中国驻墨商会的7份正式照会,文件列举了关税措施可能对两国经贸合作造成的损害 [14] 投资决策与供应链影响 - 有电子企业原计划在墨西哥投资2亿美元建厂,因关税威胁决定暂缓实施 [14]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报告,建议在墨中资企业做好风险预案,适当分散供应链布局 [14] -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指出,若关税实施,墨西哥汽车制造业可能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18] 潜在关税影响分析 - 目前墨西哥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为8.5%,若实施新关税计划,部分商品税率将升至50% [16] - 墨西哥财政部关税司预计新关税将导致墨西哥从中国的进口额减少约30%,约合每年120亿美元 [16]
绷不住的先是美国!中美经济较量:中国产能硬到美元霸权顶不住
搜狐财经· 2025-10-02 14:26
全球供应链格局 - 东南亚国家承接美国转移的产业链订单后,仍需从中国采购超过六成的电子零部件以维持新工厂运转[1] - 欧洲零售商在寻找替代货源过程中,因替代品质量不佳,仍为中国小家电供应商保留补货渠道,中国产品在商场货架上占大多数[1] - 中东石油出口国在维持与美国客户关系的同时,稳定向中国出口原油,因中国提供真金白银付款[1]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链的国家,全球每三件工业品中就有一件来自中国,该地位已稳固15年[1] 中国制造业出口与内需 - 中国出口企业积极转向新兴市场,非洲新建保障房中空调的80%和洗衣机的70%为中国制造,迪拜商场中国智能家居产品销量持续攀升[3] - 国内“家电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推动消费,家电销售旺盛,新能源汽车热门到需排队提车[3] 美国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二战后近50%下降至约8.5%,部分高端工业材料依赖进口[5] - 美国本土缺乏技术工人,连修模具的老师傅都难以找到,导致工厂停摆成为常态[5] - 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遇阻,俄亥俄州电池厂生产的电池比中国进口产品贵40%,本土车企不愿采购,佐治亚州半导体工厂因缺设备迟迟无法投产[8] - 美国超市出现洗衣液涨价限购、家具交付需等待两个月的情况,部分“美国制造”日用品质量不如中国代工版本[7]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 - 美国新能源车企离开中国电池后成本飙升失去竞争力,美国电子厂商依赖中国稀土加工,否则手机摄像头、耳机乃至战机发动机生产将受影响[6] - 中美经济完全脱钩不现实,美国汽车、电子、家电产业反而依赖中国供应链[6] 美元霸权与国际贸易结算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跌至数十年最低点[5] -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绕开美元进行贸易结算,沙特向中国出售石油可用人民币,巴西、阿根廷与中国直接使用本币结算[5]
越南被左右夹击,刚为美国作出让步,欧盟也来了:要求其撤销非关税壁垒
搜狐财经· 2025-09-29 12:56
外部贸易压力 - 美国对越南实施惩罚性关税威胁,若出口商品含过多中国成分或存在转口贸易将面临高达40%的关税[3] - 欧盟对越南贸易逆差已突破500亿美元,要求越南取消对欧盟农产品、药品和汽车等领域的非关税壁垒[3] - 越南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中约六成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使其在美国的贸易条款下处境脆弱[3] 经济结构问题 - 越南经济命脉严重依赖出口贸易,美国市场占据其出口总额近三成[5] - 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导致越南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面临系统性风险[5] - 为迎合美国要求做出的让步可能使越南陷入更复杂的国际博弈[5] 战略应对与挑战 - 越南政府要求各政府部门全力促进出口,积极开拓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以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5] - 越南正与新兴市场商谈自贸协定,但这些市场的规模与消费能力远不能与欧美相提并论[5] - 在即将到来的欧越贸易谈判中,越南缺乏谈判筹码,可能被迫接受更苛刻的贸易条件[5]
环联连讯与Mile Green订立谅解备忘录 有意在实物资产领域探索潜在商机
智通财经· 2025-08-26 19:34
战略合作框架 - 公司与Mile Green Company Limited于2025年8月26日交易时段后订立谅解备忘录 共同探索实物资产领域潜在商机 [1] - 双方拟通过共同投资实物资产生态系统 评估及界定实物资产领域合作机会 [1] - 合作可能涉及使用公司电子零部件升级Mile Green联属公司的WiFi系统及发电设施 [2] 技术协同与市场机遇 - 公司计划在代币化过程中应用专有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香港稳健监管框架及支持稳定币政策为Web3领域发展提供安全环境 [1] - 通过合作获取Mile Green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营运专业技术 把握Web3创新科技机遇 [2] 生态系统构建 - Mile Green已整合技术服务商、区块链供应商、支付平台及持牌机构等生态资源 [1] - 生态系统包含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支付平台、律师及环境社会管治顾问团队 [1] - 公司借此次合作策略性进军实物资产生态系统市场 [1]
