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组合
搜索文档
[11月10日]指数估值数据(现金流、消费大涨,上市公司基本面复苏了么)
银行螺丝钉· 2025-11-10 22:05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微涨,波动不大,当前处于4.1星级水平 [1] - 大中盘股略微上涨 [2] - 市场呈现风格轮动特征 [3] 价值风格表现 - 自由现金流等价值风格连续数周上涨 [4] - 自由现金流指数上涨后基本回归正常估值,需耐心等待后续低估机会 [5] - 价值风格上涨带动月薪宝、365天组合表现强势,两者均创下历史新高 [6][7] 成长风格表现 - 成长风格相对低迷,创业板、科创板持续下跌 [8][9] - 创业板和科创板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良好,但前期估值偏高导致回落 [10][11] 消费与医药板块 - 消费医药板块今日大幅上涨,白酒等指数表现突出 [12][13] - 消费50指数市盈率23.10,市净率3.54,股息率3.82% [39] - 医药100指数市盈率30.01,市净率2.48,股息率1.70% [39] 港股市场 - 港股整体上涨,此前低估的港股红利、港股消费大幅上涨 [14][15] - 恒生指数盈利收益率6.92%,市盈率14.45,市净率1.43 [39] - H股指数盈利收益率6.81%,市盈率14.69,市净率1.37 [39] 低估品种轮动 - 9月底估值表绿色低估品种主要集中在红利、自由现金流、消费、医药等领域 [16] - 10月份这些低估品种开始上涨,红利和自由现金流先涨,消费医药后续补涨 [17][18] - 预计市场降至3点几星时,绿色低估品种将大幅减少,类似21年初情况 [19] 经济基本面数据 - 国内CPI环比和同比均上涨0.2%,显示消费行业复苏拐点 [21] - PPI环比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 [22] - A股中证全指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约10% [25] 历史行情对比 - 当前行情与2013-2017年相似:2013年A股处于5点几星,基本面低迷 [25][26] - 2014年大幅降息刺激经济,A股开启三波上涨行情 [27][28] - 第一波证券保险上涨,第二波小盘成长风格接力,第三波大盘价值消费上涨 [30][31][32] - 2024年上市公司盈利同比下降,2024年3-4季度证券领涨,2025年1-3季度小盘成长领涨 [32] - 与2013-2017年不同在于本轮杠杆管理严格,但中证2000、创业板科创板仍达高估 [32] - 若四季度及2026年盈利增速维持8-10%或更高,市场可能从资金牛转向基本面牛 [32] 债券市场参考 - 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80% [39] - 中债-新综合指数到期收益率1.92%,近5年年化收益4.45% [43]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14%,近5年年化收益9.34% [43]
不同星级,该买什么基金?|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12 21:46
市场星级与投资策略 - 市场从熊市底部上涨时领涨品种存在轮动,例如2016-2017年大盘价值领涨,2020-2021年大盘成长领涨,2025年小盘成长领涨 [2] - 在4点几星级市场,股票资产比例应不超过“100-年龄”,并做好股债资产配置 [3] - 月薪宝组合在4-5星阶段可以投资,因其波动较小且相对稳健 [3] 3星级市场特征 - 3点几星级市场下,大多数品种进入正常估值,一部分进入高估,低估品种非常少,例如2021年初估值表内一度无绿色低估品种 [5] - 主动优选、指数增强及绝大部分指数基金在3星级市场暂停投入,进入高估品种增多但止盈通常仅针对部分品种 [5] - 月薪宝在3星级市场暂停投入但继续持有,其自带股债再平衡机制可自动在上涨后止盈 [5] 3星级市场过渡策略 - 可投资股票比例较低的固收+品种,例如365天组合 [5] - 可考虑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如全天候组合,该策略在股票市场估值较高时是稳健选择,但相关基金大多限购且额度有限 [6] - 可关注长期纯债基金,其在3星级市场估值可能更低并出现投资机会,例如2025年三季度A股大涨时长期纯债基金下跌 [7] - 3星级市场无需大资金投入股票基金,因A股平均每3-5年遇小牛熊市,每7-10年遇大牛熊市,未来仍会多次出现4-5星机会 [7]
[10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不同星级,该买什么基金;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09 22:00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收盘时仍处于4.1星级水平,距离4.0星级不远 [1][2] - 大中小盘股均上涨,其中大中盘股涨幅略高 [3] - 成长风格表现优于价值风格,科创50和创业板指数领涨 [4][5] - 价值风格及自由现金流、港股红利等品种也录得上涨 [6][7]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当日下跌,港股科技和港股医药指数波动较大 [9][10] - 假期期间港股已出现波动,当日基金会同时反映假期及当日波动 [11][12] - 含港股的基金表现低迷,但今年以来港股整体涨幅仍显著高于A股 [13] - 港股近期估值回升至3.5-3.6星级区间 [14] 星级投资策略 - 5星级为股票基金投资价值最高阶段,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品种最具吸引力,但需投资者具备信心和勇气进行定投或加仓 [16][17][18][19] - 4星级阶段部分品种回归正常估值,低估品种减少,需控制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并做好股债配置,月薪宝组合可作为稳健选择 [20][21][24][26][27][28][29] - 