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快餐

搜索文档
1200亿,哈根达斯要卖了
投资界· 2025-08-04 15:28
哈根达斯收购案 - 高盛拟以150亿欧元(约1200亿人民币)估值收购冰淇淋生产商Froneri 交易最早于2024年9月签署 [3] - Froneri成立于2016年 整合雀巢与PAI Partners在欧洲及美国的冰淇淋业务 拥有哈根达斯在欧美等20多国的运营权 [4][7] - 交易涉及雀巢旗下Mövenpick、Milkybar等品牌 但哈根达斯全球商标权仍归属通用磨坊 [9] 哈根达斯发展历程 - 1961年由波兰移民Reuben Mattus创立 定位高端市场 价格是普通冰淇淋5倍 [6] - 1983年被品食乐以7000万美元收购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 [7] - 2001年通用磨坊以6.5亿美元收购 2016年后运营权由Froneri分区管理 [7][8]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门店数量从巅峰超400家缩减至263家 2025财年Q2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 [11] - 客单价58元定位受DQ、蜜雪冰城等冲击 2025财年Q3通用磨坊国际销售额下降3% 中国为主要拖累因素 [12] - 通用磨坊拟出售中国业务 交易金额约5-8亿美元 多家PE参与竞购 [11][12] 消费行业并购趋势 - 星巴克中国吸引高瓴、腾讯等超20家机构竞购 迪卡侬中国业务估值80-120亿人民币 [14][15] - 2024年消费并购活跃案例:红杉中国11亿欧元收购Marshall 德弘资本130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 [16] - 跨国公司通过出售中国业务实现轻资产转型 本土化运营成关键 如麦当劳中国门店超7000家 [15][16]
一年卖十亿的“顶流网红”,要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22:27
钟薛高子公司破产事件 - 钟薛高旗下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原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3] - 该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钟薛高全资持股,经营范围涵盖食品技术开发、供应链管理等 [3] 品牌崛起与成功因素 - 2018年创立时定位高端市场,以"中式美学+高品质原料"为核心卖点,打破传统低价竞争格局 [4] - 原料采用比利时巧克力、日本抹茶粉等进口食材,推出丝绒可可等创新口味 [4] - 瓦片形状包装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采用环保材料提升品牌调性 [5] - 2020年双十一登顶天猫冰品类销售额榜首,2021年营收达10亿元 [6] 营销策略与渠道布局 - 初期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快速覆盖全国市场 [5] - 借助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制造话题,结合明星合作提升曝光度 [5] - 开设线下体验店增强消费者互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模式 [5] 危机与市场困境 - 2022年因"雪糕烧不化""雪糕刺客"事件导致品牌公信力受损 [7] - 产品定价13-22元的高价策略在舆论风波后遭遇市场抵触 [7] - 线下独立冰柜投放成本高昂,产品短保质期导致铺货困难 [7] - 2024年创始人通过淘宝直播卖红薯偿债,但效果不佳 [8] 网红食品行业启示 - 产品需持续创新,如瑞幸咖啡通过厚乳拿铁等爆款抓住消费偏好 [9] - 品牌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如黄天鹅以"可生食鸡蛋"建立高端形象 [10] - 全渠道布局是关键,三只松鼠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扩大覆盖 [10] - 跨界联名可拓展用户群体,如钟薛高曾与泸州老窖合作 [11] - 需强化社会价值,星巴克等品牌通过环保措施提升形象 [12]
营销新风向:生活和情感,成为新的破局点
36氪· 2025-06-03 21:16
营销在快消行业的适用性 - 霸王茶姬2024年投入11亿营销费用,品牌话题度和大众认知显著提升[1] - 某瓶装饮料品牌通过小红书、微博、抖音等渠道持续露出,拿货率比竞品高10%[3] - 消费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追求实用价值/性价比与追求情绪价值溢出[3][4] 情绪价值的核心地位 - 情绪价值被《咬文嚼字》评为2023年十大流行语,指代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4] - 产品定位向"精神代餐"转变,需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连接[5][6] - 麦当劳通过"麦门信徒"UGC内容强化情感连接,衍生出派Day、大薯日等粉丝活动[8][10][12] 生活场景驱动的营销创新 - 黄天鹅与亨氏合作"番茄炒蛋"营销,在鸡蛋壳印心灵鸡汤,盒马销量增长显著[13] - 亨氏主动适配中国餐桌文化,番茄酱渗透率30%但番茄炒蛋年消费量达1亿盘[15] - 美团闪购划分16大用户场景,卫龙因年轻人创意菜需求进入居家场景增速前十[15][16] 内容与媒介的创新挑战 - B站通过Z100好物榜和食饮趋势报告,展示内容力拉动产品力的案例[18][20] - 创新媒介需平衡传播效果与合规性,如广告牌创意受安全规定限制[24][26] - 落地创新媒介需品牌长期投入,黄天鹅案例显示高成本与食品安全等执行难点[27] 营销的底层逻辑与边界 - 品牌需创造向往感与生活陪伴感,而非"人生赢家"式叙事[8] - 营销红线在于三观底线,广告人需优先考虑社会价值而非短期利益[28] - 需求创造价值,营销仅是破局点,过度包装易引发合理性质疑[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