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能

搜索文档
黄河安澜处 绿电映初心——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能源网· 2025-09-11 17:49
在守护水库水质方面,刘家峡水电厂构建了"监测、保护、治理、打捞"四位一体的水质保障体系。自2018年起,先后投入800余万元, 购置两台机械化打捞船,配合人工打捞,年均清理漂浮物15000立方米。更建立了与地方政府的快速联动机制,确保打捞船24小时待命, 九曲黄河,浩荡东行。在甘肃省永靖县境内,一座雄伟的大坝如巨龙横卧峡谷,将奔腾的黄河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更守护 着母亲河岁岁安澜。这里就是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这座"共和国水电长子"正以 历史积淀的厚重、科技创新的锐气、绿色发展的担当,谱写着新时代的治水兴电华章。 随时应对上游天气变化。每年汛期,上游漂来的垃圾会在坝前聚集,既影响航运安全,又威胁水质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刘家峡水库水质 常年保持优良,成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守护碧水的生态卫士 初秋的刘家峡水库,碧波荡漾,水鸟翩跹。站在大坝远眺,南北两山郁郁葱葱,百万株树木如同绿色卫士般守护着母亲河。这一幕生 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是刘家峡水电厂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建厂初期,这里曾是'红山白土头,沟壑遍地走'的荒芜之地 ...
中国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3:23
发电表现 - 9月2日5台机组实现最大负荷运行 单日发电量达4028万千瓦时创年内新高 [1] - 平均负荷率80% 水能利用率100% [1] - 2025年累计发电量超32亿千瓦时 自2024年4月首台机组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超61亿千瓦时 [3] 项目概况 - 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 是黄河干流建成海拔最高(平均海拔3300米)且装机最大的水电站 [3] - 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 [3] - 国家"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工程的骨干电源点 [3] 运营管理 - 密切联动电网 气象及水利部门精准预判来水趋势并动态优化发电方案 [3] - 重点加强发变电设备 稳控系统及并网线路的巡检维护 [3] - 通过最大化挖掘水资源潜力实现产能充分释放 [3]
20年回眸:“两山”理念引领浙能集团逐“绿”向“新”
中国能源网· 2025-08-19 17:00
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 浙能集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能源"含新量"赋能产业"含绿量",推动绿色成为浙江发展底色 [2][3] - 集团在全国率先完成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首个全面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大型发电集团,相关技术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5] - 创新将超低排放技术应用至船舶脱硫领域,子公司浙能迈领获全球九大船级社认证,脱硫订单量居全球首位 [5] 装机规模与发电能力 - 集团总装机容量达成立之初的12倍多,居全国地方能源企业前列 [5] - 2024年8月8日单日发电量达7.57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以往纪录增幅1.17% [4] - 新能源装机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多,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11] 重点工程项目 - 推进嘉兴电厂四期、台二电二期扩建、六横电厂二期等省"千项万亿"工程 [6] - 六横二期工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年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0万吨 [6][8] - 建成全国首个煤电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入选全球14个CCUS国际测试中心 [12] 技术创新突破 - 白马湖实验室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固氮技术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12] - 成功研制兆瓦级天然气混氢燃机,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2] - 积极探索AI+能源领域,推动管理智能化、产业智能化和科研智能化 [12] 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 - 在安吉县启动"送气下乡"工程,为近10万户家庭和700家企业提供天然气服务 [13][14] - 衢州常山县郭塘村户用光伏项目年产值近120万元,受益农户234户 [13] - 在山区海岛县建成燃气管道约3000公里、综合供能站92座,服务超10万户家庭及上千家工商业单位 [15]
国网四川电力完成成都世运会保电工作
中国能源网· 2025-08-18 19:57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组建141人闭幕式电力保障团队 调配10台发电车 实施"微网+市电"双重供电方案 [3] - 4600余名保电人员 120余台发电车坚守35个场馆及457个重要保障点位 开展不间断巡视 [5] - 国家电网统一调配18个省级单位180余名技术骨干和70余台发电车支援成都 3支应急基干队伍120人在省界待命 [5]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实现电网运行数据与场馆用电设备监测数据全面接入 实时交互和智能分析 [5] - 平台使保电设备故障异常预警速度提升90%以上 平均仅需29毫秒完成故障设备精准切除与隔离 [5] - 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全程掌握81个用电末端关键设备实时数据 确保电能稳定输送 [1] 清洁能源供应 - 四川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提升至1000千伏 川西地区水电 风电 光伏等清洁能源高效输送至各场馆 [3] - 电力跨区互济发挥关键作用 陕西 湖南等地区风电 光伏通过中长期交易方式汇入四川 [3] - 清洁能源供应有力提升四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能力 为赛事提供坚实保障 [3]