3星级阶段多数品种进入正常或高估,低估品种极少,应暂停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投入,考虑固收+、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或长期纯债基金等低波动策略 [30][31][33] - A股平均每3-5年出现小牛熊市,每7-10年出现大牛熊市,长期投资机会仍存 [34][35][36] 红利及自由现金流指数估值 - 红利类品种估值表已汇总,包括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红利低波动等指数,盈利收益率、市盈率、股息率等指标可参考 [8][37] - 自由现金流指数盈利收益率约8.70%-8.72%,市盈率约11.46-11.50,股息率约4.03%-4.25% [38] - 红利指数基金分红频率数据已更新,部分品种近两年分红次数达24次,平均间隔30.5天 [38] 行业及指数估值数据 - 主要指数估值表显示,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27%,市盈率9.74,股息率5.05%;沪深300市盈率16.34,股息率2.21%;创业板市盈率45.30,股息率0.81% [47] - 债券市场方面,中债-新综合指数到期收益率2.14%,近5年年化收益4.4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81%,近5年年化收益4.78% [51]
巴菲特的资产配置智慧:股债配置的三大经典策略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9-27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介绍全球范围内三种规模达上万亿美元的经典股债资产配置策略,包括估值配置策略、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生命周期策略,并阐述其原理和应用 [7][8][39] 估值配置策略 - 估值配置策略由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使用,核心是股票市场越便宜股票比例越高,股票市场变贵后现金和债券比例越高 [9][14] - 巴菲特在2021年美股高估时持有现金类资产1400亿-1500亿美元,2022年美股大跌后现金下降至1000亿上下,2023-2024年美股上涨期间现金和短期国库券连续10个季度增长至33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4] - 该策略应用在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投资中,5星级提高股票基金投资金额,4星级减少股票基金投资金额并增加股债混合组合,3星级暂停股票基金投入改为投资债券基金 [14][15][16] 目标风险策略 - 目标风险策略是固定股债比例策略,常见比例有股债50:50、40:60、20:80等,当股票比例偏离初始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会触发再平衡恢复股债比例 [19][20][22] - 回测数据显示基于沪深300和债券指数配置不同股债比例并每年再平衡一次,股票比例越高长期年化收益率越高但波动风险和最大回撤也越大,例如股债10:90组合年化收益5.2%最大回撤-4.81%,股债90:10组合年化收益9.7%最大回撤-42.49% [30][31] - 该策略被广泛应用在二级债基、混合基金、月薪宝和365天组合中 [25][26]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 -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由富达基金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原理是根据100-年龄分配股票和债券资产,例如40岁配置60%股票资产和40%债券资产,70岁后股票比例不再下降保持30%以上 [32][34][35][36] - 该策略每隔5-10年重新调整股债比例,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养老金、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等领域,例如带有2040、2050等字样的养老基金 [38]
三大策略,让你的资产更安全|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14 22:01
投资组合策略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阐述三种在金融市场波动中起到"避风港"作用的投资组合策略,旨在通过资产配置管理风险并捕捉机会 [2][3][5][9][11] 资产配置再平衡策略 - 核心机制是"再平衡",当股票大跌导致其在组合中比例低于40%时,卖出部分债券并加仓股票,反之当股票大涨导致比例超过40%时,则卖出部分股票止盈并加仓债券 [3] - 该策略能为投资组合提供额外收益并减少风险,被视为投资中的"免费午餐" [3] - 月薪宝和365天组合是应用此类策略的代表产品 [4] 全天候策略 - 该策略由桥水基金代表,核心是综合利用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等不同资产大类之间的负相关性进行配置 [5][6] - 配置时使每种资产在组合中贡献的风险占比接近,利用资产不同涨同跌的特性来平滑整体风险 [6][7] - 此类策略在A股市场同样被验证为有效 [8] 杠铃策略 - 该策略由《黑天鹅》作者塔勒布提出,旨在应对无法预料但必然发生的"黑天鹅"风险 [9][11] - 策略结构是将大多数仓位配置于国债、存款等高安全性资产,同时将百分之几的小部分仓位配置于高风险的衍生品上 [9][10][11] - 该策略被视为一种"危机彩票",若未发生黑天鹅事件则获得稳定收益,若发生则可额外获得一大笔收益以对冲风险 [11]
