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日媒称台积电2纳米产线将不用大陆设备,专家:可能带来成本和质量压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8-27 07:29
公司决策与战略调整 - 台积电将在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排除中国大陆制造设备 以避免激怒美国并应对潜在法规影响[1] - 公司正在梳理芯片材料与化学品 计划降低中国台湾和美国业务的大陆供应占比 同时深化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合作以满足当地生产需求[1] - 台积电加速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建设 预计美国将承担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约30%的生产份额[1] 技术转型与供应链挑战 - 台积电早期先进芯片生产线曾使用部分中国大陆设备 一年前已计划在3纳米技术生产线替换大陆设备[2] - 更换合格设备供应商需要大量时间精力 即使在非关键制造步骤也存在影响良品率和生产质量的风险[2] - 停用大陆设备可能导致成本上升:新设备采购调试增加直接投入 失去价格与响应优势 供应链不稳推高库存和缺货成本[2] 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 - 大陆领先芯片制造商正在增加国产设备使用率 在部分细分市场取得显著进展[3] - 华为AI芯片优化性能与功耗 紫光展锐5G芯片扩大应用 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提质扩产并研发先进制程[3] - 算力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移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 加速"东数西算"光网建设[3] 行业影响与长期展望 - 大陆设备企业短期可能因失去台积电订单而营收承压 设备全球推广遇阻 影响芯片制造企业国际化进度[2] - 长期或倒逼大陆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中微公司等正加速突破高端技术 推动形成自主产业生态[2] - 设备更换可能导致良品率波动 影响芯片性能与稳定性 需重新适配新设备工艺参数[2]
制裁了个寂寞?比尔盖茨预言成真,日媒:美国越封锁,中国越强大
搜狐财经· 2025-08-04 15:12
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 美国制裁后中国芯片产业在成熟制程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直接反超欧美老厂 [1][3][6] - 中芯国际投入1500亿元新建晶圆厂 成熟制程月产能提升35万片 28nm及以上产能全球第一 [4] - 预计2027年中国成熟芯片全球市占率将达43% 稳居首位 [6] 产业链自主化突破 - 芯片设计软件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已实现14nm以上EDA工具自主 [10] -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量产 中微5nm刻蚀机进入台积电供应链 [10] - 华为、长江存储等企业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打通 [9][10] 企业表现与市场影响 - 华为麒麟芯片回归后挤压高通中国市场 导致后者少卖4000万颗芯片 损失数百亿元 [10] - 长江存储NAND闪存全球市占率达8.1% 价格压低至0.03美元/GB 迫使三星、美光降价50% [10] - 比亚迪、紫光抢占汽车芯片市场 英飞凌、恩智浦利润暴跌60% [10] 出口与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芯片出口额从2014年4372亿元飙升至2024年1.14万亿元 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11] - 美国封锁促使中国转向成熟芯片赛道 日媒评价"越封锁越强大" [11]
上海市经信委汤文侃:继续当好“排头兵” 加快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 2025-07-05 16:03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900亿元,约占全国25%,其中设计业、制造业、装备材料业规模居国内前列 [1] - 2024年上半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同比增长20%,目前集聚超过1200家企业和全国约40%的专业人才 [1] - 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位列第四,超过美国圣何塞、日本东京和新加坡 [1] 技术创新与布局 - 芯片制造龙头企业进入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前五,先进封装加速布局 [1] - 5G芯片实现大规模应用,CIS芯片进入全球前五,高端智驾芯片和车载激光雷达等汽车核心芯片加速创新 [1] - 刻蚀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技术设备、量检测设备已进入产线大规模应用 [2] 资本支持与产业生态 - 上海设立规模达1000亿元的先导产业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 [2] - 成立上海集成电路三期基金,同步组建装备、材料、EDA等行业并购基金,推动并购整合和补链强链 [2] - 组建EDA、IP产业创新中心、RISC-V产业创新中心、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等,加强全流程研发和行业应用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工艺水平和规模,加快战略平台建设 [3] - 深化张江、临港、嘉定的"一体两翼"布局,推动电子化学品项目研制,保障国家重大产业项目 [3] -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人才、金融和政策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全球交流平台 [3]
手机芯片厂商紫光展锐启动IPO辅导,拟登陆科创板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6:40
IPO进展 - 公司于6月27日在上海证监局办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和中信建投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6月25日 [1] - 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名称由"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 2022年下半年新紫光集团重组完成后 开始加速推动公司IPO进程 [3] 股权与融资 - 2024年6月董事会通过新一轮股权融资 金额超40亿元 投资方包括京沪国资平台及多家金融机构 [4] - 40亿股权融资资金已于2024年9月全部到账 [4] - 最新股权结构显示 控股股东为北京紫光展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2.2151%) 第二大股东为国家大基金(持股12.7602%) 第三大股东为英特尔中国(持股10.8461%) [4]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1年营收117亿元(同比+78%) 2022年营收140亿元(+20%) 2023年营收130亿元 2024年营收145亿元(+11%) [3] - 2024年芯片出货量突破16亿颗 5G芯片销量同比+82% 搭载5G芯片的终端超100款进入海外市场 [3]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达10% 排名第四(联发科36% 高通28% 苹果17%) [3] 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是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军企业 掌握2G/3G/4G/5G/6G及多场景通信技术 [2] - 全球仅有的6家拥有完整2G/3G/4G/5G基带芯片技术的厂商之一(含高通 联发科 华为 三星 苹果) [2] - 具备基带芯片 高性能处理器 射频芯片 电源管理等全系列芯片设计能力 研发人员占比超85% [2][3]
