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信贷!绿色金融新十年,数字技术成关键变量
北京商报· 2025-09-22 18:32
2014年,人民银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十年来,绿色金融在中国实现了规模和质量跃迁式增长,已 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柱。迈向新的十年,发展绿色金 融的焦点亦悄然变化。 9月20日,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政策标准的统一 与国际协同、产业转型需求与金融供给,成为嘉宾热议的绿色金融发展核心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以AI、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赋能,为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具穿透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金融支 持体系。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在界定标准、激励机制、产品规模和国际合作 等领域相对领先;但在可持续披露准则落地、碳市场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ESG资管和气候风险分析管 理等方面也有不足。尤其在转型金融方面,虽已起步,还面临标准覆盖面小、企业编制转型计划的能力 缺乏等瓶颈。 因此,完善政策体系也将成为绿色金融下一个十年的持续性发展目标。尹艳林强调,需加大力度推动绿 色金融创新与合作。建议重点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低碳高技术行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 金融机构转型,并加强国际合作与 ...
绿色金融新十年 锚定全球治理与产业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22 00:0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在界定标准、激励机制、产品规模和国 际合作等领域相对领先;但在可持续披露准则落地、碳市场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ESG资管和气候风险 分析管理等方面仍有不足。尤其在转型金融方面,虽已起步,还面临标准覆盖面小、企业编制转型计划 的能力缺乏等瓶颈。 2014年,人民银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十年来,绿色金融在中国实现了规模和质量跃迁式增长,已 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柱。迈向新的十年,发展绿色金 融的焦点亦悄然变化。 在近日举办的"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政策标准的统一 与国际协同、产业转型需求与金融供给,成为嘉宾热议的绿色金融发展核心方向。 绿色金融标准持续完善 "发展绿色金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凸显行动紧迫性,绿色金融已成经 济绿色转型核心工具,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不断创新,国际合作需求凸显。"中央财经委员会 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表示。 历经十年发展,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品创新成果丰硕,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且国际合 作成果丰硕,为全球提供 ...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12:43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9] - 当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 [1][9] 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9] - 浙江省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转型金融目录,即将发布第三版 [9]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如转型贷款、债券),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建议设立"转型基金"支持高质量转型企业 [10] 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约1.2万亿美元 [4] - 政府财政资金仅占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的10%,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 [4] - 美国"退群"可能导致私营部门气候融资信心不足,影响资金投入 [5] 国际标准与合作机制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 [6]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已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 [7] - 建议推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6] 绿色资产代币化(RWA)应用 - 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踪绿色资产环境数据(如减碳量),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问题 [12] - RWA有助于防范"洗绿"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和绿色声誉,中国香港地区已开始推动相关实践 [12] - 协鑫能科等企业已布局绿色资产RWA [12]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8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金委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6] - 目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股权类转型金融产品如"转型基金" [1][6][7] 全球可持续金融现状与挑战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绿色投资每年约1.2万亿美元,政府资金占比仅10% [2] -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美国贡献占比不到10% [2]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行为可能削弱私营部门信心,导致气候融资投入减少 [3] 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未来将推动机制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4]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起引领作用 [5] 转型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等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在编,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目录 [6] - 现有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需发展股权类工具如政府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 [6][7] -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绿色资产代币化(RWA),解决环境数据追踪难题,增强资产流动性和防"洗绿"能力 [8]
绿色金融周报(第189期)丨上海: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挂牌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1:56
上海绿色金融政策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 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的通知》,提出20条具体举措 [2] - 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扩大绿色贷款和转型贷款规模,支持各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2] - 推动绿色建筑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衔接,完善上海绿色项目库和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2] - 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丰富绿色投融资产品,优化ESG信息披露制度 [2] 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 2024年中国发行钢铁相关GSS+债券规模达30亿美元(约220 5亿元),其中7只符合CBI标准 [3][4] - 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2024年发放钢铁行业转型贷款28亿美元(约205 8亿元)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色贷款余额36 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7%,累计发行GSS+债券1,431亿美元(约1 05万亿元) [4] 全国碳市场动态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70 96元/吨,最低67 05元/吨,收盘价较前周上涨4 51% [5] - 上周挂牌协议成交量404,915吨(成交额2,809 89万元),大宗协议成交量275万吨(成交额1 91亿元) [5][6] - 2025年1月1日至6月13日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量2,811 54万吨,成交额21 2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 58亿吨,累计成交额451 52亿元 [7]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上期所挂牌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首日主力合约AD2511成交5 23万手(101亿元) [8] - 农发行发行60亿元"绿满荆楚"绿色债券,利率1 3286%,认购倍数2 23倍,资金用于湖北生态环保项目 [9] - 工行发行商业银行首单8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券,挂钩DR007均值,认购倍数2 2倍 [10]
1. 摩根大通:新城发展控股传发美元债,意味非国企离岸债券市场可能重新开放。2.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千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券。3. 美国上周再融资或购房抵押贷款申请激增,创4月初以来最大升幅。4. 韩国央行行长:过度降息和刺激措施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5. 丰树集团2024/25财年实现22亿新元营收,股东净利为6.374亿新元。6.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提出扩大绿色贷款和转型贷款规模。
快讯· 2025-06-12 15:45
房地产金融政策 -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提出扩大绿色贷款和转型贷款规模 [1] -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千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券 [2] 债券市场动态 - 新城发展控股传发美元债意味非国企离岸债券市场可能重新开放 [2] 抵押贷款市场 - 美国上周再融资或购房抵押贷款申请激增创4月初以来最大升幅 [2] 房地产风险警示 - 韩国央行行长警示过度降息和刺激措施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 [2] 企业财务表现 - 丰树集团2024/25财年实现22亿新元营收股东净利为6.374亿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