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量化底盘
icon
搜索文档
拓普集团20250829
2025-09-01 00:21
**拓普集团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业务涵盖轻量化底盘 热管理系统 机器人执行器 液冷系统等[1] * 行业涉及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液冷)[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下滑11% 主因特定客户皮卡销量下降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及研发投入未获预期回报[2] * 2025年二季度业绩略超预期 情况已现好转 预计从三季度起至2030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1][2][5] * 2025年销售目标为300亿元 下半年有望达成[17] * 2026年预计在300亿元基础上实现至少20%的增长[1][17] * 公司预计2025年净利率在10%-12%之间[2][21] **业务驱动与增长点** * 增长动力来自国内外市场扩张 电驱关节 汽车零部件 机器人执行器 空气悬架及液冷系统[1][17] * 国内市场与小米 赛力斯 奇瑞 吉利等新能源车企合作[10] * 国际市场积极开拓BBA 大众 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及Lucid Motors等 供货轻量化底盘和空气悬架系统[2][7] * 收购长鹏后与奇瑞合作顺利 预计2026年奇瑞将成为30亿元级别客户[19] * 液冷业务是低成本开发的新增长点 技术和设备可复用汽车热管理经验 已获得17亿元初始订单 目标成为英伟达等公司的D类供应商[1][6][11] * 液冷业务毛利率高于传统汽车业务[12] **技术与产品优势** * 热管理系统产品(电子膨胀阀 水泵 传感器等)实现100%自供[9] * 电子膨胀阀单条产线交付能力达50万件[8] * 具备控制水 气 油三种流体流量的独特能力 预计五年内无竞争对手[9] * 在空悬系统领域利润超10% 高于竞争对手(约2%)[3] * 管理费率2.5% 销售费率1% 毛利率约17-18%[3] **机器人执行业务** * 与某知名公司(推断为特斯拉)合作进展顺利 目前是独家供应商并负责迭代技术开发[1][4] * 未来可能面临双轨供货 但公司对长期发展充满信心[1][4] * 当前生产效率较低(规格多达48种) 预计2026年实现大批量生产[1][4] * 机器人团队138人 年研发投入约1亿元并已持续三年[22] * 灵巧手总成技术复杂 处于初始阶段 出货量尚难预测[20]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波兰工厂因奔驰宝马轻量化底盘项目需求计划扩建二期[18] * 墨西哥工厂规划三期产能 员工达1500人 已获福特 通用等订单 目标销售额50亿元以实现盈亏平衡[18][24] * 泰国工厂投资较大 生产机器人零部件 并为比亚迪 奇瑞等客户服务[18] **其他重要内容** * 与华为合作紧密 是核心供应商伙伴 将展示合作新产品[25] * 正考虑进入车规级芯片领域 以实现从软件到芯片再到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 但需大量研发投入[2][26][27] * 制冷团队技术水平高 业务无需过多研发费用 投资集中在硬件[23] * 服务器液冷技术节能潜力巨大(国内服务器能耗约1.3 高级液冷系统电耗仅1.03)[28]
拓普集团(601689):平台战略深化 液冷机器人并进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28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129.4亿元 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1.1% [1] - 25Q2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 同比增长9.7% 环比增长24.3% 归母净利润7.3亿元 同比下降10.1% 环比增长29.0% [1] - 25H1综合毛利率19.6%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净利率10.0%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收入贡献前三业务为内饰功能件43.7亿元占比33.8% 锻铝控制臂37.1亿元占比28.7% 橡胶减震产品20.4亿元占比15.8%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75亿元 同比增长52.1% 增速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1] - 空气悬架系统产能将提升至150万台套 具备从储气罐到ECAS的全栈自研能力 [1] 研发与费用 - 25H1研发费用7.1亿元 研发费用率5.5%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2] - 三费规模5.0亿元 费用率3.9%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平台化战略深化 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机器人业务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化 直线执行器已获认可 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完成多次送样 [2]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领域 完善平台化产品矩阵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38.81/406.37/481.5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41.80/52.80亿元 [3]
这个科创城,写下重庆汽车产业奔腾的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30
重庆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达121.85万辆 产业增加值增长8.4% 跻身全国前三 [1] - 青凤科创城聚集63家规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1] 赛力斯公司发展 - 赛力斯为重庆本土企业 历经39年发展和三次转型 成为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5] -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 同比增长1.8倍 [5] - 凤凰智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具备高水平智能制造能力 [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河北立中每年供应1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通过园区管道直通宁波拓普和广东文灿生产线 [1] - 宁波拓普供应轻量化底盘 