环联连讯(01473)与Mile Green订立谅解备忘录 有意在实物资产领域探索潜在商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9:3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Mile Green Company Limited于2025年8月26日交易时段后订立谅解备忘录 共同探索实物资产领域潜在商机 [1] - 双方同意通过共同投资实物资产生态系统 评估及界定实物资产领域内的合作机会 [1] - 合作可能涉及使用公司电子零部件升级Mile Green联属公司的WiFi系统及发电设施 [2]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实物资产代币化实现业务转型 香港稳健的监管框架和支持稳定币发展的政策为Web3领域探索提供有利环境 [1] - 公司将通过合作策略性进军实物资产生态系统市场 Mile Green已整合技术服务商、区块链供应商、支付平台、持牌机构及ESG顾问团队等资源 [1] - 合作可让公司利用专有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参与代币化过程 同时获取Mile Green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运营专业技术 [2] 预期效益 - 董事会相信合作可提供策略性机遇发掘实物资产商机 并可能通过投资生态系统为公司带来回报 [2] - 合作平台将助力公司把握Web3创新科技机遇 推动日后数字资产领域的业务发展 [2]
日本4~6月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为1%
日经中文网· 2025-08-15 11:01
日本2023年4-6月GDP增长表现 - 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实际GDP环比增长0.3% 按年率换算增长1.0% 超过民间预测中位数年化增长率0.3% [2][4] - GDP实现连续5个季度环比正增长 为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以来最长增长周期 [2][5] 个人消费表现 - 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2% 增幅与1-3月持平 占GDP比重超过一半 [2][4] - 夏季服装因天气炎热销售良好 汽车消费增加 食品中点心/蔬菜/面包/谷物实现增长 [4] - 酒精饮料消费因价格调整出现减少 [4] 投资与需求结构分析 - 设备投资增长1.3% 其中软件投资表现尤为突出 [4] - 民间住宅投资增长0.8% 尽管新建住宅开工套数4-5月下降 但GDP按工程进度统计未显现负面影响 [4] - 公共投资减少0.5% 政府消费与上季度持平 [4] - 民间库存将整体增长率拉低0.3个百分点 [4] 进出口贸易贡献 - 出口增长2.0% 电子零部件和设备对出口增加作出主要贡献 [4] - 进口增长0.6% 原油及天然气进口增加 对GDP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 [4] - 外需贡献为正0.3个百分点 内需贡献为负0.1个百分点(两个季度来首次转负) [5] 历史数据修正 - 1-3月实际GDP修正值由负增长转为环比增长0.1% 确保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的连续性 [5]
每周日企观察|日本对华投资为什么会逆势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56
中日经贸关系回暖 - 中日关系回暖推动日本对华投资逆势增长 主要原因是美国关税威胁下中日需要加强经济合作对冲风险 [1][4] - 2025年前6个月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59.1% 创2024年以来新高 [2] - 2024年四季度16%日本企业表示将"大幅增加"或"增加"对华投资 42%表示维持投资 [2] 日本对华投资趋势 - 2025年胡润制造业外资在华投资30强中有7家日本企业 数量居各国之首 [3] - 2025年3月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 包括"中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会议"等措施 [4] - 日本首相石破茂被认为是亲华派 其政策倾向促进了中日经贸合作 [4] 日本企业在华发展案例 - 杭州神林电子从日资配套企业发展为服务海尔、美的等中国客户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5] - 优科豪马轮胎全资收购山东合资企业YRSC 22.98%股权 实现100%控股 [5] - 优科豪马执行"横滨转型2026"战略 重点布局中国等新兴市场 [5] 轮胎行业市场机遇 - 中国是全球最大轮胎消费国和新能源汽车引领者 带来高性能绿色轮胎增量需求 [6] - 优科豪马通过全资控股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生产 [6] - 公司计划将中国本土化战略复制到印度、印尼等亚洲市场 构建区域业务网络 [7] 外资整体投资环境 - 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下滑8% 2024年下滑27.1% 2025年前6个月下滑15.2% [1] - 日本投资逆势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显示中日经贸合作特殊性 [1][2]
村田制作所季度净利润降25%,与中企竞争激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7-31 16:00