A股港股上涨不少 ,还有哪些品种估值比较低?|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25 21:50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及食品饮料行业整体下跌[3] - 消费基本面低迷导致行业表现不佳[4] - 估值处于低位需等待业绩复苏[5] 质量类指数 - 主要筛选高ROE股票且含消费类成分[6] - 2020-2021年牛市期间涨幅最大但估值过高[6] - 2025年至8月中旬微涨但盈利增长抵消估值提升[6] - 代表指数包括MSCI质量、300质量和500质量[6] 红利类指数 - 2025年至8月中旬实现平均上涨但涨幅有限[7] - 价值风格在熊市更具优势而牛市弹性较弱[8] - 2025年盈利增长导致估值下降[8] 自由现金流指数 - 2025年新推出筛选高自由现金流率股票[9] - 年初至8月中旬微涨但盈利增长使估值降低[9] - 属于牛市进攻性弱而熊市有优势的价值品种[9] 固收+组合 - 底层股票偏向红利/低波动/自由现金流等价值风格[12] - 2025年月薪宝与365天组合上涨且创历史新高[12] - 股票部分盈利增长抵消估值提升 债券部分估值下降[12] - 整体估值较年初略低 属于低波动稳健型品种[12] - 投顾组合包含指数增强/主动优选/365天/90天/月薪宝五类[14]
「踏空」很难受,该怎么办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9 22:04
基金经理与普通投资者的差异 - 基金经理面临踏空风险可能导致职业生涯受损 但对普通投资者影响较小 [2] - 基金经理采取激进策略可能带来规模10倍以上增长及收入提升 而普通投资者激进策略不一定增加收益反而放大风险 [3] - 基金经理无需担忧生活开支导致的资产变现问题 更关注相对收益(跑赢同行)而非绝对收益 [4] 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 普通投资者应注重绝对收益(每笔投资最终盈利)而非冒风险追求超额回报 [5] - 建议在低估阶段投资优质资产以避免长期亏损 市场上涨后若仍便宜可继续积累 高估时可转向固收+类产品(如债券+股票组合) [6] 投顾组合产品 - 提供5种投顾组合(指数增强/主动优选/365天/90天/月薪宝) 配置债券+股票且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以降低波动 [7]
「踏空」很难受,该怎么办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8-13 15:48
基金经理的踏空风险 - 基金经理面临踏空风险 若未持有足够股票导致基金净值大幅跑输市场 将引发投资者不满和规模缩水 [4] - 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与规模直接挂钩 踏空会导致收入大幅减少 [5] - 部分基金经理为规避踏空风险 长期保持高股票仓位 通过选股获取超额收益而非仓位调整 [7][8] 普通投资者与基金经理的差异 - 普通投资者冒更大风险不会获得额外奖励 而基金经理可能因业绩增长实现管理规模10倍以上扩张 [11][12][13] - 普通投资者需应对生活开支 熊市变现资产可能导致购买力缩水 基金经理无此流动性顾虑 [15][16][17] - 基金经理注重相对收益(跑赢同业) 普通投资者应关注绝对收益(每笔投资最终盈利) [17][18][20] 低估策略的价值 - 历史回测显示 低估阶段买入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 持有2年平均年化收益更高且最大浮亏更低 [22][23] - 当前市场处于4.6星低估区间(截至2025年8月12日) 适合继续积累优质资产 [26] - 若市场上涨至非低估区间 可转向固收+品种(如月薪宝/365天组合) 其债券+股票配置能平衡收益与波动 [26]
投资的“避风港”在哪里:三大策略让你的资产更安全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7-12 19:12
投资避风港理论 - 提出"避风港"理论,旨在通过特定策略降低投资组合风险或提升收益,与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风险收益成正比的观点形成对比[3][4] - 价值投资策略如低波动、价值、红利指数在A股长期回报跑赢大盘,且在市场下跌时跌幅更小(如2018年A股整体下跌36%,红利低波动指数仅下跌25%)[5][6][7][9] - 避风港策略核心目标是在市场大幅波动(如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初期)时保持组合稳健性[12][13] 三类避风港策略 分散配置+再平衡 - 采用目标风险策略,例如40%股票+60%债券配置,债券部分用于降低波动风险[15][16] - 再平衡机制通过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如股票大跌时增持、大涨时减持)提升收益并降低风险,被称为"免费午餐"[18][19] - 实际案例显示该策略在A股有效,如月薪宝组合在2025年7月股市上涨时通过再平衡加仓债券[20][44] 利用资产负相关性 - 代表策略为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综合配置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等资产,确保各类资产风险贡献均衡[21][22][23] - 该策略在A股通过ETF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若覆盖更多资产(如私募基金)可进一步提升效果[26][27][28] 杠铃策略 - 由塔勒布提出,主要用于应对黑天鹅事件,配置90%以上安全资产(如国债、存款)搭配少量高风险衍生品(如看跌期权、黄金杠杆)[29][32] - 类比"买余额宝利息购彩票"逻辑,但衍生品部分针对必然发生的市场极端波动,未发生时获取稳定收益,发生时获得超额收益[34][36][38][39] 策略比较与适用性 - 杠铃策略因涉及衍生品对投资者要求高,公募基金等受限制难以采用[42] - 目标风险策略和全天候策略普及度更高,前者已应用于月薪宝等组合,后者未来可通过基金组合实现[43][44][45] - 不同投资者对波动风险态度差异显著,如塔勒布和达里奥主张消除风险,而巴菲特接受短期波动以换取长期盈利增长[47][48][50] 书籍推广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销量榜,被巴菲特誉为"价值连城的投资指南"[5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