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液冷板

搜索文档
算力设备系列:热管理设备(一):以“摩丁制造”为鉴,看汽零热管理企业拓展路径
山西证券· 2025-07-25 16: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摩丁制造成功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公司转型为多领域综合热管理公司,其转型路径为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公司提供启发,未来数据中心热管理是企业重点拓展方向,建议关注银轮股份、飞龙股份等公司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要研究摩丁制造 - 摩丁制造是全球领先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16年,2024财年营收24.0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 3.14亿美元,业务涵盖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产品分性能和环境两类 [13][14] - 性能产品包括重型设备、公路应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产品,2024财年销售额13.2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54% [14][15] - 环境产品包括冷却器、暖通及空气质量、数据中心等产品线,2024财年销售额11.0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45% [18] - 2020年以来摩丁制造成功转型,2022 - 2024财年收入转增,营收CAGR达14.57%,EBIT率增加4.0%,股价涨幅超800%,其战略举措值得国内热管理企业学习 [3] 聚焦高增长业务,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 摩丁制造战略转型分三阶段:1916 - 1928年聚焦汽车,1928 - 2005年从汽车散热器发展为全球热管理领军者,2005 - 2020年实施多元化战略,2020年至今实施80/20战略,聚焦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等高利润领域 [33][34][35] - 2021年底起摩丁实施80/20战略,布局数据中心业务,收购TMGcore等提升技术能力,数据中心业务2024年收入达2.94亿美元,同比增长69%,2024 - 2027年液冷方案CAGR预计为18% [3][39][61] - 摩丁扩展新能源业务,推出新液冷交换器,预计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将成未来增长重要驱动力 [47] - 摩丁精简传统业务,完善产品布局,加强全球生产与运营布局,2022 - 2024年收入CAGR为8.4%,2024财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13.1% [51][52] - 摩丁为未来设立财务目标,2027财年收入CAGR为10% - 13%,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到16% - 18%,不同产品有不同增长目标 [55][57] - 未来摩丁继续专注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领域,加大投资,退出低效业务,执行80/20战略,开拓新市场 [60] 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旺盛,为热管理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数据中心规模随数字经济发展而扩张,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880万标准机架,制冷系统能耗占比达40% [66] - 政策对数据中心PUE监管严格,全球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提升,中国数据中心平均PUE优于全球平均水平 [72][74] - 液冷技术因节能优势成重要节能技术,能满足高功率密度机柜散热需求,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2025年达286亿元,全球数据中心温控设备市场规模也将增长 [76][77][83] - 摩丁制造加大液冷技术投资,推出EdgeBox液冷浸入式系统,与大型云计算公司和企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收购增强数据中心散热领域优势 [87] 行业重点关注公司 - 摩丁成功转型为国内同行业公司提供经验,国内企业可加大数据中心业务布局,丰富产品线,关注液冷和浸入式冷却系统研发和市场拓展,通过收购增强研发能力 [91] - 银轮股份是中国汽车热管理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营收127.02亿元,同比+15.28%;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28.00%,新能源热管理业务成核心增长引擎 [92][95] - 银轮股份拓展数字能源业务,在数据中心等场景形成完善品类布局,与多家头部客户合作,2024年数字能源业务收入达10.27亿元,同比增长47.44%,2021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为30.18% [103][104] - 飞龙股份是中国汽车水泵行业标准制定者,2024年总营业收入47.23亿元,同比增长15.34%;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25.92%,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108][111] - 飞龙股份布局新兴领域,将热管理技术应用场景拓展至多个领域,非车业务有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截至2024年在民用领域供货及建立联系客户超70家,超100个项目在进行中 [119][121]
新富科技IPO关联交易遭问询,曾向实控人潘一新旗下企业购买大连环新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9:07
公司关联交易 - 2022年公司以11,300万元向大连源通达及实际控制人潘一新控制的企业(环新集团、新安商事)购买大连环新100%股权 [2] - 报告期内关联采购金额逐年增长:4,263.69万元(2022)、4,823.35万元(2023)、9,437.51万元(2024),涉及生产设备、电力采购、运输服务等 [2] - 同期关联销售金额稳定:3,534.43万元(2022)、3,919.74万元(2023)、4,001.12万元(2024),主要销售精密合金线材、液冷板等产品 [2] - 2022年环新集团为公司代发工资奖金社保96.03万元 [2] - 北交所要求说明收购大连环新股权的必要性及交易价格公允性,关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4] 财务表现 - 营收快速增长:4.64亿元(2022)、6亿元(2023)、13.81亿元(2024) [6] - 归母净利润持续上升:3,964.2万元(2022)、4,775.07万元(2023)、7,195.75万元(2024) [6] - 2024年总资产17.89亿元,较2023年10.3亿元增长73.7% [7] - 资产负债率从79.28%(2023)降至68.32%(2024) [7] - 毛利率从25.37%(2023)下降至15.94%(2024) [7] - 研发投入占比3.46%(2024)较2023年有所提升 [7]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创新壹号持股42.72% [7] - 实际控制人潘一新通过四家合伙企业间接控制公司61.83%股份 [7] 主营业务 - 专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研发生产 [6] - 核心产品包括电池液冷管和电池液冷板 [6]
9家锂电企业IPO更新!