广东文灿供应一体化压铸车身 江苏博俊供应车身精密结构件 [1] - 东风李尔供应座椅总成 宁波华翔供应内饰件 香港力劲供应压铸设备 [1] 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 - 赛力斯工厂建成1.88万平方米BIPV发电项目 年发电量1584万度 年节约标煤5070吨 [5]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284吨 单车能耗年降4% 三废处理率和污染防治达标率均达100% [5] - 拓普集团建设5.9MW光伏发电设备 年发电量约500万度 [6] 产能与产品优势 - 拓普生产基地月产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850件 规划年产能50万件 [6] - 轻量化底盘产品实现减重30%以上 降低能耗8%-10% 延长电池寿命 铝合金材料回收率高 [6] 产业投资与扩展 - 沙坪坝区去年10月以来签约汽车产业链项目34个 协议投资额113.9亿元 [6] - 预计达产年产值193.1亿元 重点布局热管理和轻量化车身等细分领域 [6] - 目前拥有绿色工厂2家 建成智能工厂3家 数字化车间14个 [6]
宁波华翔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宁波华翔、远大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宁波华翔业绩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约 129 - 13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 - 11%,其中 Q1 营收 62.6 亿元,同比增长超 10%,Q2 预计营收 66 亿元,同比增长 11% - 12%,但因欧洲业务剥离利润亏损[2][3] - 2024 年欧洲业务亏损 3.3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北美业务亏损约 4000 万元,全年目标控制在 7000 - 8000 万元,国内市场 2025 年预计营收 240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40 亿元[18][19] - 未来两到五年主业扩展,毛利率从最差 15%恢复至 17% - 18%,净利率回升至 7% - 8%,董事长目标未来五年维持净利率 7%以上,理想 8%[20] 宁波华翔重要公告 - 发布 2024 - 2025 年业绩预告、定向增发议案、体外组建基金、注册人形机器人公司四个重要公告[2][4] - 定向增发预计明年一季度获批,体外基金和人形机器人公司标志战略布局深化[2][5] 宁波华翔发展规划 - 未来五年深化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拓展轻量化和智能底盘产品,包括电动转向等国产化替代空间大的部分[2][9] - 成立宁波华翔启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形机器人业务,初期上市公司全资持有,未来调整为宁波华翔持股 70%,员工持股平台持股 30%[2][11] - 组建 10 亿元体外产业基金,投资汽车零部件及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由董事长特别注册公司担任 GP[4][16] 宁波华翔各业务情况 - 机器人业务对管理层 30%股权激励,未来一年预计在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显著进展[21] - 机器人总成装配预计 2026 年底有显著成果,一两个月内展示实质性成果,推进多种类型机器人装配[23] - 核心零部件先落地行星减速器项目,2026 年底推出自主设计滚动式机器人[24] - 电子件未来是拓展重要方向,关注金属件和内饰件发展,考虑横向并购[26] - 电子电器辅件业务集中在施拉姆,是 TIER two 供应商,目标拓展海外市场[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宁波华翔目前不进行定增是因对现有股东不利,未来定增支持 2026 - 2030 年发展,特别是模具项目[8] - 数字化变革是支撑未来五年发展关键,投入资金提升内部控制和经营效率[10][12] - 董事长希望到 2030 年实现营收 600 亿元,目前拆解五年目标[13] - 宁波华翔对维修机器人行业有信心源于团队核心人物顾金磊的实力和经验[14] - 宁波华翔未来五年规划定位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2030 年成国内领先 ODM 企业[15] - 远大智能近期进行分享,将陆续发布公告[28]
中鼎股份(000887):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 布局机器人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13 16:3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创建于1980年 是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 2008年起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业务扩张 [1] - 减震降噪和密封系统作为基盘业务稳步发展 三大增量业务包括空悬 轻量化底盘和热管理系统 成为核心成长驱动力 同时积极布局机器人新赛道 [1] - 全球战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客户 实现了全球研发与供应 近年来营收增长态势良好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1]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占据技术优势 [2] - 密封和减震基盘业务实力雄厚 市占率稳步提升 轻量化底盘系统业务受益于电动智能变革 收入持续扩大 [2] - 热管理系统业务布局全面技术占优 订单增长未来可期 [2] 空气悬挂业务发展 - 空气悬挂普及持续进行 公司产品技术完备有望获得快速发展 [2] - 收购海外龙头AMK 占据空气弹簧和空气供给单元技术优势 在国内成立子公司安徽安美科 实现海外技术本土化落地持续降本 [2] - 承接AMK优越的海外市场基础 近年来总成品订单产值增加 有望获得更多项目定点 [2] 机器人业务拓展 - 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睿思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组建机电一体化研发团队 正式进入机器人赛道 [3] - 截至2025年4月 已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 埃夫特在机器人领域进行创新合作 [3] -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产业协同 将主营业务技术优势应用于机器人业务 墨甲机器人全球首批交付 成立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推动人形机器人力觉传感器产品落地 [3] 财务表现与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19.2/248.5/270.9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15.8/18.1/19.9亿元 [3] - 对应当前PE为16.2/14.1/12.8X 参考可比公司PE给予2025年23倍PE 对应目标价为22.59元 [3]