清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1669亿千瓦时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3:23
清江梯级电站运营成果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输送绿色电能166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5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3000万吨[1] - 三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32.2万千瓦,是中东部地区仅次于三峡—葛洲坝的第二大水力发电基地[1] - 在华中电网承担骨干调峰调频功能,机组运行状态良好[1] 清江流域资源禀赋 - 全长423公里的长江一级支流,流经湖北7县市,年均流量141亿立方米[1] - 南向北汇入的众多支流形成优质水能资源[1] - 电站群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由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座大型水电站组成[1] 防汛期运营管理 - 入汛后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加密设备巡查频次[1] - 重点监控高水位工况下的机组运行指标变化趋势[1] - 保障了电力输出稳定性与电站安全[1]
中科环保IPO项目累计效益2.47亿积极拓展市场核心业务营收增14.8%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8亿元 同比增长4.48% [2][3] - 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19.83% 扣非净利润1.93亿元 同比增长20.14% [2][3] -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6.91亿元 同比增长14.81% 毛利率52.57% 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 [2][3]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半保持净利润增长 [3] 业务运营 - 核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慈溪产能3000吨/日 上半年营收2.38亿元 营业利润8396.04万元 [3] - 绵阳项目产能1500吨/日 上半年营收1.13亿元 [3] - 供热量87.75万吨 同比增长12.01% 供热比超40% [6] - 上网电量5.29亿度 同比增长6.44% [6] - 运营期订单13个 运营收入7.31亿元 施工期订单1个 投资金额9173.25万元 [3] - 新增节能环保特许经营订单1个 投资金额3.31亿元 [3] 战略扩张 - 以3.54亿元收购北控水务广西公司贵港项目(1500吨/日)及平南项目(1200吨/日)100%股权 [2][7] - 并购整合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扩张重要路径 政策推动下行业并购加速 [7] - 拓展工业供热、移动供热、民用供热等多领域应用 推进浙江、河北、四川区域规模化发展 [6]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2520.65万元 同比增长37.8% [6] - 新增授权专利14项 其中发明专利7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 [6] - 在宁波、防城港等地建设研发基地和中试平台 [6] 募投项目 - IPO募资净额13.5亿元 累计投入13.12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募投项目实现效益6802.91万元 [2][4] - 上市三年累计实现效益2.47亿元 [2][4] - 晋城和绵阳二期发电项目为主要效益贡献项目 [4]
中科环保IPO项目累计效益2.47亿 积极拓展市场核心业务营收增14.8%
长江商报· 2025-08-14 07: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8亿元 同比增长4.48%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19.83% 扣非净利润1.93亿元 同比增长20.14% [1][2]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半净利润持续提升 营业收入从5.34亿元增至16.63亿元 净利润从6605.11万元增至3.21亿元 [2] - 核心主业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6.91亿元 同比增长14.81% 毛利率52.57% 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 [2] - 项目建造业务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43.7% 毛利率3.78% 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为核心主业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81.5% [1][2] - 运营期订单13个 运营收入7.31亿元 施工期订单1个 投资金额9173.25万元 未执行订单3个 投资金额12.61亿元 [3] - 慈溪项目日产能3000吨 上半年收入2.38亿元 营业利润8396.04万元 回款2.7亿元 [3] - 绵阳项目日产能1500吨 上半年收入1.13亿元 营业利润4918.09万元 回款1.01亿元 [3] - 新增节能环保特许经营订单1个 投资金额3.31亿元 [3] 绿色能源发展 - 供热量87.75万吨 同比增长12.01% 供热比持续稳定在40%以上 [7] - 上网电量5.29亿度 同比增长6.44% [7] - 累计核发绿证220万张 完成近30万张绿证交易 接入国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 [7] - 打造浙江 河北 四川 广西四大绿能中心 拓展工业供热 移动供热 民用供热等多领域应用 [7]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520.65万元 同比增长37.8% [8] - 新增授权专利14项 其中发明专利7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 [8] - 在宁波 防城港等地建设研发基地和中试平台 依托14个项目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8] 战略扩张 - 以3.54亿元收购北控水务广西公司贵港项目(1500吨/日)和平南项目(1200吨/日)100%股权 [1][8] - 行业并购加速 2024年以来生活垃圾焚烧领域发生20余起并购 [8] - IPO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3.