三大芯片巨头呼吁:豁免关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美国半导体公司对进口关税的诉求 - 英特尔、台积电、美光、高通和德州仪器等美国芯片巨头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寻求减轻或豁免预期的半导体进口关税 [1] - 这些公司支持芯片制造回流政策,但强调半导体供应链复杂性,认为不当关税可能损害美国利益而非达到预期效果 [2] - 四家公司涉及逻辑、内存、模拟和电源芯片等领域,呈现协同努力以减少关税影响的态势 [2] 美光科技的核心观点 - 作为美国唯一规模化内存组件制造商,计划未来20年在美国投资1400亿美元 [2] - 强调半导体制造设备必须进口,关税将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 建议对关键投入实行临时关税豁免,包括设备、建筑材料、原材料等 [2] - 目前全球仅2%内存生产在美国,全部由美光完成,投资后比例将提升至12%,最终达40% DRAM芯片在美国生产 [9] 高通的核心观点 - 作为5G/6G标准制定者,强调其全球领先地位和对美国技术领导力的贡献 [2] - 依赖进口芯片的供应链复杂性将损害国内需求和高通作为射频标准领导者的地位 [3] - 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5G将为美国GDP增加约1.5万亿美元 [40] - 是唯一在6G领域进行有意义投资的美国企业,6G技术将集成传感、数字孪生等先进功能 [41] 德州仪器的核心观点 - 支持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但强调必须确保美国制造半导体具备全球竞争力 [3] - 基础半导体对国防系统、电网、医疗产品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53] - 正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投资建设七座新工厂,将使产能提高近五倍 [54] - 疫情期间半导体短缺证明供应链稳定性对现代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53] 行业共同诉求 - 半导体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且复杂,需要审慎的关税政策 [49] - 建议政府采取支持性政策降低美国制造成本,包括延长投资税收抵免、简化监管流程等 [25] - 强调半导体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性,需平衡制造业回流与全球竞争力 [55] - 行业呼吁政府考虑供应链特殊性,避免损害现有技术领先地位 [46]
离谱!特朗普要求东大取消稀土限制对美国市场开放,中方11字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5-13 02:38
中美关税调整 - 特朗普政府考虑将对华关税从145%降低至50%-54% [1] - 降税前提包括中方全面开放市场、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及加强芬太尼管控 [5] - 中方要求美方先取消单边关税,拒绝"胁迫式谈判" [10] 稀土行业格局 - 2023年中国精炼稀土产量占全球92%,分离技术全球唯一 [12] - 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矿开采和92%加工产能,美国7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12] - 2024年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配额制,直接影响特斯拉等企业生产 [14] 稀土战略价值 - 美国军工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70%关键材料供应链在中国 [16] - 稀土矿物90%以伴生形式存在,美国重建供应链面临技术难题 [18] - 美国国防部投入15亿美元后,2023年分离产能仍不足需求的5% [18] 中国管制措施 - 中国启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涉及镓、锗、稀土等 [23] - 江苏查获200吨锗矿走私案,可生产400万片5G芯片 [27] - 采用"合法出口规范化、非法外流零容忍"策略掌握谈判主动权 [29] 行业影响案例 - 特斯拉内华达工厂因镝元素短缺导致磁体生产线停工三周 [14] - F-35隐身涂层和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中国稀土材料 [16] - 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的稀土冶炼厂因环保争议多次停工 [20]
突发!特朗普刚胜选,台积电就对大陆下黑手!
商业洞察· 2024-11-11 17:07
台积电暂停向大陆供应先进制程芯片 - 台积电向大陆AI芯片公司发送邮件 宣布下周起暂停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芯片 涉及大陆GPU和AI芯片客户 [1] - 台积电未直接否认传闻 仅声明遵守出口管制法规 被解读为默认配合美国政策 [3] - 此次限制范围从单一公司(华为)扩大至地平线、寒武纪、摩尔线程、平头哥等大陆AI芯片设计公司 平头哥"倚天710"、地平线"征程6"等产品将受影响 [4] 台积电的依赖性与技术瓶颈 - 台积电70%以上7纳米以上高性能芯片订单来自美国 核心客户包括苹果、高通、英伟达、特斯拉 [3] - 技术受制于美国 光刻机依赖荷兰阿斯麦 而阿斯麦核心技术光源由美国掌控 [3] - 创始人张忠谋为美国籍 正将产能大规模迁移至美国 公司实质为美技术、市场、资本主导的代工厂 [4] 全球先进制程竞争格局 - 全球仅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三家具备7纳米量产能力 台积电在7纳米以内市占率超80% 5纳米以内超90% [4] - 三星5纳米工艺依赖从台积电挖走的梁孟松 产能有限且受美国控制 曾短暂为华为代工后被迫中止 [4] - 中芯国际通过DUV光刻机多重曝光可量产7纳米 但EUV光刻机断供限制其突破5纳米 国产光刻机目前仅支持28纳米 [4] 大陆芯片产业现状与机遇 - 7纳米制程可满足90%以上5G、智驾、车机芯片算力需求 中芯国际或成大陆企业替代选择 [4] - 大陆芯片出口额从四年前最大进口国转为2023年上半年突破5000亿 全年有望达1万亿 已实现全球90%芯片品类自主 [4] - 限制政策可能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推动光刻机等技术攻关 缩短与顶尖制程差距 [4][5] 地缘政治动态影响 - 马斯克要求台湾星链供应商迁至越南 被解读为规避潜在台海风险 [1] - 台积电行为被视为配合美国政策 4年前断供华为后再次升级对大陆限制 [4]