财务表现 - 4~6月净利润同比减少25%至497亿日元 为2年来首次利润减少 [1] - 营业收入减少1%至4161亿日元 营业利润减少7%至616亿日元 [1] - 全财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144日元 同比升值11日元 导致营业利润减少127亿日元 [1] - 财报公布后股价一度下跌5%至2105日元 收盘价下跌3%至2156.5日元 [1] 业务预测 - 2025财年营收预计减少6%至1.64万亿日元 净利润预计减少24%至1770亿日元 [2] - 智能手机全球供货量预测维持11.7亿部 AI服务器占比预计提升4.5个百分点至17% [4] - 社长表示当前行情"无显著增长但下降因素有限" 维持全年业绩预测不变 [2] 业务板块分析 - 通信领域(智能手机)营收减少11%至1376亿日元 受中低价手机占比提升及中国厂商竞争影响 [3] - 移动出行领域(汽车)营收减少1%至1133亿日元 占整体27% 中国自动驾驶需求增长但日欧销量下滑 [3] - 树脂基板等高价位终端零部件营收下降 [3] 关税影响 - 公司产品出口美国仅占5% 社长评估加征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2] - 车载电子零部件关税主要由汽车客户承担 MLCC产品主要销往台湾不受影响 [2] - 客户出现提前采购现象 推动4~6月净利润比市场预期高21% [3] - 提前采购的反作用可能在10月后显现 近期采购动向已有所放缓 [3] 竞争环境 - 智能手机中低价位占比提升 与中国零部件厂商竞争加剧 [1][3] - 汽车领域面临中国厂商定位传感器需求增长与日欧销量下滑的结构性变化 [3]
以案明纪释法丨准确认定以购买原始股为名受贿行为
案件背景 - A证券公司股份融资部总经理甲利用职务便利推动B科技公司与A公司达成首次公开募股合作[2] - B公司实际控制人乙为感谢甲及其近亲属丙的帮助,以每股1.35元价格转让40万股原始股给丙,远低于上市前每股7元的市场价[3] - B公司上市后股价涨至每股65元,丙套现获得2600万元收益,乙退回54万元本金[3] 行为性质分析 - 丙的54万元出资仅为象征性支付,未计入B公司股份且不承担任何市场风险,不符合正常商业投资原则[8] - 乙与丙约定免除投资风险,表明交易本质是利益输送而非真实股权投资[8] - 丙获取的2600万元收益来源于甲职务行为的对价,而非市场投资回报[10] 法律定性争议 - 第一种观点认为丙实际支付股本金不构成受贿[5] - 第二种观点认定受贿数额为股份市价与实际支付价差额226万元,2600万元为犯罪孳息[5] - 第三种观点认为2600万元全部收益应认定为受贿金额,54万元出资系虚假投资[6] 案件核心认定 - 甲明知丙获取2600万元收益而未要求退还,具有受贿故意[11] - 甲与丙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丙作为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12] - 受贿数额应全额认定2600万元,因54万元出资未实际承担风险不应获得收益[14][15]
美国贸易谈判言易行难 关税再次延迟坐实“TACO”窘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22:04
贸易政策与关税实施 - 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贸易政策,旨在通过关税使全球贸易体系向美国倾斜 [1] - 原定90天关税暂停期实施困难,谈判进展缓慢,政府承认截止日期过于乐观 [1] - 推迟关税生效日期旨在促使合作经济体给出"最终报价" [1] - 美国谈判团队不堪重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贸易让步 [1] 市场反应 - 亚洲和欧洲股市表现平稳,因特朗普愿意延期谈判 [2] - 美国股指期货上涨,市场对现有谈判走向持乐观态度 [2] 各国关税情况 - 日本:主要进口汽车、汽车零部件和药品,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484亿美元 [3] - 韩国:主要进口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316亿美元 [3] - 马来西亚:主要进口电子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525亿美元 [3] - 南非:主要进口金属和汽车,关税30%,2024年进口总额147亿美元 [3] - 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原油,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23亿美元 [3] - 突尼斯:主要进口橄榄油、化肥和电子零件,关税25%,2024年进口总额11亿美元 [3] - 老挝:主要进口太阳能电池,关税40%,2024年进口总额8028万美元 [3] - 缅甸:主要进口服装、鱼类和电子产品,关税40%,2024年进口总额6524万美元 [3] 谈判进展 - 与印度、欧盟的谈判接近完成,但重大突破难以在短期内公布 [5] - 预计未来三周内可能达成协议,关税将随之下降 [6] - 特朗普贸易顾问认为90天期限过于随意且不切实际 [6] 特朗普政策立场 - 特朗普表示对8月1日最后期限"态度坚决,但并非百分之百坚决" [7] - 若其他国家提出替代方案,特朗普政府愿意考虑 [7] - 特朗普曾多次自信宣称征收关税,后又暂停或降低 [7] 企业影响 - 美国进口商担忧关税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负担 [8] - 鞋类经销商与零售商协会预计消费者商品价格将上涨 [8] - 8月中旬可能对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145% [8] 中美贸易关系 - 中国拥有有利的反击措施,如稀土供应 [8] - 专家认为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在中国难以奏效 [9] - 中国不会像小国那样向美国示好以避免麻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