精锻科技系列二十一–财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静待新品放量和机器人业务推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6 23:57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20.3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3.1%,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41.2%,主要受国内燃油车销量下降及出口业务下滑影响 [2][11] - 24Q4营收5.6亿元,同比-6.7%,环比+21.3%,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2.0%,环比+93.7%,扣非净利润0.3亿元,同比-29.7%,环比+53.0% [2][11] - 25Q1营收5.1亿元,同比+1.6%,环比-8.2%,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4.9%,环比-7.9%,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17.1%,环比+33.7% [2][11] - 后续随着费用压制项缓解及出口业务修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2][11] 财务表现 - 25Q1销售毛利率24.3%,同比-3.1pct,环比+1.6pct,净利率7.8%,同比-1.5pct,环比-0.1pct [4]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6.8%/6.0%,同比分别+0.2/-0.3/0.0pct,环比分别+1.0/-0.9/-0.1pct [4] - 新能源客户持续放量、产能利用率提升及费用波动企稳有望推动业绩环比上行 [4] 业务发展 - 品类拓展:从单齿轮供货向差速器总成供货转型,同时拓展减速器齿轮+轻量化底盘业务 [6] - 客户调整:早期绑定大众,现已获得自主品牌、新势力、沃尔沃、北美大客户订单 [6] - 海外扩张:泰国工厂预计25年6月小批试生产,25H2批量供货,并规划在北非建立生产基地 [6] 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机器人智能关节模组业务研发和市场开拓,已组织专业团队并与天津爱码信自动化成立合资公司 [8] - 看好公司齿轮锻造能力+客户基础带来的机器人业务进展 [8]
制造者说 - 一季报中的大制造
2025-05-06 10: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风电、AI数据中心、机械、人形机器人、工程机械、3C设备、半导体设备、军工 - **公司**:比亚迪、中鼎股份、均胜电子、福田汽车、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明阳智能、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麦格米特、熊超股份、圣阳股份、禾望电气、中恒电器、科华数据、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山推股份、恒立液压、奥普特、博众精工、快克智能、凯格精机、晶盛电子、华海清科、菲利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汽车行业 -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8%接近百万台,新能源车出口量达7.3万台同比翻番,单车毛利和净利坚挺;五一后智驾版成主销,e平台助力纯电动市场扩张,出口占比提升总体单车利润[1][2][3][4] - **中鼎股份**:一季度业绩创新高,轻量化底盘和空气悬架业务增长显著,受益于新能源车需求和乘用车高端化;加大机器人领域布局,预计今明年业绩增速11% - 12%,估值较低[1][2][5] - **均胜电子**:汽车安全与电子板块盈利能力回升,北美经营水平提升,成本下降;订单质量改善,利润率提升趋势延续;作为全球巨头协同优势获取新订单,估值较低[1][2][6] - **福田汽车**:一季度业绩增长归功于出口与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大增;海外轻卡销量领先,KT工厂放量,海外盈利能力强于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5%至5.4万辆,市占率提高[1][2][8] 风电行业 - 2025年装机高增长,零部件公司盈利改善,海上风电迎来发展大年;国内海上风电或进入十五五持续增长阶段,欧洲及其他地区海上风电加速发展;海上风电板块已进入新增长起点且业绩开始兑现,值得重点配置[1][9][10][11] AI数据中心行业 - 假期微软、Meta等发布季报表现亮眼,微软云服务收入增长显著,Meta上调资本开支计划;国内虽面临H20禁售挑战,但有库存、新卡可能及国产算力可用;随着AI应用落地,相关设备投资需求增长,板块应走出新上涨行情[12][13][15] 机械行业 - 去年营收增长约5%、净利润下滑,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8.9%、净利润增20%,毛利率与净利率止跌;细分行业中半导体设备、工程机械、机器人及出口链增速较快;科技成主旋律,应关注人形机器人、3C装备及半导体设备赛道[16] 人形机器人领域 - 整体业绩波动大但各细分子行业有亮点,一季度机器人本体企业关节总成企业贡献大;今年技术路线转变,Optimus进入过渡期,应优选具备产品力和研发能力并能批量供货零部件厂商及卡位试点企业[17] 工程机械领域 - 去年至今营收与净利润明显改善,盈利质量提升,未来仍具潜力[18] 3C设备领域 - 受AI带来的产品创新周期影响,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折叠屏等产品拉动新产线建设,AI落地推进拉动换新周期,推荐奥普特等公司[22] 半导体设备领域 - 国产替代与资本开支推动景气度回升,地缘政治提升自主可控空间,推荐晶盛电子与华海清科[22] 菲利华公司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扣非净利润增长90%,受益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半导体业务增长,航空航天板块营收下降,光伏市场需求承压;高层推进石英砂等项目,电子布项目扩产供货;半导体用石英材料领域全球市占率高,有望实现国产替代,中长期发展前景好[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4月第三周某些地区开工小时数同比下降15%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左右,受极端天气、巡视检查等短期因素影响,但长期行业景气度增长仍可维持,资金到位情况同比去年有明显改善[19][20] - 国内市场随着逆周期财政政策发力增速预计温和回升,虽有贸易摩擦风险但大部分企业在美国敞口小、零部件已备案,龙头公司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业绩增长预计温和可持续[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