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效益6802.91万元 上市后累计效益2.47亿元 [4][5] - 晋城项目效益1029.8万元 绵阳二期项目效益1299.84万元 海城项目效益1907.13万元 慈溪三期项目效益2566.15万元 [4]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渔光一体 万亩水域“点绿成金”
央广网· 2025-07-16 21:43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南部,占地9238亩,紧邻西太湖,充分利用当地鱼塘资源,实现现代化渔业与光伏技术结合[1] - 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模式,预计2025年底全面并网,年均提供绿色电能7.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6万吨[1] - 目前已投入建设1400亩高标准苗种环育区,养殖品种包括鲈鱼、鳜鱼、河蟹、青虾及大西洋鲑、进口锦鲤等高端鱼种[1] 经济效益 - 项目实现"一亩地两份收益",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养殖双重创收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1] - 项目建成后预计创造2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雇佣周边居民40余人从事水产养殖和环境养护工作[2] 技术模式 - 采用低密度生态养殖技术,虽然亩产较低但养殖周期长,产品品质优于高密度养殖[1] - 项目被描述为"光伏板下的智能鱼工厂",结合高科技育苗养鱼与光伏发电技术[2] 产业延伸 - 规划开发休闲农旅板块,利用西太湖区位优势及"光伏矩阵+生态鱼塘"景观,打造集垂钓、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旅目的地[2] -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渔光旅"复合型产业生态[2]
云南巧家县:绿能强劲水韵宜人
经济日报· 2025-07-13 16:53
白鹤滩水电站运营成果 -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 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1] - 4年累计发电量突破1960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59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亿吨 [1] - 蓄水形成206亿立方米库容和直径约100公里的水域 改善当地干热河谷气候 [1] 巧家县旅游业发展 - 依托水电站吸引力 培育水上运动 康养旅居和休闲度假等多元旅游业态 [1] - 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542.21万人次 旅游收入56.6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4% 3.52% [3] - 滨江生态廊道包含13个重要节点 七里水动力乐园运营一年半收入达350万元 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 [2] 基础设施与文旅融合 - 建成13公里滨江休闲运动生态廊道 包含体育运动公园 湿地公园等设施 [2] - 规划6处房车营地 "巧家房车游"成为全国自驾旅行圈热搜 [2] - 沿金沙江建成8个移民安置点 形成"一城三镇七点"旅游空间格局 [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耕"水韵""康养"主题 发展水上休闲 水电研学 康养旅居等业态 [3] - 打造"金沙江畔 水韵巧家"城市旅游品牌 [3]
南方崛起|巴西:展翅向未来
新华网· 2025-07-06 15:21
农业现代化 - 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开发的微生物接种剂解决方案已应用于逾4000万公顷田地 每年为农民节省约250亿美元成本 [4] - 2000年至2020年巴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约8% 农作物产量翻倍 畜牧产品产量增长两倍以上 [5] - 巴西已成为全球大豆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 主粮与蛋白质食品实现基本自给 2023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比例降至1.2% [5] 航空工业发展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工业)是全球第三大客机制造商 已向全球交付逾9000架飞机 [6][7] - 巴航工业通过调整市场策略和引入国际合作伙伴 在支线客机和商务机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7] - 2003年巴航工业与中国合资建立哈尔滨工厂 航空产业成为中巴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典范 [8] 绿色能源转型 - 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约800亿度 占巴西全国电力供应的10% [9] - 巴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矩阵中占比近50% 包括水电、风电和光电 [10] - 中企参与建设的玛瑞蒂光伏项目预计年减排820万吨二氧化碳 美丽山特高压项目恢复200公顷森林植被 [11] 可持续发展政策 - 2023年巴西亚马孙雨林砍伐量同比减少50% 政府重启亚马孙基金并强化生态保护法规 [11] - 2024年推出"绿色印章"计划 建立行业可持续标准体系 认证绿色股票和绿色出行项目 [12] - 巴西将在COP30气候大会上推动全球南方国家气候合作 目标成为绿色经济领跑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