起点锂电· 2025-07-01 18:17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赞助/演讲单位包括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等40余家产业链企业 [2] 锂电企业IPO动态 - 亿纬锂能6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支持马来西亚储能项目(投资额86.54亿元)[3] - 联合动力6月12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估值195亿元,拟募资48.57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 [6][7] - 新富科技北交所IPO获受理,募资4.6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项目,客户包括零跑、蔚来、宁德时代等 [8] -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拟募资10.08亿元,专注锂电制造自动化设备,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LG等 [9] - 电科蓝天科创板IPO拟募资15亿元,聚焦宇航电源系统产业化,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10] - 尚水智能创业板IPO拟募资5.87亿元,主营电池极片制造设备研发 [11] - 高特电子或成A股首家BMS主业上市公司,拟募资8.5亿元,客户涵盖储能集成商及电芯企业 [12] - 麦田能源(青山控股旗下)第三次冲击IPO,拟募资16.6亿元,海外营收占比超90% [13] - 长城搅拌6月27日终止IPO,因财务资料过期撤回申请 [14] 资本市场趋势 - 6月A股IPO单月新增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数80%以上,北交所单日最高受理32家 [16][17][18] - 港股6月超20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A+H上市,亿纬锂能等锂电企业加速国际化 [20][21] - 政策红利推动IPO效率提升:港交所30日快速审批通道落地,A股科创板推出科创成长层等新规 [22] - 新能源行业成为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或成2025下半年A股亮点 [23]
ST八菱(002592) - 002592ST八菱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6
2025-06-26 17:50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产品目前暂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2] - 公司研发生产的电池冷却器、电池液冷板等产品可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 [5] 摘帽条件相关 - 违规担保情形消除后,可向交易所申请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将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如消除会申请并及时披露 [2] - 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市场类似案例并学习成功案例经验,欢迎投资者分享案例或建议 [2][3] 业绩预期相关 - 公司主要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和奇瑞汽车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具体业绩关注后续半年度报告 [4] - 公司有专门的新能源研发、销售团队,上半年经营业绩关注后续半年度报告 [6] 项目建设相关 - 为企业未来发展,公司拟增发股票募集资金用于芜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项目按进度计划正常推进,已取得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完成多项工作,正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 [7] - 一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不超过 24 个月,整体项目建设不超过 48 个月 [8] 并购相关 - 公司目前暂时没有并购计划 [6] - 公司目前没有收购或者出售重庆八菱股权的计划 [8] 业绩披露相关 - 如达到披露标准,公司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披露业绩预告 [8]
宁德时代供应商IPO获受理
起点锂电· 2025-06-22 13:34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行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 [1][2] 新富科技IPO及财务数据 - 新富科技北交所IPO已获受理 计划募资4 63亿元 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管、电池液冷板 [3] - 公司客户包括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T公司 国内零跑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主机厂 以及宁德时代、长盈精密、欣旺达等行业领先的电池及电池结构件厂商 [3]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 64亿元、6 00亿元、13 8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964 20万元、4775 07万元、7195 75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130 11% 净利润同比增长50 69% [4] 往期回顾 - 中国户储产品出货量占全球七成 [4] - 三大电池企业布局锂电后市场 [4] - 2025户储行业白皮书发布 [4] - 议程更新显示雅迪、新日、菜鸟、美团、多氟多、创明、睿恩、蓝京、博力威、比克、优旦、诺达、时代瑞象、博观等企业将参加深圳两轮车换电大会 [4]
新富科技北交所IPO:募资4.6亿,员工中低学历占比高达八成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34
公司概况 - 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北交所递交IPO申请,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支持 [1]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打产品为电池液冷管与电池液冷板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4.64亿元增长至13.81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从3964.2万元增至7195.75万元,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1] 客户群体 - 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T公司,以及零跑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国内领先厂商 [1] - 电池及电池结构件领域客户涵盖宁德时代、长盈精密、欣旺达、中创新航等行业佼佼者 [1] 募资计划 - 本次IPO计划募集4.6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员工结构 - 截至2024年员工总数163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1人(1.28%),本科281人(17.17%),专科555人(33.9%),专科以下780人(47.65%)[2][4] - 年龄结构:30岁以下770人(47.04%),31-40岁699人(42.7%),41-50岁135人(8.25%),51岁以上33人(2.02%)[3][4] 行业前景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公司作为行业佼佼者未来发展备受瞩目 [4] - IPO成功将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4]
新富科技IPO:潘一新控股62%、曹立新任董事长,二人曾是活塞环厂技术员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01
公司IPO进展 - 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万同、姚玉洁 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3]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管、电池液冷板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4亿元、6亿元、13.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4.2万元、4775.07万元、7195.75万元 [3] - 2024年资产总计17.89亿元 较2023年10.3亿元增长73.7% 较2022年5.8亿元增长208.6% [4]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4.31亿元 较2023年1.93亿元增长123.4% 较2022年5971.75万元增长620.9%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87.89%降至2024年68.32% [4] - 2024年毛利率15.94% 较2023年25.37%下降9.43个百分点 较2022年25.86%下降9.92个百分点 [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46% 较2023年5.98%下降2.52个百分点 较2022年6.45%下降2.99个百分点 [4] 客户群体 - 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领先客户 包括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T公司 国内主机厂零跑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 以及宁德时代、长盈精密、欣旺达、中创新航等电池及电池结构件厂商 [4] 股权结构 - IPO前创新壹号持股42.72%为控股股东 [5] - 潘一新通过创新壹号、创新贰号、创新叁号及创新肆号间接控制61.83%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5] - 潘一新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曾任职活塞环厂、环新集团等企业高管 [5] - 曹立新任公司董事长 同样具有活塞环行业丰富从业经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